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生
(克山县社会科学联合会,黑龙江 克山 161600)
清朝前期,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和他的继任者,在沙俄的策动和扶持下,多次在新疆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
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噶尔丹的后裔达瓦齐割据称汗。翌年,准噶尔克努特台吉绰罗斯·阿卜达什率众内附,被授予札萨克一等台吉。同年,清高宗命班第为征西将军,噶尔丹之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副之,率军征讨达瓦齐。阿卜达什资装白金五百两,将三百人先驱至额密尔侦敌。依克明安族察滚德济特率领属部来降,清高宗下诏命其隶属于阿卜达什。
乾隆二十年(1755),准噶尔部台吉依克明安·巴桑(又名巴仓·札萨克)籍所属三百户以献,亲到热河行宫觐见清高宗,被封为辅国公并赐冠服。平定达瓦齐叛乱后,清高宗赐予巴桑白金千五百两、阿卜达什五百两,命其归牧塔密尔。已而,阿睦尔撒纳戕将军班第,据伊犁自立。巴桑、阿卜达什拒绝追随叛逆,驰至科布多以情告。
乾隆二十二年(1757),阿睦尔撒纳败逃沙俄并死在那里,巴桑等不愿继续在准噶尔地方游牧。清廷认为巴桑、阿卜达什非辉特部且无叛迹,便令其率部远徙于黑龙江游牧。于是,巴桑、阿卜达什等率依和部、鄂吉格斯部、杜尔布德部和特楞古德部共99户、300余口,在章京端多卜护行下,取道外蒙古移往黑龙江。
巴桑等人起先打算在今日杜尔伯特一带驻牧,由于该地区被另一支蒙古部台吉布图巴玉所占据,巴桑等人被迫率部移驻巴尔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因路途遥远,齐齐哈尔副都统绰勒给巴桑俸禄绸缎荷包,将户册送呼伦贝尔地方。在巴尔虎地方得到海拉尔之前班卡布旦加伯(蒙古人)的援助,又因该地贫瘠,加之不愿跟当地的霍依都人共处,巴桑和阿普达西、西克图一起进京要求在黑龙江境内另拨驻牧地。清廷以孝庸之故,许其自立并自由择地,巴桑决定率部在通肯、呼雨尔(今乌裕尔河)一带驻牧。七月十一日,黑龙江将军奉谕命令呼伦贝尔总管阿巴西克等派兵护送巴桑率本部前往目的地。九月十四日,阿巴西克将户口送到哈来扎克鲁。十月十七日,巴桑统领依和部抵达游牧地,在呼雨尔河南岸的一处高地莽鼐冈(今黑龙江省克山县双河镇中心村)安置部民,建立砖瓦结构的辅国公府(称之为莽鼐宫),是最初的“公爷府”,亦称“贝子府”,俗称莽鼐宫,位于今日滨河遗址。当时依和部落户的共有12户,除了西克图和巴桑妻子两人中途病故外,尚有52人,计:大男21人、大女14人、小男11人、小女6人。在此编为一旗,以巴桑和阿卜达什的姓氏依克明安命名该旗,名曰依克明安旗,隶属黑龙江将军管辖。因建牙莽鼐冈,故又称莽鼐旗。又因依克明安旗和莽鼐旗之故,辅国公也被称为依克明安公,又称莽鼐公。后因人口太少,其他三部相继移来,但仍有部分留居呼伦贝尔。
依克明安旗曾于清中叶在今日克山县双河镇群心村、众心村建有前后二宫,后在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形成了前公(后改名群心屯,今群心村一、二社,也是村委会驻地)和后公(后改名为众心屯,今众心村四、五社)两个自然屯,有可能分别是辅国公和札萨克各自的府衙,即辅国公府(公府)、札萨克府(旗府)。
依克明安旗设札萨克,由阿卜达什札萨克掌管。闲散公爵巴桑年薪二百两并免除年班朝觐,只是每年贡进御马十六匹。随行护送的官兵在安置妥当后,将户口造册呈送理藩院备查。现富裕县档案馆还藏有当时咨送理藩院备查的厄鲁特依克明安旗领户名单。
依克明安旗初建时辖区面积28 00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350里,南北宽约320余里,大体包括今日克东、克山、拜泉、依安、明水、青冈、安达及北安、富裕、海伦、通北之一部分。东界自小兴安岭大青山西麓讷谟尔河和乌裕尔河源及通肯河西岸,西界自九道沟(指龙安桥以南之乌裕尔河)经今富裕县友谊乡富宁村嫩江东岸至讷谟尔河入嫩江处,南界自今明水县南边至林甸县东北边一带与呼兰、杜尔伯特毗邻,北界至讷谟尔河与布特哈相接。
依克明安旗厄鲁特蒙古人在乌裕尔河流域以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为主,兼营渔猎耕作。耕作技术十分简单粗放,收获的粮食有时不敷糊口,常与邻近的兄弟民族以物易物。
道光年间(1821—1850),黑龙江将军衙门接受依克明安旗民的伸冤陈情,罢免札萨克,改由辅国公乌尔图纳逊掌政。乌尔图纳逊掌权后,下设佐领二、骁骑校三,将依和、杜尔布德、鄂吉格斯和特楞古德部四部居民分为四个艾马克(即部落)。
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贝子府移驻今富裕县大泉子,设管役为辅国公巴勒济尼玛的辅佐官,其他执事者有雨林1名、查拉区1名、查兰1名、常技1名、冯度3名、包雪夫3名、台吉50名。依克明安旗住户仅有180户,由于实行放荒移民,汉人一至,遂成聚落,出现了旗屯与民屯、旗人(蒙民)与民人(主要是汉人)杂居的局面。同时,在原莽鼐宫设立三分署,设有管事及蒙兵警察7人,为管理依克明安旗东部牧地的行政机构。
光绪二十三年(1897),辅国公巴勒济尼玛在莽鼐开办烧锅、油坊和砖窑。仅一处烧锅从业人员就有58人,年产白酒20万斤,还远销讷河、拜泉境内。从这一年开始,汉人进入贝子府一带谋生。
光绪二十四年(1898),黑龙江将军恩泽出放巴拜荒段,划贝子府南30里之长岗子、斜向东南通肯河西岸七道沟北、九道沟南为依克明安旗的属界,此为首次放荒。光绪三十一年(1905),蒙古人集居到贝子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和依克明安贝子巴勒济尼玛再次放荒,仅保留乌裕尔河北作为依克明安旗生计地。根据通肯新章,每垧荒价征银2两1钱,加收杂费1钱5分。奏准后,先由拜泉县令王锡侯兼办,旋改派富守安设立荒务总局及巴拜行局,办理放荒招垦事宜。其办法是将所有荒地划为依、泰、贞等几十段,然后再按井和垧出放。光绪三十四年(1908),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与署理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奏报放荒事竣,总计原放、续放荒地115井,每井按1 620垧计算,共计186 500余垧,分属今拜泉、克山、克东、依安等县,今日克山境内不在依克明安旗辖区范围了。
清宣统三年(1911),在莽鼐即原滨河乡政府所在地(克山县双河镇中心村一、二、三、四社、建心村一、二、三、四社)四周修筑了3米宽、3米深的城壕沟,东西有城门,有一条大道贯通,城门墙高3米。
清末民初,莽鼐宫被放荒清丈为依字1号井田。1912年,在行政上隶属拜泉县,后来形成莽鼐镇。同年,巴勒济尼玛被民国政府晋封为镇国公,不久封为固山贝子。1913年,又加封为札萨克贝子并发印信,以后又加贝勒衔。此时,依克明安旗设图斯拉格齐1名,下设扎哈日格奇1名、扎兰1名、梅林4名,四部各设1名章京和笔帖式,旗里设保安大队(有大队长、副大队长各1名)维持地方治安。
到1916年末,依克明安旗西段有政光园号、井上(大泉子),南北宽约36里;东段有农当园号、二号、三号,南北宽约17里,东西长约120里。
由于连续放荒,牧场日益缩小,许多牧民破产,被迫给牧主当牧工。许多权贵大发放荒横财,贝子不仅拥有成群的牛马羊,占有众多的奴仆,在齐齐哈尔修筑一座富丽堂皇的贝子公馆,还在新建的泰安镇(今依安县城)有街基号。
在这种贫富悬殊的情形下,1929年,以德日艾里(今富裕县富海镇小泉子村)蒙民为主的上百名群众,手持棍棒闯入贝子府,强烈要求给每户蒙民分生计地。贝子哈钦苏荣被迫答应给每个男丁25垧生计地,这就是著名的“棒打贝子府”事件。分得生计地后,部分蒙民成为自耕农,而更多的蒙民既无畜力,又无农具,只好卖地当雇工和打闲。
1930年,东北地方当局继续放荒15 300余方里,计688 500余垧,依克明安旗仅剩以今富裕县大泉子为中心的旗署附近东西狭长100余里、南北宽10里或20里不等的45 000余垧地。
1935年2月7日实行完全旗制,伪旗署设参事官、副参事官各1人(均由日本人担任),内设伪总务、内务两科(副科长都由日本人担任),其他主管人事大权的伪庶务股、主管产业大权的伪实业股也都由日本人分任股长。同年8月将原有的四部撤销,实行努图克、嘎查制度,设依和、杜尔布德2个努图克,管辖12个嘎查,努图克设努图克达(即乡长)1人、助理员1人、雇员若干人,嘎查设嘎查达(即屯长)1人、办事员1人。
1936年3月1日又将伪保安队改为行政警察,旗署增设伪警务科,下设伪警察署1处,在西新屯、三间房、八家子等地设立伪警察分驻所。到1940年,在依克明安旗范围内仅有土地1 200余垧,雇佣长工30人自种100垧,其余耕地全部出租,每年收租粮谷在2千石以上,租地户在丰年勉强糊口度日,遇灾年就挨冻受饿。到1943年,所有土地都陆续被划入日本开拓地,依克明安旗彻底结束土地经营。
日本投降后,隐藏在齐齐哈尔的国民党组织委员孟学斌任依克明安旗党部书记长,以签名的方式发展了78名国民党员,后被国民党富裕县党部派孙耀荣挤走。
1946年8月15日,在黑龙江省蒙政厅的支持下,依克明安旗召开了“临参会”,到会议员15人,额不敦布拉嘎报告政府工作。次日选举额不敦布拉嘎为议长、寇连荣为驻会委员、敖斯热扎布为旗长,正式建立起人民政权。不久开展了土改,广大贫苦农牧民分得了土地、耕畜,成了新社会的主人。
1948年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撤销依克明安旗建制,将所辖十几个村屯及蒙汉四千多人口划归富裕县七区。1950年1月,黑龙江省政府将原依安县泰富区西部的富海、富北、富民、兴盛四个村划归富裕县,另将依克明安旗的几个新屯划归依安县。
依克明安旗厄鲁特蒙古人在乌裕尔河流域驻牧耕垦,将厄鲁特蒙古人的文化生活习俗带到了这里,对乌裕尔河两岸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宅院、庙宇的建立,宗教仪式、祭祀习俗、节庆活动等文化习俗的开展,牧场的形成,土地的开发,人口的增多,均使乌裕尔河两岸再度焕发生机。依克明安旗厄鲁特蒙古人保存了大量的佛教经典,遗留了一些寺庙等文物古迹和依克明安旗档案等文物典籍。在其存在的近二百年间,涌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其中历代辅国公谱系和依克明安旗姓氏文化,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厄鲁特蒙古人与其他民族在共同生活中相互影响,文化和生活习俗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历史嬗变中,独具特色的依克明安旗的文化逐渐形成了。
厄鲁特蒙古人语言与巴尔虎、科尔沁不同,属于蒙古语中的西北方言,其后裔至今仍在使用。初到乌裕尔河流域时,沿用托忒蒙古文,同时学习满文。民国年间,有的屯出现了学汉文的私塾,但每屯不过二三名而已。1930 年4月,在旗公署院内设立了依克明安旗初级小学校,教员4名,学生120名,九一八事变后停办。1936年,这所学校复课后改名为依克明安旗启蒙小学校。同时,在后八家子屯、西新屯也各成立了1所初级小学校。1938年,伪政府实行新学制,改称为“大泉国民学校”。同年8月,将后八家子国民学校、西新屯国民学校合并于该校,共有教员5名,学生161名。1940年,增设国民优级学校1所,教员8名,学生184名。解放后,蒙民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并有了自己的教授和大学生。
依克明安旗所立村屯,至今可考者有:莽鼐,前公,后公,德日艾里(上屯子,即富裕县富海镇小泉子村),道日艾里(下屯,即富裕县富海镇大泉子村西五队和六队),札萨根艾里(即今富裕县富海镇大泉子村二队),古日本格日(三家子,即富裕县富海镇五兴三、四队),道伦塔日音格日(七家子,今属富裕牧场),奈门格日(八家子,今属富裕牧场),西尼艾里(即依安县新屯乡东新屯),敦达西尼艾里(即依安县新屯乡腰新屯),巴仁西尼艾里(即依安县新屯乡西新屯)。
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是厄鲁特蒙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是文化习俗,又是生活习俗。他们普遍信奉喇嘛教,一般人家都供奉释迦牟尼、文成公主像,每年都参加庙内祀(喇嘛庙祀典)、敖包祀和泉子祀,使乌裕尔河流域成为当时东北地区喇嘛教徒的主要聚居区。今日克山县双河镇中心村滨河遗址上砖瓦结构的清代庙宇遗址,就有可能是当年他们初到时所立的喇嘛教寺庙。后来又建庙宇两处,一在乌裕尔河南岸的尼日本艾里(俗称喇嘛井子,在今依安县境内),一在依安艾里(在今富裕县富海镇大泉村),庙名为依和莫日格图苏莫,汉译为“大智寺”,意为黄教喇嘛之正宗。大智寺喇嘛均系厄鲁特蒙古子弟,最多时达到五十多人,一般七八岁入庙学经,学习几年后,也有到外地名刹继续深造者或从事医业。1938年,大智寺54名喇嘛中,十五岁以下的少年约占四分之一。后来在《暂行喇嘛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现少年喇嘛均需完成国民学校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未终了者,不准为喇嘛”,从此大智寺再无少年入庙当喇嘛。到20世纪40年代初,已有许多年轻喇嘛还俗回家务农或另谋生计。
庙内祀,分例祀、诞辰祀,每年17次,每次一到九天。例祀为定期或年节之庙会,届时,喇嘛披袈裟持法器就坐诵经,信徒服新装虔诚膜拜,舍施牛、马、羊及现金,会期一日或数日。转庙,每年3次,为农历正月十六日、六月二十日、八月十五日,仪式隆重,蒙古族民众参加者极多。喇嘛身披袈裟、手持法器为前导,旗伞后为佛轿,男女群众依次随行。经韵悠扬,鼓乐齐鸣,行数十步便止步诵经,随行者就地跪拜。由右向左绕庙一周,约3华里之多,即为转庙。扛经,每年二三月或七八月间举行,参加扛经者不分男女,大多是久病不愈或婚后多年不育者,肩扛黄色经包绕庙108次。诞辰祀为诸佛或葛根诞辰及忌诞之庙会,仪式与例祀大致相同。另有点佛灯之举,在佛典中央摆到佛灯数十盏,由信徒各点一灯,点毕跪拜,喇嘛鸣法器诵经。
敖包祀。祭祀敖包是蒙古族的古老习俗,主要是祭祀土神,祈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免祸。敖包是蒙古语“堆”之意,在平原地区以土堆成;在半山区或山区则以石块堆成,统称为敖包山。旗和屯都有敖包,旗敖包的祭祀最为隆重。每年五月十六日,举行盛大的祭祀旗敖包大会。届时,旗民男子皆来参加,喇嘛席地而坐诵经。祭毕,进行部与部之间(后改为努图克与努图克之间)的赛马、角力等活动。当角力手出战时,各代表队的歌手们唱赞歌,以示助威。赛毕,优胜者皆获重奖。
泉子祀。蒙古族人民将泉子视为神迹,每年端午节拂晓,男女群众集于泉边,饮水洗目,谓之祛病。平时不准在泉子前方往返通过,均绕行泉之后方。每年农历六月初三举行祭奠,祭时用奶制品,以示清洁。祭祀仪式与敖包祀类似。依克明安旗有泉两孔,属于重碳酸盐矿泉水,以水势大小而名为大、小泉子。大泉子每小时流量80吨,泉底为类似嫩江石的无色石子。泉水冬夏长流,从不结冰,因此蒙民视为“神迹”。
光绪三十二年(1906),旗民捐银数百两,派克什格喇嘛赴库伦(今乌兰巴托)购回甘珠尔经(大藏经)108部,藏于大智寺内。该经为西藏铁版阿拉腾巴拉,属国内珍品,与其他寺庙之购于五台山、北京之木版藏经大为不同。1928年,贝子巴勒济尼玛鉴于该庙破烂不堪,不仅有碍观瞻,而且有损佛圣,于是筹款重修并绘制佛像。工成之日,由中华民国大总统颁发的用汉、蒙、藏文书写的蓝底金字“大智寺”匾额,悬挂于正殿,相映于金碧辉煌之间。
依克明安旗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今日克山县双河镇中心村建立辅国公府和札萨克府,辅国公府被称为莽鼐宫,辅国公又被称为莽鼐公,依克明安旗也被称为莽鼐旗。从此,该地“莽鼐”一名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1912—1949),达二百年之久,是东北历史上运用时间最久的地名之一。
清代齐齐哈尔附近有莽鼐卡伦,也可能设于此地。《黑龙江志稿》地理志中的疆域条“莽奈冈”(拜泉县属下)即为此地。在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中,也有莽鼐屯(又名牤牛屯、莽奈屯、莽那屯)。民国时期的莽鼐镇、莽鼐村、莽鼐区、莽鼐集、莽鼐路也是此地。1924年,莽鼐宫三分署由汉人代管。1926年莽鼐镇划归克山县,莽鼐镇下设莽鼐村公所,村公所驻地莽鼐街。
1935年,莽鼐镇隶属县城保第71甲,后为加强对乌裕尔河南岸地区的统治,在莽鼐宫设置警察署管辖池家店(今克山县双河镇政府所在地)、莽鼐镇(今克山县双河镇中心村)、阎发村(今依安县新发乡,1941年划归依安县)等地。莽鼐镇下设莽鼐保,莽鼐保下设莽鼐甲(所管15个屯)。1938年,莽鼐镇改为莽鼐村。东北沦陷时期的莽鼐,日伪统治者实行经济垄断,设立专营统配、统售的配给所、专卖所,使本不景气的民族工商业仅剩笨重的靠人生产的酒厂、油场、砖窑、瓦盆窑、小洪炉,在莽鼐街仅有一处门面小、货物少的民用杂货铺。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地方反动组织在莽鼐区内发展党员37人,建立区党部,下设七个系、十个区党部(其中有莽鼐分部、前公分部、后公分部)。中共克山县工委接收政权后,该党部解散。1946年后,莽鼐村改为莽鼐区。1949年,莽鼐区改为滨河区。
如今,在讷河市有龙河莽鼐古墓群,在蒙古国肯特省还有一个莽鼐县。由此可见,“莽鼐”一名的影响之广泛。即便在今日克山,人们一提起克山的过去,往往就要首先想起“莽鼐”及“莽鼐宫”。
依克明安旗立旗于乌裕尔河流域,带来了厄鲁特蒙古人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并吸收了当地其他民族的一些文化和生活习俗,带来了沿用近二百年的“莽鼐”地名。这种文化和生活习俗若命名的话,以“莽鼐”二字最合适不过了。克山县是“莽鼐”一名的最早出现地和沿用时间最长的地区,又是清代辅国公府和札萨克府所在地,理所当然地成为莽鼐文化的发源地和诞生地。
研究莽鼐文化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说有如下几点:
1.莽鼐文化是近代克山及整个乌裕尔河沿岸各地经济开发和文化建设的先声,它是该地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源头;
2.厄鲁特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及其习俗,是乌裕尔河流域各地的一大地域特色,将其开发利用,一定会直接推动各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莽鼐文化是诞生于克山、分布于乌裕尔河流域各地的地域文化,挖掘它的文化资源,宣传其人物和事迹,研究它的文化内涵,会极大地激发人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增强人们对家乡建设的凝聚力,为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莽鼐文化是植根于黑土地上的黑土文化、关东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将极大地拓宽黑土文化、关东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5.莽鼐文化延续近二百年,时间跨越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历史时空,经历了几个千差万别的历史时代,是乌裕尔河沿岸各地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