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视域下的扶志扶智转向

2022-03-18 07:42:55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成果攻坚技能

江 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1]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再次强调了“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可见,在我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坚决防止大规模返贫,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已然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从社会学角度看,相对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常态,“相对贫困突出体现在精神贫困和素质贫困两个方面。”[3]此处所言的精神贫困就是“缺志”,素质贫困就是“缺智”。在某种程度上,广义的精神贫困也可以泛指“志”和“智”的双向缺失。作为一种侧重激发内生动力的精神扶贫手段,扶志扶智对于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和提升脱贫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如何按照国家提出的“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4]的政策要求,创造性地做好脱贫地区的扶志扶智转向,关涉着脱贫地区持续向好发展和广大脱贫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实现,是我们在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视域下的精神贫困表征

精神贫困是指个体“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得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5]做好新阶段的扶志扶智,需要准确把握脱贫地区精神贫困表征这一逻辑起点。笔者通过对贵州、云南两省部分“脱贫摘帽”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全面脱贫后,大部分脱贫群众的精神士气、学习能力、知识技术等都有了很大提升,但也有个别群众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神贫困”问题。

(一)“志”维度的精神贫困

一是思维固化。一些脱贫群众不愿改变既有的思维逻辑和价值取向,疲于思考个体发展和财富积累的新路径,个体思想和当下的生产生活方式结成稳固系统,不愿打破这一惯性“舒适区”,导致革新意识止步不前。二是惧怕冒险。个别脱贫群众对自我能力持有极大的质疑,没有进一步进取的“野心”,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不强,持之以恒、长期坚持的韧性不足,不敢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生产变革上大胆投资,没有更高的试错胆识和容错气度,面对新鲜事物畏首畏尾。三是小富即安。具体表现为丧失继续奋斗的士气,开始安于现状。长期的物质贫困让贫困群众产生了极低生活欲望。当“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后,一些脱贫家庭的“积年夙愿”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部分脱贫者出现了小成即满、沾沾自喜的现象。四是超前享乐。当物质脱贫后,个别脱贫者开始热衷物质采购和个体享乐,甚至出现了讲究排场、透支能力、超前消费的现象,导致了家庭财富积累放缓。

(二)“智”维度的精神贫困

一是视野不宽。由于长期的封闭性,脱贫群众对外界的了解相对不高,拒斥新鲜事物,视野狭窄、思路不宽,缺乏提升自我、更好致富的“实践案例”和“生活素材”。这种现象在中老年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文化不高。部分脱贫群众的文化程度较低,一些成年人甚至是“半文盲”,对于现代生活理念和通识文化掌握较少,不能较好地跻身现代社会。另有个别适龄儿童“隐性辍学”,尚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无法奠定终身学习的根基。三是技术不硬。一些脱贫群众不仅文化程度不高,技术技能水平也相对较低。普遍缺乏基本的现代化生产技术技能,只能从事简单重复、高强负荷、报酬较低的体力劳动,就业增收渠道不畅,现代谋生能力不足。这给脱贫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脱贫个体的就地创业和城市融入都带来极大阻力。四是语言不畅。贫困现象和国家通用语言的掌握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调研中发现,一些脱贫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和外界沟通交流,这就导致“圈内交往的文化不断强化,塑造着贫困户的基本特点和特征,并代际相传。”[6]

当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的精神贫困是多元因素所致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既有共时性因素,也有历时性因素。从外在干预者的维度看,“快节奏”的扶贫实践,必然和贫困地区的“慢节拍”文化产生冲突,即便补齐了物质短板,但人的思想转变和技能提升是“过程性”的,一些脱贫者自主致富的价值并没有牢固树立,持续发展的能力并没有彻底形成。另外,脱贫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一些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等,都可能影响业已取得的脱贫成果,个别地区的“临界点脱贫”也不能为脱贫群众提供充分的试错资本,不能更好支撑脱贫群众大胆改革创新。从内在受扶者的维度看,一些脱贫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难以获取更多外在的信息资源。长期的“小范围交往”进一步固化了区域“小众文化”,这种“封闭性”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形式,使得“外源”的扶志扶智难以发挥应然的作用。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视域下的扶志扶智原则

根本地讲,扶志扶智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教育性的本质特征。而有关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通过“教育和人”“教育和社会”两条主线来串连。因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的扶志扶智,应该突显出“社会助力”和“个体助力”的双重取向。就前者而言,全面脱贫后的扶志扶智,就必须要体现出防止返贫和促进经济持续向好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脱贫成效的稳定性;要体现出助力社会综合治理和区域文化革新的价值取向,既要推进地方社会的和谐礼序,打造脱贫群众守望相助的生活乐土和精神家园,也要推动区域文化吐故纳新,依托区域文化建设带动整个区域社会发展。就后者而言,既要体现助力个体“志”的增值,提升脱贫群众个体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也要体现助力个体“智”的增值,提升个体的持续学习能力、高阶生产技能和现代生活技能等等。具体而言,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的扶志扶智,还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一)坚持激发性原则

需求矛盾是个体实践的逻辑起点。对于脱贫主体而言,其同样具有丰裕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但囿于长期的贫困现实,这种需求仅是一种潜在动机,不足以形成个体实践的强大支撑。只有通过外在激发,搅动固化的“无欲望”心理,才能真正唤醒脱贫主体创造、奋斗的精神力量。因此,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的扶志扶智,就必须要重视这一特定阶段的主体性激发,要基于脱贫主体或已出现的畏难情绪、懈怠心理等现象,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开展进阶型的激发,科学、合理、巧妙地预设激励模式,遴选臻于完备的激励策略,竭尽所能地提升扶志扶智的感染力,并在持续“成功”的激发下,形成个体积极的主观体验和不竭的进取动力。

(二)坚持文化性原则

文化性原则指向的是扶志扶智的内容。人是文化的产物。扶志扶智实际上就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博弈,用进取型的价值文化和适契当代生产的技术文化,来取代贫困者秉持的守旧的、落后的贫困文化。因此,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的扶志扶智,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国家主流文化在推进脱贫地区文化革新中的重要作用。要科学辩证地审视脱贫地区文化,既要积极解构脱贫地区残余的贫困文化,基于已有的物质脱贫基础,逐渐培植现代性的新观念、新文化;也要做好地方优秀文化的扬弃和承袭,开展地方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创生。

(三)坚持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指向的是扶志扶智的目标和手段。就目标而言,不切实际的目标预设会让脱贫者望而生畏、止步不前。这就类似于教育领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跳一跳摘桃子”,才能激发被扶者的进取动力。因此,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的扶志扶智,绝不能虚夸功利,必须合理确定目标阈度,化解“理想抱负差距”,让脱贫群众感受到“未来可期”。就手段而言,决不能盲目追赶潮流,失恰地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而是要基于脱贫群众的实然特点,精准分析、精准施策,确保个性化的扶志扶智手段与每一个脱贫群众的知识架构相契合。

(四)坚持长期性原则

长期性原则指向的是扶志扶智的过程。过程是事物存在的方式。一方面,“物质匮乏虽然能够快速改变,但是文化、精神气质、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却具有滞后性。”[7]这就导致物质脱贫后却依然存在精神贫困,依然需要开展扶志扶智。另一方面,扶志扶智本身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通过“外铄—认同—体验—固化”的过程性机制,在持续的强化中克服个体的思想波动和价值反复。因此,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的扶志扶智,就必须要尊重教育规律,摒弃功利化思想,通过持续不断地激励干预,助力脱贫群众的自我革新。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视域中的扶志扶智理路

扶志扶智是一种塑造人、改造人的实践活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的扶志扶智就必然要依靠教育来“激民志”“开民智”。当下,“通过教育形成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得多。”[8]实践中,要把面向全员的社会教化、面向大众的职业教育、面向适龄学生的普通教育全面结合,建构一个面向人人、各有侧重、叠加交互的广义教育系统。

(一)以社会教化为脱贫地区文化革新造势

环境是形塑个体的坚实基壤。只有对整个脱贫地区进行价值改造,才能从根本上扶起持续进阶的“志”。而这种“全域性”的扶志扶智,就暗合了我国的传统教化理论。开展新阶段的扶志扶智,必须要借鉴传统教化理论,并对其予以现代性延展。

1.构建扶志扶智的教化格局

一要发挥多元主体的综合协同治理能力。要突出基层行政组织在多元扶志扶智主体中的主导性作用,把精神改造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行政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善于“借力发力”,积极发挥外源型主体的砥砺作用,搅活脱贫地区的“一池春水”。二要建立健全脱贫群众的自治机制。要建立积极有为的公共活动空间,为脱贫群众搭建信息交流的生活平台。充分发挥社区舆论的规约作用,做好“小众社会”的舆论引导。要建立现代版村规乡约,引导脱贫群众爱党爱国、自尊自强、艰苦奋斗、勤劳致富。三要发挥电视、网络、手机等大众传媒的文化灌输作用。积极弘扬正能量、播撒致富经,传递国家宏观政策、社会主流价值,有效解构脱贫地区思想、信息的封闭性制约。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打击煽动情绪、散布谣言等信息犯罪。要开展网络信息的“去智能”传播,避免过度“投其所好”地传递单一信息,实现多元、优质的信息推送供给。四要开展脱贫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要充分挖掘脱贫地区的潜在文化资源,加大文化供给,充分挖掘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开发地方脱贫致富新故事,唱响地方勤劳致富好声音。

2.突显扶志扶智的教化重点

一要开展解构懈怠的动力激发。要开展成就激励,大力宣传业已取得的脱贫成果、典型人物,激发脱贫群众持续进取的动力。要坚持视野激励,打破脱贫地区的封闭性,增强脱贫地区和发达城市之间人口、信息、资源的双向流动。二要开展与时偕行的习俗革新。要持续推进脱贫地区移风易俗工作,系统化解贫困文化。针对新阶段残存的、新生的、复燃的精神贫困问题,予以全面治理。全面开展文化振兴工程,着力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提升脱贫群众的精神风貌与道德水平。要加大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教育,引导脱贫群众知法守法、生财有道。三要推广现代生活文化。生产方式是一个群体维持其族群特征和价值认同的重要标识。要依托转型升级的现代生产方式,革新脱贫群众的传统生活方式,养成现代生活习惯;依托德高望重的长者和自发型构的乡间组织,规劝制止陈规陋习,打击复燃的糟粕习俗,倡导和谐的文明新风。

(二)以职业教育为脱贫群众个体发展赋能

作为一种“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9],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紧密,主要具有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两大功能。为了克服全面脱贫后个体维度的“怠惰”,就必须要依托职业教育来扶脱贫群众之“智”,为脱贫群众“增值赋能”。

1.以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扶志扶智

一要扶重点人群的技能之智。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结合个体发展诉求,重点对脱贫地区的新生代农牧民、老年群体、留守妇女、残障人士等不同人群开展农牧业生产技能、小微企业经营管理、电子营销等技术技能培训,开展电子、汽修、烹饪、医药等现代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释放全民的人力资源红利。二要扶重点领域的技能之智。要重点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提升脱贫群众的信息素养,缓解数字社会结构型就业矛盾。重点开展区域特色产业技能培训,提升脱贫群众的非遗传承、产品开发、文创设计技能。重点开展绿色技能培训,教育脱贫群众应用环保技术和绿色技能,改良设备工具、创新工艺方法。三要坚持适恰的技能扶智模式。要“使民以时”,根据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接受能力等等,甄选适恰的培训方式。利用东西联动的帮扶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培训,开展定向式劳务输出,增加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务工工资水平。根据区域企业需求,开展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等。

2.以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扶志扶智

一要做好职业教育的高效供给。“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都来自于农村,‘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10]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要全面考量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新挑战,在坚持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职普比,保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大体相当”。要加大职业教育的经济投入,打破“重普轻职”的现象,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经费投入制度。要全面发挥职业学校的技能辐射作用,把职业学校建成区域社会的“技能中心”,建成城乡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的“加油站”。二要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要发挥职业学校在脱贫地区技能供给(扶智)中的主体作用,紧跟脱贫后区域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编制产教对接谱系图,优化职业学校空间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既要应对数字革命,开展“人工智能+”的专业转型升级;又要观照本土文化,开展区域特色专业的纵深延展。全面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把职业教育融入文化、融入经济、融入生活,为促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三)以普通教育为脱贫地区儿童终身发展奠基

职成教育重在观照当下,普通教育侧重着眼未来。某种程度上,扶志扶智首先是要扶持教育之贫,“然后是通过教育扶志气、知识、能力之贫,扶文化和经济之贫。”[11]

1.巩固“有学上”

一要巩固“控辍保学”成果。要大力扭转脱贫群众的教育意识,加大教育法规和教育优势的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把儿童获得教育机会作为持续性扶志扶智的重要底线。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完善学困生的“防辍”机制和辍学学生的“劝回”机制,持续降低辍学率。二要合理开展学校布局。根据脱贫地区的人口结构、空间布局、文化习俗、经济水平以及办学基础等实际情况,重点开展好脱贫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建设。要加大教育供给、提升可及性,做好就近入学和提升办学效益的有机统整。要“因地制宜”,根据寄宿制和小微学校的实际特点,制定相关标准,实施特色化管理,打造现代化、创新型的特色学校。三要继续加大经济支持。要动员各方力量、筹措多方资源,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学校建设的经济支持力度。要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寄宿生的生活补贴标准,实现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要坚持“以奖扶贫”,通过减免学费、勤工助学以及发放奖学金、困难补助等方式,激励学生勤学奋进。

2.突出“上好学”

“长期以来,教育扶贫工作多侧重于资金的投入、‘硬件’的改善,忽视了‘软件’的作用。”[1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必须重点加强普通教育的软性建设。一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要建立教师补充与退出机制,淘汰“不合时宜”教师,引培优秀青年教师。要建立存量教师培训机制,拓展专业视野、破解职业瓶颈、提升业务水平。要建立教师创造性机制,引导教师了解区域文化、发掘区域经验,构建非标准化、非同质化的区域性教育艺术,提升教师的教育原创能力和职业自信。二要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要依托信息化平台,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线上课程等教育资源,为脱贫地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要了解学生的“注意聚焦”“感知活跃”等学习规律,通过新奇的感官刺激和互动方式,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魅力。要全面了解智能时代的全新生活方式,发掘信息网络的潜在资源,建构更加开放、灵活的课堂教学。三要提升课程经验性水平。要做好课程中“限制性”编码的转译,采用与脱贫地区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架构相适契的话语表述、案例阐释,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意蕴。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合理嵌入思政要素,将价值引领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3.发挥“示范性”

一要打造脱贫地区的文化高地,做好现代文化的辐射示范。全面发挥学校的场地、设施、智能优势,让学校积极融入乡村、融入社区。依托学校教师的“文化人”身份,开展价值观念传播和文化知识培训。通过家校沟通、家校合作的形式,积极纠正学生家长秉持的贫困文化,降低家长贫困心智结构诱发学生贫困的概率。二要发挥在校学生的“后喻文化”,做好家长的反哺教育。要坚持“小手拉大手”,引导学生带动广大家长拓展新视野、接受新观念、学习新知识,全面抵制贫困文化的侵扰与再传袭。三要发挥脱贫地区学校的语言环境优势,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加强对脱贫地区青壮年的语言熏染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脱贫群众的沟通交流能力。

四、结语

聚焦“内源”主体改造,开展新阶段的扶志扶智,是推动脱贫地区持续向好发展的治本之策。从根本上讲,扶志扶智就是一种塑造人、改造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对脱贫个体进取精神的持续激发和劳动水平的持续赋能,来构建一种区域社会持续发展的自觉机制。这就需要坚持科学正确的扶志扶智观,既要看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精神贫困和扶志扶智的“共时性特征”,也必须承认精神贫困和扶志扶智在任何阶段都有的“历时性特征”。实践中,要构建一种“全面性”的大教育格局,有机统筹社会教化、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既要突显“全员性”,覆盖到脱贫地区的全体民众;也要凸显“全维”性,观照到脱贫群众的“志”和“智”。当然,如同“教育并非万能的”,新阶段的扶志扶智也同样具有“价值阈度”,如何突出脱贫地区新生产生活方式对个体“志”和“智”的涵养,突出新阶段扶志扶智与其他“巩固”举措的耦合勠力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猜你喜欢
成果攻坚技能
高级技能
准确理解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2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 03:17:16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14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拼技能,享丰收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