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贞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散文深度学习时,既可以多篇整合,让学生感悟同类作品,也可以精准施策,让学生把握散文的阅读方法。每一篇文学性散文呈现的都是作者语言所营造的世界。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意思是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由客观现实的触发而产生内在的情感,然后把这种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言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但是,要读出文章背后蕴含着哪些丰富的内容,读者就要沿着文辞找到作者情感的源头。
《昆明的雨》一文是作家汪曾祺老先生受同窗好友巫宁坤的邀约创作一幅画之后写的一篇回忆昆明过往的散文。笔者在教学时,有一个学生的问题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文章前后都出现了“我想念昆明的雨”,意思是一样的吗?这一问题的价值在于引导读者去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的丰富性。
首先,溯游寻源。第一处“我想念昆明的雨”出现在文章的第二自然,可是接下来作者并未花大量的笔墨写雨,而是写了雨季的特点和雨季中的其他的人、物、景、事。作者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种散装拼接之感。要想读懂作者的心声,我们唯有顺着文脉溯游而下,反复琢磨,找出这样构思的真正原因。文中依次写了朴实旺盛的仙人掌、人间至味的菌子、情韵悠悠的杨梅、沁人心脾的缅桂花以及与友人雨中小酌的场景。这些物、景和人,看似和雨无关,实则处处是在写雨。作者以雨为明线,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人、物、景、事一幕幕展现开来,同时又隐藏着一条感情线索——对昆明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的喜爱和想念,鲜活地描绘出一个“使人动情”的昆明,笔触明丽欢快。
其次,沿波讨源。黄厚江老师曾说过:“好的课,由一个生长点,引出一条线,然后长出健康的枝,然后枝叶繁茂。”我们可以继续沿“我想念昆明的雨”这个教学生长点,品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沿波讨源,立体地理解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昆明的雨》是一篇怀旧之文,里面有两个“我”:一个是在昆明求学,青春年少的我;一个是离开昆明四十载后耄耋之年的我。两者都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因此能让人产生真实感,而正是由于这种真实感,读者会不自觉地把以前的“我”和多年后的“我”等同起来。所以在理解文章结尾的“我想念昆明的雨”,教师要溯洄探源,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探究到底是哪个“我”,在怎样的情境下发出“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慨叹的。
最后,溯洄探源。要读懂两个想念的丰富情感,我们要从开头的一幅画说开去。汪曾祺在文本的第一段中讲述了作画的原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以及画面的构成(倒挂着的仙人掌,一朵金黄色的花,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为什么作者开篇要从一幅画写起,它和本文有什么关联呢?或许我们能从巫宁坤老先生的《花开正满枝——忆汪曾祺》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1957年,我俩同时落难,从此天各一方。二十余年如一梦,直到八十年代才在北京重逢,却仍是咫尺天涯,离多会少。于是84年2月,我写信给他,请他给我画一张画,要有我们的第二故乡昆明的特色,往我家徒四壁的墙上一挂,就见画如见人了。”在绘画上颇有天分的汪曾祺历时一个多月才完成这幅画,可见昆明的一切美好如碧波奇珍,难以取舍。往事回思如细雨,这幅画触发了汪老的情思,于是汪老写的这篇散文,既是对昆明美好生活的纪念,也抒发了作者悠远的思念。
在进行散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基于学情,反复研读文本,抓住最有价值的地方作为教学切入点,运用溯游寻源、沿波讨源、溯洄探源的方法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才能让学生找到通向作者“心灵”的深度阅读着力点。
(赵贞珍,宜兴外国语学校,江苏 宜兴 21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