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农工类高校精准涉农就业服务机制探析

2022-03-18 07:13史延梅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工岗位精准

史延梅 ,李 华 ,杨 震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国土资源与测绘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中国石油动力装备试验基地,山东 济南 250306)

就业,不仅是国计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基,更关乎广大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不啻于万千学子人生中第二次高考。在这场大考中,高校与社会在输送人材方面的角色产生了互调,因而前者也需承担更为复杂和重大的责任。为此,中央于2016年首次提出精准就业服务机制,并强调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然而继2020年以来席卷世界的新冠疫情反复不断,给全球制造业与服务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各国也开始重新审视以农产品占重要地位的原材料供应链安全问题。在当前就业市场极度动荡的大背景下,各农工类高校如何更好使用互联网工具,更加运用互联网思维,为农技专业大学生和涉农行业岗位之间精准架设对接的桥梁,成为刻不容缓且极具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

1 推进农工类高校毕业生精准涉农就业的必要性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存在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该问题的三个项点分别是巩固脱贫、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这三者虽然在层次上各有侧重,但内容和目标的实现都无法脱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的持续性导入。

1.1 农工类高校毕业生源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或缺的储备力量

在2019年9月,习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而中央于2021年初下发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校应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并加大对涉农高校和相关专业的建设力度,以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行动。体现在这些指示和文件精神中的重要内涵,无不强调了知农且爱农型人才的培养,以及鼓励大学生进入农村,为脱贫攻坚和振兴乡村输送青春的朝气、蓬勃的干劲、高新的技术与宽广的视野。

第一,对应于“三农”中的农业议题,农工类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自身培育成果反哺于农业产业的提速增效与更新迭代。而输出拥有创新能力和实用技能的新型复合性人才,是保证农林牧领域产业综合水平实现高质素发展的关键。第二,针对于“三农”里的农村问题,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持续蔓延的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而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高学历劳动力以及年轻消费群体的人口流失,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当前农村空心化的程度。为破解这一难题,令乡村聚落形态重获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就业是打造村居融合良性循环的第一步。第三,关于“三农”的农民问题,从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角度来看,现有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与年龄分布已无法支撑其在互联网+时代获得进一步的能力提升。为此,应当“让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工作”,大力推进农工类高校的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进农业产业结构,对于改变当前耕种加收购这种单一落后的农业产销模式,切实将现代规模化精细化种植养殖理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开拓出更多互联网加营销的崭新业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精准涉农就业服务是助力农工类大学生回流乡村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

教育部每年发布的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从最初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精准就业理念的面世,到近年来对精准就业服务内容与方式的不断清晰化与细化,其目光始终聚焦于采用智能化手段实现毕业生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的高效率对接。这一精准工作机制“精”在服务推送效率高,“准”在供需匹配效果好。当我们引入涉农这一概念并将其融入精准就业服务机制时,它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并对促进农科大学生返乡就业产生积极效应。

首先,精准涉农就业服务有利于实现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快速就业。通过拓展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农业岗位需求信息,建立农科应届生求职意愿与涉农企事业用人岗位的信息数据库;通过搭建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网络对接服务平台,将多元化的就职信息以时下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他们眼前,破除以往求职过程中信息发送接收与沟通联络所存在的空间距离障碍,以达到覆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就业服务”效果。其次,精准涉农就业服务有利于实现涉农专业大学生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农科毕业生经受了专业学科知识的系统培训,他们不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操经验,最重要的是在思维上得到了有益的拓展,其对涉农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新营销等创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与开发能力,相比传统从业者和跨行创业者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而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不仅有利于最大程度施展其掌握的本领,实现人生价值,且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经济得到了健康发展,这必将吸引更多基础设施配套和资金等外部资源的投入,进而使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2 互联网+背景下农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局

互联网+技术的加持配合国家所提出的精准就业服务机制,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受现实中多方面因素影响,农工类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季依然面临诸多困难,这也使得农科学生和涉农岗位之间的对接通路遭遇多重梗阻。

2.1 新兴行业和城镇岗位的虹吸现象仍旧明显

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具有资产轻量化、易于吸引投资、示范效应显著等特点。随着金融市场热钱不断涌入,与之相配套的培训产业链迅速拓展,大幅降低了此类岗位的入职门槛。此外,新兴行业的“短、平、快”商业模式决定了其相比传统行业更倾向于大量招聘应届生,且该类行业面向资本和消费市场的属性,使其多选择在充斥商用建筑的市区或开发区落脚并开展业务,而以上区域一般基础设施水平完善,这些特质无不加强了它们在就业市场上的马太效应。新兴行业不仅自身吸引力强,也更善于在招聘过程中使用网络技术,这种跨专业、跨地域的虹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科毕业生源的流失。

与此同时,城镇岗位新增需求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其在劳动力市场常年深耕,熟悉高校就业工作安排与流程,时常主动对接校内相关部门和学生管理人员,也擅于通过提供“内推”,在毕业季来临前对目标生源进行截流。相较于传统企业的双选会或是新兴企业的网招平台,涉农企业和岗位由于缺乏自己的主战场,在线上和线下的的曝光率与话语权严重不足。

2.2 涉农专业生源就业时遭遇环境与心理双重窘迫

从就业的环境层面来看,涉农专业因其天然的学科筛选属性,富集了乡村尤其是相对欠发达省区地域的生源。在职位需求端,一边是农学在“万物互联”时代“网络化程度不足”的标签造成的选择面狭窄,另一边则是原生家庭在软硬件支撑面的匮乏;而在职位供给侧,一头是城镇就业竞争白热化导致的招聘歧视链,另一头是农村对口岗位的缺失,以上种种因素造成涉农专业生源在求职路上屡陷“前无可攻,后无可守”般进退失据的境地。

从就业的心理层面分析,由于长期对自身能力定位不清,对行业前景预期不明,涉农专业大学生普遍在毕业季来临之时出现情绪爆发的危机。一方面,农村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所面临的生活与人际问题较易与自身价值观产生剧烈冲突,这造成农村大学生的择业理念较为偏激,对回报周期长的涉农职业相对排斥;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大学生惯于采用应试思维看待就业行为,因此在求职实践中更倾向于那些通过公开性考试进行选拨的岗位。而一般农村学子较为拮据的家庭条件,决定了他们在择业取向上更为偏好试错成本低的稳定职业,这些因素不仅加剧了农村大学生对返乡就业的回避性心理,也增加了其求职竞争压力,心理危机指数随时可能越过临界值。

2.3 涉农行业从业上升渠道和职业发展前景不明

在各地积极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一系列促进吸纳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激励措施相继出台。然而这些措施多集中在顶层设计,既缺乏物质条件上的有力支撑,亦缺乏具体细化方式,以及协调性政策的配合,这导致在实践中,大学生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实际诉求难以得到有效的行政体系保障。这种情况,表面上是由于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下,生产和组织形式在现代化程度上的不对称性所造成,但其根源仍在于农业工作者的上升渠道缺乏权威性机构的托举,且涉农职业发展前景欠缺更具示范效应的呈现途径与兑现方式。

面对这种不利局面,各高校都加大了就业指导中的思政教育力度,并加强对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和教师特岗等政策的宣讲,但这种以帮扶为目标导向的措施令农村人才引进依赖政策输血,农科专业大学生回流乡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基于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将难以实现。此外,虽然目前农工类高校普遍采用“两微一端一抖”等新媒体平台对农业非行政岗位的就业创业进行了宣导与推介,但内容仍偏于保守。在当前消费主义占主导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下,单纯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诠释涉农行业的职业吸引力,片面强调上层的个人自我实现而忽视职业在底层上的保障与社交属性,将令涉农高校相关专业的就业服务工作陷入被动。

2.4 涉农专业能力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深度不足

早在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便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4]。农业物联网作为农业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的下一个主战场,不仅要求农业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本学科知识理论,还需要拥有算法设计与硬件实现,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等多学科交叉的能力。与此同时,物联网装备采集的农业大数据,需要优化、分析、共享并最终指导相关产业链的运行,这套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对拥有农业生产基础理论并熟知数据科学与应用的新型涉农专业人才提出了巨大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涉农高校在师资建设与课程设置方面,与实际的农业一线生产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其科研成果与教学方案甚至与当前现代化农业发展态势产生了相对滞后;而在学生培养方面,涉农专业授课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尚难得到有效改善,相关实验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不深,实验内容缺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导入与联动,而这些既不利于培养胜任农业生产现代化重任的实用复合型人才,也令涉农大学生难以借助产业更新的东风去更好地把握就业机遇。

市民缺信行为成为共享单车回收管理难题原因:第一,部分单车用户故意损坏车辆。因为车辆所有权不属于自身,部分单车用户就抱着某种心态故意毁损共享单车,导致共享单车的损坏率上升,难以回收。第二,部分单车用户甚至通过盗窃、撕毁二维码、强行撬锁、上私锁等行为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或者销售给他人获取利益。第三,共用单车的出现损害了黑人司机和摩的司机的利益,从而引起其恶意报复。例如,将共用自行车拖到城市的偏远角落,甚至组织人员进行故意破坏,使单车不可再使用。总而言之,公民缺乏信任是形成共享自行车回收管理困境的重要原因。

3 基于互联网+的农工类高校精准涉农就业服务机制

面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困难,涉农高校应直面挑战,化“危”为“机”,深入分析当前政策局势,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摸索一条适合涉农高校的精准就业服务机制。

3.1 构建精准对接引流服务机制,打造涉农岗位专属就业平台

通过互联网+技术精准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桥梁,加大对涉农岗位信息的引流力度,是促进农科专业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关键。

首先,为涉农企业精准引流,提升涉农岗位推送优先级。要加强针对涉农企业和岗位的推广,通过调整校内宣传口径,为农村就业项目“导流量、开接口”:一方面,农工类院校要精准收集涉农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不断导入至农业用人单位的招聘数据库;另一方面,于线上开放校内社群接入权限,允许涉农行业公众号入驻,线下涉农招聘时间空间不设限,并从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划拨人手配合宣讲,以营造浓厚的亲农氛围。

其次,以互联网+手段打造“智慧农岗”就业平台,提升涉农人才与职位的匹配质量。要建立一套基于大数据技术,智能比对供需的就业系统,让特色专业和特色岗位的桥接更加精准高效:一方面,将毕业生能力特质和求职意愿数据化,利用分布式引擎技术,让平台上的供需双方更加合理迅速的制定决策;另一方面,以平台建设为契机,以高校为轴心,联合区域农企及其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穿针引线组建涉农就业联盟。

3.2 构建精准指导帮扶服务机制,打造涉农生源就业援助平台

互联网+技术及新营销业态入局农业产业后,各自政策的叠加将释放长效利好。充分讲解各级部门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机制,是有效指导农科专业大学生入行农业的关键。

首先,通过精准解读政策,消除涉农生源就业疑虑。首先,对就业政策全面深入的解读应建立在完备搜集政策信息的基础之上,应充分利用智能抓取和数据加工技术,及时监控并发布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省区级引进农业人才的文件精神及市县级鼓励农业人才就业的具体措施等。其次,应积极采用新颖方式破解以往宣讲方式晦涩艰深、语焉不详的顽瘴痼疾,要通过鲜活的事例,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新媒介为载体,呈现出具有互动性的解读效果。

3.3 构建精准人资成长服务机制,打造涉农人才职业发展平台

引水需先活源,筑巢方能引凤,只有为农科专业大学生搭建好个人发展的上升阶梯,才能真正加强农村涉农岗位的吸引力,为乡村振兴建立良性、可持续的人才输送长效机制。

第一,发挥高校技术优势,为涉农人才职业发展的路径拓道清障。一方面,高校要深挖自身在软、硬件方面的潜力,联合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共建面向农村人才的产业学院,摸索适用于各级各类型农业院校的1+X证书模式,并利用直播课程、线上答辩等基于云服务的远程互动教育系统,为返乡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便利的继续教育及职称评选等服务;另一方面,高校应完善基于线上的联合攻关与知识产权转化平台,打造涉农技术云托管,力争以农工类高校为依托,促进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上云”,通过云技术的算法管理机制与共识机制,精准实现涉农职业发展与职位升迁的去中心化。

第二,整合高校优质资源,为提升涉农岗位的职业吸引力建言献策。一方面,应改进涉农就业在校内的宣传方式,要通过结合时下农村网红经济的热点,传播农村崭新面貌与充沛活力,以短视频等新的内容分发手段改造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在内的传统宣传阵地,助力农村文化输出,强化涉农就职意愿。另一方面,要统筹师资智力与理论研究的优势力量,探索互联网时代涉农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通过服务地方决策的咨询管道,为切实提高返乡就业大学生待遇提供理论支持,为涉农人才最终扎根农村固本强基。

3.4 构建精准技能培训服务机制,打造涉农互联网+技术赋能平台

农工类高校作为培养农业高技术人才的主体力量,应时刻跟进互联网+产业的变革趋势,以新农科专业建设为抓手,推动互联网+技术与我国农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

一是要紧盯农业大数据风口,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互联网+应用培训体系。涉农高校要主动延展就业服务链条的长度和覆盖面,并把培训纳入就业指导服务范畴。这不仅需要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物联网传感器与非标自动化设计等跨学科内容渗透至通识课;还应见缝插针,以线上微课和线下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教学时间提高涉农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水平与实用性技能储备。

二是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新模式,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沉浸式“智教”平台。要以互联网+技术为纽带促进“产学研”三方共建课程的良性闭环,通过信息技术企业提供硬件与底层模板、高校科研团队进行内容的二次开发、学生参与完善应用场景的项目式课程建设,打造一系列基于体感反馈的虚拟实训课。这种由针对性的实训课和终端设备所构成的“智教”平台,利用高度还原现代农业生产现场的仿真技术,既可有效突破实训设备与实践基地的条件限制,亦能显著降低涉农专业课程更新升级的成本,有助于令农工类高校的人才供给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实现同步。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后疫情时代,农工类高校毕业生不仅要直面严峻复杂的就业环境,还要不断在就业质量和个人发展中寻求平衡。为此农工高校的相关就业指导工作应主动求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自身平台优势,打造灵活性高、针对性强、服务面广的精准涉农就业服务机制,为有效引导农技类专业人才投身新农村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猜你喜欢
农工岗位精准
探索“农工之家”建、管、用 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湖南最早的农工会组织在哪里成立?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精准的打铁
“免费农工”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