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文化名片建设的现状与策略

2022-03-18 08:08王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宜昌市宜昌名片

■王芳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宜昌市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成为全省南部列阵主引擎,继而引领“宜荆荆恩”城市群高速协同发展等。于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之下,2021年6月,中共宜昌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确定了宜昌城市发展的六大目标,其中“世界旅游名城”位列榜首,“文明典范城市”名列其中。这两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宜昌市文化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而城市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可谓城市之魂,其魂力之盛,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政治决策、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而宜昌的城市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独具地理优势的三峡文化、享誉全球的名人文化、历史悠久的三国文化、美誉远播的柑橘文化等等。其中名人文化之屈原文化是最核心的文化资源,是宜昌独特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财富。近年来,宜昌市在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上成效颇显,如屈原祠的修建、“屈原故里”5A景区的打造、中国端午节世界非遗项目的申报、“端午文化节”的举办,等等。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精神,宜昌市委高屋建瓴,提出了“一标三地”的号召,让屈原文化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地!这一目标的实现,仍需要深入分析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建设的现状,查找短板和不足,从而整体谋划,精准发力,统筹推进,方能让屈原文化真正成为宜昌靓丽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品牌。

一、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建设的现状

宜昌市委书记王立同志多次强调,要把传承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品牌战略来抓,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点内容,将屈原文化打造成宜昌最醒目、最独特的文化品牌。但是,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度分析和解决。

(一)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的辨识度不高

屈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可以说,屈原是世界的屈原,是中国的屈原,更是宜昌的屈原!屈原文化是个性鲜明、形象绚烂的宜昌地域文化特征。但是,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的辨识度并不高,在城区“空心化”的问题严重。无论从东南西北,亦或是水陆空进入宜昌,尚无法让游客第一时间把屈原和宜昌联系起来。步入宜昌市城区,不曾见一座雕像、一个公园、一条路、一座桥与屈原相关,亦不见一块醒目的广告牌宣传屈原文化。总体来说,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建设,屈原形象尚不突出、屈原文化的氛围尚不浓厚、宣传力度不大,辨识度不高。

(二)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的研究体系不完善

屈原的文学作品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可谓中国文学一个不可逾越的巅峰。无论是作品中华美的文字、绚烂的辞藻,还是其所表达的爱国爱民的忧思、上下求索的精神、高风亮节的操守,都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永久传承。但是,宜昌要把屈原文化打造成特色城市名片,对于屈原文学和屈原精神的研究体系尚不完善。2019年,宜昌市屈原学会学术顾问杨世灿先生出版专著《屈原研究》、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教授出版专著《魂兮归来(六十二问话屈原)》,研究屈原文学的著作仅此两本。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对于屈原文化研究的文章屈指可数,且多以学术研究为主,缺乏实践性,缺少对于屈原文化的应用和推广研究。郑承志教授认为,我们既要有“对屈原文化及精神实质的学术研究,还要有传承传播研究、文化品牌建设与开发研究、生产力转化研究”[1]。这样才能确保屈原精神万古不衰,确保屈原文化作为城市名片永葆活力。

(三)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的旅游产品匮乏

文化旅游是“旅游者对精神信仰、语言艺术、风俗习惯、历史传说、自然及人文遗产等旅游资源进行鉴赏、体验和感悟,从而得到深层次的文化享受和收获”[2]的一项旅游活动。近年来,宜昌虽在秭归建成了屈原祠,打造了“屈原故里”景区,开展了“端午文化节”等文化旅游项目,但宜昌市城区的屈原文化旅游产品相对不足。多年来,宜昌市一直面临着城市旅游“空心化”的问题,无法让更多的游客在市区有效停留和消费。根据宜昌市城市发展规划,为破解“空心化”的问题,宜昌市拟在城区打造主题乐园、历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旅游区等文旅项目,唯独缺乏屈原文化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规划,这无疑不利于屈原文化的长远发展。

(四)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的产业化不足

文化资源是决定一座城市发展方向的战略性资源,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浙江嘉兴的粽子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产业竞争力,湖南汨罗的龙舟制造也是年产值上亿元。可见,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文化产业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但宜昌市与屈原文化关联的产业较少,“屈姑”品牌虽在国内知名度尚可,但其主打柑橘产业链,对屈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力度不大。宜昌市屈原文化的产出基本依靠财政的投入,没有成熟的产品产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链条,距离“世界旅游名城”的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差距还很大。

二、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建设策略

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的建设需要全民总动员,加强顶层设计,将屈原文化的发展纳入宜昌市的战略规划,整体谋划发展蓝图,从城市规划、文化体验、文创产品、文化教育和文化宣传等方面,全面推动屈原文化城市名片的打造,推动屈原文化走出去,宜昌形象走出去。

(一)为屈原文化制定发展蓝图

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施,宜昌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具有世界级地位的屈原核心文化资源,宜昌屈原城市名片建设必须要有更高的定位、更远的谋划和更广的思路。

首先应规划屈原文化的发展蓝图,成立专业团队,给与经费保障,进行广泛调研,制定系统方案,在专业化研究、活态化传承、国际化传播、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对可行性、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论证,将屈原文化的发展推向历史新高度。

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屈原文化发展蓝图的制定需注重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建设屈原文化旅游的核心景区。宜昌市炎黄研究会建议成立“世界名人屈原文化研究院”,依磨基山周边十平方公里建院、铸鼎、立碑,形成屈原文化旅游聚集区,让旅游者能够整体消费的同时,促进屈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宜昌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促进文旅的融合发展,让屈原文化亮相宜昌市区,更可缓解宜昌市区屈原文化“空心化”的问题。

(二)以屈原文化浸润城市肌理

城市公共艺术品是文化涵化的重要载体,屈原文化要内涵式发展,需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注入更多的屈原文化元素,让屈原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理念,植入居民衣食住行。宜昌市道路、街区、雕塑、灯饰、建筑外墙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巧妙地融合屈原文化元素,让优秀文化浸润城市肌理,让市民和游客深刻领略屈原文化的真实存在及魅力所在,感悟宜昌与屈原的深刻历史渊源。

郑承志教授提出以命名的方式促进屈原文化的内涵式体系发展。2018年,湖南汨罗市对全市十三条道路进行更名,其中包括屈原大道、龙舟大道、九章路等,充分彰显了汨罗市对营造浓郁的屈原文化氛围的决心。宜昌市也可以巧妙利用城市空间,打造屈原广场、天问公园等。屈原文化的发展还可以联合宜昌知名企业广汽传祺,打造“楚辞”“离骚”等汽车型号;联合宜昌长江钢琴品牌,打造“橘颂”“九歌”等钢琴产品型号,促进文化与产业的联动发展。

(三)将屈原文化搬上演艺舞台

如果说,以屈原文化元素浸润城市肌理是让屈原文化入眼,那将屈原文化搬上文旅演艺舞台就是让屈原文化入心。荆州方特主题公园打造了两场惊艳的演出:《屈原》和《楚乐》。《屈原》将真人表演和幻影成像技术结合,将历史与现代、舞台与人物融为一体,巧妙地演绎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诗歌创作的成就。《楚乐》则让观众沉浸于屈原楚辞作品《九歌》所描绘的音乐世界,仿佛聆听一场“春秋战国交响乐”,程控矩阵技术的运用也让观众感受到编钟气势如虹的魅力。这给宜昌屈原文化名片的打造带来了挑战。

宜昌想要在屈原主题方面的演艺有更高层次的突破,面临着挑战,但也不无可能。城市剧场演艺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以屈原、昭君、三国、三峡为主题,将宜昌的柑橘、茶叶元素融入舞蹈、杂技,充分利用VR/AR、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技术,打造沉浸式的精品文旅演艺产品,提升消费体验,俘获广大年轻受众的心。

2021年10月,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期间,宜昌首部原创文旅情景剧《宜昌故事》在五一剧场进行首场预演,以丰富的表演形式展现了屈原、昭君、嫘祖等历史故事,通过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呈现了大美的诗画宜昌,通过城市文旅情景秀的形式,打造了文旅城市新地标。

(四)以屈原文化开发文创产品

城市文化名片的建设离不开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文创产品代表一个城市的语言和个性,直接影响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印象和认知。西安、上海、哈尔滨等国内很多城市的文创产品都相当丰富且独具特色,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针对屈原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课题调研组提出了“七个一”策略:“一个节”“一台戏”“一尊像”“一条龙”“一套书”“一件衣”和“一条产业链”[3]。这对于宜昌启动带有屈原符号和元素的文创产品及特色商品的研发和生产同样具有参考意义。模型类可设计屈原形象手伴、龙舟模型、凤座虎鼓模型、布艺模型等;服饰类可开发楚服及周边,诸如头饰、腰饰、项链、挂饰、鞋履等,而且服饰类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将楚服之美直观地展示出来,甚至可以与汉服、唐装三分天下;文创类可设计屈原作品仿古或现代艺术设计书籍、印有楚辞经典摘句的笔记手账本、扇子、艺术马克杯、展示宜昌元素和屈原艺术的帆布袋等。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现代背景之下,屈原文化产业化需要丰富载体、创新业态、拉长产业链。

(五)促屈原文化教育普及化

弘扬屈原文化要从教育普及做起。屈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是营造浓郁的屈原文化氛围、提高屈原文化在宜昌市民心中认知度和重要性的必要措施。

屈原文化走进中小学,可开展屈原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可开展诵读屈原诗词大赛,传承屈原文化精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屈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规范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精神和品格。宜昌市中小学生大都参加过屈原文化故里的研学课程,通过拜师礼、包粽子、寻访屈原故里、《礼魂》及《大端午》赏析等课程,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领略屈原诗词的魅力、传承屈原的爱国情操和求索精神。如此高品质的研学课程理当深入推广,面向全国,提供优惠政策,让国内的中小学生都有机会走进宜昌,近距离对话屈原文化,深度感悟屈原精神。

屈原文化进高校,可依托教师队伍,成立专业团队,通过专项课题,对屈原文化进行深度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打造高水平精品网络慕课,扩大国内外学术影响。另一方面,结合宜昌实际,促进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的产业转化和生产力建设。在大学生中,可成立屈原文化社团,开展屈原文化选修课,加强大学生对屈原文化的认知度,打造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的精神高地。

“构建城市文化不是仅仅构建冰冷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景观,更重要的是构建有温度的生活。”[4]因此,屈原文化进社区进企业,需以人为本,在充分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基础上,依托网格化服务,开展屈原影视作品巡回展播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开展屈原诗词朗诵活动。在端午节前后开展祭屈原、赛龙舟、挂艾蒿、包粽子、办诗会等屈原文化习俗的体验和学习活动,让人们从情感上真正认同与热爱屈原文化,才能让屈原文化深入民心,让屈原精神世代传承。

(六)促屈原文化全媒体宣传

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城市名片的建设离不开城市营销,必须从战略高度抓实屈原城市品牌营销。着眼大视野、依托大型节赛活动,进行大流量推介,将屈原文化融入城市营销的各个领域,用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的思路擦亮屈原文化城市名片。

第一,制作长效专题宣传节目,例如广播剧《屈原》、音视频《诗词里的宜昌》、访谈节目《屈原文化“大家”谈》,等等,强化屈原文化视听表达传播,让屈原文化元素融入到宜昌市广播电视节目全领域。第二,做好屈原文化节赛活动的宣传,并对接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提高屈原文化在主流平台的曝光率,让知名节赛活动承载屈原文化精神,走出宜昌,面向世界。2021年,中央一台《典籍里的中国》第七期《楚辞》,屈原穿越历史与撒贝宁对话,“诗歌之乡”“脐橙之乡”秭归美名远播。可争取与更多的主流媒体合作,从地理知识和诗歌文化等全视角推介和宣传宜昌。第三,坚持创新的表达方式,加强网络宣传。邀请国内外正能量媒体人走进屈原故里,广泛宣传推介屈原文化和宜昌城市,并充分借助抖音、快手、B站等年轻大众青睐的国内新媒体平台,用自带流量的现代话语体系进行传播,让屈原文化更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屈原与宜昌血脉相连、不可分割,持续提升宜昌美誉度、显示度。

三、结语

屈原文化是享誉国内外的世界级精神文化遗产,吸引力和感召力与生俱来。将屈原文化作为城市名片建设,是历史赋予宜昌市的光荣使命,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屈原文化的繁荣也必将促进昭君、嫘祖、三国、巴楚、三峡等其他文化形态的百花齐放,进而推动宜昌文化的大繁荣,促进宜昌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实现“世界旅游名城”和“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

屈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传承屈原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为了宜昌的城市形象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弘扬其忧国忧民、九死不悔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光争日月、彪炳千秋的文学成就!让屈原精神浸润当代中国青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猜你喜欢
宜昌市宜昌名片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湖北宜昌卷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会展名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