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福
(安徽三联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坚持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2018年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更加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2]。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指出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方向,突出强调要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须梳理已有相关文献,研判当前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研究的基本状况,以新的视角,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有力推动了学界关于思政教育、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催生一大批理论成果。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的研究,二是关于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因为思政课属于思政教育范畴,且有关文献关于两者的研究内容较为相似或存在交叉,故现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
关于思政教育亲和力和思政课亲和力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而且不同的研究者的定义指涉范围、侧重点各不相同。邱仁富指出:“学术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情感力、人文力、影响力等,是一种产生亲近感和悦纳感的力量,或产生亲近感、和谐感、趋同感的动力水平和能力”。[4]胡艺华认为“能够让青年大学生由远而近、主动接触、乐于接受,从‘入眼’‘悦耳’到‘合意’‘走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具有亲和力”。[5]王道红将思政课亲和力定义为“思政课教学活动中,通过营造和谐、亲近的教学氛围而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力量”。[6]
总体上看,较多研究者认为关于高校思政教育、思政课在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手段、载体以及实践环节等基本要素层面存在亲和力不足的现象。
关于亲和力不足原因的探讨,多数研究者认为在多元化的国际国内社会背景下,思政教育、思政课的构成要素状况直接影响其亲和力的形成。如王学俭等指出:“教育主体到位”“教育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多元”“教育载体有效”“教育环境优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因子[7]。黄东升等认为“教育内容的陈旧正困扰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8]马云天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存在话语理念转换延时、话语内容远离生活、话语交往缺乏有效互动等亲和力问题”。[9]刘娟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被异化为文本灌输”。[10]陈妍等特别指出“教师是影响思政课亲和力的决定性因素”。[11]周洲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不足的原因在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的亲和力不足”。[12]
关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思政课亲和力途径的文献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整体推进型,另一类是重点突破型。
整体推进型,就是把高校思政教育、思政课的亲和力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如邱仁富认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核心是破解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难题”。[4]黄东升等提出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建构路径:“增强理论解释力”“以多元平台满足个性化需求”“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树立互联网教育思维”[8]。周洲认为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应从“教学形式的不断革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12]几个方面着手。
重点突破型,是指围绕高校思政教育、思政课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视角去思考亲和力的提升。如马云天以新媒体为视角探讨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亲和力。[9]马忠以话语创新为切入点去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13]陈妍等以教学主体为重点分析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11]
当前关于思政教育和思政课亲和力的成果比较多,研究内容较深入,对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如就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对策,多数研究者都是从思政课的基本构成要素着手展开。再如,现有关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各有侧重,为准确理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提供了依据。但已有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思政课构成要素在提升亲和力中的作用以及产生作用的条件认识不够充分。如关于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关系的探讨比较多,且有一定共识,如“双主体”“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很重要,但是关于师生互信关系以及它对思政课亲和力的影响认识不足。再如,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多集中于其是否与现实相脱节,而教学内容得以正向传播的条件讨论不多。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师生之间的互信关系,不了解教学内容的传播原理,均会消解思政课的亲和力。二是研究的学科视野狭窄、单一。多数关于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研究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内,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理论的文献不多,关于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研究的学科视野不够广阔。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既离不开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支撑,也需要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助力创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研究,应具备跨学科思维,善于借鉴和吸收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的某些相关理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构成要素为重点,多维度推进思政课创新与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跨学科视野对于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理论创新,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术语,“跨学科”在西方最早使用于20世纪20年代,后得到重视和深入发展,“20世纪下半叶作为独立学术文化出现”,逐渐形成专门的“跨学科学”。跨学科视域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都存在跨学科探索。国内外很多重大的科研成果都是通过跨学科研究取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成立到深化研究,就具有“跨学科特色”或“与跨学科借鉴紧密相关,并经历由多学科视域到交叉学科、跨学科视域的转变”,[14]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借鉴、融合其他学科理论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政课教学自身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如哲学有关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政课教学中主体地位的认识影响深远,逐步改变学界对课堂师生关系的传统认知。跨学科视域研究已成为现代社会知识交叉融合与学术资源整合的科研路径,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进行理论创新、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具有重要意义。
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思政课多个构成要素,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载体)、教学环境以及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弱化或缺失,都会削弱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尽管现有相关研究对思政课教学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当前亲和力不尽人意的现象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如教学范式上仍然忽视活生生的个体存在,缺乏人文关怀;教学方法上依然以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为主,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内容传播效率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关照不足,不够了解“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导致师生之间教学内容交流和传播的基本条件不充分;在教学主体关系层面,学校管理制度的过度工具化和社会信任文化的弱势深度影响师生之间的互信等等。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改进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还是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没有积极引进其他学科先进理论,固步自封,在实践中突出表现为部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僵化、教学理论匮乏、学校管理制度高度工具化、校园信任文化缺失等。因此,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跨学科意识,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重塑师生互信关系,提升教学内容传播效率,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的实践要求。
思政课亲和力以教师为主导,学校、社会合力营造,由学生体验并主动参与而形成的良好教学氛围,是师生和谐相处、教学相长的软性力量。“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教学氛围如何重在人的体验,故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以人为本。“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所以,思政课亲和力的本质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的张力状态,简而言之,就是教学主体间的理想状态。探讨新时代以跨学科为视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就是围绕学生和关照学生,吸收和融合其他学科理论,营造尊师爱生、乐教乐学、交流顺畅的教学氛围。
1.教学主体互信与思政课亲和力的关系
信任这个概念既属于心理学范畴,也是社会学的重要论题。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把信念定义为“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15]。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信任是“社会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16]。“亲其师,才能信其道”[3],其中的“亲”可以理解为亲近,表明教师应具有亲和力。这里的“信”是信奉的意思,意为学生乐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对教师教授的道理深信不疑。但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亲其师,信其道还必须有一个前提——信任,若师生没有信任,后者就不会发生,因此,三者的逻辑关系应是师生互信——亲其师——信其道。作为社会信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主体之间最基本的信任是开展正常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基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17]。换言之,如果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互信,那么思政课就不存在亲和力的可能性,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主体互不信任的表现
教学主体互信与否与教师、学生和学校有直接关系,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师生之间缺乏基本信任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第一,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首先,对教师的不信任源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准入标准和价值判断不高。和古代相比,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党员身份外,学历、从业技能门槛并不明显优于其他职业,且教师数量多、社会地位不高,在极具功利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可信赖形象大打折扣。其次,对教师的不信任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密不可分。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受专业技能水平限制,思政课教师传授的内容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也不会得到学生应有的信任。最后,对教师的不信任还与学生的信任倾向有很大关系。来自不同家庭、社会成长环境,接触不同人群和组织的学生,会对思政课有一个价值预设,如有的学生就认为思政课的政治工具性过于明显,是“洗脑课程”等等,这样的价值预设就是对思政课的不信任,进而影响其对思政课教师的信任判断。第二,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对学生的不信任是由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信任倾向决定的。职业素养不高,具有信任倾向的教师往往会在“90后”“00后”以及”本科生”“专科生”中进行选择性信任,信任倾向较明显,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展现出不同程度的信任。第三,学校管理制度对师生互信的削弱。多数高校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如“教评学”“学评教”和“学生信息员”等制度,这些制度的优点是加强了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约束以及相互制衡,体现了管理的“规范性和制度化”,缺点是强化了管理制度的“工具化”,制度化地制造了学校管理层对教师和学生的不信任,尤其是导致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信任,人为削弱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也不利于思政课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学生信息员”制度为例,管理部门在每个班均有物色学生信息员,这些信息员会像“密探”一样把课堂上教师的“不合规”言行或将带有严重个人倾向性的建议定期向有关监管部门汇报,再由监管部门将学生的信息转达给授课教师,并要求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建议进行改进,而授课教师并不知道是哪个学生打的“小报告”,这种“间谍式”的管理制度不仅伤害了教师的感情,也严重削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彼此信任。
3.社会学视野下教学主体互信的重塑
从社会学角度审视,思政课教学主体的互信并不是简单的人际信任和两大教育群体的信任,而是深受组织信任、系统信任和社会信任文化熏染的信任。所谓的组织信任“是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强调信任的基本假设和共同信念”,而“大学信任文化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组织信任文化”。[18]吉登斯认为,专家系统指的是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体系。无论是坐在家中,还是走出家门,人们就已经被卷入自己所依赖的一种或一系列专家系统之中,如房屋虽然有坍塌的风险,而人类还是选择信赖建筑师和建筑工人设计和建筑房屋时使用的知识法规而住在里面。驾车有事故风险,人们还是信任设计和制造的专门知识,驾车外出。[15]这种对系统的信赖就是系统信任。关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信任问题,与其说是市场经济驱动下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道德滑坡、社会信任文化缺失,不如说是“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和道德伦理传统限制了社会信任的范围,整体性的社会信任文化尚未形成”[19]。组织信任、系统信任和社会信任文化状况深刻影响教学主体之间的互信关系的建立。因此,重塑师生的互信关系,除了要重视人的问题,还要注重组织信任文化、社会信任文化的培育,人性化对待专家系统。具体而言,第一,设置更高的思政课教师准入标准,选拔思想道德素养过硬、专业技能水平高超的人才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赢得学生信赖的基石。第二,营造全社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尊重思政课教师的浓厚氛围,促进思政课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全社会对思政课教师职业的信任和重视,也就是树立对思政课教师的系统信任和社会信任,有助于增进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认可和信赖,进而形成师生互信的良性循环。第三,规避“塔西佗陷阱”,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信任文化。社会信任文化的建立是师生互信形成的社会基础。第四,学校制度建设应摆脱对专家系统的过度依赖,也就是克服对各种专门化、技术化而非人格化管理的“制度崇拜”和“技术崇拜”[20]。专家系统能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便利化,但缺少人性化。重构大学校园信任文化,理应观照人的情感、态度和意志,推动学校管理制度由单一的工具理性回归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清除影响主体互信的制度障碍。
以社会学理论再塑高校师生之间良好的互信关系,属于思政课教学双主体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被多数研究者忽视的较为关键的部分,这个部分恰恰是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前提条件。
1.“共通的意义空间”与思政课亲和力的关系
思政课教学活动实质是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内容的传播活动。传播学认为,信息传播是信息由传播者编码到受众解码的过程,受众接收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习惯偏好和文化背景对其进行解码,如果解码与编码的方式处于同一意义体系中,才可能产生正向的传播效果。受众的解码与传播者的编码处于同一意义体系之中,且传播的信息能够被正确解码,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才具有传播学意义上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要求传播者和受众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2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传播活动,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具备信息传播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学生才可能去亲近教师,才可能听得进去教师教授的内容,可见,师生之间没有“共通的意义空间”,思政课就不可能有亲和力。
2.传播学视野下教学内容传播效率的提高
思政课教师是搭建“共通意义空间”,促进教学内容正向传播的主体。师生之间“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形成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当代学生的基本情况,更“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3],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还要认识到社会转型和“后真相时代”对他们的影响。把握“00后”大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群体性特征和时代背景是思政课教师创建“共通意义空间”的基本依据。个体意识、自主意识、权利意识较强,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对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满期待。有网络“原住民”之称的“00后”大学生,更加喜好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教学形式。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准确、合理解答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是他们的关切。“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极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易与关键意见领袖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说,以传播学为视角,创建新时代师生“共通的意义空间”,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在教学理念上要民主化、差异化、个性化,在教学手段上要网络化、技术化,在意识形态和价值领域要能够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甚至在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成为网络舆情的关键意见领袖。
研究并了解“00后”大学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打造一个民主、平等、有活力并能解疑释惑的思政课堂,使教学内容的编码和解码尽可能地处于“共通的意义空间”,既可以丰富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载体和方法,又能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传播效率。
1.“积极的情绪体验”与思政课亲和力的关系
传统心理学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重心。积极心理学研究思潮兴起于20世纪末,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以更加包容的态度激发普通人的满足、满意、幸福、快乐等积极情绪体验,让普通人产生幸福感、满足感。从学生角度来看,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在教学中表征为学生所体验到的获得感、成就感。学生在课堂上有无获得感和成就感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具备亲和力的重要依据。没有获得感和成就感的课堂,要么是盲目迎合、哗众取宠的课堂,要么是填鸭式灌输、威权式说教的课堂,这两种课堂最终都会让学生越来越疏远、排斥和逃避,绝没有亲和力可言。
2.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1],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让更多的普通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学有所获、习有所得,是积极心理学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实现途径。具体而言,一是引导积极的课堂情绪。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左右课堂氛围的情感要素。“忧者见之则忧,乐者见之则乐”,教师的喜怒哀乐会直接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传导给学生的只能是乐观积极、激情四射的情感状态,竭力避免把生活和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如意写在脸上、把对社会的不满挂在嘴上。积极、正面、充满正能量的教师形象是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思政课亲和力的必要条件。二是培育课堂良性互动生态。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双向互动的结果,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唱。教学方式是决定课堂氛围的方法要素。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开发学生勤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倾向、适度运用任务驱动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融入课堂中,形成一种良性的课堂互动生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易于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参与的人格特质,学习内容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三是打造课堂激励情境样态。获得感、成就感是影响课堂氛围的动力要素。每个学生都期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教师的重视和欣赏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荣耀和动力。教师激励、赞赏学生的方法很多,如精心设计提问和小测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解答这些问题和测验,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参与课堂的自我价值。再如,多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积极正面的评价更加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习兴趣。在以激励为主的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减少了挫折感,增加了获得感、成就感,他们会用更认真地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思政课构成要素的多元性规定了提升思政课亲和力路径的整体性,具体而言,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是思政课基本构成要素综合发力的结果,忽视任一要素的作用以及这一作用发挥的条件,都会消解思政课的亲和力,或抵消为提升思政课亲和力而在其他方面做出的努力。以人为中心,吸收、融合多个学科理论,使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载体、教学方法等多个要素共同发力,方能从整体上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