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航军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拔高,现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优秀人才,因此高校教育工作也在进行着相应的优化和改革。大学的思政课程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渠道,然而仅仅依靠这一门课程的教育还无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借鉴与学科融合教育模式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不断地渗透思政教育,然而为了使这一教学策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其能够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来开展协同育人。
在高校的思政育人方面,从现阶段的教育情况来看,其主要的渠道仍然是以思政课程为主,虽然在高校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思政教育资源,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挖掘和利用,导致各学科教学中未能有效实现其自身的思政育人效果。纵观整个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可以发现,思政课程成为了该项工作中的“孤岛”,即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也会呈现出势单力薄的教育窘境,无法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政育人的教育目标。大学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有效落实与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而且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有效开展与落实,就可以将二者的育人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不仅是教育理论资源就是在师资资源方面也会进行有效地融合,从而为高校形成扎实有力的思政教育育人合力。高校思政育人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够使该项教育工作到达更好的效果。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根据地,在高校中一直将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根据什么来培养人才作为教育开展的主要目标。从目前来看,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对于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最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然而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往往不能平衡“立德”与“树人”二者之间的关系,过分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立德树人中“立德”逐渐呈现了边缘化的现象。实际上,在高校教育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要相对于学生的专业教育更为主要,它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优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校教育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通过思政课程来实现,但是由于受功利性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大学思政课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采取“课程思政”的教育手段并且使该教育手段能够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开展协同育人,能够有效强化高校教育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从而全面开展思政育人,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之根本任务打下良好的德育基础。
大学思政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但是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加之学校对于这门课程教育不够重视,更加导致学生缺乏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大学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大学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主要就是在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各个学科的教学也能够有效地发挥其所具有的思政育人功能。这样一来,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都会不断地接受着各个学科中所渗透出来的思政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更极大地提升了大学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中学生所接受到的思政内容不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从情感上及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真实地感受到思政教育对于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思政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当然“课程思政”中也需要有效地权衡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将原有的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化,而是在原有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挖掘思政元素来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思政育人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能有效地丰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然在字面上看似十分相似,但是其在本质上仍然存在的较大的差异性。在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中需要清楚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协同育人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通过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二者之间在本质上存在着“面”与“点”的差异性。虽然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都发挥着其应有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但是它们之间在“思政”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思政课程中的“思政”可以说是课程教学中的“面”,因为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就是以思政为主,是一个关于思想方面的具有具体化、系统化的一个教学体系。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是以“点”的形式存在,因为在“课程思政”中思政内容仅仅占据课程教学的一小部分,并不是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当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教育模式下正好充分地结合了“点”与“面”,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更好地促进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二,二者之间还存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差异性。其中大学所开设的思政课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因为它是大学所成立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能够使学生对世界对中国的发展有更加清晰而准确的认知,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够使学生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所以说,思政课程是一种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思政”本身并不是大学单独设立出来的一门学科或者专业,而是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虽然不是以思政教育为主的教学但是却能够达到应有的思政育人的效果,因此“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1]。
1.加强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与建设
大学教育中虽然已经逐渐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开展落实了其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教育模式,但是在协同育人教育内容方面却不能做到更好地把控,从而影响了协同育人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协同育人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可以针对教育目标及发展情况创建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平台,以此来进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内容的明确与统一。然而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也是在不断合作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具有一个过程的,首先,思政课程教师要与“课程思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方面的有效合作,思政课程教师需要给“课程思政”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并且要对“课程思政”教师所提出的教育内容进行把关,与他们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二者之间相互补充可以初步地实现协同育人教育资源的共享;其次,思政课程教师要与“课程思政”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实践合作,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开展合作,通过网络平台对话交流或者交流会中的分享讨论来整合教育资源,另外也可以进行教研或者科研方面的合作,共同挖掘教育资源并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补;最后,共同研发并创建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平台,结合思政课程以及“课程思政”实际教育教学的需求对平台进行合理化创建,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空间。
2.加强协同育人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开创新的思政育人路途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由于理论性强,不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现实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中,高校也要加强对协同育人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使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然而协同育人在教学方法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与统一,它是与各个学科的教学相互融合的,因此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方面也要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学情况。首先,要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能够充分地利用好各个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充分地发挥各个学科的思政育人功能。比如,可以借助于各个学科所涉及到的教材资源、与专业有关的各种名人名事资源以及地方资源等合理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使思政教育能够融入到其中。其次,在思政课程中合理地融入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可以将各个学科的专业内容作为思政课程的案例给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更高。最后,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教育,将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实现教师随时随地地教学、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通过平台的建设及资源的共享等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便利[2]。
1.做好顶层的设计与规划,从全局出发进行科学的统筹
具备了相对健全完善的大学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教育体系之后,高校还需要对协同育人教育进行课下有效的管理,管理的有效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做好顶层的设计与规划,能够从全局出发,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开展科学的统筹。高校的党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与组织作用,党委需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情况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做出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规划,从而确保该项教育工作能够稳定进行。另外,高校的党政领导要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进行专业的指导,同时也要加入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之中,在协同育人资源整合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最终实现高校思政育人方面能够以党委为中心形成“大思政”的工作格局。
2.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构建良好的思政育人环境提供保障
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发展未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与教师协同育人动力不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而教师在协同育人工作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也与高校未能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能够激发教师在协同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需要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育模式的各方面需求及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此来提高教师工作的动力,为构建良好的思政育人环境提供保障。首先,要对相关的教育工作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能够明确各个教师在思政育人方面的工作职责,使各个教师能够明白思政教育并不是额外的,而是自身工作的一部分,并且能够让他们了解到加强思政教育工作对本专业教学的益处;其次,要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奖罚机制及约束机制,在各个考核及评优当中对一些成绩突出、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后,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有效开展与落实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完善协同育人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测评体系
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考核评估可以更好地反馈协同育人教育成果,并能够通过考核评估的方式及时地发现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优化和改进[3]。因此,高校应该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构建科学有效的测评体系,从而能够对协同育人进行更加科学准确的考核评价。首先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协同育人考核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也需要做到多元化,能够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核和评价,这样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在评价方法上也要进行改革和优化,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进行理论性的评价,也要进行实践性的评价。其次高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以此来对考核评估进行有效的监督,除了相关的监督小组要加大对协同育人的监督力度,也要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其中,让学生也成为评价主体之一,这样一来在协同育人教育工作中不仅可以对教育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对教育过程也能够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
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政方面的教育,而传统以思政课程为主的单一教育途径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采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方式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且通过对协同育人的策略加以研究和实施,可以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向着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