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洲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1],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成风化人”的要求赋予文艺领域,对文艺的使命提出新的时代课题,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承载、发挥和履行“成风化人”这一重大职责。“成风化人”作为文艺职责这一重要论断的生成不是偶然的,这不仅是对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历史性继承,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逻辑发展使然。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视角,文艺承担“成风化人”的职责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和强烈的现实关照。
根据既有研究,“成风化人”包含了两个步骤,一是“成风”,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时代风貌;二是“化人”,侧重于教育引导,旨在丰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涵养和塑造人的精神品格。“成风”为“化人”的基础,“化人”为“成风”的目的,“成风”在前,“化人”在后[2]。 “成风化人”的实现有赖于文艺载体,重在突出文艺的社会功能,即文艺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作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的文艺是实现“成风化人”目标的有利抓手,也是社会主义文艺自身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艺承担“成风”的功能,实际上反映的是文艺与时代风气的关系问题。文艺所“成”之“风”即“化人”之“风”,包括党风、政风、民风、家风、学风、文风等多种类型在内的时代风气及根据时代和社会差异形成的社会风貌。这一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文艺与时代息息相关。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3],这一重大论断同样适用于文艺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文艺反映论,将文艺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为文艺在根本上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文艺,文艺反映了时代生活的风貌,并深深打上了时代背景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艺不仅能够反映时代生活,还能引领时代风气,促进时代变革,成为时代标志。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把伟大诗人但丁看作一个时代的标志,并热切期望出现一个“新的但丁来宣告这个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4];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等重要文章中,认为托尔斯泰的创作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生活的特点。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5]860这里的社会生活,即处在一定时代社会当中的人民生活。在他看来,没有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就没有文艺,并且文艺对生活的反映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认为:“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6]2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7]这就明确提炼出文艺对时代风气的引领作用,明确文艺是时代风貌的显著标志。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准确捕捉时代之变,紧跟历史之进,响应社会之呼,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1],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
《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化人”作为文艺的职责,表现在“以文化人”。以文化人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代表性论述,也是中国儒家文艺观强调之所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强调人民文艺论,突出文艺与人民的双向互动关系,特别是文艺对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为化人之文,文艺具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多种功能。文艺能够持续影响人、感染人、引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7]文艺对人的影响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表现为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质。这一渐进式进程体现在情感共鸣、心灵净化、精神领悟和余味无穷等多方面,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实现与读者情感的同频共振、与社会生活的遥相呼应、与时代变迁的交相辉映。
作为所化之人,这里的人既是现实的人,也是具体人,而非抽象的人和概念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7]因此,文艺所化之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所指。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号召文艺为工农兵服务[5]850;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文艺要塑造社会主义新人[6]208,这些都体现出了文艺所化之对象的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人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等,处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自然不能脱离文化关系,特别是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人的自由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且表现在精神生活的极大满足,文艺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需要文艺;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文艺活动对于促进人的道德、情感、认知、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5]857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7]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以文化人”[7]。首先,“以文化人”是阐释中国民族精神、禀赋和特点的重要方面,这是由于包括文艺在内的中国文化,历来强调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其次,他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9]。同时,“以文化人”也是一切文化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1],人类的悲欢离合是相通的,“以文化人”能够沟通心灵、连接世界。
文艺要履行“成风化人”的使命,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一方面,从文艺的自身属性来看,文艺的社会价值弱化,价值阐释能力不强,文艺的审美、教育、认识功能让位于娱乐功能,娱乐作用被摆在突出位置,文艺的功能发生严重错位。另一方面,从文艺的外部环境来看,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超越,文艺市场偏向于经济效益而非社会效益,文艺面临被市场奴役的风险,文艺价值遭受市场环境的腐蚀。
一是泛娱乐化的问题。文艺的娱乐功能被提到首要位置,休闲、娱乐、放松成为首先被放大的功能。休闲娱乐本属于审美活动的基础阶段,因为审美活动本身还要经过感悟升华等复杂阶段,所以娱乐休闲是文艺更广泛、更基础的功能。尽管文艺的娱乐化是时代发展趋势,但是问题不在于娱乐功能,而在于把娱乐属性单一化、绝对化,娱乐成为文艺接受对象的唯一目的。崇尚娱乐至上、至死方休,追求单纯的感官享受、刺激体验,满眼尽是“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
二是庸俗、低俗、媚俗的问题。文艺在审美方面本身具有文野之别、雅俗之分。高雅文艺与通俗文艺(也称大众文艺)并存,二者之分并非是绝对,而是相互转换的。尽管通俗文艺受众面广、内容接地气、欣赏门槛低,然而通俗绝非庸俗、低俗、媚俗。一些作品故意以灰色手法揭露所谓的社会黑暗面,假借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外衣表现生活的无意义、非理性;有的追求低级趣味,满足猎奇心理,迎合极少数人的恶趣;甚至有的作品充斥奴化心态、媚俗气息,极力矮化本民族、抹黑本国、抬高外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1]文艺的泛娱乐化和“三俗”倾向实际上已经在为不良风气张目,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削弱文艺的基本属性,最终导致文艺的功能失调、引导失灵、价值失衡。
有时他像一个教员,给各级领导提供具体的指导。1961年3月23日,毛泽东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结合现实对《关于调查工作》一文逐节作了详细讲解,并对调查的技术作了重点介绍。他说,做调查研究“必须恭谨勤劳,把人家当作同志对待。有了平等的态度,当小学生的态度,才能够调查到一点东西”[3]264。
文艺产品流通到社会中,直观地表现为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包括文化、教育等诸多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8]优秀文艺直接反映了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假恶丑的贬谪,体现了智育、德育和美育多方面的教育引导。而市场价值是文艺产品作为一般商品所体现出来的经济价值。现实的问题是根据市场经济环境,文艺的社会价值极易让位于市场价值,文艺的社会效益极易让位于经济效益。两种价值和两种效益的矛盾本质上是文艺生产与市场规律的冲突。当经济利益驱赶社会效益之后,文艺的价值取向发生严重扭曲,文艺生产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文艺产品唯流量、唯数据,只看点击率、收视率,博人眼球、制造粗糙,重视包装形式轻视内容运营、重视收割流量轻视产品质量。甚至有的头部企业为了瓜分流量市场,不惜重金抢购版权,引发恶性竞争,造成文艺市场垄断。
文艺与资本联姻,资本驱动文艺生产,文艺生产迎合市场逻辑,资本鼓吹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推动文艺消费,文艺消费的狂欢不约而至,市场对文艺的奴役悄然而至。具体而言,文艺市场和文艺产业的繁荣是有利于文艺事业发展的,但是文艺的商业化、市场化、娱乐化一旦失控,必将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结果将会导向市场奴役的地步。被市场奴役的文艺,不仅无法营造社会风气,而且会成为不正之风的制造者、传播者,以至于盲目跟风为歪风邪气鼓吹,向市场和资本屈服。文艺脱离了为人民创作的初心使命、同人民群众渐行渐远,这样的文艺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而是以资本为中心,文艺与读者的良性互动遭受破坏,而且丧失了“文以化人”的教育功能。当文艺不是首先作为文艺而存在,而是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存在时,文艺已经彻底失去了其本质力量。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生产论,文艺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具有一般生产规律的共性和精神生产的特殊性。借助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广义的生产包括生产(狭义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广义的文艺生产包括文艺创作、文艺传播和文艺消费。文艺要“成风化人”,必须从文艺生产活动的全流程、各要素出发,才能落地生根、成为现实。针对上一节所述文艺“成风化人”所遇到的风险挑战,我国文艺领域的文艺创作、文艺传播、文艺市场、文艺批评等方面必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突围。
文艺创作阶段是文艺生产全过程的起点,也是文艺承担“成风化人”的初始阶段。如果在一开始就偏离了航向,那么文艺的方向只会是误入歧途,直至走向被资本裹挟、被市场奴役的不归之路。
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成风化人”的核心在于“人”,最终目标也是“人”。脱离现实,文艺内容只能是空中楼阁;远离群众,文艺作品只能是孤芳自赏;离开人民生活,文艺创作只能是无根之木。有的文艺作品只表达一己之欢,久在阶层狭小圈子之中脱离群众而不知,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富贵人家充斥作品荧幕当中。有的作品看似接近人民生活,实际上贬低底层群众、嘲弄贫穷无知,还有的假借反映人民呼声,实际上歪曲现实问题、挑拨社会矛盾。由此可见,文艺创作导向至关重要。在文艺创作之初,文艺创造者要经历深入而实际的调查活动,获取对社会经历的感性认识,才能进入复杂的创作阶段。
其次,坚持内容为王,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7]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打动人心、引领风气要以内容为王、以品质为上,流于形式、包装粉饰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快餐消费,“短、平、快”的内容只是简单粗糙、逃避现实、短暂欢愉的感官体验。要打造“三精”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主体必须加强文艺内容运营、重视文艺产品质量,坚持以质取胜、以诚动人、以情感人。
再次,坚决抵制劣迹艺人,打造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7]培养一大批文艺领军人物、高素质文艺人才,文艺领域才有树立风尚引领风气、弘扬正气的榜样人物。必须加强艺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抵制劣迹艺人,营造清朗的文艺生态。
在抵制劣迹艺人方面有实践可循。中央网信办2021年6月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8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11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极大震慑文艺界尤其是娱乐圈,依法取缔一批严重违法失德的劣迹艺人,关停一大批违法账号,网络文化空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尽管近年来娱乐界整治得到重拳出击,然而治理劣迹艺人工作依然繁重,建立劣迹艺人黑名单、依托各文艺协会加强艺人行业自律等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常态化、机制化的监督还有待探索。
首先,加强文艺传播形式、内容、手段和机制创新。新时代以来,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小说、短视频、网络剧等网络文艺形式层出不穷,微博、微信、抖音、手机客户端等互联网平台深入群众生活。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我国网民规模由2015年底的6.88亿增长到2020年底的9.89亿,互联网普及率由50.3%提升到70.4%[10]。文艺传播要想营造社会风气,必须借助新媒体、新平台,打造融媒体、全平台传播路径,更新优质文艺内容,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营造正能量话题和正面热点,涵养网民、化育公民。针对传统文艺传播媒介,报纸、电视、电台、图书期刊等传统手段要与时俱进,既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传播途径,打开新的经营局面,也要避免原有受众群体的流失。针对线下文艺服务设施,影院剧场、文化展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要充分布局、合理设置、及时维护,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加强文艺团体和文艺组织管理和建设。文艺团体和文艺组织是文艺战线的战斗堡垒,也是落实文艺传播的主力军之一。新时代以来,新的文艺团体和文艺组织不断出现,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作为团结文艺战线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必须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发挥自身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
文艺消费是文艺生产的终端活动,文艺消费者是文艺产品最终的享受者,文艺消费是在文艺市场中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要引领风气、化育人民的突出问题就是处理文艺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解决两种价值、两种效益的关系。只有理顺文艺生产机制与市场经济规律,文艺引领“成风化人”才有出路。
首先,要强化文艺市场监管。只有形成文艺市场的常态化监管,才能刹住文艺被市场经济腐蚀的风险。要加强文艺市场的反垄断处罚,反对头部文化企业的市场垄断行径,防止恶性竞争和哄抬版权价格,同时加强文艺市场主体的资金监管,制止跟风投资、阴阳合同、洗钱等不当行为。文艺市场的恶性竞争带来的不是文艺的百花齐放,而是内容的粗制滥造、千篇一律,抹杀文艺创造的主体性、独特性。特别是近些年来,娱乐明星的金融犯罪对社会造成巨大负面效应,严重影响社会风气、扭曲社会价值。
其次,加强文艺作品审核力度。在出版发行方面,监管部门要严格把控作品内容质量关,取缔内容低俗、思想庸俗、态度媚俗之作,防止作品属性的过度娱乐化;把好作品思想方向关,强化意识形态的监督管理,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之作。有些人认为国内文艺作品审核过度,实际上不是审核过度,更不是不要审核,而是应当改进审核的机制和标准问题。针对当代多元化社会的不同受众群体,文艺作品也应当建立分类、分级的审核标准,从而更好地引导服务不同类型的文艺接受对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7]文艺评论工作具有惩恶扬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独特作用,对于引领社会风尚具有直接的现实力量,特别是对于教育人、引导人具有突出作用。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2015年12月,中央印发《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压缩控制全国性文艺奖项数量,防止文艺奖项泛滥,提高文艺作品质量。2021年8月,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文艺评论不能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不能为低俗庸俗媚俗作品和泛娱乐化等推波助澜。这些意见和要求深刻指明“成风化人”的文艺批评路径。一是要坚持把文艺的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强调文艺的社会价值。文艺批评不能被商业标准、市场利益挟持,现实网络空间中存在的雇佣水军、控评删评、打榜刷榜等恶意行径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文艺批评,市场价值主导下的文艺评论场景将是无理性的撕扯谩骂、推波助澜式的吹捧抬高。二是要坚持文艺批评的艺术标准,突出文艺的审美价值。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艺是人们按照美的形式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凸显文艺的审美属性,文艺才能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才能不只停留于休闲娱乐的表层功能。三要坚持文艺批评的思想标准,突出文艺的教育价值。文艺作品不只需要单纯的艺术性,还需要一定的思想性。只有具有思想性的文艺,才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引领时代风气,为历史留下长久的思考,为人民留下教育和启发。
新时代文艺“成风化人”的使命担当,既是文随世运的时代反映,也是以文化人的文化传统;既有文艺反映论的理论支撑,也有人民文艺论的价值指引。文艺领域纷繁复杂、文艺市场乱象迭起,文艺的属性弱化、功能错位,文艺与市场交织,市场经济、外部环境考验严峻,“成风化人”直面现实困境,亟待实现精神突围。然而文艺实现“成风化人”并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文艺创作要把好社会风向、为人民创作的方向盘,文艺传播要积极引导社会风尚,正风肃纪加强文艺市场监管,持之以恒改进文艺批评工作,这样文艺在新时代承担好“成风化人”的职责才能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