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莉,刘柏森
(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多次会议精神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6月,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旨在促进高校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克服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的“两张皮”,在不断巩固和强化主阵地和主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定位一系列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各类课程在充分发挥传授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包含更多的思政智慧,从而产生良好的协同效果。高校应该切实遵循国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方针,围绕具体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展开深入探究,找准今后育人方法与教育实践协同发展的正确思路,这也是加快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
融媒时代的飞速发展使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运而生,从业者肩负舆论导向之责,更应该拥有坚定的媒介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1]课程思政,要求把思政教育立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立于党和国家事业的系统性层面去挖掘和创新,也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思政的“立德”与“树人”提供了实施路径。
2006年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正式提出“立德树人”概念。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随后这一论断被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意味着立德树人正式被吸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任务,促进育人功能成为我国大学的最大优势。
“立德”是树立德业,要求每个人都将其视作为人的基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三者分别对应道德操守、 事业功绩和思想言论,以立德为最高,立功、立言统一于立德,这是中华民族关于人生价值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观念。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通过几千年的社会生活沉淀,已成为历代人们普遍认同的关系准则,是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型社会人格,这一体系所体现的道德文化承载作用已经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树人”指培养人才,凸显培育人才成长时所应具有的全面性。“树人”概念最早出自《管子·权修》,“百年之计,莫如树人。”[4]管仲借这个隐喻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他也强调道德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职业教育应当以改善生产和社会需求为落脚点,倡导人们践行高尚的公私关系,主张应当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采取德法并重的理念,认为德育关乎国家的存亡。
高校“立德”工作被赋予更多的要求和任务,不再仅限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道德教育,而是更多的基于我国国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去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而“树人”内涵也绝非仅限于帮助人才实现智育上的成长,更应强调的是切实遵循“大德”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时代责任感的人才。实际上,“立德”和“树人”在目标对象上是完全相同的,均强调高校人才培养应向大学生提供充分的智慧滋养,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无穷裨益,这恰恰是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
1.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教育部从2012年备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始,截至2020年2月全国共开设274个专业点。从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主要集中在各类门户网站、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网站、公众号运营,承担着信息采集、编辑、撰写、策划等工作。在信息社会中,这些岗位关涉到舆论引导问题,因此,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现阶段,信息透明、资讯过载、自媒体繁荣都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新闻传播工作的效果,而作为相关岗位上的人员必须在确保时效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自身创作内容、视角、思想等方面的鲜明性。5G、AI、移动穿戴、无人机等新技术为传播赋能,促使媒体必须持续提升自身全要素生产率。怎样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打造成为向社会提供值得信赖的可靠人才输出库,并时刻把牢人才培养的政治关,将会是一个关系到专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移动媒体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之一,不仅内容无所不有、形式层出不穷,且交互性非常突出。基于此,微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内容很容易就会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掩盖和冲击,并削弱人们对于思政内容的认可度。网络技术的持续赋能,促使直播、短视频等传播模式横空出世,使得媒体提供的价值观不断趋近于商业性和娱乐性。用户导向下的内容分发技术已经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行业覆盖,传统传受关系已经逐渐式微。现阶段高效思政教育基本上还是依靠课堂,虽然教师和学者们一直以来都在课改上做积极探索,然而从客观效果来看收效甚微。网络新媒体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于其他专业毕业生,除了具备强大的信息搜寻、处理能力外,也具有较一般人更强的观察、洞悉、思辨能力,善于捕捉社会敏感问题,并希望通过获得外界的认同提升自我价值认同。然而部分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未能有效掌握信息分辨的方法,也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在一些低俗文化和畸形价值观的冲击下迷失自我。一旦网络新媒体专业大学生不能有效做好自我教育管理且养成必要的防范意识,就会对如何正确利用新媒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因而,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下,必须始终强调思想引领在育人工作中的巨大价值。
2.专业课程的特殊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属于新闻学科,该学科的课程思政既区别于思政课的思政,也明显区别于其他一般社会科学学科的课程思政,所以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第一,新闻学、传播学与政治的关系特别密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但不是说新闻可以等同于政治,也不是说为了政治需要可以不要它的真实性。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又不可忽略新闻自身的规律性。第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内容和研究对象与社会舆论关系特别密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诸多课程,均不同程度上与舆论研究产生了联系。新闻反映舆论并进而以新闻舆论的方式影响社会判断,舆论中的积极面会推动人心向聚,促进社会各界产生认识上的共鸣,保障各个群体的合法权益,团结人们致力于社会良性发展;舆论中的消极面则导致人心背散,对媒体和政府决策产生负面影响。第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特别密切。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各种思想的集中反映,在内容上会覆盖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多个方面。新闻学科是反映不同意识形态较量比较集中的学科,会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呈现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情况,据此展示其自身的独有功能以及影响作用。第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与传播技术是不可分割的。无论是纸质形态、电子形态还是网络形态,新闻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的,后者在演进过程中的每一次变革,都会给新闻生产和舆论格局造成颠覆性的改变。近年来,以大数据、云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最新科技应用在新闻生产传播的全过程中,为新闻领域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场景。那么如果无法认识到当前技术环境给新闻领域带来的巨大影响,思政的效果就会成为一纸空谈。所以,思政工作者必须动态化地学习和掌握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高度重视网络与新媒体课程思政,尤其是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资源探索如何实现以传播技术赋能课程思政,并研究如何有效地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传播技术革命的相关内容。
课程思政依托于课程载体,把经过凝练的思政元素渗透至多种教学场景中,由此促进一系列育人要素的充分整合、同频共振,产生贯穿教学始终的育人力量且久久为功,达到育人和育才的有效协同,从而最终成为服务立德树人的切实抓手。它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覆盖了不止于思政教育的众多教育方法,所以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课程教学体系和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形势下不断推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有效抓手,也是对于全面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有效回应。
1.坚定“四个自信”,充实课程思政的内涵
“四个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育过程是大学生接受正确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的过程,必须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切实融入“四个自信”内容,利用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启迪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进一步学会用马列主义去直面社会上一些错误论调,解释心中对于各种思想理论的困惑,自觉抵御外部不良思想的冲击,凸显课程思政所独有的专业性、灵活性等隐性育人价值,从而与思想政治同频共振。高校教师应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在向学生说明当前国际问题的政治立场时,帮助他们懂得站在更加宏观的全球角度去读懂“四个自信”的价值,引导他们正确分析中国进步和世界发展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勇敢挑起自己所肩负的时代重任。基于这样的认识,就必须不断用“四个自信”来指导和充实课程内涵,推动教学改革,凸显育人功能,从而回应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建设的必然要求。
2.挖掘时代特点,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载体。广大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如何依托系统性专业知识体系,开发出更加契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合理模式,积极摸索将思政元素和德育资源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有效途径,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应积极考虑如何采取更加灵活和丰富的方法,促使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活起来,用更多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去唤起学生们的兴趣,努力使教育内容和方式能够最大程度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逻辑,从而有利于在情感和思想上形成共振效应,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课程思政作为“大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凸显出其时代性。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正在全方位的渗透至现代社会的各个环节,从而也不可避免地塑造着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场景。在技术日益眼花缭乱的背景下,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也给学生们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困惑。所以,只是依赖思政教师的力量去解释他们层出不穷的困惑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更多的专业课教师参与其中,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应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应当切实认识到自身责任,学会科学精确地研判学生需求、学科动态和社会发展趋势,做到自己先学会,先学好,然后将“时代之问”“现实之问”置入中国发展的语境中作出说明,努力在传道解惑中弘扬时代精神。
3.探索课程建设内容,体现课程思政的专业性
课程思政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不断巩固和优化课程思政的效果与效益,第一步就是把准专业课程教育规律以及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征,即将“专业性”贯穿到教学始终。这种“专业性”必须以课程为依据,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可以运用的思政元素,并注重其与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过渡,努力放大思政内容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更加强大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自信。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积极在价值观引导和知识传授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努力营造愉悦、活跃的教学氛围,调动起学生们求知积极性,真正促使他们通过接受和吸收思政元素达到思想上的深化,实现“立德”与“树人”齐头并进。
4.遵循专业需要,内化课程思政的实践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具有鲜明的应用特征,无论基于高校教学的角度,或是从学生融入社会的角度,都应当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实操机会,投入更多资源设计和安排好“第二课堂”供磨炼专业技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强调思政元素对于实践课程和环节的渗透,也要积极尝试通过实践机会来扩大思政学习效果。比如影视创作实习、平面设计实习等,均可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作品创作,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全面领会更丰富的含义。同时,教师可以积极启发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和展示这些内容所蕴含的意义,由此完成宏观到微观影像的顺利切换,这种影像化的推进可以有效深化学生们对于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理解与认知,打造高效高质的课程思政实践活动。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定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将成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因此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必须要有靠得住的政治立场和全面的政治素养。基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强化新媒体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意识形态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积极探索该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应对之策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我国新闻事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