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禹偁对宋初白体诗风与技法的开拓

2022-03-18 05:23
关键词:商州诗作白居易

汪 国 林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人。他不仅扩大了宋初白体诗的题材,也极大开拓宋初白体诗的创作技法,其创作方式更加多样,诗歌体裁愈为完备,创作技巧独特,具体技法新颖,诗歌语言与诗歌风格摆脱一味追求浅俗流畅、清丽委婉而呈现出纵横劲健甚至沉郁苍凉的特征。这些都极大开拓了宋初白体诗风与技法,使王禹偁不仅成为宋初白体诗创作的集大成者,也让他成为引领宋初诗坛走向的重要旗手,并为宋诗健康发展增加了艺术积淀。

一、王禹偁追慕白居易诗歌技法

王禹偁注重儒家诗教,关注现实人生,语言风格上推崇通俗易晓,加上相近的思想政治观点与人生遭际,使得王禹偁对白居易其人其诗甚是推崇。

王禹偁在诗歌技法上追慕白居易,并成为宋初白体诗的杰出领袖。二人均喜用对比手法,将“美”与“刺”并放在一起,突出社会矛盾,引起人们的注意。如白居易在《立碑》中,将虽未立碑却被百姓怀念的鞠信陵与立碑树德宣扬自己功德的达官显贵及“谈墓得金”的无耻文人进行对比,使得是非观念更加鲜明,爱憎情感更加强烈。王禹偁的《金吾》诗,将贪婪残暴,嗜杀成性的上将军曹翰晚年生活的富足安泰、子孙满堂与寒饿坚守名节,龙钟头白的老儒士在“宾祀间”却“贫苦无羊杀”的窘境做对比,以凸显世道的不公。

白居易的《观刈麦》《观稼》《纳粟》等,作者不仅仅“坐岸”感叹,而且在对比之中自责之情十分真诚。王禹偁的《感流亡》《对雪》《对雪示嘉祐》《十月二十日作》等诗篇中也是如出一辙,作者一方面真实再现百姓及冒着严寒风雪守边塞的兵民的苦难经历, 另一方面又包含对自己的“小康”生活与身为谏官却“曾无一事裨皇猷”的无奈与自责。

白居易诗歌善于使用比兴手法,或托物言志,或因事喻理,使诗歌含蓄隽永。如《羸骏》,写一匹失主的骏马,因为饥饿瘠瘦被人看成驽马而遭到杀害为喻,意在揭示封建社会有识之士不仅得不到赏识,还遭到无妄之灾的悲剧命运。王禹偁的《啄木歌》《江豚歌》《竹鼬》《乌啄疮驴歌》等等,以动物为喻,或指正直刺贪的循吏,或喻依仗权势逐利自肥的贪官,或刺欺压弱小,贪婪成性的恶吏,或批判陷害贤良的奸佞小人,使诗歌显得既含蓄委婉又犀利有力。

白居易新乐府诗“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结构特点,在王禹偁诗歌中也得到很好的继承,如《不见阳城驿诗》,首句“不见阳城驿”标目, 卒章“德音苟不嗣,吾道当已而;前贤尚如此,今我复何悲?题此商于异,吟之聊自贻”显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至于白居易诗歌喜用白描手法,不避通俗,直言所见,直抒所感,在王禹偁的诗歌中更是普遍。王禹偁甚至直接化用白居易现成的诗句入诗,足见他对白居易的推崇。对此,当时及其稍后的人们都有一致的论述,如:

永叔《余话》云:“学者品藻当今名贤诗,方之唐人,皆云王元之似乐天,欧阳永叔似退之,梅圣俞似孟东野,苏子美似李正封,王禹玉似元微之,石曼卿似杜牧之,或以斯言为中的。”[1]

宋初袭晚唐五季之弊,天圣以来,晏同叔、钱希圣、刘子仪、杨大年数人亦思有以革之,第皆师于义山,全乖古雅之风。迨王元之以迈世之豪,俯就绳尺,以乐天为法。欧阳永叔痛矫西昆,以退之为宗[2]。

宋人诗至欧、梅、苏、黄、王介甫而波澜始大,前此杨、刘、钱思公、文潞公、胡文恭、赵清献辈皆沿西昆体,王元之独宗乐天[3]。

本朝王元之诗可重,大抵语迫切,而意雍容,如:“身后声名文集草,眼前衣食簿书堆。”又云:“泽畔骚人正憔悴,道傍山鬼谩揶揄。”大类乐天也[4]。

从宋元到明清,王禹偁诗宗白居易几成定论,当代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如王延悌先生认为王禹偁与白居易存在直接的继承关系[5]、尚永亮先生认为王禹偁在追慕白居易的同时有所超越[6]、赵艳喜女士则较为全面揭示了二人的关联[7]等等,可资参考,此处不赘。

二、王禹偁丰富宋初白体诗风

方回在《送罗寿可诗序》中写道:“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昉)、徐常侍(铉)昆仲、王元之(禹偁)、王汉谋。”[8]所谓“白体”,通俗的说就是“香山体”,也称白居易体。这其实除白氏外,代表诗人还有元稹。他们的作品当时就很热门,以至“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9]。由于元、白诗体制平易晓畅,具有大众化特点,故很适合宋初文化程度不高的统治集团的胃口,在他们的倡导下,“宋初白体诗”首先盛行于时,形成“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的壮观景象。这其中王禹偁是宋初白体诗的集大成者,其诗风既有宋初白体诗追求悠游闲适,追求平易清丽的共性特征,也有王禹偁纵横沉郁甚至苍凉厚重的个人特质,这极大丰富了宋初白体诗的风格。其风格特质的显现与商州之贬有密切的关系。

(一)贬谪商州前:悠游闲适,平易清丽,浅而不俗

王禹偁贬谪商州之前的诗歌多以闲适诗为主,无论君臣之间的赐宴应制,臣僚诗友的酬唱寄赠,还是为官之初的闲游寄怀,内容都是悠游闲适,诗风清丽流畅,与其他白体诗人相似,只是语言上更加精炼,正如清人贺裳所言:“王元之秀韵天成,常有临清流、披惠风之趣,如‘扫苔留嫩绿,写叶惜残红。’……虽学乐天,然得其清,不堕其俗,此善于取材也。”[10]这类诗作甚多,如《游虎丘》:

乐天曾守郡,酷爱虎丘山。一年十二度,五马来松关。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野性群麋鹿,忘机狎鸥鹇。乘兴即一到,兴尽复自还。不知使君贵,何似长官闲[11]。

此诗作于为官长洲之时,全诗语言极为平易直露,“乘兴即一到,兴尽复自还”,虽用典但令人不觉,内容自在闲适。

臣僚之间酬唱充满闲适雅趣,如《和郡僚题李中舍公署》:“树影池光映晓霞,绿杨阴下吏排衙。闲施屐齿妨横笋,静拂琴床有落花。地脉暗分吴苑水,厨烟时煮洞庭茶。青宫词客多闲暇,按曲飞觞待岁华。”[11]698诗人身闲心更闲,抚琴、煮茶、落花、饮酒极为闲暇,诗歌写景细腻,给人清新淡雅之感。

应制之作,语言典雅清丽,虽有阿谀色彩但含蓄有致,如《七夕应制》:“斜汉横空瑞气浮,桥边乌鹊待牵牛。长生殿冷时无事,乞巧楼多岁有秋。菡萏晚花清露湿,婵娟新月暮烟收。华封祷祝华胥梦,谁道神仙不可求。”[11]702王禹偁以民间故事入诗,又巧妙掺入颂时歌功之意,尾联“华封祷祝”,虽典出《庄子·天地篇》[12],“华胥梦”典出《列子·黄帝》[13],但用典无痕,且韵脚流畅,对仗工稳,是应制的上乘之作。

(二)贬谪商州后:潇洒散淡,纵横沉郁,苍凉厚重

贬谪商州之后,王禹偁诗歌内容与风格主导方面发生明显转折,闲适之作也是如此。前期清新流畅之风虽也时有出现,但总给人以故作潇洒之状,如在商州时期的诗作:

菜助三餐急,园愁五月枯。 废畦添粪壤,胼手捽荒芜。前日种子下,今朝雨点粗。 吟诗深自慰,天似悯穷途[11]738。

——《种菜了雨下》

十亩春畦两眼泉,置来应得弄潺湲。三年谪宦供厨菜,数月朝行赁宅钱。空愧先师轻学圃,未如平子便归田。此身久畜耕山计,不敢抛官为左迁[11]738。

——《偶置小园因题》其一

随着时光的流逝,作者贬谪心境逐渐平复,闲适诗作走向散淡,如:

大燕引新雏,小鸦哺老乌。青青树木间,禽鸟声欢娱。我携二稚子,东园撷春蔬。可以奉晨馐,采采供贫厨。非肉诚不饱,割身实无余。缅怀宋阁老,同日出京都。谪官不携家,留妻事老姑。块然武当下,此乐固亦无[11]659。

——《携稚子东园刈菜因书触目兼寄均州宋四阁长》

商州之贬是王禹偁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逆转,济世之心受到挫折,诗人的心情既愤懑不平又自伤自悼,但更多的是由一己之困看到天下百姓的艰难,对白居易、杜甫等极具现实精神与批判意识的诗歌给予较全面的继承与发扬,儒家济世思想在困顿中得以延续,关注现实,纵横沉郁,苍劲厚重逐渐成为其诗歌主流。

这在王禹偁讽谕诗中表现最为突出,对社会现实反映的深度与广度都是前期白体诗人所望尘莫及的。如《感流亡》,如史诗般地揭露关中大旱之年,百姓的悲惨遭遇,令人不忍卒读,诗人内心充满自责与痛苦;在《战城南》诗中“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对太宗的黩武深表反感;《江豚歌》《竹鼬》等以象征揭示官吏的奸佞群小的丑恶行径。这类诗作给人纵横深沉,凝重苍凉之美,即使是题材短小的讽谕诗作也是如此,如《秋霖》:

秋霖过百日,岁望终何如。嘉谷就穗生,茁茁垂青须。宿麦未入土,大田多泥涂。河阔不辨马,原高恐生鱼。时政苟云失,生民亦何辜。雨若是天泪,天眼应已枯[11]686。

贬谪之后的闲适之作,情感也复杂起来,酬唱赠寄之作越发的关注时艰民情,记游闲逸之中常含贬谪之愤与退隐之意,自伤自悼色彩的诗作数量大增。诗人情感的变化,也使贬谪后的闲适记游多了几分沉郁与哀伤,不少叹老伤病之作,给人苍凉之感。如:

红桃飞尽绿杨深,独倚危楼半日吟。六里山川多逐客,贰车官职是笼禽。

蓬沾残雪经秋鬓,葵隔浮云向日心。身世荣衰不能算,且倾村酒沃愁襟[11]722。

——《春日登楼》

年来潘令鬓初凋,瘦马青衫耻下僚。药债渐多医宿疾,宦情犹切恋明朝。

空江梅雨添幽郁,古县桃花锁寂寥。赖有郡侯知己在,每怜憔悴贳金貂[11]696。

——《官舍书怀呈郡守》

当然,后期的王禹偁诗作也有延续前期悠游闲适,清丽流畅之风,如《公余对竹》:“冠褐飘飘乍退公,引吟留坐一丛丛。买添幽景浑无价,洗却繁阴别有风。曾任雪欺终古绿,也从桃映暂时红。此君合是吾庐物,会种婵娟伴钓翁。”[11]768但不占主导,其总体风格已经发生逆转,并带动宋初诗坛风向。

三、王禹偁开拓宋初白体诗创作技法

王禹偁不仅在诗歌风格上丰富宋初白体诗相对单一的追求平易流畅之风,而且凭借自己杰出的诗才与诗识,在诗歌创作方式、体裁选择、语言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对宋初白体诗都有明显的开拓,王禹偁甚至有博采众家之长的心胸,并且由宗白进而走向尊杜,并成为引领宋代诗坛走向的重要旗手,具体表现如下:

(一)创作方式上由应制酬唱向纪实抒怀转变

宋初白体诗在王禹偁之前,不论是白体名家徐铉、二李,还是一般的馆阁翰苑词臣,应制酬唱是他们创作的主要方式。王禹偁商州之贬前多以闲适诗作为主,创作方式也多应制次韵。商州之贬之后,王禹偁也有数量可观的赠答酬和之作,王禹偁还在离开商州前夕将与好友冯伉、毕士安、朱严等人的唱和次韵之作编成《商於唱和集》。在滁州、黄州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次韵酬唱诗作,但王禹偁突破较为单一的次韵酬唱和的诗歌创作方式变得更为多样,如纪实抒怀、咏史怀古、借古讽今、记游咏怀等等,而且成为创作方式的主流。

创作方式的丰富也与创作心态的多元化密不可分,宋初白体诗人群体,尤其是处于社会中上层的翰苑词臣,创作心态基本以优游闲适,自得意满,甚至富贵称颂为主,没有多少个人与社会下层的愁滋味。而到了王禹偁之时,无论是讽喻之作,还是闲适之作,作者的声音愈见清晰,作者心态也更加多样。

(二)创作体裁上由独好近体向古近体兼顾转变

王禹偁的诗作在体裁上古体、近体兼顾,贬谪之前几乎是一色的近体诗作,商州之贬之后逐渐重视古体诗作,有效地改变了宋初白体诗人近体几乎一统的局面,并与田锡、张咏一起掀起宋初复古之风,并影响到整个宋初文坛。

先看王禹偁的近体诗创作,《全宋诗》存王禹偁诗作十三卷六百三十余首,其中律诗占到整整五卷,占诗歌总数的六成多,其中七律诗歌两百八十余首,占其诗歌总数的近五成,五律数量一百多首,占其诗歌总数的近两成。

王禹偁远远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在徐铉、二李那里,七律只拘束于应制奉和、寄赠酬答、记游山水等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而到王禹偁扩大到登临咏怀、感时伤事、言志守道等几乎无所不包的程度,如:

西接蓝田东武关,有唐名郡数商颜。二千石尽非无道,一百年来负此山。

重叠晓岚新雨后,参差春雪夕阳间。唯供迁客风骚兴,醉望吟看不暂闲[11]723。

——《登郡南楼望山有感而作》

年来失职别金銮,身世漂沦鬓发残。贫藉俸钱犹典郡,老为郎吏是何官。

开罇暂喜愁肠破,堆案仍劳病眼看。自笑不归田里去,谩将名姓挂朝端[11]753。

——《自笑》

人生唯问道如何,得丧升沉总是虚。宁可飞鸿随四皓,未能鱼腹葬三闾。

傅岩偶梦谁调鼎,彭泽高歌自荷锄。不向世间争窟穴,蜗牛到处是吾庐[11]721。

——《放言诗》其四

王禹偁还存有七绝近一百一十首,占其诗歌总数近六分之一。有咏物之作,如组诗《笋》《池边菊》;有写离情别绪的《别北窗竹》《别商山》《别四皓庙》;有闲情逸旨的《长洲种牡丹》《独游南静川》《清明日独酌》;有赠答之作《得昭文李学士书报以二绝》;有咏史之作《读史记列传》《后土庙琼花诗》;有悼念亡友的《哭同年罗著作》;有抒发隐逸情怀的《南园偶题》等等。

王禹偁七绝在艺术上有偏向说理的成分,如组诗《春日杂兴》[11]722,其一以春风“不容”桃、杏,故意过早吹折为喻,流露出自己因直道被贬的不满;其二以“春云”变化无端,喻反复不定的小人。王禹偁虽诗学白居易,是宋初白体诗的领袖人物,宋人许顗评其诗为“语迫切而意雍容”[14],但王禹偁不轻视杜甫,反而以自己诗歌语言近似杜甫为豪,对此《蔡宽夫诗话》记载道:

元之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因请易之,王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邪?”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15]。

此外,王禹偁还有一些五七言排律,如贬谪商州作长达一百六十韵的《谪居感事》,记录自己生平事迹与人生抱负,又作《酬种放征君》一百韵记录自己被贬商州始末及其抵达贬所所思所感;淳化四年由商州迁解州,作《中条山》二十韵,对中条山的高耸挺拔极力称赞,又作《五老峰》十六韵,渲染此峰的高俊神奇等等。虽总体数量与质量赶不上七律与五律,但也丰富了创作体裁。

王禹偁的古体诗创作成就也十分突出。现存五七言古诗四卷,歌行二卷,诗歌总数近百首,他与张咏、田锡一起推动宋初古体诗的创作,从而丰富了宋初白体诗作的体裁。张咏、田锡的古体诗不拘泥一家,李白、李贺、白居易甚至魏晋古诗都取其所需,形成自己特色。王禹偁则更有融合诸家之长的气度,其学李白、李贺神奇的想象,恢宏的语言,纵横的结构甚是惟妙。如:

六龙衔火烧寰宇,魏王冰井如汤煮。

松枝桂叶凝若痴,喘杀溪头啸风虎。

北溟镕却万丈冰,千斤冻鼠忙如蒸。

我闻胡土长飞雪,此时日晒地皮裂。

仙芝瑶草不敢茁,湖川竹焦琅玕折。

西郊云好雨不垂,堆青叠碧徒尔为[11]786。

——《苦热行》

劝君莫把青铜照,一瞬浮生何足道。

麻姑又采东海桑,阆苑宫中养蚕老。

任是唐虞学姬孔,萧萧寒草埋孤冢。

我恐自古贤愚骨,叠过北邙高突兀。

少年对酒且为娱,几日樽前垂白发。

安得沧溟尽为酒,滔滔倾入愁人口。

从他一醉千百年,六辔苍龙任奔走。

男儿得志升青云,须教利泽施于民。

穷来高枕卧白屋,蕙带藜羹还自足。

功名富贵不由人,休学唐衢放声哭[11]786。

——《对酒吟》

王禹偁的《苦热行》一连用了九个比喻写尽了苦热之状,想象极为神奇怪异!《对酒饮》很有几分李白的身影。王禹偁古体诗学白多得其叙事的思维,批判的精神、比兴的手法及其追求浅易详尽的总体风格,如上文提到的《酬种放征君》《感流亡》《竹鼬》《乌啄疮驴歌》《啄木歌》《江豚歌》等等,代表着宋初古体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三)语言结构上的新变

1.语言上平易晓畅与锤炼匠心并存

王禹偁诗歌语言平易晓畅,不避俚俗,这是其诗歌语言上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宋初其他白体诗人诗歌语言的共性。这类诗作俯拾皆是,如《携稚子东园刈菜因书触目兼寄均州宋四阁长》:

大燕引新雏,小鸦哺老乌。青青树木间,禽鸟声欢娱。我携二稚子,东园撷春蔬。可以奉晨馐,采采供贫厨。非肉诚不饱,割身实无余。缅怀宋阁老,同日出京都。谪官不携家,留妻事老姑。块然武当下,此乐固亦无[11]659。

这是王禹偁在商州贬所寄给好友宋湜的诗作,语言朴素,通俗流畅,感情率真,对自己的艰难毫不掩饰,对老友的缅怀也在平常语中流露出来。叙事是如此,就连言志议论也是质朴简洁,直截了当,如《对酒吟》中说:“男儿得志升青云,须教利泽施于民。穷来高枕卧白屋,蕙带藜羹还自足。”

王禹偁也尝试民间歌谣、世俗俚语入诗,如《畲田词》就是典型。更有甚者,王禹偁直接化用白居易的现成诗句入诗,如:

何处春深好,春深迁客家。一杯寒食酒,万里故园花。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16]。

——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其九

左宦寂寥淮上洛,穷愁依约似长沙。乐天诗什虽堪读,奈有春深迁客家[11]798。

——《得昭文李学士书报以二绝》其二

当然,王禹偁凭借自己的突出诗才,加上自己贫贱的出身与独特人生遭际等因素,使得他的诗歌不仅仅在内容上大大拓展了宋初白体诗的范畴,也在诗歌语言上纠正宋初白体诗人平熟滑易的毛病。王禹偁的白体诗歌也有讲究字句,注重格律,在自然朴素之中创造上佳境界的诗作,如其名作《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1]786。

此诗作于淳化三年谪居商州之时,全诗中间两联甚是讲究,对仗工稳,写景独特,动静结合,色彩绚丽,似有老杜的雍容不迫。钱钟书先生对其“数峰无语”尤是称赞,他说:“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改用正面的说法,例如‘数峰毕静’,就削减了意味。”[17]现将字斟句琢的诗句,略举数例如下:

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

直庐久负题红叶,出镇何妨拥碧幢。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笻竹鹤成双[11]690。

——《寄献润州赵舍人》其一

习习气初通,峨峨势自融。渌波归旧水,寒片漾和风。暖想千溪绽,吹疑一夜空。鹭翘休映白,鱼跃乍翻红。缯裂方塘上,琼流巨壑中。漪涟还浩渺,须赖济川功[11]790。

《东风解冻诗》

王禹偁是北宋尊杜的第一人,称赞其诗道“子美集开诗世界”,也积极学习杜甫的诗作,不少诗歌也得其含蓄凝练之美,如他的《对雪》《感流亡》无论题材内容,还是字句章法,都直追杜甫的名篇“三吏”“三别”;《春日杂兴》《杏花》《村行》等闲适之作也有杜甫的神韵,虽“学杜而未至”,但在宋初白体诗人中无疑是最为突出的。正如清人吴之振在《宋诗钞·小畜集钞》中所说:“穆修、尹洙为古文于人所不为之时,元之则为杜诗于人所不为之时也。”[18]

2.结构上叙事与言志结合

王禹偁诗作在结构上具有明显叙事色彩,尤其在古体诗表现得尤为明显,这自然受到白居易、杜甫叙事诗的影响。王禹偁在诗歌中真实地再现“故事”的来龙去脉,再由此过渡到言志述怀,如其五古长篇《酬种放征君》就是典型,开头有大量的文字记叙自己遭贬、奔赴贬所的狼狈概况,然后才是自己的感慨。在讽谕色彩浓烈的诗中更是如此,如上文的《感流亡》,诗人选取典型镜头如史诗般反映关中大旱对百姓带来的灾难,而后是对黎民的同情与对自己的自责。

王禹偁在叙事之中流露自己的感慨,喜用对比的方式突出主旨。如讽谕名篇《金吾》,前部写嗜杀得功,延寿享贵的武人曹翰并给予揭露与批判,结尾却以“吁嗟为儒者,寒饿守名节。五十朝大夫,龙钟头似雪。无故不杀羊,礼文安可越。何况宾祀间,贫苦无羊杀”作结,把儒者文臣与之对比,同时也可看出儒士们的物质贫寒与守护名礼,也有用比较含蓄的比兴隐喻的方式揭示诗歌主旨,如《乌啄疮驴歌》《竹鼬》等,使其结构较为灵活。

即使是近体诗,如七律也有叙事成分,创作思路清晰,有一定的散文化的倾向。如《出守黄州上史馆相公》:“出入西垣与内廷,十年四度直承明。又为太守黄州去,依旧郎官白发生。贫有妻贤须薄禄,老无田宅可归耕。未甘便葬江鱼腹,敢向台阶请罪名。”[11]762诗歌前半部分以叙事的方式记述自己十年为宦生涯。再如《诏知滁州军州事因题二首》之一:“晓直银台作侍臣,暮为郎吏入埃尘。一生大抵如春梦,三黜何妨似古人。不称禁中批紫诏,犹教淮上拥朱轮。时清郡小应多暇,感激君恩养病身。”[11]751诗歌前四句写被召入朝,历任百日后有遭遇滁州之贬的人生经历,后半部分则写来滁州之后自己的生活状况,记叙性很强。其咏史怀古、闲情守道之作抒情言志成分较浓。

(四)修辞手法的创新

王禹偁对宋初白体诗常见艺术技法诸如比兴寄托、对仗用典等等都有明显的开拓。先看比兴寄托的运用。这在讽谕诗作中尤为明显,与白居易是一脉相承的。如《啄木歌》《江豚歌》《竹鼬》《乌啄疮驴歌》等,以动物为喻,或指正直刺贪的循吏,或喻依仗权势逐利自肥的贪官,或批判陷害贤良的奸佞小人,使诗歌显得既含蓄委婉又犀利有力。

再看对仗用典。王禹偁的诗歌尤其是贬谪后的近体诗作,很讲究句法章法,中间两联往往对仗精巧,如《登郡南楼望山感而有作》:“西接蓝田东武关,有唐名郡数商颜。二千石尽非吾道,一百年来负此山。重叠晓岚新雨后,参差春雪夕阳间。唯供迁客风骚兴,醉望吟看不暂闲。”[11]723前文已引的《村行》,数字、颜色、叠词等等都对仗工稳,甚至首联也对仗工整,十分显眼。

王禹偁很重视诗歌用典,贬谪之前用典数量不多更不深奥,基本都做到化之无痕。商州之贬的诗作,屈原、汉文帝、贾谊、司马迁、冯唐、四皓、陶渊明等出现的比例很高,以表达自己无辜遭贬后的愤激及其远害的心理。随着官场的屡遭不顺,老子、庄子、佛禅、道隐的典故逐渐增多,王禹偁退隐的念头时时浮现心头。这类作品如《次韵和仲咸感怀贻道友》二:“好齐生死与穷通,古往今来事略同。轩后谩留烧药鼎,汉皇虚筑望仙台。鉴中容鬓看看老,梦里荣枯岁岁空。不逐冥鸿天外去,可怜焦烂扑灯虫。”[11]794

当然,在王禹偁思想中儒家肯定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因而,他在诗中也经常化用儒家经典中的事典与语典,如《诗经》就经常被化用,如“青青子衿辈,栉比曳朝裾”[11]669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岸上黍离经故国,湖边木脱正高秋”[11]749出自《诗经·王风·黍离》;“因感得时留甘棠,更嗟无位泣麒麟”[11]741出自《诗经·绍南·甘棠》等等,可见其对儒家之道的熟悉与推崇。

王禹偁的用典使事总体而言比较通俗自然,不为用典而用典,眩才逞气的成分更少,这与馆阁体诗人不同,如其《阁下咏怀》:“正向承明恋直庐,年来华发已侵梳。官清自比乘轩鹤,心小还同畏网鱼。西掖永怀王阁老,北门堪叹扈尚书。会当辞禄东陵去,数亩瓜田一柄锄。”[11]705结尾处虽用广陵人召平之典,但即使不知也不影响对整首诗的理解。

总之,作为宋初著名诗人王禹偁,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遭际使得他的诗歌从模拟前人中走向现实人生,为宋诗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题材。在诗歌风格上,王禹偁既有悠游闲适,平易清丽的特点,也有潇洒散淡,纵横沉郁甚至苍凉厚重的个人特质,这突破了宋初白体诗闲适浅易的单一风格。在诗艺技法上,王禹偁追慕白居易,并且凭借自己突出的诗才,在创作方式、创作体裁、语言结构、修辞技巧等方面极大开拓了宋初白体诗创作方法。这不仅使王禹偁成为宋初白体诗创作的集大成者,也让他成为引领宋代诗坛走向的重要旗手,并为宋诗健康发展增加了艺术积淀。

猜你喜欢
商州诗作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早春(节选)
陕西商州:产业脱贫促增收按下小康快进键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商州三录》民俗多样性的叙事
敢担当
——商州实干
商州又录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