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克菊,徐子珺,宋伶娟
(1.山东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 团委,山东 济南 2501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将学校思政课建设摆在尤为突出的位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命题。培养有本领、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新的时代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329。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专门为一门课程召开全国座谈会,明确了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和终极旨归,“立德”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品德和价值观念,“树人”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历史方位都有不同的回答。对新时代中国而言,要“树”的“人”就应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想“树人”,首先就要“立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直接作用于“立德”,因而在“立德树人”任务中居于关键地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2]高校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确保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国高校的鲜亮底色,讲好中国故事,宣传弘扬国家主流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3]大学时期是青年从校园到社会的重要过渡期,是价值观念养成的重要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所有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也是他们在学校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具有覆盖面广和政治性强的特点,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培育时代新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是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能够通过传递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价值观念,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夯实他们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激励他们在新时代努力奋斗、实现新作为,这与培育时代新人的内涵是相互契合的。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各种错误思潮甚嚣尘上的同时,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和青年思想的多变性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内部也存在着思政课教师素质不过硬、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此外,高校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协同培育时代新人的大思政格局尚未完全形成,“课程思政”建设仍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这种大发展大变革不仅体现在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上,还体现在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上。信息爆炸的“数字文明”时代,涌来了多种错误思潮,包括泛娱乐主义思潮、逆全球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等。这些思潮借着网络的洪流,隐匿于大众新媒体的躯壳之下,深入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在时代前列但思想观念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学生往往无法准确甄别,成为多元化社会思潮最主要又最容易侵蚀的对象。
1.错误思潮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4]这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三化”“三失”现象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心中的中心地位,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社会思潮在高校师生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意图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思想中日渐边缘化。这些错误思潮在高校的广泛传播,使得部分师生爱国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失,丧失了追求人生价值目标的动力。多种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也弱化了高校思政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带来严峻挑战。
2.新兴媒体对占领主要阵地形成威胁
高校思政课是对时代新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严守“红色地带”、狠打“黑色地带”、争取“灰色地带”的重要使命。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为人类社会构筑了一种全新的舆论宣传环境,使得传统媒体的宣传垄断优势不复存在,大大冲击了原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宣传工作的生态环境。”[5]新兴媒体承载了人人可以共享的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使高校思政课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努力开展积极、正面的思想政治引领,另一方面网络中充斥着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和观念,对思政课的主阵地地位产生威胁。
3.多元选择使学生价值排序产生混乱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曾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处于青春时期的大学生,极易冲动、缺乏理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受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容易形成不稳定的价值体系。多元化的价值观在学生群体之间展开了“人心拉锯战”,导致部分学生思想迷茫,产生价值认知错位、价值选择模糊、价值排序混乱等问题。虽然缺乏系统的逻辑与理性,但仍给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承带来了一定挑战,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关键课程作用产生消极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更好实现其关键课程功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需求,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性。但目前高校思政课内部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对其在培育时代新人新局面下承担关键课程使命形成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参差不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7]思政课能否发挥其作为关键课程的功能性作用,主要看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而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主导者,思政课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都存在着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理论素养不高。部分教师理论功底不扎实,不能真正理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能做到全面系统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及时跟进党的相关创新理论,也就不能将思政课讲透彻、讲明白,更不敢在错误观点前亮剑,也不能与充斥在学生周围的错误意识形态勇敢作斗争。二是政治信仰缺失。“讲政治”是思政课教师作为“人师”最根本的政治底线,政治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根本的问题。高校中仍然存在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课上讲马列,在课下不信马列,甚至在校园里传播负面言论,个别人还会把消极的观念和错误的思潮带到课堂上。三是人文情怀不深。习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8]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学历、论文和科研成果,忽视了对个人品德和政治素养的考察,仅仅把教师一职作为自己的“饭碗”,只注重与收入和职称名誉挂钩的论文、项目等,在授课时机械刻板地念课本、念课件,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不能及时关注,不能积极回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期待,做不到在温暖学生中滋养学生。四是教学方法单一。面对青年人的教育,要采用符合青年人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教学方法而不仅仅是教师独角戏。部分高校思政课中存在的单向度灌输式讲授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不能有效调动起积极的课堂气氛,学生难以在其中感受到吸引力,不能得到启发性的思考,从而就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抽象滞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7]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吸引力不足,与其在课堂和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
一是课程内容偏枯燥的理论。传统的思政课课程内容偏重理论性,知识较为抽象,若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用生硬刻意的口号进行宣传、强迫性教育往往令效果适得其反。加之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仅仅把课程内容的理论当作机械的知识点来讲解,未能注重大学生对理论信息的掌握情况,忽视对其中蕴含价值的剖析和解读,导致教学内容显得空洞无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变成远离生活的政治说教。只有将大道理抽丝剥茧,宏大的理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寓理于例,这样才能让思政课内容有滋有味、有血有肉,实现从“有意义”到“有意思”。
二是教学内容呈现出滞后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当前,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深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住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和世界的发展走向,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大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上来,使其走进大学生的头脑。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于新时代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观念宣传得不够,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时纳入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且对前沿问题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不高,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缓慢,导致思政课内容缺少鲜活力,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和各类学科教师的协调配合和紧密协作,打好“组合拳”,其他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就当前来看,高校协同育人工作仍然存有欠缺,高校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的引领力薄弱,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孤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课程“要守好一段渠”,但最终目标是要汇成一条河。然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各学科具有其自身所属的“主权领地”,导致其往往只顾履行原本的价值功能,认为对思政教育无从下手,出现各自为政的育人“孤岛化”困境。从各类课程的衔接层面看,尽管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相互渗透和连接是大势所趋,但一些课程存在知识单一化、难以挖掘可利用的思政教育资源、学科之间的信息共享缺位、难以融会贯通等问题,割裂了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此外,高校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独特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引领地位。但在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不深、协作局面尚未完全形成、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的情形下,其引领力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是协同育人理念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高校来说,不仅仅是要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就目前来看,在育人观念上,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老师的工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学科内容为主,难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导致专业课与思政课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时比例不合理,高校培养方案的设置和学生求职的压力使得部分高校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认为专业课程是“主科”,把思想政治课程当作是不重要的“副科”,而忽视对大学生个人思想价值观念的引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需要远远高于对思政课程的需要,认为在求职时公司会更加看重专业方面的技能水平,疏于对个人道德的考察,于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对思想政治方面展现出不关心和不重视的态度。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9]在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政课作为培育时代新人关键课程的路径,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10]网络虽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但不可否认其同时带来的积极作用,如果合理利用,就能使利大于弊。
一是利用网络寻找新颖教学灵感。学生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最新发生、最流行的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这类学生想要了解的教学题材,带到课堂上和学生们讨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帮助和引导同学们辨别其真伪,明确其对错。
二是利用网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优质课程录制分享到网络平台,或者开通网络公开课、开放教师线上集体备课等,实现资源的互通互补。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慕课”(MOOC),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在“慕课”上,我们可以轻松找到名校名师的教学视频,除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观看外,教师也应该多多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探索对于同一理论的不同讲解方法,寻找对于同一问题的多角度分析观点,扩宽自己的知识广度,不断丰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
三是利用网络开拓信息教育手段。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教学模式信息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为此,推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授课相结合,扩展灵活多样的课堂参与形式,对于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教学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课前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社会热点新闻资料和其他资源提前发布到线上课堂平台,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充分思考。在上课时可以同步发布课件,节省大家记笔记的时间,同时对课前问题开展积极的课堂互动对话,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课后可以采用线上教学跟踪、测评等方式,了解课堂效果,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11]高校教师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具体实施者,要办好思想政理论课,培育好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极端重要,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培育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有信仰。有信仰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如果思政课教师自己都不能做到旗帜鲜明,就很难和学生达到共情,也难以调动起内心的教学热情。思政课教师要有敏锐的政治判断力,能够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大是大非时要保持清醒,敢于在错误思潮和错误政治观点前亮剑。要做到严守政治纪律,绝不听信和传播诋毁、抹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错误言论。同时,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理想淡化、信仰缺失等问题,增强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的教学实效,全面落实时代新人培育工作。
二是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培育有知识的时代新人,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有知识。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功底才能在给学生讲解的时候不含糊其辞。“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12]抓住首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形成终身学习、终身修养的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同时还要有宽广的视野,能够立足中国看世界,善于运用国际比较的方法,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规律性、共同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特殊性,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出发来培养时代新人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要有浓烈的家国情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培育有情怀的时代新人,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7]。教师教育情怀的丰富饱满程度决定着教师的职业品质和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师要时刻保持家国情怀和育人情怀,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发展,才能“心甘情愿、身体力行”去教育和感染学生。
空洞的政治说教常常会成为大学生的“耳旁风”,被大学生视作摸不到、够不着的“天书”,而声情并茂、生动鲜活的文化素材往往能够真正入耳入心,在浸润和熏陶中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因此,推动思政课内容建设以文化人、以情动人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的迫切需要。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7]8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具有高度契合性,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堂,既能够有助于培育学生内在的知、情、意、行、信等品质,又能巩固和加深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强国责任感,帮助学生更好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内涵,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二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1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将党史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点内容十分必要。百年党史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内容支撑,思政课教师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以党史故事为切入点,结合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讲好历史人物、精神故事等,增强思政课的立体感和真实性,使同学们在鲜活的事例中被触动、被震撼,从而增进心理认同、情感认同和道德认同,更好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中国共产党的无穷智慧,厚植爱国情怀,实现思政课的引导功能。
“课程思政”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结合,发动全体教师,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育人形式,是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抓手。要打造共同参与、互促互进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培育时代新人的新局面,为此,要在以下两点着力:
一是要精准把握“大”之意蕴。着眼“大”目标,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育人导向,不忘为党育人的初心和为国育才的使命,制定出紧扣时代新人教学目标的培养方案,挖掘出和利用好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教育教学的内容从知识维度、技能维度深入到思想维度、价值维度,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融合,将美好青春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善用“大”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注重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促进,因“课”制宜发掘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和素材,立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讲活“大思政课”,知行合一补齐传统思政课堂的“短板”,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悟真理、担当使命、砥砺梦想。
二是要实践完善“协”之模式。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受教者的需要息息相关,高校思政课必须发挥好统筹引领作用,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联系起来,加强二者的协同性,同时给予专业课程理论方向和思想支撑,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激发出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将专业知识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有机融合起来,即将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放入同一个体系,使二者的要素和能量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实现教学资源互联互通、教学经验方法互学互鉴,提升协同意识和协同质量”[14],形成一个兼具专业性和感化性的有机整体,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要注重育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其他课程也要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授课重点的一部分,找准有效的切入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