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伟,武依林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抚顺 113122
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使管理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支持业务,有效地做出精准决策,使资金、信息、管理三个方面做到高效融合,迫切需要实现“业财融合”。业财融合需要财务人员加入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中去,对企业内部流程和各业务模块进行深入接触,并以企业业务为基础,综合利用财务管理的工具,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以支持企业的高效运行。这就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要求他们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协调决策能力,还需要财务人员能够在职能扩大、决策权限增加的时候,要保持初心,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严明的纪律观念和敏锐的创新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近几年,我国在教育领域对各专业的思政教育建设引领立德树人的工作卓有成效,但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与现实脱节、课程内容切入点过高无法有效吸引和感染学生、针对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所谓“课程思政”,是指高职院校在除专设的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专业课和技能培训课的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2],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3]。对于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思政教育建设,就是要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和岗位技能实训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品质,增强纪律观念和创新意识。
现阶段,很多高职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个体意识增强带来集体意识和道德意识的薄弱。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存在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个体意识增强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互联网的普及。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互联网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时刻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冲击。互联网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拜金拜物声音,更容易接触到资金和账目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就很有可能受其影响,以至在未来做出制作假账、挪用资金、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虽已成年,但尚未步入社会,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而仅依靠思政教师的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诚实、守信、按章办事等良好的职业品质则更为重要,在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相关管理技能的同时,更要掌握经济法、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等,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对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建设融合的理论探讨与改革,在理论方面:有的学者提出充分挖掘各类专业的思政资源,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建设”的前提;还有的学者从战略层面提出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政建设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教育课程中的引领作用。在实践方面,作为首批“课程思政”整改高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于2017 年搭建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师资培训、实习实训等平台,建设资源案例库和评价考核体系,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4]。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摇篮,也是会计人才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的主要力量。目前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比较健全,专业课程内容也比较完善,但与思政教育联系相对脱节。因此,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需要加强思政教育建设,注重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双重轨道,才是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的现实需求。
1.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不强
自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工作报告中连续提到“立德树人”,我国高职院校就一直致力于推行思政教育建设工作,不仅在思政课上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各个专业也要与思政课建设协同进行[5]。由于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各高职院校尚未有系统全面的建设体系和框架,除思政课程的教师外,其他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强,对课程思政概念也相对模糊,很难将思政建设运用于课堂。对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传统的观念中,大部分高职院校更注重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学会填制凭证、填写账簿、列出报表就算完成学习目标。因此,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的固有观念中,能够将会计的相关概念、记账方法都教授给学生,则相应的教学目标就算完成,从而忽略了在专业课内容以外的思政教育。其实,对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思政教育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朱镕基总理早在2001 年考察上海会计学院时就曾提词“不做假账”,足以看出国家对会计专业人才思想政治方面的重视。如果专业教师都忽视了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那么学生更有可能在将来的工作当中出现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从事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
2.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切入点欠缺
一个问题是我国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不强,对思政教育建设没有整体认识,另一个问题就是很难将专业知识中的思政点有效地挖掘出来,导致思政教育建设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中实施效果不明显。对于那些对思政教育建设理解不深的专业课教师而言,不能真正理解课程思政育人的内涵,而生搬硬套思政课内容到自己所授的课程中去,即使课程内容含有一些思政元素,但是学生听起来仍觉得枯燥无味,这不仅没有更好地承接思政课内容,又占用了专业课的讲授时间,适得其反,对学生的思想不能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3.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思政课程建设资源不足
如果想要在所授课程中找到更多的思政教育切入点,需要专业课程教师不断地进行自身思政学习,因此,很多时候需要专业学习视频或者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思政点的挖掘。而在网上获取的数字资源或者相关教材中获取的教学资源,有的缺乏合理性和适用性,有的甚至很难获取到。尤其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这就给专业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掘思政教育切入点增加了难度。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对于思政教育建设的教学规范和课程标准设置不清晰,很难将课程思政教学真正落地。
高职院校中的思政教育建设应是以专业课为载体,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相互渗透,实现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共同发展。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也将会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当代大学生是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水平十分丰富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造就了他们思维敏捷、个性鲜明,对新事物、新变化的接受能力更强的特点。虽然在学校中接受正能量的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他们也同样受到一些不良文化和思想的渗透和冲击。尤其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生,像某些上市公司做假账、某些明星偷逃税款等现象,都会给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加之现在自媒体发展迅速,获得信息渠道多样,会给一些辨识能力差的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模糊、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所以从专业层面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课程思政教育并不是要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教育特色,通过思政的科学思维,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炼出来,将其作为专业学习融入思政层面的精神指引。相较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多采用小班授课,对于学生的思维动态和学习过程,教师能够更精确地掌握,并且根据学生状态,做出及时调整。调整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授课进度等,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及时准确解决学生知识和思想上的困惑[6]。并且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具有强大的专业和行业背景,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如果思政教育切入恰当,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和效果超过单纯的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也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引导更有意义。
对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而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具备一定成长能力的体系。对于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建设,真正将这项内容提到教学日程的高职院校非常少,或者即使少部分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政内容渗透其中,但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思政教学模式与框架。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思政教学模式也并非一朝一夕才能构建完成,这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严密的考评体系和长期的经验积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课堂教学中无论从专业课还是思政课的角度,理论教学内容都是连接教师和学生信息的纽带。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过往的专业建设当中,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已经建设了多样的实习实训课程和实践活动,但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合到这些实训课程和实践活动中去是思政教育模式建立的重要任务[7]。例如对于会计信息化、手工账务处理、ERP 沙盘模拟实践等在校内开设的实训课程,在强调学生实操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对于校外实习实训课程,学生需要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中去,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上,提升自我的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党中央提出“课程思政”以来,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合互通,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指导[8]。虽然高校研讨的会议很多,但是明确的考核体系和具体的评价措施并没有出台,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的不到位阻碍了思政课程教育的有效推进。
首先,构建考评组织,完善考核制度。充分发挥高校组织机构的领导职能,成立专门的思政教育建设的考核小组,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支持考评机制有效运行;可以将专业课的授课评价体系应用于思政教育建设的体系中来,将课程思政的授课内容和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指标,也可将其作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其次,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课程研讨小组,定期对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合进专业课程方式进行研讨;思政专业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也可集体备课,通过此方式,激发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法和策略[9]。再次,邀请思政课教师和校领导加入督导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听课,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好的课程思政建议。最后,对于思政课程教育建设,人事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考评制度,根据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激励,从而有效推进高校思政课程建设。
提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充分理解思政教育建设的内涵,教育者先受教育,专业课教师主动树立思政教育意识。在授课之余,学校要组织教师参与思政活动和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思政教育需要持续开展才能取得效果,从而转化为接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10]。其实任何专业的课程内容,均带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需要专业教师主观有所察觉,并善于运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中有很多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因素值得研究发掘。例如:在税费计算与管理、审计学、经济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中就可以进行法律意识、诚信敬业、服务意识能力的教育;在毕业设计实践、岗位技能实训等实践课中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这些思政教育的内容必须由教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将其内化,从而启发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生涯进行规划,从而追求健康的人生。
总之,在新时代,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在社会中具有特殊的职业分工,这决定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思政教育建设的必要性。本文在分析了业财融合趋势下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课程思政考评体系、加强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提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策略,力求将价值引领贯穿于专业建设之中,从而更好地发挥会计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