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演进格局构建

2022-03-18 02:31张学刘荷玉仇伟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治现代化主体

张学,刘荷玉,仇伟

( 1.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办公室 ,江苏 南通 226010;2.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资产管理中心,江苏 南通 226010 )

“治理”及其现代化被确定为国家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改革指导理念和总目标后,迅速由公共权力领域拓展延伸至教育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一元管理格局固化、思维僵化,难以有效调动更多的资源参与自身管理和发展。治理理念的提出,为高职院校管理带来的新的指导和发展方向,将推动其由“管理”走向“治理”的根本性变革。“双高计划”是推动职业教育领域创新的重大行动计划,为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类型,与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在办学过程中也更需多元资源和力量的参与,这也决定了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自身特点。经济转型、产业调整、办学扩张等因素使高职院校自身结构形态、运行机制和调适能力要有质的突变。因此,高职院校从供给侧的视角审视自身的治理和发展问题,对其核心理念、主要特点、发展理路做出缜密思考。

1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突出问题及归因分析

我国的高职院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内部治理上已取得一些成就,也探索出多样化的治理模式。但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我国职业院校的历程尚较短,加之大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来,其传统管理思维惯性依然较强,在内部治理上呈现出一些共性的突出问题,成为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瓶颈。

1.1 治理理念淡薄,治理主体缺位

治理理念淡薄是高职院校通向治理现代化道路上的根本性问题。受传统思维惯性影响和新发展中的“路径依赖”,高职院校在自身管理模式改革过程中仍未对现代治理理念形成积极的悦纳心理,进而造成内部治理顶层设计仍呈现出强烈的一元思维和封闭的治理结构,导致制度建设和具体执行存有明显的缺位、越位问题,严重制约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1]。在此情形下,就高职院校内部而言,教职工、学生等内部利益相关者基本身处治理结构之外,其治理参与度被大为降低,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发挥,成为学校治理的“局外人”。在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上,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者依然多习惯于“指挥者”的角色,而师生则习惯于“执行者”的角色,双方依然未主动走出传统管理思维的“围城”。就高职院校外部而言,合作企业、社会力量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尽管通过参与高职院校牵头成立的董事会、理事会,但由于价值观不同、体制束缚、机制僵化等因素,在实际运行中更多是架起了形式上高职院校治理参与“桥梁”,其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因此,相关治理主体在高职院校治理中治理渠道不畅、实质性作用不足、主体性缺位明显。

1.2 学术权力式微,权力制约失衡

伯顿·克拉克认为,“学术系统如何分配权力和使权力合法化,这可能是最重要的方面”[2]。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架构,是现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术权在现代高校实现治理现代化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制衡作用。但现实中,由于高职院校传统的行政权无处不在,在学校管理中几乎包揽一切。目前,高职院校基本都成立了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学术性组织,以发挥教授专家等专业性人员在学校科研、教学中的引领性作用。但就实际来看,高职院校的行政权和学术权并非完全独立,学术组织的人员构成及运行方式仍体现出明显的行政特征,行政权的强势在很大程度上将学术权的功能和影响虚化,学术权受到干扰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了专家学者参与治学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显现制度设计的初衷,制约了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现代化发展。这一问题可以说与高职院校的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关系。高职院校脱胎于中等职业教育,总体而言发展历史较短,高校办学经验积淀不足,治理理念滞后、经验欠缺,造成行政式管理思维固化,行政权过于强大,学术权发展被忽视,进而陷入行政权倾轧的治理窘境。

1.3 治理文化缺失,发展支撑不足

治理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发展中经过不断积淀所形成的能够彰显自身整体特色的文化形态,它包括治理的理念、价值观、模式、结构等多个方面[3],是一所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能为学校治理现代化提供指引和保障。治理体系与治理文化同质同向、相辅相成,可以说,有怎样的治理文化就可能形成怎样的治理体系,有怎样的治理体系也可能形成怎样的治理文化。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先天不足使治理文化的形成难以受到重视,其发展也举步维艰,陷入了双重困境。一是高职院校对自身治理文化没有系统性研究,多是嫁接本科院校的经验做法,没有看到高职院校的特性,也缺少本校情怀,难以形成合理、系统的治理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二是高职院校治理文化发展缺少明确的理念指向,没有发展的核心主线,对协商、沟通、合作、共赢的现代治理文化缺少普遍性认同,对精神文化价值的认识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

2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目标指向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建设的目标在于实现其“现代化”,以促进其自身及与企业、社会的协调有序发展。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具体怎样治理现代化,以及其标准、特征是什么,尽管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但可参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五标准”并结合高职院自身情况加以理解,形成基本的理论探索。

2.1 目标指向现代化的基本理解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是指以合作共赢、协商民主为主要理念,由来自高职院校内部参与治理的各相关要素按照其内在逻辑构成的有机、协调、动态、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根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五标准”,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要求和趋势,其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治理理念先进,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形成多元治理的核心价值观,并内化成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核心理念;治理机制科学,规范协调好“四个权力”——领导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间的地位、作用和分配关系,形成各权力间相互补充、协调、制衡的局面,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机制;治理过程民主,尊重多元相关利益主体的意愿和合法权利,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做到治理过程有章可循、有监管作保障,确保治理民主性真落实;治理文化和谐,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治理现代化向前迈进,为治理体现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治理结构均衡,开展以治理结构、章程建设、社会合作、专业评价为重点内容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4]。

目前,关于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仁者见仁,尚无定论。但基本可以认为,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通过自身统筹协调调动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内在能动性,充分利用外部政策、资源及现代化思想、现代化科技成果,持续完善自身内部各项制度,推动高职院校高效能、低成本地实现发展目标,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可知,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意指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方法的现代化,是要有规划、有计划地引导、推动治理能力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和发展,这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其间不断发展、完善、丰富,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将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2 目标指向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事物的普遍性需要置于具体背景中来进一步认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置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置于高职院校的客观存在中具体分析和认识。治理体系本是规范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整套制度和程序,但它在高职院校中的话语又具有了其特殊性。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主要涉及三个核心要素——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效果,按照内在逻辑共同构成一个协调、动态、整体的运行体系。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一是开放性。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其在发展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必然性,这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呈现出高度的开放性,要依据社会人才需要和要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在专业设置、职教资源建设、教学过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尊重和吸收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即将人才培养向行业企业开放,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主体,成为共同利益相关者。二是共商性。高职院校目前的治理体系较为落后,体系不全、效率低下、沟通不畅成为其诟病。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使得政策的达成需要利益相关方之间不断地共商调适,在动态中寻求平衡。这种共商性为各利益相关方的有效行使其建议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提供了制度和体制上的保障和平等对话的途径,成为有章可循、规范有序的议事制度和治理规则。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良好的治理体系是良好治理能力的基础,良好的治理能力是良好治理体系的发挥,二者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话语下开展的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呈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治理主体多元化。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开放性是其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现实逻辑,因此,多元治理主体也成为教育治理的本质所在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特征。由此,高职院校治理将打破传统上的主客体二元结构和二元管理模式,向多主体治理的多中心治理格局构建和转向,使多种治理权力和利益相互交织,呈现网格化趋势。二是治理手段法治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之一就是依法治国,实现法治化。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同样如此。在国家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顺势而为之事,其各项工作的开展、各治理主体的活动都需要在制度的框架内依法进行。由此而言,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和契约来规范和约束利益相关方行为的过程[5]。三是治理技术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使教育治理对现代化的依赖性加剧。高职院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和主要依托的治理技术现代化将使治理结构进一步扁平化,加大横向治理边界,提高治理效率,带来治理的便捷和精准,加强治理体系的开放性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共同打造“云治理”模式。

3 多元共治现代化内部治理格局构建思路

从根源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出现更多是缘于传统的一元治理模式和架构,继而造成相关治理主体难以有效参与治理和发挥应用功能。因此,推进内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高职院校需要以多元共治为切入点,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3.1 树立多元共治理念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就高职院校而言,治理理念是其开展治理现代化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思想,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多元主体为基础的治理理念呼应了时代要求和高职院校未来发展需求,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要自我主动更新理念,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推动系统性变革。为此,可从三个方面推动实施:一是遵循职业教育的系统思维,理顺各治理主体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诉求,以多元共治思维统一各方思想,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二是多元治理思想统帅体制机制顶层设计,加强各治理主体的协调性和互动性,越出单一主体管理、封闭性管理的“围城”,以开放的姿态推动科学治理和高效治理;三是关注人才培养治理思维,加强治理思维在教学秩序维护、课堂互动等过程培养中的确立,将教师、学生等作为治理主体,有针对性地引导各方力量树立治理意识和治理思维。

3.2 培育多元共治主体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打破治理一元格局的有力武器和关键手段。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相互间既是利益相关方,又是力量博弈的对手。在一元化格局下,单一的管理力量过于强大,使得其他的利益方力量分散,诉求难以表达,也难以被关注。在多元治理格局下,治理主体各方存在共同利益的契合点,也正是这个契合点的存在,才使得各方有了合作的基础,并通过不断地协调,以确保各方行动的一致性,当利益被侵犯时,则会出现治理主体间的博弈,以寻求最佳平衡。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培育多元共治主体,一是要理顺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既要划分好“条”和“块”,又要避免“条”和“块”的孤岛现象,畅通“条”和“块”的上下左右关系;二是鼓励基层和草根力量参与到治理主体中来,将人数众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治理主体的重要力量深度发掘,制定完善好教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治理规章制度,在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通过章程得以确立,推动多元治理“法治化”。

3.3 弘扬多元共治文化

多元共治理念的树立和实践需要与之相应的文化推动和传承。高职院校的治理文化是一个场域上的概念,它在高职院校的各个领域总有在场,有存在感,也总是通过意义、身份的区分来对利益各方的意义结构及表征机制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解决内容实际问题,带来治理的共识性,推动治理的高层次发展。高校文化代表了其精神特质,具有继承性、稳定性、凝聚性、激励性和导向性的优势[6],对学校的内部治理具有关键性引领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培育开放、合作、包容、共享现代大学文化特质,弘扬积极健康的内部治理文化,并以此为载体,营造平等协商的治理文化氛围,传承多元治理的理念、思想和价值观,发挥好文化的隐性治理功能,使治理文化成为推动多元治理传承和实践的强大动力。

4 结语

由“管理”走向“治理”,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本质所在,这是一场管理理念和实践探索的根本性变革。高职院校因发展时间较短,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突出问题成为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严重障碍,也制约了其自身高质量发展。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首先需要高职院校对自身内部治理现代化目标指向有充分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明确树立治理理念,以此作为未来治理的战略指导思想。就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来说,高职院校应从多元共治的视角,吸纳多元共治主体,培育弘扬多元共治文化,才能推动自身内部治理现代化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共治现代化主体
“多元共治”乐融融
边疆治理现代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食品安全共治 各方需依法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