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迁 蔡海飞
(1.苏州科技大学 党委办公室,江苏 苏州215009;2.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00)
“大学”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大学》一书中。我国在近现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引入西方的“university”一词,创办出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大学。我国现代大学建设的形态、模式等外在形式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但在发挥大学文化育人的内在功能、回答用什么样的文化来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上,需要追根溯源、正本清源。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地方大学文化育人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境亟待破解。
教育部2022 年3 月发布的《2021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2021 年,我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 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 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 所,高职(专科)院校1486 所。[1]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大学是指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主要办学经费来源的大学,分别有省属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和地方性直属大学三类,包括普通本科学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等办学层次。地方性是地方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主要特质。本文阐述的地方大学文化育人指地方普通本科大学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它是通过多种文化形式或载体将教育内容融于其中,使人在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的教育方式。[2]新时代,地方大学文化育人的内涵更为丰富。地方大学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理区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和大学特色文化,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依托大学文化育人平台,建好文化育人的桥梁连接,让宏观文化与微观文化相得益彰,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来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地方大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地方大学文化育人的时代价值尤为突出。作为文化的策源地和传播中心,地方大学推进文化育人,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地区需要的文化人,也是文化荣校与反哺地方的重要途径,更能有效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进步,以文化自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地方大学从创立之日起就与地方城市有着天然的联系,地方大学的地方性也就决定了地方大学主要是为地方培养人才。立德树人是地方大学最根本的任务,而文化是育人之本。人们常说的文化人,不仅是指在高等教育中所培养出来的专业知识型人才,更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受到地方大学文化熏陶而在言语、行为、精神和习惯等方面表现优秀的人才。文化具有塑造人、教化人的价值,而高等教育阶段正是大学生由育人过程转化为育人结果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各种矛盾相互叠加、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现实背景下,地方大学基于地区需求,结合地方文化推进文化育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地区需要的文化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大学数量众多,同质化发展问题突出,而地方文化是地区大学实现特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大学开展文化育人工作,不仅可以培养一代又一代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人,还可以通过师生群体的力量反作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形成“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文化育人可激发学生的爱校之情。学生在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下,能逐步加深对学校的感情,增强大学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发自内心地为母校骄傲,为母校所处的城市骄傲,以母校为荣,以地方城市为荣。另一方面,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名声,反哺地方。大学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持久、深层的,对一个人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在地方大学同质化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养出既具有地方大学文化印记又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杰出校友,可以提升地方大学及地方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是文化荣校的重要途径,更是地方大学反哺地方城市的具体呈现。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3]加强地方大学文化育人工作,可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地方大学在我国大学中占比最大,所以地方大学利用地方文化和大学特色文化来培养人才,也就培养了绝大多数的中国大学生。在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的今天,地方大学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推进文化育人,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发爱校爱地爱国之情,让当代大学生主动运用网络新媒体等方式讲好地方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抵御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进一步培育地方文化自觉,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我国地方大学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职能,还肩负着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要求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目前,地方大学在文化育人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特色文化不够鲜明、文化育人载体固化、文化育人模式相对传统的现实困境。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地方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来源,对地方大学文化育人具有普适性。而大学特色文化是地方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经过价值选择和历史沉淀,区别于其他高等学校的特色文化,是地方大学实现内涵发展的内在动力。明确用什么样的文化来培养人是地方大学文化育人的前提,但许多地方大学在文化选择上存在重宏观轻微观的问题,影响了文化育人实效的发挥。宏观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大学共通的文化基础,具有高度的社会认同感,能够为地方大学文化育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随着地方大学迅猛发展,同质化现象问题日益严重,地方大学本应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化,但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却忽视了个性化的要素,没有从大学所处的城市、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学校定位等方面挖掘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建筑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形象,也隐含着地方的文化根源。地方大学的物质文化载体形态多样,有以校徽校训等为代表的文字图像载体,也有以教学楼、图书馆和校史馆等为代表的建筑载体。这些客观存在的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受到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也承载着地方大学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办学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但是,这些文化载体往往作为静态物质形式存在,地方大学缺少对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的动态利用。例如,学生可以说出城市的名字,但是对城市的文化缺乏认知;学生能说出本校的校训,但在解释其内在精神时却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外,由于物质文化的显性效果更为直观,可以作为地方大学文化育人的短期成果推介,某些地方大学在功利心的驱动下过度追求形象工程的建设,消解了物质文化的育人效力。地方大学存在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的情况,制约了文化育人效果的实现。
地方大学文化育人的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在文化育人的平台选择上有待拓展。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但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教师在课堂中传道的作用发挥略显不足,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另外,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精神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足,直接影响了文化育人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但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仍有创新空间。以清明祭祖活动为例,该活动的初衷是缅怀先烈、弘扬先烈精神,但在活动内容上,学校往往只停留在宣讲先烈事迹本身,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不足;在活动形式上,学校通常采取传统的扫墓祭拜、事迹讲解等方式,缺少吸引力。目前,许多地方大学都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搭建起了不同的网络媒体平台,但如何用好这些新平台,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关注地方大学网络新媒体,切实提高地方大学网络文化育人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此外,无论是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还是网络育人平台,在发挥育人功能时往往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地方大学文化育人的最终目标是要回答好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正如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新时代,为培育出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地方大学要密切校地关系,聚焦地方文化与大学特色,盘活物质文化载体,挖掘精神文化内涵,创新文化育人平台,转化文化育人模式,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文化育人实效。
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关系密切,相互交融,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每所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地方大学特色文化是高等学校文化的同中之异,是独特的、师生形成共识的、对学校发展和文化育人产生重要作用的文化。[5]为了实现地方大学的内涵发展,地方大学要聚焦地方文化与大学特色。首先,地方大学特色文化的挖掘要从大学所处的城市及学校发展历史入手。每一所大学都有其创办和发展的历史,每一所地方大学的创办和发展都受到这座城市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经济层面,更在文化层面。地方大学创办人的理念和学校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地方大学特色文化建设的基石。例如,北京联合大学从校址变迁这一历史中找准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多方寻找适宜的办学地点积极疏解首都的教育功能,在整合校址资源过程中明确了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6]其次,地方大学特色文化的建设需要紧紧围绕目前的办学定位,从优势学科中挖掘特色文化,充分发挥学科带动地方大学特色文化发展的作用。东华理工大学依托专业优势为我国“两弹一艇”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军工文化。最后,地方大学要立足于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向和未来发展目标,通过发挥地方大学师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对地方大学的特色文化进行挖掘、更新,在新时代双一流大学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建筑是城市的肖像,文化的滋润让建筑更有灵魂。马克思环境创造人的理论肯定了文化载体和文化环境对人的教化、熏陶和塑造作用,意味着物质文化同样具有育人的功能。地方大学的建筑,深受地方文化的影响,是地方大学推进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为了避免地方大学校训口号化、校徽图形化和图书馆等建筑载体形体化,地方大学要善于从各种文化载体中发掘、总结、研究、归纳和凝练富有自身特色并得到师生校友广泛认同的精神文化。一方面,地方大学要深入挖掘校园标志性建筑物的内涵,盘活物质文化载体。学校相关部门要开展校史研究,通过分析学校与地方城市的关系、研究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度挖掘图书馆和校史馆建造的缘由与内涵、编写校史系列读物、举办校史展等形式让校史活起来,发挥校史宣讲团的力量讲好校史故事。地处红色圣地遵义市的遵义师范学院,2017 年建成了校园文化墙,成为校园大门广场的中心景观,与周边建筑,特别是学术中心相呼应,成为师生员工及校外人员进校看到的第一个文化景观,能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地方大学要在教育教学中植入校园物质文化,让校园文化更为具体形象。地方大学教师要自觉承担起将学校物质文化载体植入学生教育教学的任务,从汉语言文学、建筑学、艺术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进行解读。教辅人员要在校园实践活动中植入校园物质文化,通过举办校园建筑讲座、校园建筑绘画比赛、校园寻宝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讨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深化大学文化内涵建设的队伍中来。
地方大学要想发挥好文化育人的功能,需要依托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活动和网络媒体等育人平台,注重育人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以课程为主的第一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科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并将其融入到学科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结合,构建地方大学文化育人的课程体系。例如,教师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融入到环境科学和土木建设等学科教学中,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第二课堂中,相关部门要创新校园活动内容和形式,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融入游戏、体验、情景模拟等有趣的形式,赋予活动更多的趣味性,[7]调动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此外,在网络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地方大学要加强网络媒体与文化育人的融合,利用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通过巧写标题、善用热词等途径开拓创作思路、创新传播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积极性。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以文化育人。作为新时代的地方大学,要聚焦地方特色文化,深化大学文化内涵建设,强化文化育人功能,让文化育人有特色、有深度、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