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晓
(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山东 淄博 255300)
在文本解读环节,教师需要深潜教材之中,对课文内容做深度解析,特别要观照学生阅读基础展开教学引导,以顺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深度学习中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评价文本、内化文本,需要做好学情调查,对接学生阅读兴趣,与学生展开平等互动交流,给学生提供更多文本解读提示,这样能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文本解读活动中。学生阅读基础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认知基础做实际调查,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做教学布设和启动,为学生顺利进入文本解读环节做好铺垫。文本解读不能追求“大一统”,学生存在个性理解是最为正常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思考和体验,以确保文本解读顺利展开。
如教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在课堂导学环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专门介绍鲁迅的纪录片。教师对学生做学情调查,让学生说说关于鲁迅的情况。学生对鲁迅比较了解,都能对其生平和主要著作进行相应介绍,从而结合视频展开深度解析。进入文本阅读环节,教师对成文背景做分析,并介绍文本构建的明线和暗线,引导学生做深度解读。为激发学生文本阅读思维,教师投放一些思考题:文本主要介绍的不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用“藤野先生”作题目呢?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深入到文本之中,对相关情节做深度思考和梳理,并自发展开互动交流,逐渐达成学习共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一定认知是需要借助的条件,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阅读引导,让文本解读自然展开。
在生本进入文本解读环节后,教师需要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以调动其文本解读的主动性。问题投放、媒体展示、故事讲述、话题设计、演绎组织、角色诵读等,都能与文本解读相对接,学生对这些阅读学习更有认同感,自然能积极响应,主动进入文本核心,展开创意阅读学习。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以最为朴素的语言,介绍了其母亲勤劳慈善的一生,给读者带来很多心灵共鸣。教师在引导学生做文本解读时,先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这里有一组“母亲”的照片,认真观察这些照片,从中选择最像自己妈妈的一张,说说相像的理由。学生被这个设计震撼了,都能积极回应,也就顺利进入到学习环节。学生对自己的妈妈最为熟悉,自然能做出客观评价和介绍。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对朱德母亲的性格特点做具体分析。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体验,自然能给积极反馈,文本解读学习顺利展开。教师借助照片做引导,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文本解读引导方法众多,教师用一组照片做激发,其设计比较有创意,调度效果突出。
文本解读方法众多,教师需要作出优化设计,引导学生做实际操作,在亲身体验中建立文本解读认知。特别是师生平等交流,这是促进文本解读顺利展开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做好设计和组织,真正关注学生的阅读诉求,与学生做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展开个性解读,确保文本解读呈现和谐气氛。学生文本解读存在一定短板,教师要悉心指导,有更多的耐心和热情,这对激发学生文本解读主动性有重要帮助。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配乐诵读音频,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中。学生对配乐诵读比较有感觉,自然能跟随仿读,在反复诵读中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为激发学生文本阅读思维,教师组织学生做鉴赏学习——这篇课文以情感取胜,文本中有不少细节描写,找出其中几处做重点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接受鉴赏任务后,都能主动展开思考和讨论,对文本内容做深度发掘。阅读展示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做主动发言,学生都能给出个性解读。如:“作者介绍自己流泪的情节有四处之多,这些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到特定情绪中,面对家庭的变故,表达对亲情的珍视之情。”教师对学生解读情况做评价,学生参与阅读解读展示的热情更高。
文本解读要有延伸意识,因为文本内涵极为广泛,教师要做好延伸引导,鼓励学生做哲理发掘,从文本深度解析中找到解读切点。课内外阅读对接,对文本解读能发挥更多作用,教师要做合理设计,鼓励学生延伸阅读视野,借助教辅材料和网络渠道展开延伸阅读,对文本内涵和外延做深度发掘,以建立完善的文本解读认知。
教师对接文本做延伸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确保学生自然进入对接性阅读环节,在融合性阅读思考中建立文本解读认知。如《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文体特征鲜明,教师引导学生做文本解读时,围绕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角度做启示,让学生挑选一些经典片段做具体分析。学生针对教师引导做对应阅读分析,对说明文体有了一定认识,教师推出课外对接阅读任务: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标本,围绕苏州园林展开描写和说明的文章也有不少,课外借助网络展开搜集,寻找一些精彩的文本做对比分析,体会叶圣陶先生这篇说明文设计上的精妙之处。教师围绕苏州园林做延伸阅读设计,鼓励学生做对比阅读,成功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热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针对学生阅读诉求展开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文本解读提示,引导学生做创新思考,都能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文本解读不是单纯解释内容或需要完成更多阅读任务指标,教师针对学生阅读基础做对应布设,是需要对学生阅读基础、阅读兴趣、阅读体验实际做深入研究的,如此才能提升教学设计的契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