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平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张昱平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幼儿园,浙江杭州310000)
探究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方法。自主探究式的活动往往是幼儿在自然的条件下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探究行为,探究本身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发性。在自主探究中,幼儿在兴趣中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研究认为,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中班幼儿在活动时的发现和猜想,并进行推理和验证的自主探究过程的记录,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孩子逐步发现自我,挖掘自我,提升自我。本文笔者针对中班幼儿自主探究活动中呈现出的探究点少、涉及内容狭窄、提出猜想停留在表层、探究受阻后兴趣降低、深入探究能力不够、未得出结论便终止探究等问题,提出了“猜·探·验”的教学设计。
中班幼儿;幼儿活动;自主探究;科学探究
在以往的中班幼儿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大多是课堂中进行的预设活动。虽然孩子们对猜想与探究的活动兴趣十分浓厚,参与程度也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笔者发现中班幼儿存在“探究点少、涉及的内容比较狭窄、提出的猜想也只是停留在表层、尤其在探究受阻后兴趣降低、进行深入探究的能力不够、还未得出结论便终止探究”等问题。那么,如何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笔者在查阅相关理论书籍和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凝练出了“猜·探·验”的教学设计思路并进行了实践。旨在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给予幼儿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幼儿可以从多维度入手,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满足幼儿的求知需求;使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的更新、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树立自己对科学的认知,不断发现问题、推断猜想、获得结论;在探索和研究中,幼儿也获得了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在遇到困难时不会轻易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指南》建议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教学中,要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或由成人提出有探究意义且能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从而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基于上述内容的理解与消化,笔者以“猜”为引领,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利用发现提炼问题和明确探究的方向。
教学案例1
某日的晨间活动,在“野战区”的场地上,小朋友A发现了“两个洞”。两个洞中一个大一个小,并排排列,其中的一个洞呈现为椭圆形,另一个洞呈现为圆形。这一发现引来了其他的小朋友,他们进行了讨论。(小B、小C、小D小朋友陆续凑过来)其中小B说:“这会是什么洞啊?好奇怪啊!”“会不会有蛇啊?”小C说:“不对不对,这个洞应该是蚂蚁洞。”小D摆了下手说:“不可能,蚂蚁洞我见过,是很小很小的!”小C继续:“那是什么洞啊?”
孩子们的讨论还在继续……
上述教学活动观察片段中,可以发现对于在野战区地上突然发现的两个“洞洞”,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并且围在洞口进行了积极地观察和交流。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洞处于同一个平面,且洞口都比较光滑,泥土也与周围无异。幼儿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出了这两个洞并不是新出现的,而是以前就存在的。可以说,上述内容说明幼儿发现了问题,也初步解决了自己的疑惑。为了能够让幼儿们进行深入地探究,笔者在晨间活动结束后,针对孩子的发现和讨论的内容,在稍后的晨谈环节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最后归纳,并给出了三个关键问题:
A.这个洞有多大?
B.是什么洞?
C.两个洞形状、大小、深度都不一样,是同一种动物的洞吗?
笔者组织幼儿们围绕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逐一探究。同时,在探究的方式上,笔者将此次探究放于活动角中,并鼓励有兴趣的幼儿自主结伴。探究活动结束前,每个探究小组选择自己的方式将成果进行小组式的汇报。不仅如此,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笔者围绕三个关键问题对幼儿的探究方向加以实时引导,从而保证其探究方向的正确性。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在组织幼儿开展探究活动中应该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为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会积极帮助幼儿利用各种资源,充分挖掘其自身潜在的探究能力。仍然以前文中的“两个洞洞”为例,笔者设计“三探”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幼儿探究能力的循序渐进式提高。
围绕关键问题:“这个洞有多大?”笔者组织了初探教学活动。在讨论过程中,一些幼儿提到:“要知道洞有多大,可以量一量。”对此,笔者立即给予了肯定和表扬。笔者紧接着追问道:“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测量工具啊?”关于测量的工具,幼儿给出了两种,一种是选用尺子进行测量,另外一种是选择用树枝进行测量。对于中班幼儿而言,其在实际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几乎没有接触过关于测量的知识。而在生活中,部分幼儿可能会有看到家长如何测量的相关经验,这是幼儿提出用尺子测量的动因。
“怎么测量?需要测量什么?”是幼儿们在讨论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基于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对幼儿们及时进行相关测量知识的普及。为此,笔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尺》的教学活动。活动中,笔者带领幼儿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尺及每种尺的适用范围,在集体教学活动后,还选择了一把50cm的塑料直尺测量洞的深度,并鼓励幼儿按照活动中学习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度的测量,最终得出了结果。在用尺子测量的过程中,有幼儿又提出用树枝测量的方法。为此,笔者又鼓励幼儿们用树枝进行测量。
片段二
小E一直在找与洞深度一致的树枝。他首先找到了一根短一点的树枝,并将其放入了洞中。可是他发现放进去后树枝看不见了,于是他又找来了一根比较长的树枝,再次放进洞里,这次树枝露出来了一部分。这时,他用手心贴着地面移动,然后用拇指掐住了树枝漏在洞口外面的部分,拔出来后高兴地说:“这个洞有这么深!”
可以看出,片段二中小朋友利用树枝完成了对小洞深度的测量,非常兴奋。这足以说明了自主探究活动的魅力。通过自主探究完成探究任务,幼儿获取到了成功感。对于片段二中小朋友完成的测量任务,笔者又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这么深是多深?能不能精确一点?”
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们想到了“量一量”的方法。于是,笔者向小E提供了笔,并告诉她可以在露出来的树枝上做个记号,这样量起来会更加精确一些。听了笔者的建议后,小E再次将树枝插入洞中,观察树枝进入洞中的深度,并做上了相应的记号。小E将做好标记的树枝拿到小组里,小组成员们一起开始利用直尺测量树枝一头到标记处的长度。通过几次尝试,孩子们发现与用尺子测量的长度几乎一致。为此,幼儿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管用什么测量工具,洞本身的深度是不变的。
在完成洞深度的测量方法探究后,笔者又组织幼儿们进行洞口(类似圆形和椭圆形)宽度的测量。基于幼儿的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指导:“找到圆心进行测量,并得出测量结果。”
在完成了第一个关键问题后,笔者组织幼儿们探究第二个关键问题:是什么洞?探究过程中,幼儿们猜测的答案主要集中在“蚂蚁洞、螳螂洞、蛇洞、地鼠洞”四个种类。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调动了家长资源以对幼儿进行帮助。笔者将前期幼儿的活动过程利用微信群进行了说明,并鼓励家长利用网络资源、书本资源等途径和孩子一起进行探究。同时,也鼓励孩子用绘画、照相的方式加以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回到班级后与同伴分享。第二天,幼儿们将自己的发现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在分享过程中,通过激烈地探讨,经历推断、否定、验证的过程,幼儿对常识性的生活认知内容逐步充实和拓展,思路变得更加清晰。
片段三
小F:不可能是蚂蚁洞,因为蚂蚁很小,它的洞也很小,我在玩的时候看到过蚂蚁洞爬出的蚂蚁,蚂蚁洞只有这么小(他边说,边伸出自己的拇指和食指比量,留出了一根手指的厚度)。
小F:也不可能是螳螂的洞,因为螳螂没有洞。在植物园,爸爸给我看过。螳螂主要生活在草地和树上,不是在地上的洞里。
小G:也不是蛇洞,妈妈给我看蛇洞,像我们做操的球那么大。(他伸出了两只手掌打开成圆形,比画了一下马上放了下来)
小E:地鼠不生活在我们这里的,也不可能是地鼠洞。
在听完小E的观点后,笔者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地鼠生活在哪里?”通过笔者的这样的追问,小朋友很快就想到可以在网上查一查。于是,很快得到了结果:野生地鼠分布于伊朗、阿富汗等西亚和东欧以及经由中国北部到西伯利亚等旧大陆中部草原地域,实验室里做实验用的地鼠是由野生地鼠驯养而成的。幼儿在笔者的引导和自主探究中得知,地鼠的洞更深而且内部结构要复杂。为此,孩子们再一次查看园内的那两个洞洞。通过实地观察,幼儿们发现园内的洞只是圆柱形,且较浅,内部没有更复杂的结构。因此,得出结论:不是地鼠的洞。
通过上述案例,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利用观察、对比、调查的方式排除干扰的信息,逐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向同伴介绍的过程中语言直观,且能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阐述,说明幼儿具备了基本的探究未知、寻求答案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也是幼儿拥有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
在笔者的帮助下,幼儿们完成了前两个关键问题答案的探究。为此,笔者乘胜追击,又组织幼儿们探究最后一个关键问题:两个洞形状、大小、深度都不一样,是同一种动物的洞吗?针对这一问题,幼儿们进行了积极猜想。他们从洞的外部特征开始进行观察,得出了较统一的观点:是不同动物的洞。这时,笔者引导幼儿们回顾了第二次探索的过程与结果,然后观察洞的宽度和深度,引导幼儿们进行猜想:动物住的洞口大小与其身体形状大小有关,那和洞的深度有关系吗?为此,笔者和幼儿们继续开始了探索和验证。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动物在洞内是需要活动的,所以居住的洞的深度或者洞内的面积要远远大于洞口的面积,内部结构也并不是大家看到的柱形这样简单,于是得出结论:这不是动物的洞。那是什么洞呢?孩子们的探索还在继续……
所谓的“验”就是在探究活动教学中,教师支持幼儿与同伴们进行合作探究以及分享交流,引导幼儿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的发现和乐趣。在幼儿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之后,笔者引导幼儿回顾自己探究的过程:“大家讨论一下,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你的发现和预想有什么不同,分析原因及下一步该怎么做。”通过上述系列问题的逐一完成,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梳理此次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提升幼儿的自我认同感和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兴趣。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们的探究成果,笔者针对此次关于洞洞的探究过程,在班级里举办了一次分享会。在分享会上,笔者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更多的动物的洞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实践证明,笔者的做法极大提高了幼儿们探究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综上所述,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的参与,幼儿们学到了猜想、推论、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也从中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拥有了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科学探究品质。同时,在探究教学活动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翻阅专业书籍,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更加专业化了,越来越能熟练和敏锐地掌握幼儿后续探究的关键点。为此,可以说通过教学实践笔者的综合专业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众所周知,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他们会对生活中各种新奇的事主动注意,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问题,产生探究行为,这是他们探究的基础。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探究是表面的,也会因为各种因素发生偏离甚至终止。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探究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抓住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点,给幼儿提供探究必需条件,让幼儿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并在探究活动教学中帮助幼儿深入探究,满足其本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逐渐将这种对科学探究的态度转化成高水平、稳定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幼儿受益终身。
[1] 周怡.浅谈幼儿科学教学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237.
[2] 侯耿耿.幼儿科学探究的有效支持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20(01):92-95.
[3] 李玉杰.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9(18):83-84.
[4] 俞蓝.幼儿科学探究中的教师角色[J].华夏教师,2019(13):85-86.
[5] 蔡幼春.基于科学游戏提升幼儿能力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9(04):121.
[6] 左静芝.利用留白策略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J].学周刊,2019(13):164.
[7] 尹燕华.《指南》背景下有效发展幼儿科学区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99.
[8] 李爱东.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技能培养与实践反思[J].教育观察,2019,8(03):86-87+115.
[9] 闫洪波,高敏.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6):174-175.
[10] 叶紫雯.幼儿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探究[J].成才之路,2018(30):66.
G612
A
1002-7661(2022)02-00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