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社会创新模式研究
——以海尔集团为例

2022-03-18 05:49曹剑峰冯钰凯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海尔创客企业

曹剑峰,冯钰凯

(兰州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兰州 730101)

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使社会加速进步,同时带来了许多便利,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传统的企业创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带来生态污染、员工关注度不足等问题,使企业运行无法更加高效和开放。而部分企业宣称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很有可能只是为了获得社会声誉以及迫于投资人的压力与关注,没有高效的驱动因素去解决社会问题。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任务。海尔集团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经济周期以及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等组织结构“熵减”的考验,其发展方向与《中国制造2025》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企业的社会创新可以将自身的商业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共同实现。海尔在打造深度智能化的规模定制工厂、整合产业链信息化平台的同时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社会创新道路,深入研究海尔的模式有利于全社会以及传统工业制造的转型升级。文中以海尔为个案,通过分析其企业社会创新模式,为进行社会创新的传统制造企业提供借鉴。

1 企业社会创新

1.1 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创新是由社会创新应用在企业层面得来的,所以对社会创新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企业社会创新。1973年,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社会创新(SI)”这一概念[1]。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环境、生态、人口、贫富差距问题的日益明显,不少学者开始寻求解决的方法,并将目光转移到社会创新上,对于社会创新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创新并不是指某项单纯的技术或工艺发明,而是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以形成一种不息运转的机制[2]。所以社会创新是涉及多方面、多维度的。

企业社会创新同样也包含着诸多维度。自1999年Kanter首次提出企业社会创新(CSI)以来,企业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需求作为产生创新想法的契机,在创新体系结构、提高员工激励、改变企业身份和战略等方面存在优势[3]。Googins认为CSI 提供了一个创造新型企业的机遇,这些企业通过其核心战略来应对社会和环境挑战[4]。企业通过社会性来解决社会问题,德鲁克(1984)强调企业通过创新工作,将社会问题转化为经济机会来增加经济利益的动机。企业社会创新与企业创新的不同点在于其社会性,社会性的嵌入使得企业的各个生产要素发生了转变,从而引发企业内外的变化[5]。而企业社会责任是主动创新的起点[6],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创新之间关系密切,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社会创新的概念是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中演变或转变出来的,而另一些学者则是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实证、访谈以及案例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7-9],但目前普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创新之间存在协同作用[10]。基于之前的研究,国内学者分别提出对企业社会创新的定义,刘宝认为企业社会创新通常是指企业以社会责任为驱动力,视社会问题为企业新机会的来源,在实现商业创新的同时,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满足一定社会需求的创新范式[11]。由此可见,企业社会创新理论在国内外都得到了长久的发展。

1.2 企业社会创新的应用探索

目前,关于企业社会创新的理论也变得越来越成熟。一些学者也开始思考如何将企业社会创新运用于实践。Bignetti指出社会创新研究与单纯的技术创新研究有所不同,需要创新的实施方法和途径[12]。刘宝将企业社会创新过程划分为创意生成、创意评估、设计与开发,不同的阶段互相作用、相互反馈,促进企业社会创新的进程,并且利用“创新雷达”思想提出了12个创新维度,认为产品、客户、流程和渠道这4个维度是最为关键的[11]。周荣庭等从产品、员工、消费者、环境、社会和合作伙伴这6个维度,对社会创新的维度进行了划分[13]。

对于企业社会创新的研究还集中于社会企业成长路径探索,社会企业的目标并非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其天然存在企业社会创新的动机与动力。我国一些学者通过对社会企业所受到的外部因素影响、成长路径选择、产品模式等进行研究[14],来探索企业社会创新在社会企业的应用。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的传统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如果运用企业社会创新进行变革将创造巨大的社会红利,但是其发展的路径方法研究相对较少,对海尔企业社会创新的研究将提供一种可参考借鉴的经验。

2 海尔企业社会创新历程及优势

2.1 “海尔集团”企业社会创新之路

海尔集团(原名“青岛海尔”)以“青岛电冰箱总厂”为前身,在合并了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总厂之后,于1991年12月20日成立海尔集团,从此开始了企业的多元化业务发展战略阶段[15]。在经历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之后,海尔逐渐将企业社会创新融入集团战略。起初,为实现员工价值需求而设立的“人单合一”模式,逐渐发展成为集用户体验、社群触点与创客经济一体的商业模式,为企业寻求新的需求和业务增长点提供了支持。随后,面对社会不同的大规模定制需求,海尔又通过智慧工厂打造用户全流程参与的COSMOPlat定制平台。如今,海尔打造的工业互联网从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等多方面入手识别社会需求,打造了一个自我繁衍、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2020年的海尔以全球唯一一个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诠释了“海尔集团”企业社会创新之路的价值[15]。

2.2 “海尔集团”企业社会创新优势

2.2.1 企业经济实力雄厚

2020年,海尔集团上榜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品牌500强》,同时入选《财富》2019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海尔自1994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增长217倍,达到2 007.61亿元,企业净利润达到82.06亿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资金流,有利于企业在社会创新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以及社会效益。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用户、社会群体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社会创新的期望程度不断提升,使企业不仅关注自身利润,还拥有更多的动机去实行企业社会创新。

2.2.2 经营业务领域多元化

前期的海尔以冰箱为主业,自1991年海尔集团成立之后,开始发展多元化业务,目前形成以空调、厨电、家电、洗衣机产品为基础,为用户提供阳台、卧室、厨房、浴室以及客厅等智慧场景解决方案。多元化的业务、众多的合作伙伴使海尔可以在合作企业关系、产品功能、商业模式、公共关系等众多方面进行社会创新。此外,成套产品、成套场景解决方案使海尔开始跨行业为地产、酒店、公共基础设施行业提供服务。海尔供应商资源平台——“海达源”使得供应商与用户并联互通,将社会创新从供应商开始延展到用户,实现了完整的创新流程。

2.2.3 优秀的企业创新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

砸掉质量不合格的冰箱以及张瑞敏先生的“让石头飞起来”的故事家喻户晓,其背后反映的是海尔集团的质量控制精神以及不断进取的速度精神。在开启了生态品牌战略之后,海尔始终“自以为非”,在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共同挑战中寻找机遇,谋求发展,努力与相关方共享价值。企业创新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结合能够促使企业进行社会创新,一方面使海尔对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更加敏感,抓住商业机遇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也使海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含金量,延伸绿色供应链。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海尔不仅推出针对运送疫苗所需的超低温运输和冷链保温箱,而且借助其互联网卡奥斯平台解决医疗物资的供需问题,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复工复产,展现了大型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3 “海尔集团”企业社会创新模式分析

在三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中,海尔的创新模式逐渐转向企业社会创新,形成了“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发展观,“人单合一双赢”的利益观。在企业内部,开放式平台的搭建,使得具有“双创”精神的员工可以打破组织边界获取更多的资源,依托链群自驱动机制,实现用户需求以及产品研发的不断融合和相互促进;对外界,海尔通过卡奥斯平台对供应商以及相关行业传递自己的理念,并进行“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等社会化宣传,使得海尔在不断发展中,通过社会创新实现了企业、员工、用户、生态的价值共享,促进了企业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的效益最大。

3.1 “海尔集团”社会创新分析

3.1.1 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

企业由人组成,员工是海尔社会创新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海尔的“人单合一”就体现了员工自我价值与用户价值的共同实现。对于员工,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生产与健康方面,在满足国际以及国家的安全标准之后,海尔不断进行安全体系的升级建设,HSE&6S平台的覆盖可以对各个园区的巡检次数、施工数、隐患查处闭环数进行统计,并给出建议结论;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职业病,海尔对员工所处的环境进行检测,并对上岗职工进行体检,将致病因素降到最低。其次,在职业道路选择方面,海尔坚持“1+N”的非线性人才发展路线,员工不仅可以成为“小微创客”的创业者,也可以选择通过海尔大学、全球工程发展项目等途径在技术专业上继续深造。再次,在员工管理方面,为了促进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将用人权、决策权、分配权交给创客;运用弹性职工时间管理办法,链群和小微创客可以根据行业特点、作息习惯、风格习俗自主决定工作时间以及考勤,便利了员工的生活,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后,海尔坚持“人人可发展,人人被关注”的理念,未来将在各部门开展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为海尔员工的现代职业发展提供规划,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在快乐、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

3.1.2 创客平台的良好运转

“人单合一”中重要的一部分商业模式就是创客经济(社会化创客平台),“海创汇”是海尔孵化创客转型的创业平台。从企业内部来看,“海创汇”孵化的项目能够利用海尔先进的技术、多方面的资金支持、全方位的组织指导得到从研发设计到产品售后的全生命周期链服务。进一步来看,海尔的尖端技术也来自于其开放式的创新研究平台——HOPE,通过开放的机制共享资源,吸引全球的尖端力量参与研发。而通过链群自驱动机制,可以使企业与用户、资源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外部来说,“海创汇”汇聚了来自政府、高校、投资机构等多方资源,为创客孵化提供共享服务和产业服务。共享服务包括创客学院、创客空间、创客服务和创客金融4个方面:创客学院为创客提供创新所需要的导师、实验室以及信息,创客空间提供产业孵化地点,创客服务提供IT、财务、法务等资源,创客金融的万链平台链接大量数据和场景,通过还原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帮助;产业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产品工厂、品牌营销、销售渠道,依托HOPE平台以及超前技术实验室提供先进的技术,将产品传输到海尔的开放工厂,利用3D打印模具和工厂中的生产线进行生产,海尔提供必要的品牌营销渠道进行宣传,利用日日顺物流精准运输到各地组建的仓储网中,最终利用顺逛社交零售软件、线下的售后服务专卖店为创客的产品打开销售渠道。

目前,“海创汇”已经聚集了40个以上的孵化空间,孵化了超过4 000个创业项目,诞生了3家上市公司、5家独角兽公司。相比其他创客平台10%的A轮孵化转化率,“海创汇”的创业项目天使轮到A轮的创业孵化成功率高达48%。优质的创客平台对海尔的组织变革、技术发展、产品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得有创业想法的年轻创业者在“海创汇”找到自己的价值,促进了投资者、科技实验室、高校、企业以及工厂共同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3.1.3 在环保中实现价值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社会需要企业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展现担当与责任。从2005年开始,海尔就开始筹备环境报告书编制工作,通过分析集团内工业调度、制造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奥运会期间,为了保障帆船比赛的水域质量,海尔利用脱硫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保证比赛的有序进行。

如何优化能源的运用效率对企业价值和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尔运用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搭建海尔智慧能源中心。通过智慧仪表数据采集系统对全国所有工厂的污水、光伏发电、蒸汽以及天然气等资源的消耗进行动态监管,并建立节能模型调配优化资源的使用。截至2019年,海尔的单位产值耗能由2014年10.88 kg标准煤/万元下降至7.01 kg标准煤/万元,单位产值废水产生量、单位产值水耗、单位产值CO2排放量以及单位产值化学需氧量都下降显著。

产品的设计可以从根源上改变能源的消耗。为了减少洗衣机内外桶之间的污垢,海尔推出“无外筒”洗衣机,在保证噪音、耗电量达标的情况下,取消外筒设计使洗涤容量提升20%,同时节约用水量30%,实现产品升级与环保节能。海尔将园区内路灯进行升级改造,运用太阳能和风能替代传统电能的使用,同时设置智能开关控制照明,每年节约68 493 kW·h电量。以环保为目的的节能减排可以使企业在全部运作流程中寻找机会,而企业社会创新下的环保不仅有益于生态,也促进了企业的价值增长。

3.1.4 公益责任的履行

海尔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提升企业对社会的价值也是海尔的方向之一。教育关系国家民生大计,而人才是社会创新的活力源泉,海尔集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先后建立了三百多所希望小学和希望中学,为全国各地贫困地区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援助。在社会创新改变下,海尔的援助方式也变得多样化,由捐赠贫困地区所需要的硬件,转变为援助学校实际所需要的生态场景。如今,海尔不仅依靠全国各地的线下专卖店开展“海尔梦想驿站”,而且依托海尔的公益平台,有效汇聚与协调各方的公益资源。

过去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社会以及企业带来严峻的考验。海尔积极参加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为抗疫提供所必须的物资以及技术援助。疫情初期,各地的医疗物资不同程度出现了短缺,供需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大量的物资需求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向外传递,无法高效到达供给端,海尔COSMOPlat平台的创客自发组织建立资源对接平台,48 h后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上线,使信息的传达更及时、准确、高效。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是主动创新的起点[4],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促进了企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企业社会创新。海尔以用户需求驱动企业创新为用户提供产品,以创新为导向的发展观使得其对于社会的需求更加敏锐,并不断往返相互循环,最终共同实现了社会价值。

3.2 海尔社会创新模式的价值

2020年4月初,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从宏观层面提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意见,提出对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配置优化。从微观层面看,海尔打破组织边界,对多方要素资源价值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协作型关系网络,深化工业云,实现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对要素的资源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对企业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企业随着发展可能存在组织机构臃肿、运行不畅、官僚主义作风等问题。海尔经验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范式,海尔自我革命和自我颠覆的意识使组织机构不断得以进化。2019年海尔开始继国际化战略之后的第六个战略阶段:生态品牌战略阶段。海尔一直在变化,但海尔组织变革中一直存在不变的立足点:解决用户需求的理念。依托这一理念,海尔转变了员工身份与组织创新,打造了“共赢进化”的开放生态平台。

从执行者到创客,从多元化的员工职业发展道路、以创造用户价值的薪资体系到弹性的工作制度,海尔走出了以人为本、实现员工价值最大化的道路。疫情初期,创客自主研发的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上线,就是员工积极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驱动了企业组织的不断自我变革和更新。

“诚信生态、共赢进化”的海尔精神体现在链群组织中。“诚信生态”强调企业、用户、第三方的信任,也促进了去中心化的链群合约中“体验链群”与“创单链群”的互相作用。由“共享平台”到“共赢进化”,使链群转变为一种不断自我迭代、自我裂变,同时具有自驱动、自优化、自增强的组织形式。

4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从企业社会创新的角度来看海尔的创新,发现其在需求的敏感度识别、内部组织流程的顺畅度、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多方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平台上都有着积极标杆作用。海尔改变了传统的企业创新模式,将解决社会需求纳入了企业的战略框架,通过平台赋能为自身以及不同的行业提供转型升级的系统性服务。在公益方面,由传统的提供硬件资源转变为提供场景援助,形成了由用户、生态企业以及供应商多方整合的“衣联网”“物联网”公益服务项目。海尔通过自身的社会创新变革实现了自身商业效益以及社会价值,并且这种变革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扩大了辐射范围,提高了影响力。

针对企业社会创新的特征概念以及海尔成功的创新模式,文中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为传统工业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推进智能制造、打造智能产业链提供思路与参考。

首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加速产业互联网的构建,树立整体协同、开放共享资源的思想。海尔的组织能够快速地利用品牌平台进行反应,并且保持巨大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完成了从研发、设计、生产、仓储、物流、渠道以及售后的全球化产业协同合作网络搭建。完整的产业链平台有利于提升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为进一步的变革提供有力支持。此外,第四代海尔精神由“共享平台”转变为“共赢进化”,共赢的理念推动了去中心化的价值传导,激发出更大的活力。

其次,转变员工身份,以自身价值实现为自驱动。在企业社会创新下,企业的目标是识别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需求。员工在该目标的传导下,通过自我效能的实现改变自身的价值定位,通过自我期望的激励,完成内在自驱动。此外,由企业制定通则,各主体量身制定细则的放管结合,将用人权、决策权、分配权下放,从组织机制上可以极大地激活员工的工作动力。

最后,坚持自以为非,不断颠覆自我的勇气和能力。据《财富》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的存活时间只有两年半,大型企业的存活时间平均为七年。三十七年间,海尔持续发展背后体现了其以自身变革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依靠自以为非的精神,海尔精神得以从“共享”变革到“共赢”,从平台模式“小微”升级到“链群”,平台促进了主体的变革,主体的变革又进一步影响到平台,以自我变革驱动使组织能够敏锐地识别环境的变化,改变企业的产品功能、组织流程和商业模式,使海尔在围绕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迭代创新、不断颠覆自我。

综上所述,对于其他传统制造企业,要以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为目标进行组织变革,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改变员工价值定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从而进行企业社会创新。就平台而言,大型制造企业可以着手通过构建自己的工业产业互联网链,实现产业上下游以及内外部组织机构的协同创新;中小型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平台(海尔COSMOPlat工业平台以及HOPE创新平台)进行产品技术的社会化迭代升级;而小微创客则以社会性为导向,通过成熟的创客空间,利用创客服务以及相应的金融支持完成企业孵化和社会创新。

猜你喜欢
海尔创客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海尔与望远镜和天文台的故事
海尔引领直驱洗衣机新趋势:直驱产能迈入千万级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海尔变革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