新时代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索

2022-03-18 12:26:40贺冬秀喻翠云彭俊梅雷小勇李兰芳刘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8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药学导师

贺冬秀,喻翠云,彭俊梅,雷小勇,李兰芳,刘阳

(南华大学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随着“健康中国2030”重大战略的实施,国家对高层次药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1]。截至2018年,我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累计招收人数达到11 526人[2]。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面临巨大挑战[3]。当前培养的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以“理论研究生”为主,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真正需求。要摆脱当前困境,必须要提高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4]。因此,加强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学位导师育人能力,进而提高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1 我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梳理近年来相关的文献报道和笔者实际调查情况,笔者认为我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对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药学专业学位教育实施较晚,部分培养单位对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然存在;同时部分培养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够重视,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来发展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遴选、考核、评价时忽视了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殊性,往往只注重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资源等。另外部分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本人思想上不重视或存在认识误区,导致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精力不够、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等,这些问题会导致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影响药学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质量。

1.2 导师选聘与考核机制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实行“双导师”制,但部分高校却并未按照“双导师”制的实际制定选聘、考核评价体系,存在指标不完善、不细致不具体等问题。同时部分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选聘、考核指标单一,多以资源为导向,即以导师承担的课题、拥有的经费以及发表论文为主要考核指标,其他考核指标相对较少[5-6]。另有部分培养单位对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考核评价主体单一,较少吸纳研究生、导师同行以及导师个人的意见和建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聘与考核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1.3 “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成效欠佳

早在2010年1月国家学位委员会在《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药学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药学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然而经过多年的建设,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仍存在导师队伍结构比例不平衡、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投入不够、部分校内导师的专业实践指导能力仍达不到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校外导师职责不清晰、校外导师指导缺失、校内外导师沟通交流少等问题[7-9]。

2 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索

2.1 强化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导师认识

导师作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仅需要能够授业解惑的专业素养,同时更需具有能引领研究生核心价值观的政治素养与师德修养。因此近年来本学科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修养培养,坚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定期举行相关文件如《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等的学习与讨论,让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更新专业学位发展理念,提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权利与职责认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学术规范,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师德修养,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先决条件。

2.2 改革导师选聘制度,把好导师队伍入口关

导师选聘是教师进入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第一道关口,在保证药学专业学位导师队伍整体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关培养单位需要思考确定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聘任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导师选聘制度,细化导师选聘细则并严格执行。目前本学科在学校出台的《南华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南华大学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细则》《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补充细则》等系列文件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改革药学专业学位导师选聘:一是将选聘导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以及育人情怀放在优先位置,且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再依据选聘导师的育人能力、学术水平以及项目、经费、资源等指导条件的综合情况对导师进行遴选和年度招生资格认定。二是在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聘时,采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选聘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三是推行导师预备制,即遴选专业学位导师在获得导师资格后独立指导研究生之前,须协助资历较老的导师完成指导研究生一年以上。

2.3 完善导师培训机制,提升导师指导能力

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国内外形势发生着日新月异地变化,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需要全方位地不断培养。导师培训是提升导师专业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手段。导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保障。因此,药学研究生培养单位要不断完善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培训机制,重点培训新导师,定期培训老导师,使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培训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基于目前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形势和新要求,笔者所在学校与学科构建了“多方位、多主体参与、全周期”药学专业学位导师培训体系:导师职前培训由学校统一集中开设人力资源和指导培养研究生的相关政策、制度与规章等文件解读的相关课程,而学科重点培训导师正确认识药学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导师必须具备的药学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导师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有效地引导新入职的药学专业学位导师尽快熟悉研究生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具体工作内容;导师就职后学科不定期聘请校内外有经验的优秀导师通过案例分享、专家座谈、“工作坊”等多元化形式对年轻导师的沟通技巧、心理引导以及具体的研究生指导培养等方面进行培训;同时校院还完善校企双向流动培训机制,鼓励校内导师定期到企业培训、挂职锻炼或就实际药物研发、生产和转化进行学习交流,同时邀请企事业单位的导师来学校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还为校内师生举行实践讲座等,不断提升整个学科药学专业学位导师队伍专业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

2.4 健全导师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健全的、科学的、合理的考核评价是提升导师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举措。笔者所在学科对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考核评价不仅考察其政治表现、师德修养、学术水平、教学与指导能力等,同时把导师评价与履职尽责情况紧密联系起来,坚决杜绝“只招不导”现象;其次鼓励导师建立研究生培养档案,对研究生培养关键节点和指导过程进行记录,加强对导师指导过程的考核评价;另外学科打破研究生导师固定招生资格制和终身制,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未达标就不能招收研究生;最后学科将导师同行评价以及在读研究生和已毕业研究生对其导师的评价也纳入了导师考核指标体系,目前本学科已形成导师自评、同行评价、研究生评价以及过程评价等多主体参与、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依据考核评价结果激励优秀导师、淘汰不合格导师,进而提升整个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

2.5 健全协同、平衡的保障机制,保障师生双方权益

由于单一导师制存在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受导师专长影响、导师指导研究生时间不够等问题[9-10]。同时有研究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研究生认为需要除导师以外其他教师的指导[10]。另外导师和研究生关系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要素。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矛盾需高度重视,及时处理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6]。因此,药学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健全协同的、平衡的保障机制,保障师生双方权益,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学科在保障导师权益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改革:一是实行了研究生导师组制度,鼓励同专业的年轻教师特别是年轻博士、博士后进入导师指导组,不仅可以解决单一导师指导时间不够的问题,同时能充分发挥导师组的集体指导作用;二是探索实行了分管研究生教育领导、研究生教育专职教师、导师、研究生代表四者之间的沟通协作制度,特别是师生矛盾的处理制度。研究生分管领导、专职教师等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定期走访专业学位导师和研究生,尽力为师生排忧解难,特别是对师生之间矛盾,尽量做到对师生矛盾问题早发现、早协调、早妥善解决;同时通过积极创造交流沟通平台和开展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术文体活动,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和支持,增强育人合力。

3 结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导师队伍水平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水平。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以及新时代对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的变化,给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多方位探索强化药学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各培养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全面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要明确导师职责,强化导师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药学专业学位导师育人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水平的药学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药学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V eraW an g
导师榜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 12:16:44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药学进展(2014年3期)2014-03-20 16: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