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敏,栾美娇
(1.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2.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理论成果,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都有所论述,其中《共产党宣言》(以下称为《宣言》)中就论述了无产者贫困的根源以及反贫困实践的可行性。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社会和资本主义的描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民贫困的原因,并对反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宣言》不仅描述了无产者面临的贫困问题,更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者存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贫困,还分析了导致无产者贫困的根源。
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当时欧洲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等都对工人的生存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一,资本扩张导致了空间范围的贫困。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压缩了农村人口的生存空间,农村人口不得已向城市流动。在此过程中,受城市居民的影响,农村居民开始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不断被同化,而资产阶级逐步将生产资料、财富由分散变为集中,从而达到积聚财富的目的。如此一来,资本家的财富不断积累,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生产力低下,导致城乡之间差距不断被拉大,农村成为了贫困人口的“代名词”。
第二,工人阶级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贫困。物质上,随着新市场的出现,之前的手工业作坊已不能满足当时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行会师傅也就顺其自然的被排挤掉了。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资本家就越富有。他们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购置扩大再生产的机器以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不变资本逐渐增多;相应地,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工人被高效的机器所代替,劳动力不再稀缺,变得越来越廉价甚至是不再被需要。而工人想要生存就必须找到工作,找到工作的前提就是他们的劳动能够增殖成为资本,他们除了自己没有别的可以出卖。这时,工人只是作为机器的附属品而存在,他们只能是“卓别林式”的重复劳动,像是永不停摆的钟表,日复一日的重复枯燥的工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1](P407)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收入具有脆弱性,工人没有社会生产资料,只能靠劳动获得薪酬,一旦其劳动力不被资本家需要,就会面临失业,衣食住行也将立刻受到影响,贫困问题即随之而来。精神上,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P415)在资本家眼中,工人不是作为人而存在,仅仅是一种“工具”——为资本家谋取利益的劳动工具。工人作为人的丰富性在资本家眼中消失了,有价值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工人通过劳动获取工资收入,但由于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其所获得的收入只够维持基本的生存和延续养育后代以及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的支出,没有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工人的精神贫困。
《宣言》中认为贫困的根源来自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
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显著特性是私有制。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是因为私人积聚了大量财富,这些财富在资本家的手中不断的扩张、增殖。在私有制下,工人的劳动出现异化,社会财富不再按劳分配,而是按资分配,工人即使付出大量劳动也得不到相应报酬,资本家手中的资本越来越多,阶级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1](P412)在这种条件下,工人变得一无所有,贫困人口数量直线上升,增速甚至超过了财富的增长速度。“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内在地含有一个尖锐且无法化解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2]由于矛盾的不可避免性,所以导致经济危机循环往复的爆发,当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资产阶级就会走向灭亡。
在政治上,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为维护资本家利益制定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属性。就立场而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具有天然的敌对性,两者不能共存,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资本家所代表的是社会上一小部分拥有大量社会财富的人群,他们只有剥削工人才能创造增殖财富,因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必然是贫困的。
在思想文化上,马克思说过任何国家的思想都是为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通过自由、公平、正义等具有美好性的词汇来宣扬他们的理念。资产阶级通过提升工人的生活水平让无产阶级以为他们是在资产阶级的带领下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和不断进步,以此掩盖他们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从而让工人安于现状并全心全意为其服务。
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的本质后,又对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做出了描述并提出了所需要的条件。
第一,在政治上,激发工人阶级的革命性。马克思在《宣言》中提到共产主义不是完全废除所有制,而是有针对性的,只消灭带有资产阶级属性的所有制,对于一般的所有制并不持反对态度。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把社会生产资料据为己有,使得工人被剥削、被压迫,从而导致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越来越贫穷。资本市场的产物不是资本家生产出来的,是无产阶级,即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完成的,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使市场运转起来。但资本家通过手中的资本对市场进行“操控”,通过小部分佣金使得全社会无产阶级为其服务,以此来达到积聚财富推动社会“正常”运转的目的。因此,资本主义不可能主动放弃私有制,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使社会生产资料为工人所用,建立公有制,工人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从而实现生活上的富足。
第二,在经济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高度发展才能创造物质财富,才能使无产阶级摆脱贫困。
第三,在思想上,宣传无产阶级思想,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武装头脑。物质与精神都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想摆脱贫困,不仅要进行无产阶级实践,还要在思想上反贫困。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所谓的自由、平等、公正是为了让无产阶级安心工作,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公正。资本主义制度是为社会上少数人服务的,为了实现自己阶级的利益,他们使用法律、道德、宗教来遮盖其真实目的。实际上,他们本质上崇尚的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因此,只有在思想上彻底抛弃这些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的状态。“只有将这个剥削的制度推翻,实现人民真正的当家做主,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3]
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的具体状况,创造性的发展了适合中国的反贫困实践,特别是精准扶贫等重要决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向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国贫困问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至于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因此,必须通过扶贫、助贫,以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并且,要保证不漏下一个地区、一个人,深度聚焦贫困地区,实施精准脱贫政策。
第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1](P413)而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党所做的一切事情,最根本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党的任何决策都是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宣言》中指出:资本市场的产物只有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成。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工人阶级团结起来,才能实现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扶贫干部作为连接地方与中央之间的交流通道,上传下达,在贯彻执行党中央扶贫精神和扶贫任务的过程中,也向中央反映当地扶贫遇到的困难,并深入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真正将人民群众与党连接起来,使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平衡地区间发展差距,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及惠民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宣言》中认为导致贫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物质资料的匮乏,因此,发展生产力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提到,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在集中贫困地区精准施策,对口支援,坚决攻克脱贫攻坚的每一个障碍。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贫困问题要因地制宜,采取生态扶贫、易地搬迁等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脱贫最重要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当地的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有了保障,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我们要按照“五个一批”的办法,贯彻实施“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标准,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避免出现脱贫后返贫的状况。
第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脱贫致富不是一代人的事情,为了防止贫困代际相传,不仅要从物质上脱贫,更要从精神上脱贫。”[4]《宣言》中提到,要实现共产主义达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贫困地区,贫困意识是制约贫困地区长时间无法脱贫甚至出现返贫状况的重要原因,部分贫困户过分依赖政府的贫困补助而产生“坐享其成”的思想,导致其无法真正实现脱贫。因此,扶贫若是偏重于对贫困户进行直接的物质援助,就会导致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浮于表面。所以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激发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决心,这是我们能实现完全脱贫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要重视学校教育,要对发展教育施以最大的重视。教育是改变一个地区贫困面貌最重要的措施,发展教育事业,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受到良好的教育,让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在贫困地区“驻扎”,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实现真正脱贫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