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花样年华》中服装的表意功能

2022-03-18 07:21:13潘雅婷顾春华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旗袍服装

潘雅婷 顾春华

(1.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2.安徽工程大学纺织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一、电影艺术与服装设计

在当今人类的艺术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艺术的门类逐渐清晰明确,从而演化出人类的八大艺术借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世界,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雕塑、绘画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更加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其中电影艺术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或地方的文化气息与成就,而电影与服装是传播社会信息的重要途径,属于一种流行文化,而且彼此之间互为媒介、相互促进[1]。在当下,电影艺术中的服装设计已经成为一部电影迈向成功的关键环节,根据不同的电影类型配合不同的服装,恰当的设计,可以使得电影更加艺术化、真实化,增强电影的审美价值。

自从世界上的第一部电影问世以来,电影与服装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影代表了主流的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而服装设计更是传达了电影的内涵,在二者的结合下,电影服装应运而生。电影导演与制片人们早早发现利用不同的服装在电影中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运用符合剧情与人物的服装可以更好地烘托电影想要传达的氛围与内涵。

电影中的服装与生活中的服装有所不同,电影中的服装是为了表现影视艺术而服务的,不论是在色彩搭配上,还是款式纹样的设计上,都要紧紧围绕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而特别设计的[2]。2000年上映的电影《花样年华》中,导演王家卫运用20余套旗袍将女主人公苏丽珍的快乐、隐忍以及爱人背叛的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不同的情境中,苏丽珍的旗袍总是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人物的情绪及心理变化。除此之外,电影服装还需要根据电影的类型、文化背景来设计,如由漫画改编的电影《攻壳机动队》中,服装运用了典型的赛博朋克的元素——“高科技,低生活”。服装设计既贴合了电影高科技的时代背景,又还原了漫画中人物服装的金属感以及颓废混乱的生活现状。

在如今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影与服装的结合愈加紧密。电影艺术中较强的表现力与复杂多变的服装设计结合起来,为电影的情节推动和人物形象塑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电影《花样年华》中服装的表意功能

电影《花样年华》背景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当时的香港深受西方文化和审美的熏陶和影响,流行的旗袍样式大多为“海派”旗袍——经过传统样式与西方服装的兼收并蓄。电影《花样年华》中为了塑造苏丽珍这一人物一共用了20余套旗袍,将苏丽珍这一传统又复杂的女子的形象生动细致地刻在观众的脑海中。导演王家卫把旗袍作为一种隐喻道具,无形中向观众传达了故事的信息、人物的情绪变化。

电影《花样年华》在色彩上采用了对比色和撞色的大胆设计,女主角身着的旗袍按纹样可分为条纹系、花叶系、波纹系、抽象系、暗花系以及格纹系等类型,不同的纹样与色彩对电影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形象塑造的传达都有着相应的表意功能。

(一)条纹系旗袍对苏丽珍悲伤情绪的表达。条纹系的暗色旗袍大多都出现在苏丽珍失意落寞的时候,其中最经典的场景就是苏丽珍独自一人去巷口买面的时候,她总是穿着一件多色晕染的暗色条纹旗袍,拎着饭盒走过小巷,虽然落寞孤独,但不失精致与优雅。丈夫长期不在家以及出轨的迹象,都是婚姻破裂的征兆。这件条纹系多色晕染的旗袍表达了苏丽珍悲伤的情绪,颜色深沉的旗袍再次化作厚厚的茧,将她紧紧包裹束缚。另一件灰白横条纹的旗袍出现在苏丽珍独自买面的时候,她与周慕云在窄巷中的多次偶遇,苏丽珍总是心情低落,沉默不语,灰白条纹的旗袍正是苏丽珍低落情绪的体现。

(二)花叶系旗袍对苏丽珍体面形象的表达。影片中苏丽珍第一次出场时,穿了一身蓝底红花的花叶系旗袍,干净的蓝色面料上印满大朵的鲜艳红花,形成强烈对比,正所谓“花样年华”,十分点题。这件旗袍象征着苏丽珍的体面,她在发觉丈夫有出轨迹象后的日子里都身着暗色系的旗袍独自去买面,但在上班的时候却又穿上这套旗袍。她选择了隐忍,她对于自己婚姻中出现的问题默不作声,在他人面前却还要保持精致得体,仿佛阴霾已经过去,但实际上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罢了。同件旗袍还出现在周慕云第一次约苏丽珍出来吃饭时,说明此时苏丽珍对周慕云是有防御心的,把他当做外人,选择了象征体面的花叶系旗袍,这场饭局也只是普通应酬。

(三)波纹旗袍对苏丽珍不安情绪的表达。用服装的变换来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贯穿整个影片,似乎每一套旗袍都是有备而来,例如在吃饭的镜头里,导演王家卫运用不同旗袍的来表示两人多次一起吃饭,当转入苏丽珍穿着黑褐底波纹旗袍的这一幕,也意味着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饭局,迎来了转折。周慕云在饭桌上坦然向苏丽珍倾诉了思念之情,苏丽珍的内心慌张不安。黑褐色无袖旗袍整体稳重端庄,但旗袍上的波纹却是她内心掀起波动的一个符号,小幅度的波浪纹细纹像是平静湖水被投入一颗石子,静静荡漾开来,稳重本分的苏丽珍也因为男主角的情感而不知所措。如果说之前两人一同模拟伴侣出轨的情景只是出自于愤恨与不甘,这一次,他们的目光穿过伴侣的肩头,落在了彼此的身上,两个孤独的灵魂开始惺惺相惜。

同样用波纹表现人物心情的还有苏丽珍帮周慕云写小说却被困在了周慕云的房间里这一幕,两人因为怕被邻居撞见说闲话,只能躲在房间里。苏丽珍穿着一身红藕粉底色,红色波纹的纱质旗袍,旗袍上错落交叠的波纹表现出她作为一个本分传统的女人内心极度的慌张与纠结。

(四)抽象系旗袍对苏丽珍矛盾心理的表达。旗袍中比较特别的是有一件撞色泼墨的旗袍,采用大面积的泼墨染色,由亮绿色点缀,仿佛在黑白浓重的山水画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呼之欲出。在大气端庄的水墨画上增添了色彩的抽象纹样旗袍表现了苏丽珍矛盾的心理。作为一个本分爱丈夫的传统女人,老板的婚外情于她而言却是一件普通平常的事,说明了她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以及她内心对于婚姻关系的矛盾性。

在影片的最后,数年后的苏丽珍重新回到了公寓,这时的她已经换上了十分素雅的无袖旗袍,咖色的素底上有一些黄白的花朵点缀,整体十分淡雅、稳重。此时的苏丽珍已经与丈夫离婚,看起来是十分独立坚强的女人,但听到孙太太提起过往,她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丈夫与周慕云的离去都对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件淡雅沉稳的旗袍,成为了她的伪装与盔甲,再次回到这个地方,苏丽珍似乎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自己,过去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这件旗袍也是她离婚后独立生活的象征。

(五)暗花系旗袍对苏丽珍情感的表达。在悲伤的生活基调中,苏丽珍与周慕云的情感更加密切,同时不安与忐忑的复杂心情也在与日俱增——只有在和周慕云见面时,她才会穿红色系的衣服。这件鲜红旗袍的面料外附有蕾丝,纱上绣有深红色的暗纹,这也是整个影片中唯一一件大红色的旗袍。这件旗袍表达了苏丽珍对周慕云爱慕的情感。因此在电影中二人在宾馆共处一室时,仿佛为周慕云一人穿上的嫁衣。但苏丽珍虽然已经爱上周慕云,却也只能如旗袍上的暗花一般隐忍,将满腔的爱意沉淀在心中。

(六)格纹系旗袍对苏丽珍失望情绪的表达。苏丽珍最后一幕的旗袍,是略显廉价的红白格纹面料,她独自和儿子生活在孙太太的公寓里,她又过上了最普通的家庭主妇的生活。普通样式的廉价旗袍以及低价租住的公寓,都暗示着她的生活变得贫困。这件格纹旗袍表达了苏丽珍对于自己前半生失望落寞的情绪,廉价的旗袍面料也表明了她拮据的生活水平。影片的最后,苏丽珍没有和周慕云在一起,她带着儿子独自生活,那个年代发生的一切都已过去。这一个镜头结束了所有的“花样年华”。王家卫运用快速简洁的镜头造就了《花样年华》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都被剪进了这些或快或慢镜头,一幕一幕凑成这个60年代背景下传统悲哀的女性形象。

三、旗袍在电影服装中的运用

旗袍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在电影中时,是作为电影中的视觉符号出现的,其目是服务于角色。如何能够更加真实地体现时代背景、人物性格、职业、情感发展曲线,是第一目的;其次才是设计的美感、设计的独特性等等。[3]整部影片中的苏丽珍那21套的旗袍就像是苏丽珍的自述,每一套都是她的表达,她的隐忍与克制,她的骄傲与爱恋。

在导演和设计师的精心安排下,旗袍在电影中功能也更加丰富。电影中围绕旗袍美的体现大多数都是年代背景的体现,《花样年华》作为“苏丽珍”三部曲(《阿飞正传》《花样年华》《2046》)的第二部,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背景下,片中苏丽珍的旗袍无疑成为了这部电影的语言,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花样年华》中的旗袍完全贴身的设计是为了更加地体现女性的身材曲线,这种带有压迫感的服装形象,也从侧面吸引了男性的关注。所以在很多时候旗袍虽然可以起到凸显女性完美身材的作用,但实际上也对女性身份具有一种严重的束缚。[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中出现了旗袍这一文化视觉符号,如电影《金陵十三钗》、《色戒》以及《罗曼蒂克消亡史》等。这些电影与《花样年华》一样运用了“海派”旗袍的风格,利用服装来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金陵十三钗》中妓女的旗袍款式纤窄修长,裙摆长至脚踝,两侧高叉,体现在电影中妓女的风情与社会地位。在电影中导演张艺谋利用学生装的暗色调与妓女色彩艳丽的旗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学生与妓女的矛盾体现于服装背后的价值观,学生是单纯天真的,而妓女们则是魅惑的,导演不用刻意去刻画二者之间的善恶对立,却早已给观众传递了对立之感。同样表现手法的还有电影《色戒》中,女主人公王佳芝的旗袍几乎都是蓝色系的,她钟爱于在领口别上一只别针,蓝宝石或红珊瑚。那些明亮的色彩,不仅是让她美艳动人,更是为了让她暗色的人生有一些不一样的光辉。在电影中,王佳芝需要隐藏,需要包裹自己的内心,以色示人的她的对于革命计划的谋划以及对自身命运的隐忍,全部都被她包裹在一件件精致性感的旗袍下。

旗袍不仅在中国深厚文化的脉络中起到了传承历史、衔接现代的作用,更是在电影中体现了高贵、典雅与性感的双重特征。正是它的这种特征才得到了电影界和时装界大师们的青睐,成了他们塑造银幕人物形象的主要服饰。[5]

结语

电影《花样年华》作为一部经典的爱情文艺片,设计师对于电影中旗袍元素的运用可以说是电影最亮眼的一笔,运用精致考究的旗袍来体现人物,推动剧情,为后期电影中运用旗袍元素,留下了极大的参考价值。这部电影也使得电影中的服装与人物结合得更加贴切,将人物简化成一个个符号,不仅增添了电影人物的辨识度,丰富了电影的艺术内涵,更加推动了电影服装的发展。《花样年华》中借旗袍塑造了极其丰满的人物形象,值得观众反复寻味其暧昧情愫下的悲伤寂寥。

猜你喜欢
旗袍服装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让人心碎的服装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4
道具服装
小太阳画报(2019年3期)2019-06-11 10:29:47
《花样年华》里23套旗袍没有夸张,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就是这样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54
我来说说旗袍美
设计服装
旗袍找不同
新少年(2017年6期)2017-06-16 02:08:04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