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潞欣,王 铭
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这一概念及其相关内容逐渐进入研究的视野。相较于其他遗产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强调其在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展现出的活态属性,重点关注人以及与之相关的技艺、经验等精神内容。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即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始终秉承高度文化自觉,注重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不仅保护、传承窑洞制作技艺,还发展了江西民歌,谱写出《十送红军》等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在为最终取得胜利夯实物质与精神基础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重视非遗的态度,也对其保护、传承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邓拓对葡萄常料器这一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访谈,撰写调研报告呼吁社会关注,有效推动了该项非遗的保护、传承。改革开放初期,优惠的经济政策积极扶持了“燕京八绝”中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发展,使其能够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一展风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尤为关心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调研期间不仅多次参观当地非遗代表性项目,还多次发表有关非遗的重要论述,多次就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考察。同时,他对赫哲族民俗展进行参观,欣赏了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教学。2018年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粤剧艺术博物馆时,对粤剧票友们提出传承发扬这一剧种的殷切期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1]7-8
由上述内容可知,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伟大征程,也是非遗不断焕发生机的过程。而这在中央及各部委制定的部分规划与规划纲要文本中有所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相关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等内容频繁地出现在上述重要指导性规划中。2021年,非遗有关内容更是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同时,文化和旅游部还专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因此,回顾“十二五”至“十四五”时期相关规划与规划纲要文本中有关非遗的内容,有助于描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大体脉络,探究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规律。通过对比旨在进一步阐释非遗及其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与作用,从中获得宝贵经验,进而指导未来相关工作开展。
对于“十二五”时期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相关内容分析可知,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主要强调:“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2]以及非遗保护中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该规划纲要中对于非遗的内容未涉及到关于内涵的阐释研究,对于非遗的传承主体——人也仅停留在发现、保护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相对基础的层面。虽然在《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出现有关加强非遗普查资料的研究和利用的内容,但仍未明确提出更深层次的阐释研究。
对于“十三五”时期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相关内容分析可知,无论是在《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还是在《文化部“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均呈现出较大的进展与明显的推动。
首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在继续推进《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相关工作指导的同时,首次将非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对接。例如在专栏6《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强调:“运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凝聚价值共识。”[3]在第八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多次提及对传统工艺类非遗与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其次,《文化部“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则进一步细化有关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的具体措施,并明确提出:“以人的培养为核心。”[4]
由上述内容可知,相较“十二五”时期,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在“十三五”时期在理论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上更为具体,深层次的思考与规划初露趋势。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提高我国非遗保护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时期。”[5]针对这一关键时期的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总体进入新阶段,理论指导上升至新高度。这主要可概括为4个“首次”。
其一,首次将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相关内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同时更加明确了非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与作用。例如,与非遗相关内容所在的第三十四章指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第四节同样有类似的表述体现。
其二,首次制定出台非遗专项规划——《“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这一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非遗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构建在该规划开篇即有所体现。在指导思想一节中指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是基础。在上述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非遗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联结并增强反映精神力量的文化自信。
其三,首次明确非遗内涵的阐释研究工作。同时,这一工作的开展也首次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属性、研究目的、参与对象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研究内容主要围绕非遗在思想、道德、精神等层面的内涵;研究方法鼓励多学科的跨界互动;研究属性以综合性为特色;研究目的既关照对传统文化的总结概括,又关照到现实因素强调非遗在当代应用的方式方法。而在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保护主体中的学界在学理等层面的努力,还需要保护主体中的媒体在宣传等层面的实践。
其四,首次明确指出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广泛参与的必要。而这一必要性的意义也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有所说明。以人民为中心所开展的非遗相关工作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强认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以上梳理分析可见:其一,就非遗的内容而言,对于非遗内涵的阐释研究愈加重视;其二,就非遗的传承主体而言,对于他们的精神思想与实践参与愈加重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传承主体不仅包括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包括广大的人民群众。总体而言,非遗不再是单纯的保护,而是有着更为明晰的传承、发展目的。其目的正如学者方李莉的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当今文化发展、经济建设,包括国家形象塑造密切关联。”[7]而如要充分地理解这一点,就需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高度出发,将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同文化自信紧密联系起来,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进行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8]这个理论的主要来源之一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9]195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多层次的精神内涵,能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一方面从非遗定义上来看,作为文化表现形式,能够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从非遗内容上来看,涉及到有关精神的各个方面,例如生产生活的智慧、为人处事的道德与准则等。由上述内容可知,非遗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体现。
无论是2017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还是2021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均明确强调了非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这一关系。例如后者在开篇即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0]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由此推知,非遗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来源与实践指导。具体而言,非遗在其内容、传承主体、保护等方面均反映出其与文化自信的密切联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第二条第二款,按《公约》定义非遗包括5个方面内容:(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我国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均较为充分地体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所提供的丰富实例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坚定文化自信得以实现。
首先,“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这一非遗代表性项目历史悠久,其成熟期最早可上溯至汉代。至今其内容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民俗事项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时间制度不仅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总体而言,该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与时俱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观念。可见其一方面反映出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对于今天的治国理政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为中国在世界面前展现文化自信提供有益支持。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独具匠心地采用了该非遗代表性项目作为倒计时环节的设计,大气磅礴且唯美动人的画面与诗句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积极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既体现出主创团队对于该非遗代表性项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弘扬之间紧密联系的敏锐洞察与高度把握,又体现出我国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的国际环境下坚定的文化自信。
其次,截止目前我国公布的五个批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506个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与359个传统美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上述类别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也是中华民族处事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人文精神的生动反映,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无论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制作,还是“唐花飞雪”系列颁奖礼服设计,都充分运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北京绒鸟(绒花)”等涉及传统手工艺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彰显出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与文化自信。
再次,在非遗代表性项目类别当中,还包含着以杨家将传说、孟母教子传说等为代表的民间传说等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以京剧、中国皮影戏等为代表的传统戏剧等表演艺术;以祭孔大典、民间信俗(关公信俗)等为代表的民俗以及其他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这些类别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不同表现方式,共同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与价值标准。例如,杨家将代代镇守边关、保卫国家领土与安全,正是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的生动表达。孟母三迁以教育培养孟子,正是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的活态源泉。
由上述内容可知,非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来源。保护、传承与发展非遗将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但是,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其价值能够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强调“加强研究阐释工作,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1]147正是对此的理论指导,并成为“十二五”至“十四五”时期有关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愈加重视对内涵的阐释研究的理论指南。
曾有学者指出,非遗是“以‘人’为承载者的活态传承的文化遗产,是人民大众传承至今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12]由此可见,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重视人并将其作为传承主体。
在这一过程中,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相对而言是最本源、最本真的推动力。因此,对这些人群的保护贯穿有关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规划与规划纲要文本的始终。而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仅是非遗得以维系并发展的思想之源,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而在各类别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其代表性传承人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状态。
戏曲艺术大师梅葆玖先生曾表示,在他所有的头衔中,最令他感到骄傲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梅先生展示了作为一位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文化自信,而这样的文化自信“不仅是他自身的艺术成就带来的,还有国家层面的认可和他心中对戏曲文化的认同。”[13]5因此,重视并培养好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这也是“十二五”至“十四五”时期相关规划与规划纲要文本内容制定的根本。
而非遗传承主体中“人”的概念更是包括广泛的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14]9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根基,是民族的血脉。”[15]30无论是纵观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还是从横向上观察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多样性特征,非遗之所以能长久留存,正是因为其中不仅凝结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更是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形成的文化自信。
由上述内容可见,非遗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切入点,其重视人民群众并将人民群众作为其广泛而深厚的基础。这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代表的规划或规划纲要文本中同样有所体现。文本内容不仅强调了在实践上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还明确了提升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感、获得感的各项措施。
根据《公约》第二条第三款以及第十一条至第十五条内容可见,在国家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涉及多方力量。这一方面在“十二五”至“十四五”相关规划与规划文本,特别是《“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化自信的现实表达状况。
首先,从非遗保护的起始工作调查这一环节的相关表述上来看,规划文本一方面提出对于政府这一保护主体工作开展的方向要求,即转向与重大国家战略的对接,关注重点发展区域与建设项目的非遗保护,展现出我国将通过非遗保护实现全方位坚定文化自信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涉及到学界参与相关工作的方法,即鼓励创新运用大数据等数字化科技手段。展现出将非遗保护对接现在、放眼未来的文化自信内涵。
其次,研究这一非遗保护环节相对侧重于学界的学术论证工作。规划文本对于这一环节的工作内容阐释同样紧扣文化自信的主题。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明确指出在非遗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价值观自信,还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其二,明确提出对非遗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历史变迁、代表性质、时代价值等方面内容开展研究。
再次,规划文本在推动非遗保护以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还关注到宣传等非遗保护环节所涉及的新闻媒体等保护主体。鼓励支持其在采编过程中关注非遗相关选题的内容,为传媒方面参与非遗保护提供可能。此外,规划文本中建议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进行非遗主题教材编写。这既能够将非遗保护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使得教育等社会层面得以发挥其广泛而深厚的力量,又能够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多层次教学体系的构建。
由上述内容可见,“十二五”至“十四五”时期规划中非遗保护各方工作的独立推进与交叉融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非遗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还集中体现了文化自信的相关内涵与理论。
综上所述,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就非遗的内容而言,非遗中蕴含与表现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保护、传承与发展非遗将利于丰富与深化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与内涵。就非遗的传承主体而言,非遗重视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又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者。就非遗的保护而言,多方或各自发力或聚成合力将利于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总体而言,非遗中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保护、传承与发展非遗将在推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
从“十二五”至“十四五”时期规划与规划纲要文本中有关内容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指导与实践基础,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非遗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