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伊宁 835000)
高校学生社团广泛存在,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建设管理到位,则会显示强大的生命力,有助于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使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多姿多彩,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甚至在学生就业引导、专业学习方面起到辅助作用。但高校社团又具有自发性、从众性等特点,日常管理引导必不可少。在部分高校社团建设与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社团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正视这些问题,有效诊断及时解决是关键。
高校社团是高校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承担社团服务责任,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校园学生组织。社团是学校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阵地,关系到学校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等。近几年,各大高校也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开展学术探讨、专业实践、美育教育、体育教育、志愿服务等,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1],也促进积极健康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社团属于学生自发组织的组织团体,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是课堂教学无可替代的。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通过实践,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特点,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指引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大学生社团具有鲜明的特征,其由学生自发组织形成,具有非营利性质。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目标追求组建社团,社团内的成员自愿参与活动,社团依附高校而存在,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模式,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属于非商业化组织。高校具有各种类型的社团,能让学生及时找到组织,使校园内洋溢青春气息,推动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设。社团活动开展形式灵活,有专题讲座、实践活动、特长培养、娱乐互动,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增加色彩,且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在学术探讨中扩展知识。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融入同一个社团,且志同道合,社团内部凝聚力较强。高校社团建设相对规范,但运行水平参差不齐。作为典型的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社团有保障其运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章程,社团成员共同遵守,维护社团的发展,但作为学生组织,社团结构不够稳定,社团成员流动性大。
(1)思想理论类。
该类社团多涉及道德教育,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传播正能量,进行先进人物事迹、优秀学生榜样的宣扬,让学生获得思想上的指导。
(2)学术科技类。
该类社团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尝试发明制造,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设计等[2]。一般开展知识竞赛、配音比赛、演讲比赛、学术讲座等活动。
(3)创新创业类。
该类社团基于“双创”背景,强调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与企业沟通协作,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锻炼,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竞争。
(4)文化体育类。
该类社团主要发展兴趣爱好,包括文艺类、体育类、文学类等,表现为舞蹈社团、相声社团、诗社、戏剧社、小说俱乐部、体育竞技社团、排球俱乐部、啦啦操、健美协会、花样跳绳、跆拳道俱乐部等类型,此类社团数量相对较多。
(5)公益服务类。
该类社团强调学生参与公益服务。主要关注环境保护、残疾人援助、弱势群体援助、义务宣讲等帮扶项目,一般对应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公益宣讲、文化会演援助、献血服务、旧物回收利用、校园志愿服务等活动。
当前高校鼓励引导社团发展,社团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无论是社团种类、社团活动开展频次还是社团参与人数都不断增长。学生在社团中找到归属感,积极实现自我价值,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社团发展中也融入了各种教育元素[3],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产生情感共鸣,有力推动学校育人工作。高校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有助于良好学风、校风的建设。学生在文化的浸染下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道德水平,行为举止更规范。社团在积极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
(1)制度化建设不够理想。
社团要想长期稳定发展,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必须关注制度建构与完善。学校对社团建设的总体规划,如何与学生专业特点结合,如何从实践育人根本出发思考还不够。校级层面的建设管理办法不够细化,对社团整体发展缺少规划,同时针对指导教师职责、待遇兑现等制度缺乏,社团每年的考核、审查以及注册等缺乏系统的制度保障,影响了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
(2)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高校社团采取学校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属于典型的垂直管理模式。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社团数量不断增加,单纯依靠社团联合会进行社团管理相对吃力,甚至出现了部分学生社团挂靠的部门只知晓社团存在[4],对社团具体运行情况知之甚少。在社团内部,学生对社团自治性认识不到位,社团骨干学生建设社团、组织活动能力缺乏,责任心不强,社团发展定位不清晰,社团内部凝聚力不强,部分社团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开展活动。也有部分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或者工作忙等,存在只挂名、不指导等问题,学校对指导教师相应的待遇兑现不到位,管理工作迟迟落不到实处。因为管理的不规范,社团发展存在一定风险,社团活动质量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
(1)分类指导,凸显品牌价值。
高校学生社团规模大小不一,社员数量差异明显,发展历史不同,发展基础差异较大。在社团建设管理中应坚持分类指导,既要针对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志愿服务型、兴趣爱好型等不同类型的社团给予不同的政策扶持,也要根据成立时间长短、管理服务水平高低、发展阶段差异,对不同的学生社团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帮助社团规划发展蓝图、服务社团成员成长[5]。凸显品牌价值,建优抓强,突出重点,处理好强社团与弱社团的关系,以社团活动举办频次、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的效果、社团整体品牌影响力以及社团核心发展能力等进行大小或强弱的划分,学校应探索建立社团评估机制,做好社团评估分类。结合不同类别社团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引导社团向规模化、精品化、特色化发展。这要求进一步推进社团管理体制改革,让各项政策运用更科学合理。同时在社团划分上应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社团,建立动态社团评价体系,也要唤醒学生理性意识,让学生自觉为社团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让精品社团更强大,并给予一般社团相应的借鉴指导,以精品社团的发展凸显社团品牌价值,让管理成熟,树立典型,辐射带动其他社团发展,或者通过良性竞争规范社团建立与运行。在实行社团一年一审的过程中,一年一注册,不断地去筛选和及时调整,激发社团活力。
(2)构建社团生态群,推行错位竞争。
社团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但共同处于高校的生态系统中,基于整体管理理念,应保持高校社团生态系统的平衡。要想实现社团建设的生态平衡,必须确保社团系统中各组织要素处于制约、补偿、协作、促进等关系中,形成共生状态,优势互补,兼容并包,各社团运行整体处于稳定平衡阶段。而推行错位竞争模式是确保社团生态平衡的关键所在,这也是社团建设管理的指南。如类型错位,建立不同的社团类型,避免社团同质化问题是社团生态群建构的基本要求。再如活动方式错位,社团在举办活动时无论是活动内容设计还是活动场景布置,无论是活动器材选择还是活动组织部署,都应有自身的特色,逐渐形成品牌,实现社团间的良性竞争。再如社团文化取向错位。社团文化可以理解为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团成员普遍认可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6],主要对应社团形象的打造与品牌的塑造,可以推广社团AI 设计,突出社团的专业特色,提升社团外学生对社团的认知,也增强社员的荣誉感。再如塑造推广社团品牌形象,借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打造特色社团品牌,形成社团独有的竞争优势。品牌战略实施是错位竞争的升华,更是社团生态群建设的最终目的。
(3)社团管理主动化,坚持协同治理。
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中也应发挥自身能动性,主动关注长效运营问题,变被动的等待管理为主动的管理配合。如在社团成立阶段应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循申请注册登记—提交书面申请—校团委审批等流程,从建立初期就积极地走主动建设推进之路,特别是社团发起人、筹备负责人应做好社团发展规划,明确社团定位,在社团建立初期深入调研,评估社团建立的可行性,并加大社团宣传,让学生全面科学理解社团,让学生广泛参与且坚持参加活动。学校应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社团工作机制,校院两级共同发力,形成完备的工作机制。社团主管部门也应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为社团提供贴心服务,协调财务部门确保每年生均20 元社团活动经费的落实,协调聘请高水平的社团指导教师,兑现相关待遇等,做好学生骨干的培训,辅助社团运营。社团管理部门可以推行项目激励模式,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由学校牵头,扶持成立新社团或改造旧社团,为社团管理提供导师资源支持,给予社团精神嘉奖、资金支持等,指导社团进行发展的评估规划,以社团为载体实现对基层学生的管理引导。高校学生社团也应认识到自身发展力量的有限,积极地走协同治理之路。基于学校管理工作重心的下沉,社团可以寻求院系支持,走多元共治发展之路,继续完善学校—学院—社团的纵向三级管理模式,并从横向层面实现校团委—职能部门—院系—社团的联动,让学生社团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职责范畴,在各主体的支持下协同运作。同时,学校方面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督办考核,调动社团自身管理的能动性,也激发其他管理主体的责任心,构建社团运行中共建共享、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并针对社团管理运营给予专业性的分类指导,进行重点扶持,实现社团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
高校要想确保社团真正发挥人才培养优势,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必须重建设、强管理,认识到当前社团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正向的引导入手,梳理现有问题,推行抓大放小品牌建设模式,并引导社团生态群建设,让错位竞争管理落地,在多主体的协同配合下,让社团管理主动化,提升社团建设管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