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以民办职业本科院校为例

2022-03-18 08:42韦一文陈毓秀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质量校企

■韦一文,陈毓秀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广州 510550)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当前职业本科探索的举措,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更能促进职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精准培养人才。从人社部《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可看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909万人,和2020年相比增加了35万人。就业市场和形势随着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加显得越来越激烈和严峻,给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为了促进2021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各高校尽显奇招。但各高校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质量仍让人堪忧,就业创业指导的质量未能有效真实地体现出来,更没有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效能效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创业。

一、校企协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指导的必要性

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和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职业本科高校作为教育部2019年首次试点的本科教育层次学校,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其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从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的满意度看,大部分毕业生对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表示不是很满意,在校期间并未获取到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指导知识,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收获甚少。而校企协同育人作为学校和企业探索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不仅能做到精准育人,还能节约成本,促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就业和创业。

(一)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是高质量就业的保障

为了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就业和创业教育活动和服务,通过有效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择业、就业或创业。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学生就业和创业质量直接受就业创业指导的质量影响。毕业生能通过科学有效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正确审视自己,正确指引自己到底是选择就业还是创业或是升学,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高质量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约和缩短学生的求职和创业时间,引导学生在求职和创业过程中进行科学定位,明确目标职位,促进学生就业或创业,进而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或创业。

(二)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指导是职业指导评估体系完善的前提

高校虽都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课,但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未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学习的兴趣。由于缺乏健全的职业指导评估体系,有些高校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开设就业和创业指导课程,开设课程也是按最低的开课课时标准开设,就算纳入较多的学时,但部分实践学时仍为虚设,或让学生自行观看网课查阅资料,就业和创业指导流于过程。职业教育的宗旨是服务社会,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就业,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是其大力发展的必经之路,职业指导评估体系的完善需要职业本科院校不断提高高质量就业创业指导,认清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形成制度化、规划化的保障,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创业。

(三)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指导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力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依靠职业教育,尤其高等职业教育,这就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本科区别于普通全日制本科,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学生从高中过渡为职业本科,对引导其角色转换起着重要作用的却是对其正确开展职业指导,从就业和创业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转变观念,端正心态。因此,职业本科为社会输送专业化技能人才过程中,高质量就业创业指导的作用不可忽视,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力,职业本科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质量直接受就业创业指导质量的制约,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

二、民办职业本科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的制约因素

影响就业创业指导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就业创业指导的重视程度、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完善程度、平台构建、就业创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等。

(一)就业和创业指导理念认知偏差

据笔者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高校并不重视就业创业指导的开展,没有把它列入学校日常工作范围,仅仅把它视为一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开设了事,没有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机构,没有制定就业创业指导制度,让就业创业指导成了无计划、无机构、无制度的“三无”工作,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指导更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实现。在就业创业指导认知理念上更是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只要完成就业和创业指导课程,就等于完成任务,仅仅依靠几节课的内容填鸭式地提供相关就业和创业的内容或政策给学生,未能从实质上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规划,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缺乏职业理想、职业观、创业意识等系统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

(二)未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机结合

高校应试指导普遍存在,在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存在单一的“应试指导”,即“应付面试”“应试比赛”的指导。企业的实质需求难以体现,学校职业指导与行业、企业关系脱节,就业创业指导未能有效地做到使之成为沟通学校与社会、学生职业准备与未来就业的桥梁。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但许多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目前还是停留在政策宣讲、方法传授、手续办理上,形式不灵活,只是满堂灌输理论,因此学生不感兴趣,所起到的效果也非常有限,这样就会导致不能有效地解决毕业生求职和在日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就业创业指导方法也不能适应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最终造成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稳定性都不太理想。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没能与行业、企业有机结合,不能有效地与用人单位沟通,导致人才需求达不到流动市场要求,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现象。

(三)缺乏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效果评价体系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效果评价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如考核学生简历、自我鉴定、职业规划书或创业计划书的写作。学生往往为应付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从互联网上拷贝模板,这样的考评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效果和效率并未真实体现,而考察简历、自我鉴定、职业规划书和创业计划书的写作只能考察学生的求职技能或求职意识。但是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不仅包含了知识的教授还包括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就业观念的转变,创业意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专业相关的知识。

(四)复杂且缺乏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

由于教学资源、人员和经费的制约,民办职业本科院校就业创业指导人员的构成相对比较复杂,但复杂的同时缺乏必要的专业化知识培训,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其中师资构成人员有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行政教辅人员、思政课教师,专业一点的就是创新创业学院教师。这些就业创业指导人员大多是兼职、临时性的,并且流动性比较大,更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指导知识培训,未能最大化发挥就业创业指导的效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人员与必要人员的配备比例指标必须要达到1∶500。但从教育部2020年公布的数据来看,高校就业职业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为1∶1000到1∶2000,有的民办高校甚至还低于这个比例。据笔者走访调查,某民办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只有1名处长、1名科长、1名副科长和3名实习生,机构组成人员相对简单,专职的就业创业指导人员占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与教育部下达的目标相差甚远。专职就业创业指导人才严重短缺,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正是因为就业创业指导人员的构成比较复杂,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学生在整个职业指导过程中获得的就业和创业指导知识都是有限的,这也使部分学生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会出现迷茫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路线,从而迷失自我,职业生涯未能得到科学的规划。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这就需要提高就业创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分析能力,有必要对就业市场和就业政策的专业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没有能力预测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也无法做出适应形势的咨询和指导。目前,大部分就业创业指导人员仍能把握就业市场分析预测的趋势,专业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职业本科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的路径

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更多时候需依靠多方力量进行,从根源上提高就业创业指导的质量,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促进就业和创业。

(一)设立功能完善的工作机构,重视就业创业教育

一是重视就业创业教育,专门成立就业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独立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工作机构根据在校生比例配备专职就业、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人员,专职教师以及校外兼职教师,还可以依据《关于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决定》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进行了系统的建设,完全满足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需求。同时设立就业、创业奖学金和相应的奖励机制,对就业、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具体考核指标进行详细的量化,提高就业创业教育质量。

二是健全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强化就业创业专业知识培训。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专业性强,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就业创业指导知识。同时,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与时代环境紧密结合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加强对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理论的学习,正确遵守,以实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分析学生在创业和就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困境,更好地承担就业创业指导任务。民办高校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重视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联合培养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的形成,提高就业创业指导质量,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二)构建“专家讲堂”及“课外实践”相融合的校企一体指导平台,引导学生就业创业的方向

校企一体化就业创业指导平台的构建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和企业建立互相了解的纽带,学生可以通过一体化平台了解企业文化,在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中感受企业更多的文化底蕴,企业也可以通过平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校企融合就业指导平台,是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局面的快捷有效途径。

一是可以设立“企业专家讲座”,定期邀请企业能工巧匠给学生开系列专题讲座,通过真正的企业专家参与职业指导教学,使职业指导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企业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促进学生良好专业素质的形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和就业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压力,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是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组织学生到校企紧密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见习或实践。通过参观工厂,可以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过程,提前了解企业的工作条件和生产环境,对企业有全面的感性认识,更是通过校外实践使校内理论和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巩固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从学习和心理上做好上岗准备。同时,还可以积极推进“教师交流”工作,充分利用校企资源服务校企,促进校企就业创业指导,为学生指明就业或创业的方向。

(三)建立就业创业学分积累转换制度,创新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可以根据校情实际情况,制定《关于就业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实施办法》,打通就业和创新创业与其他类型课程学分互认的通道,同时把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学生可通过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相关讲座、学术报告等参与到就业创业教育中来。学校按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创新创业教育分成基础学习、就业创业分享与实践三个阶段进行深层次推进,制定符合民办职业本科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使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落实到实处,学校印发了《关于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专业技能培养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学校科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梦工场”开展的项目均需与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紧密联系,以学生学习的专业技能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从而使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有机衔接与融合。

(四)合理优化校企教育资源,设立企业管理培训营

合作教育、合作就业、合作创业、合作发展是职业本科院校建设的一次根本性的革命性变革,是对以往一般意义上校企合作的进一步的深度融合,更是一种新校企合作模式的超越。只有合理优化校企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和企业资源有效整合,更新协同育人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育人的目的,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就业或创业。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业联合开展“建立管理培训营”计划,并成功组建“建行管理培训营”“格德股份管理培训营”等由企业参与组织训练的学生团队,学生也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

企业管理培训营的设立一方面充分体现“想学校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建立优先录用本地高校英才制度。就业是学校与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到大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是就业敲门砖,但最终目的是,学校希望有一个高就业率,学生希望早日解决就业大事。企业“建行管理训练营”建立优先录用英才制度,对学校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在其以优异成绩拿取毕业证书、通过考核后将考虑优先录用。同时,还充分体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由新入职员工参与课程设计。“企业管理培训营”培训计划由企业新入职,且表现优异的员工(都来自高校)参与设计,从大学生就读和新员工就业这两个不同时期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特点出发,经企业人力资源部、各业务部门资深培训师等充分讨论,才最终确定。另一方面充分体现“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建立导师和电子日记制度。企业除了精心设计课程,还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过程辅导和管理,以确保学校之推荐有所值,学生之学习有所得。“企业管理培训营”创新引入“导师制”“电子日记制”等管理制度,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一名导师,提供一对一、全程辅导;并创建电子日记,要求每一位学生每天记录培训情况、培训心得等,企业高校服务小组将根据电子日记等,及时与学生们沟通,开展座谈,传授经验。

综上,民办职业本科就业创业指导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校企合作。有效且深度的校企合作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创业,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高质量的学生就业和创业仅仅依靠学校和企业两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征程中,还需要家庭、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全民努力,共同共创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质量,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指导,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高质量校企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