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翠竹”意象遐想

2022-03-18 08:25王永亮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竹鞭翠竹气节

◎王永亮

我们生生不息,没有离开过竹子;我们自强不息,没有离开过竹子;我们薪火传承,没有离开过竹子。种竹子而筑创清幽,建竹楼而巧得休养。吹竹筒而做饭飘香,背竹篓而智慧又长。戴斗笠而劳作轻爽,拄竹杖而稳健护养。躺竹椅而独享逍遥,扎竹筏而随流飘荡。制竹钉而巧妙杀敌,做竹箫而放声歌唱。雕竹品而获利养性,品竹笋而滋生茁壮。书竹简而传承高杨,造火箭而太空翱翔。

竹子千姿百态:有钝圆而四棱的方竹,有短缩而挺拔的罗汉竹,有黄绿镶嵌的碧玉竹,有泪满竹竿的湘妃斑竹,有婆娑起舞的凤尾竹,有高入云天的大毛竹。即便是竹叶也很有特色。

风来了,摇一摇手臂,仍然向上,毫不在意;

雨来了,抖一抖手掌,滑下水珠,依然如故;

霜来了,曲一曲手臂,坦然面对,依然高扬;

雪来了,甩一甩手臂,甩脱重冰,平稳轻松。

这是生机勃勃的强大力量,也是临死而生的生存智慧。竹叶青青,傲霜不屈,斗雪显智。青青竹叶,生力永存。“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

一、节义节操,比德而思

竹节多突,颜色青青。节节坚挺,坚不可摧,挺而不折。竹有节骨乃坚。是为情性坚韧,宁弯不折。四季常青,覆雪不倒,经冬不凋,凌霜傲雪,顽强不屈。

“德”与此相似,自生节义。“节者,生死此者也”,意思是说至死不改初衷。你看,介之推躲藏竹山,宁可被活活烧死,也不愿意出来做官。气节盖世,动人心魄。词义引申,自有节操义。“节”的本义是“竹节”,由具体引向抽象,由实在引向虚空,自然而然引申出“节操”意义。竹子的气节很坚贞,凭着坚贞的气节可以立志,又有道德修养的人看它的气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的人。可见,竹节就象征着人的气节。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层层厚雪,压弯竹子,气喘吁吁。竹子不得不低下头去,低得快要沾着地面的泥泞了,但它仍不肯倒下。也许,低下头去就是一种弯曲。而弯曲就是积蓄直立的力量,弯曲就是等待直立的时机。曲而不折,曲而不垮,曲而不倒,方显百折不挠,方会浩气贯虹。

曲就是一种生长姿态,就是一种生长方式,更是一种生长智慧。曲一时身躯,藏一世豪情。曲一曲身体,是为了练就钢筋铁骨。愈挫愈强,百折不挠。你看,冰消雪化,红日东升,竹子又立刻直挺腰板,毅然傲立,浩气冲天。

曲中有智,曲能养气,曲后更强。向上而生,曲斜以求。树枝自己学会旁逸斜出,花瓣自己懂得互生对长,炊烟自己知道曲曲弯弯,不断升腾;藤蔓自己习得盘盘旋旋,豁达隐忍。曲尽其妙地表现出生命的生长轨迹:屈曲而生,情趣溢出。生动传神地说明了生命的哲学意味:愈挫弥坚,矢志不渝。

二、虚心向上,修德尚为

翠竹有节,竹竹生节。节直中空,空虚养性。节节滋生,不断向上。“虚”义引申,符合词义发展。“虚”有“空虚”义,自然引申出“谦虚”意义。义比美德,自生虚心,自出向上,主养修德。义品相合,合情合理。竹节之中有义、品、情,寄寓意象,比附之中有深厚。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众类亦云茂”描摹了竹子的繁茂情境:聚众丛生,枝纷叶披,高耸直立。“虚心能自持”描画了竹干特点:节节中空,节节相连,挺直向上。这两句刻画了竹子青翠繁盛、高直无比、挺直冲天、秀美坚毅的形象,进而突出了翠竹谦虚矜持、坚守不变、独立不迁、忠诚耿介的坚毅品性。描形灵动,意领神会,含蓄委婉,意旨深广。

诗人写竹,惟妙惟肖,形神毕现,奇妙无比,而且还不停留在写竹上,诗人把竹子人格化了,赋予翠竹以谦敬、诚恳、慎独、毅绝的品性,这难道不正是诗人所向往追求的美德吗?

三、坚不可摧,勇往直前

竹根长长,细细弯弯,盘根错节,生生不息。竹鞭是散生竹和混生竹的主要地下茎。竹鞭具节,内部中空,节上环生鞭根。每个节上还生有一芽,它们交互排列:有的芽萌发后长成新的竹鞭;有的芽萌发后发育成笋,出土后长成竹子。竹鞭身上有竹鞭,浑身长有很多抓手。素有“植物钢筋”之称。

建筑相同面积的建筑所耗能源,竹子仅为钢铁的1/50、混凝土的1/8、木材的1/3,而抗震强度是木材的2~3倍。而且一棵竹子可以固定6平方米土壤,每顷竹林可蓄水1000顿,10万亩竹林相当于一座200万立方米水库。正如它农谚所说:“山上长满竹,等于修水库。雨多能吞,雨少它能吐。”因为竹鞭的节,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

题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你看,根深柢固,横根叫“根”,直根叫“柢”。“根”从木艮(gěn)声,声兼义,“艮”就有横义。如“眼”就是目之横,“垠”就是地域远横的界岸。所以,“根”就是下伸于地的横布根须。竹根横竖都长,纵横皆生,简直就是根网钢锚,一抓一个牢,一抓一个固。根根抓住泥土,因为对这一片土地爱得深切;根根抓紧泥土,因为对这一片土地爱得深厚;根根抓牢泥土,因为对这一片土地爱得深沉。一“咬”就不松,一“定”就不变,一“咬”是狠劲,一“定”是自信。狠劲之中有的是倔强,自信之中有的是定力。多么坚不可摧,坚韧不拔,默默奉献,矢志不渝。养叶固体,无怨无悔,唯有奉献。钻土咬石,抓紧抓实,毫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属于对竹根部的特写。“立”在此有“直插”意味,“立”而强劲,“立”而挺直,“立”而稳固,“立”而牢固,“立”而不屈。“立”具定力,它抓牢泥土,咬住青山,有大地之基,当然不凡。当然作者选择“山”选择“立”,还与其正直为人、真诚做事的思想追求有关。因此,竹根是“立”而不是“站”了,是“立”而更不是“靠”了。钻缝爬隙,抓土缠石,固根坚柢,稳如泰山。根深叶茂,根固竹稳,根牢永立。风大不需管,再强也不惧,拿云豪气壮。竹子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勇敢坚强,永生不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四、意象多义,确为客观

物象是客观的,它当然就必然呈现出各种不同特点。竹啊,在形态上有千奇百态,在色泽上呈黄绿青翠,在滋味上具鲜淡香涩。杆有杆的直挺坚定,枝有枝的旁逸斜出,叶有叶的鹅黄雉长,笋有笋的破土而出,根有根的匍匐坚韧。真正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意象又是借助词语来表现的,而词语就有多义性,这使得意象必然是多义的。解读物象的人多层次的,不同的人就自然而然有不同的联想,对物象抒发的情意解读不能不是多指向的、多层次的。李汉荣在《慢速流淌的河》一文中认为,河流慢速流淌,主要是河流想为两岸人们所想,思为两岸人们所思,停为两岸人们所停,安抚两岸人们,滋润两岸人们,服务两岸人们,进而慢速流淌,接纳出广阔,自净出清澈,沉淀出情意,积淀出深刻。以河喻人,形象中增加了启迪;以河喻事,生动中增添了深刻。难能可贵。难道,对解读翠竹意象不也是这样吗?

定风波

苏轼

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雨中多泥泞,坎坷道滑,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爽又灵便,更胜过骑马。两种生活方式,两种生活态度。比较中有自适,对比中有定力。竹杖虽朴,但可帮己;草鞋虽简,但可助己。简朴中超众、超常、超俗。“谁怕”中有自强不息,有傲然挺立。道路坎坷造就了困苦中的忍耐,雨滴穿叶创造了挫折中的勇毅,人生苦难成就了然淡后的超凡。“轻”也有用意。表面是指轻捷,实际也指轻松。因为被贬丢官,就显得无官一身轻嘛。也许“竹杖”与“轻”一起把浩气长存、节操固守、风雨何惧、性情率真表露无余。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好死不如赖活着。无求外助的自我担当,无可奈何之下的换位释然。其中,有一种宠辱偕忘、百忍成金的超脱情怀和精神境界,有一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抗争精神和坚韧态度,有一种大彻大悟、超然世俗的人生哲理和精神慰藉,有一种随遇而安、随缘自适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以玉喻人,古人崇尚。这不仅是因为玉本来就质地温润,而且还是因为璧玉生成极其艰辛。璧玉,从来都是在辛苦采集后,再不断打磨、多番切割、几多雕琢才得到的结果。这与古代圣贤君子的修身的过程非常相似。学成“君子”甚至成为道德十分完美的“圣人”,不得不需要夜以继日的自我磨砺和锤炼,更需要战胜苦难,坚韧不屈,方可成仁。玉汝于成,不是谁都可以。面对苦难,只有心志特坚、韧性特强者才可能变为胜者,否则必输无疑,甚至必死无疑。

苦难,有时候,把生命逼进了绝望的境地。这恰好使人拼尽全力去跨越,去再生,去超越。这可就是生命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超常发挥。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苦难才是会产生真正的乐观、豁达,才是生命的寄托、归宿和避难所,也才可能是生命的最为激动人心的真超越!

意象的层次让情思连续递进,意象的组合让情感不断膨胀,读者的联想让情意泉涌出来。象表意深。目睹物象,呈现出来的是表象,是在外的直观的东西,是有目共睹的共性。而情意是隐藏在物象背后的,是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是潜在的而不是显现的。于是,情意就是多层深潜的,不同的读者就会有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情感体认,便形成情感的个性。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这正是含而不露,余味无穷。

由诗词歌赋中的小小翠竹,我们可以别有洞天去看,“一叶而知秋”,何尝不是一竹而知世呢?因小见大,是通过小的视角,反映出大的格局、大的历史、大的走向。从小的细节开始,去刻画人物性情;从小的问题开始,抒写大的主题;从小的事情开始,发现大的社会。小中寓大,小中见大。要处理好“因小见大”,最佳的途径恐怕就是“入口小,出口大”。要真正做到“因小见大”,就要广泛阅读,不断积累。阅读的东西越多,积累就会越丰厚。积累少了,你怎么去觉察事物的细节和关键,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和因果?没有多方面的分析,没有一定深度的分析,没有事物发展规律的探求,是不大可能会“因小见大”的。在“小”中去关注、关涉、关联、关构“大”。这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见微知著”。

猜你喜欢
竹鞭翠竹气节
翠竹飞歌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翠竹
毛竹林竹鞭生长特征和空间结构的探地雷达无损探测*
高季笙
竹外疏花
红哺鸡竹不同施肥方法与地下竹鞭生长关系的研究
气节重如山——国画《八女投江》再赏析
笋 趣
中国人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