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问题研究

2022-03-18 07:21:13张俊瑶莫柠源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跨境毕业生电商

齐 岩 张俊瑶 莫柠源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靠建设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来实现,建设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个是发展模式,一个是引进模式。发展模式是提升乡村本土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达到人才预期的水平;引进模式是吸引能力素质较高的人才到乡村建功立业。经济发展形势和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实状况,号召并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乡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引进人才的主要对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选择。

一、大学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的现状与趋势

(一)大学毕业生社会角色和就业模式的变化。新中国成立70余年,大学毕业生一直是受人们青睐和尊重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是稀缺人才,大学毕业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角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等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大学毕业生听从党和国家安排,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高等教育精英教育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优良传统,那时的大学毕业生分配到什么地方就业,就欣然走向那里,大多数人几乎不做更多的选择和争取。那时的乡村就有许多大学毕业生在那里就业,那时每个乡都建立一所初级中学校,每一所这样的初级中学校的几乎每一个学科都有大学毕业生任教,有的乡村小学也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大学毕业生在那里当教师。不仅如此,那时的乡村医院也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在那里任职,有的乡村企业也有大学毕业生在那里就业,有的还是现在的“985”高校的毕业生。

1977年恢复高考到高校开始扩招的20世纪末的20几届大学毕业生,较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有更多的选择,原因在于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快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机遇,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更为显现,大学毕业生成为更为抢手的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规模的逐年扩大,大学毕业生随之逐年增多,国家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包分配的制度进行了改革,大学毕业生不再毕业后就能等到国家负责分配工作,而是遵循在社会上进行双向选择的寻找工作就业模式。大学毕业生逐渐回归到普通的国家建设者和劳动者的角色。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精英教育跨越到大众教育,再从大众教育跨越到普及教育。2021年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达到909万人。[1]可以预见,我国未来的几年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可能突破千万大关。受国外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国外移民政策的影响,未来几年海归留学生也会逐年增多。2020年海归留学生达到80万人,有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相比2020年希望回国就业的人数增加了48%。[2]国内本土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海归留学生回国就业人数的增加,形成两方面就业困难的叠加。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正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受新冠疫情防控形势走向的不确定以及此伏彼起的国际政治斗争和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不确定的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稳定。许多企业在发展不景气,效益低迷的情况下,放缓发展速度,减小经营规模,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三)党和国家支持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的状况,如果按照目前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规模衡量,没有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比例高。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机制原因,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大学毕业生几乎都在做尽量留在城里就业的努力。另一方面,在乡村吸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发展机制建设上还不到位,更主要的原因是就业思想观念问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宁愿呆在城里待业也不愿意在乡村就业。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并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局面,党和国家千方百计开拓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落实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到边远地区、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乡镇去创业发展,到那里发挥专业优势,大展宏图。

党和国家为创造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建功立业的机会,设立了“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吸引了众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主动支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的一次发表讲话时指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为乡村如何吸引大学毕业生,如何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对大学毕业生愿意到乡村就业创业具有巨大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二、大学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的作为

(一)大学毕业生在乡村经济发展建设中的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众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都需要大学毕业生助力推进。不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几乎都能在乡村经济发展建设中找到发挥专业优势的舞台。下面以外语类大学毕业生服务乡村跨境电商为例来阐述这一观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有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1.69万亿元,增长了31.1%。[4]2020年,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乡村跨境电商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5]农村大规模的网民,为乡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基础。然而网民群体不等于跨境电商从业人员队伍,网民当中只可能有一部分人能够发展成为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这些人需要引导、培训和扶持,需要有人对他们从事跨境电商业务进行服务。

大学毕业生服务乡村跨境电商能从多方面展示专业优势,完成跨境电商交易需要多个环节来实现,需要许多熟悉跨境电商的专业人才,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本来就是稀缺人才,能到乡村去就业创业的跨境电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就是凤毛麟角,为解决乡村跨境电商人才缺口的问题,其他与跨境电商专业相关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成为替代的人才。外语类大学毕业生服务乡村跨境电商具有许多方面的优势。跨境电商是涉外业务,经常运用外语交流是避免不了的,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在跨境电商交易中具有语言和文字沟通上的便利,而且较为熟悉国外的文化特点和民族风情,在心里沟通上也占优势,因此达成交易的机会就会更多一些。在乡村如果把农产品推销到国外,为了使工作做得顺畅,需要对农产品销售做营销策划,要树立农产品光鲜的品牌形象,要对农产品作恰如其分的广告宣传,广告宣传文字要用外语来说明,要用外语把农产品的性能、成分、特色等说明白。乡村农民如果购买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其说明书和外包装是用外语表达的,要想准确地了解从国外购买的农用物资的性能和禁忌,做到安全地使用,就要正确地把外语翻译成中文。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在这些工作上能够大显身手。

(二)大学毕业生在乡村文化建设和基础教育中的作为。乡村文化和文明建设需要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去能够引领那里的人们开展深入的文化和文明建设,通过宣传倡导和亲力亲为的示范促进淳朴的乡风和民风建设,促进传统的思想观念更新和移风易俗,推进乡村的文化建设和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乡村基础教育需要大学毕业生。目前乡村基础教育水平与县城及以上的城市相比差距很大,根本的差距表现为教师队伍力量上的差距。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第一学历是本科的较少,具备本科学历的教师多数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获得的。大学毕业生在乡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是紧缺人才,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政策支持上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去支援基础教育,让大学毕业生在乡村基础教育振兴中贡献力量。

三、大学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建设

(一)打造长期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打造长期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是大学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建设的目标。打造长期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吸引来大学毕业生;二是用得好大学毕业生;三是留得住大学毕业生。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都需要下力气,需要认真研究,需要下深功夫、真功夫。

(二)搭建能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专业优势的平台。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是为了发展,干一番事业,要让大学毕业生感受到当地乡村发展的气度与胸怀,当地政府和工作部门要了解大学毕业生事业发展的诉求。让大学毕业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短板,让大学毕业生认同当地的发展规划和愿景目标。

当地政府和工作部门要创造大学毕业生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大学毕业生在一线的工作实践中摸爬滚打,锻炼他们打硬仗,攻难关的能力。对大学毕业生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对于到乡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要关注他们的创业过程,要关心他们的创业经营,对他们的经营失误和创业挫折要给予理解,要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共渡难关。

(三)营造促进大学毕业生人才成长发展的有利环境。首先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才观引进人才,任用人才,评价人才。做到对人才知人善任,让他们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第二对大学毕业生要做到任人唯贤,绝不能任人唯亲。对他们特别关注的职务晋升,技术职称评聘,要公平、公正,评能力,评水平,评业绩,评民望。让他们工作有信心,有追求,有成就感。第三要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机会。大学毕业生要得到专业知识的持续发展和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与时俱进地接受继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在乡村就业还是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都要优先考虑这个问题,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猜你喜欢
跨境毕业生电商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6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28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4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商下乡潮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42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