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柏森,王 刚,赵莉莉
(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做出了重要阐述:“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完成这一重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至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所有课程,要进行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
英国在高等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一大特色,其主要手段是宗教。宗教教育是英国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宗教调和各阶层利益,提供精神动力。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少运用有领导、有组织的显性教育方式,而更多地使用间接、多渠道的方法,更注重潜在影响。他们多采用艺术性的暗示方法,如通过餐桌上的各种礼仪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到纪念馆、科技馆、法院、市长办公室、市政厅参观等,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教育。导师制也是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典型做法,导师既管教,更管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多样的教育方法使原本带有灌输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面目可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美国注重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和其政治制度优越性教育,宗教信仰依然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是美国人民普遍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帝保佑”是美国使用率最高、最诚挚的祝福语。课外活动是美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营造出相关的情景或情境,让学生提前参与和体验未来才有权利参与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相对遥远的书本知识。社团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有极强的融合性,它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再结合本国国情和传统进行改造。其将崇尚武艺、重恩义轻生死的武士道精神和儒学思想的“忠”相结合。日本的学校不仅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直接给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还让各科教师都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全方位进行道德教育,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除此之外,日本还注重对校园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化以及教师言行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但更注重隐性教育,如春在花、如盐化水。除了课堂教育外,更注重家庭教育也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相对于思政课程这样的显性教育,课程思政则属于隐性教育,我国思政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中的比例并不高,而专业课的比例则占到80%,因而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起来,具有重大意义。
课程思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宗旨,持续强化体系建设的系统性、集成性和协同性,切实遵循“以人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协同理论为课程思政做好协同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包括西方协同理论、中国古代关于协同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观。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思政工作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强调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自主性就是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长久以来,我国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为指导的,并结合客观国情和教育规律,努力倡导和践行全面发展观念。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我国教育从业者才能坚定的面对形形色色的思潮和观点的冲击,并努力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的成果,形成了先进的哲学观。在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中,思政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直被看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而这些都为今后思政课程的建设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实际上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知识学习、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社会实践、使命担当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论述和系统阐释。应当将此理解为对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再次强调,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课程思政教育创新方向的重要指导。据此可以认为,今后的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应当尽可能统筹各课程规律、方法和理念,有效嵌入课程思政要素,从而最大程度彰显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体系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内涵。
西方协同理论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其中系统论强调的是所有要素作为整体的新价值,主张各个要素组成后的系统应通过开放性进行物质、信息和能力交换从而获得一种稳定的状态,尤其注重系统和系统内外部所形成的关系。信息论则是围绕系统信息的取得、加工、处理和流转,从而实现人们对于事物认知确定性的增强,帮助人们从思维上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规律。控制论强调的是变化环境下系统的状态、功能和运行,借助于对其发展规律充分理解实施调节和干预,以确保其朝着既定方向稳定运行。对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协同理论进行了充分而合理的甄别和吸收,从而形成能够支持复杂系统的科学策略,并且很快也被引入到多个学科的系统研究中。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具有显著的复杂性,从协同理论的角度来看,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必然要求应将课程、教材、师资、政策等多个子系统形成合力,最大程度挖掘出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协同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整个脉络,不管如何丰富和发展,其宗旨即是追求万物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其中的阴阳学说,就是站在辩证的立场向世人传递着万物对立又统一且可相互转化的朴素宇宙观。就教育而言,家、校、社会联动,教、管、服的“三育人”统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系构建,均立体地呈现了协同理念的丰富内涵。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而言,教师承担着主导作用,借助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通过课程传授给学生并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丰富而广泛的,既包括影响的内容,也包括制约和作用的内容。就本文研究而言,必须要阐述联系的四个特性:客观性,即所有事物都绝非完全独立于其他事物,必然存在着联系;普遍性,即联系不仅存在于每一事物之间,而且事物内部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也就是整个世界都处于联系之中;多样性,即事物的联系是形形色色,绝非单一而狭隘的;条件性,即当达到特定的条件时,此前的联系会出现变化,而人们一旦能够认识并掌握这种变化的内在逻辑,就可以趋利避害的对现有联系进行干预。基于此,在进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时,除了要充分进行多个课程彼此间的思考和安排之外,也应投入更多精力探索课程思政内部多个要素间的协同。
笔者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探索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实践。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深入贯彻执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工作,结合学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中实施价值引领,实现全方位育人。
1.坚持党委领导,强化顶层设计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构建了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坚持一个根本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遵循三个规律办好思政课: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确立“六个一”目标:一是打造一批学生真心喜爱、毕生难忘的思想政治理论“金”课;二是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课程;三是开发一批具有本校特点的系列特色课程;四是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五是凝练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六是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打造“六个平台”,夯实课程思政建设基础:学科支撑平台、团队培育平台、教师培训平台、教材建设平台、项目培育平台、组织建设平台。出台“七个要”建设准则:学校要有氛围、院系要有特色、专业要有特点、教师要有主动性、成果要可固化、课程要有品牌、教师要有典型。启动“四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学科项目,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项目支撑;标准化教研室建设项目,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组织支撑。明确“三个工作机制”: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学校思政课集体备课工作机制。实现“一个工作保障”:校领导参与思政课教学保障。
2.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育人实效
教师加强课程教学设计,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和工程文化,不断凝练课程特色,增强课堂吸引力,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在授课方式上,采用项目式、案例式、研讨式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课程思政教学实效,加强师生教学互动,推进教案、课件、微课、案例融入思政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打造智慧教室示范区,构建并完善远程教学、网络自学、线下面授与辅导的立体教学方式,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充分交互和同步。2020年,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成果斐然,评选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教学名师2人、教学团队3个,其中1门课程获得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1位教师获得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名师。
3.完善课程体系,拓展育人功能
与某平台合作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保证线下课程学时的基础上实行翻转课堂教学,现已运行3个学期,教学效果良好。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在线课程,已于2020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增加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数量,整合学校相关课程资源,引进在线开放资源,增加优质课程资源,创建品牌课程。学校平均每学期引进985、211高校开设的精品在线共享课程资源超过30门,选课学生2 000余人次。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通过课堂教授、团队学习、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教学形式,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开启翻转课堂教学。2015年以来,累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合班391个,选课学生19 877人次。通过宣传我国当代发展进步成果和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修订《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选修艺术类课程2学分,充分发挥此类课程育人功能,促进德智体美劳相融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增加课程资源和数量,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运动习惯,引导学生发展健全人格,弘扬劳动精神。近年来平均每学期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33门,占开课总数的22%,每学期选课学生超过2 300人次,基本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培育一批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引领和导向性。在课程建设中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各项要求,体现出课程思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一流课程遴选过程中,注重思政元素的隐性融入,截至目前有2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课程被认定为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课程被认定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立体的、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最核心、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存在问题:一是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氛围不够浓厚,大多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重“授业”而轻“传道”;二是专任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待提升;三是课程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基于多维视角构建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模式;二是鼓励老师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把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内容加入到教学设计当中;三是加强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将教师参与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年度考核的主要指标;四是通过试点及立项的方式,划拨专项经费,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提供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