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劳模精神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究

2022-03-18 09:46李佳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精神

■李佳艳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指出劳模精神在引导时代进步、教育人民、实现人的发展与营造社会良好风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时代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是使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爱岗敬业的良好劳动风气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劳模精神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意义,要求将劳模精神融入到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体系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2]。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是继承和弘扬劳模精神的直接载体和主阵地,将劳模精神融入劳动教育中,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的劳动教育要求。在学校文化中营造浓厚的劳模文化,有利于使劳模精神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群体中发生熏陶与感染,涵养高校大学生的劳动情怀。在校园实践与校外实习中强化和历练学生的劳动精神,是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与精神品质的重大实践,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教育活动的体现,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劳动素质与精神品格。

一、劳模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劳模精神指的是在某一个领域中的优秀个人或者先进集体,在岗位上所体现出的坚持坚守坚定、奋斗创造贡献、崇高忘我无私等一系列的优秀品质,是指在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涌现出来的具有突出贡献的劳动标兵和道德模范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劳模精神是劳模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凡成绩所展现出来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与人生境界的整体精神风貌[3]。

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劳模精神与诚实劳动、要求弘扬劳模精神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这一阶段,劳模文化由单一的精神内核拓展到内涵丰富的三大核心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进步,劳模精神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日益丰富的内容,劳模的评价标准随之“进阶”。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与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4]劳模精神被完整精确地提炼为24个字,这24个字为我们概括出了劳动模范的整体精神风貌,为我们理解和弘扬劳模精神提供了理论和科学的指导。其中,敬业是本分,争创一流是理想追求,艰苦奋斗是作风,勇于创新是精神使命,不计名利是人生境界,勇于奉献是个人修养。新时代每一个劳动模范都是一个尽职尽责、有理想追求、有伟大使命、有崇高境界、有道德修养的人。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思想内涵是敬业、创新、奉献和追求,其中奉献是核心,是一种无私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新时代弘扬劳模文化,是引领新时代劳动人民奋力拼搏,努力进取,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撑的精神动力。

二、劳模精神培育高校大学生的价值意蕴

(一)培育高校大学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良好劳动习惯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良好劳动习惯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期劳动者勤劳实干、努力工作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大学是青年劳动情感与道德情操塑造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不畏艰辛、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劳动情操,提高学生的劳动情怀与劳动品质是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旨在规范和塑造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劳动行为,由于劳动教育以传输劳动规范和劳动信条为主,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具备规范性教育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青年要努力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一个务实的实干家。“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人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5]实干与苦干是劳动模范的劳动特质,这种良好的劳动品质是劳模自愿在平凡岗位上奉献自己、不计名利、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劳模将国家事当家务事,在平凡岗位上通过自身劳动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自己成就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正是因为有着自觉的主人翁意识,劳模们才自愿在艰苦的工厂劳动,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工厂为家,将国家事当家务事,将苦干与实干的精神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和日常的生活方式。在高校发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将劳模苦干实干的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当中,引导大学生在实干、苦干之中自觉将个人理想和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创造与奉献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个人理想和集体幸福。

(二)养成高校大学生“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积极劳动态度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积极劳动情感态度的精神实质。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就是教育、引导与鼓励广大青年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做一份工作、做好一份工作、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从中发掘自己内在的潜力,这是一个劳动模范的“模样”。爱岗敬业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坚持,是劳模在平凡岗位上取得伟大成绩与贡献的动力源泉。高校劳动教育通过向大学生讲述劳模故事,让高校大学生了解劳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不竭动力。向大学生讲好劳模在平凡岗位上播种希望、艰苦奋斗、收获果实的故事,可以激发大学生爱岗敬业的热情、释放其劳动创造潜能,努力提高自我。新时期的劳模精神和先进事迹,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敢为人先,增强其敬业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劳动中实现人生目标。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理性地应对创造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激发其斗志,促进大学生充分创业与就业。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良劳动品德

劳动品德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保障劳动或自觉自由劳动奉行的一种道德理想,体现在一个人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是否合乎规范与伦理道德。“艰苦创业,勇于创新”是新时代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具体表达。其中,辛勤劳动是实现与创造美好人生的重要途径,是指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勤劳努力,不畏艰辛,勇于克服困难不断实现自己理想目标的劳动品质,它是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基本前提与必要条件;诚实劳动是一种不投机取巧,不耍奸巨滑、诚信无欺的脚踏实地的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理想的劳动品德,它是劳动者个人劳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劳动是一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劳动态度。“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高尚的劳动品质与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在劳动教育中通过宣讲劳模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用闯劲、用干劲缔造工作新局面和谱写人生篇章的历程,引导高校大学生学习劳模的“干劲”“勤奋”“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勇为人先,开拓创新,做时代建设的“拓荒牛”。

(四)涵养高校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高尚劳动情怀

劳动情怀是在正确认识劳动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和劳动习惯的总和。它是一种独特的劳动情感,可以主导和支配人们的劳动行为,在人的成长成才中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劳动情怀不仅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劳模精神是时代伟大精神的丰碑,是时代新人实现自己理想、创造辉煌人生的精神支柱与目标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6]这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具有深厚劳动情怀的时代新人的谆谆嘱托,也是对新时代的劳动者在未来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理想的真诚期待。劳动创造是劳模精神的核心内容。将劳模精神融入到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与实践当中,就是坚持实践生产与学习教育相结合。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就是让他们在自己的劳动生产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情怀。

三、新时代推进高校劳模精神教育的路径优化

(一)丰富教育资源:以“劳模精神”充实劳动教育资源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培育高校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涵养劳动情怀、提高劳动素质、追求高尚劳动精神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勤奋、敬业、奉献、创新的劳动精神,它与劳模精神的思想内涵具有同一性。高校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需要通过劳动行为昭示,特别是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劳动教育必须充分教育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劳动内容、方式和技能,让其在劳动实践和评估劳动价值过程中,强化对劳动价值的认知,提高劳动技能的运用能力,提升综合劳动素养[7]。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灵活运用的能力,即在对劳动具有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具备思考和解决实际劳动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爱国主义精神是劳动模范的精神根基,劳模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内核是内在统一于培育高校大学生的勤奋、奉献、创造等精神,是高校劳动教育的优质资源。“他们有科技工作者、农民、教师等一大批懂技术、敢创新、能吃苦、勇奋斗的社会建设者,始终秉承舍小家为大家、我不奉献谁奉献的无私牺牲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不平凡的生活画卷”[8]。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劳动教育与劳模精神的教育专题,以劳模事例为主要内容,将劳模事例纳入教材,引入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使劳模文化与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教育制度中,提高劳模文化的制度化、规范化与合理化。

(二)文化育人:营造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

将劳模文化融入学校文化,营造具有劳模精神的浓厚文化氛围,使劳模文化成为学校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劳模文化可以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示范与引领的作用。把劳模精神融入学校文化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首先,在学生频繁出入的地方,营造具有劳模精神文化符号的文化景观,如在教室、图书馆、宿舍、餐厅与校园展厅中添置高标准橱窗、劳模文化广告窗口、劳模展亭、劳模名人宣传牌、警示牌等展示劳模风采,构建校园浓厚劳模文化氛围;同时在具有劳模文化符号的载体上充分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将劳模风采进行展示,为高校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细致准确展示劳模的精彩故事以及优秀素质的形成发展历程。将劳模精神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和培育他们的劳动意识,形成劳模意识。其次,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互动音频的方式宣讲劳模故事,提高劳模精神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实践砥砺:实现劳模精神教育的校内校外双向并行

劳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活动。劳动教育通过将理论学习与劳动技能相结合的教育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学校实习、校外实践,双向并行教学。通过学校教学唤起学生的劳动精神,提高对劳模精神的认知与认同感,同时校外实践使学生将劳模精神在实践中得到内化,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领悟劳动精神的本质和真谛。切实将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一是聘请劳动模范工作者担任实践导师,打造独具特色的劳模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场所与劳模之间的对话中激发他们对社会的奉献热情。二是不断优化劳模精神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坚持以劳模精神为导向,净化时代精神,引领社会进步。三是通过开设技能竞赛,提高大学生对劳模精神的理性认识。技能竞赛不仅是检验大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传播和学习劳模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技能竞争的锻炼,对大学生进行尊重劳动、尊重技能、追求卓越的劳动教育,指导大学生学习技能、成为有能力的人。把劳模的故事融入到实践活动中,鞭策和激励大学生,从而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第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劳模在具体劳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更容易在实践中得到内化。

(四)提升创业能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诠释与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崇尚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既彰显了劳动教育的底色,也是开展劳动教育所必须遵循的精神“路标”。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育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使大学生崇尚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劳模精神是引导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因此,高校要优化创新创业资源与环境,打造知识产权实务方面的实训基地,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劳动品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实践性教育,创新创业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活动。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通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鼓励与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热潮中,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和实现自我目标,勇于打破常规,寻求突破,注重创新,不断完善自己。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精神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