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钱泳往来六札考释

2022-03-18 02:03:03马振君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林则徐道光

马振君, 马 辰

(1.内江师范学院 文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2.四川美术学院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重庆 401331)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退叟等,福建侯官人。嘉庆三年(1798)秀才,九年(1804)举人,十六年(1811)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仕至云贵总督。道光十二年(1832)六月至十六年(1836)末,擢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他以严禁鸦片而名著中国近代史,并成为“清朝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

钱泳(1759-1844),字立群,号梅溪,江苏无锡人。他以太学生候选布政司经历。工书画篆刻,尤长汉隶,精于摩刻,以才艺结交当时名流,如金祖静、毕沅、成亲王永瑆、孙星衍、洪亮吉、凌廷堪、法式善、翁方纲等。他先后为毕沅、永瑆摩刻《经训堂帖》《诒晋斋法书》等,为法帖传播、书法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林则徐与钱泳的人生轨辙大概在道光十二年有交集。林则徐《云左山房诗钞》卷四《题钱梅溪梅花溪上图》诗云:“梁溪客住琴川曲,手种香田结茅屋。一锄明月夹溪花,溪水到门清似玉。朱邸归来白发新,巡檐索笑笑闲身。山前煮石汲丹井,瞥见南枝森古春。秦碑汉碣临摹遍,手掬香泉涤红砚。忽从疏影悟横斜,槎枒骨干开生面。占断烟波渺一涯,众香供养胜丹砂。何时我亦移芳棹,认取孤山处士家。”这首诗未述及年代,而集中与之前后相邻两诗则言之明确。前首《题陶云汀宫保登云台山画卷即次原韵》,所和诗即陶澍《四月二十六日偕邹公眉谢默卿暨诸同事登东海云台山作》,作于道光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①[2];后题《和石琢堂廉访韫玉七十七岁自寿原韵》,首句“百年重九三逢闰”下注云:“乾隆丁巳、丙子暨今岁壬辰,皆闰九月。”由此可断,林则徐为钱泳题诗在道光十二年②。这是林、钱交往的最早记录,二人以题诗画卷为初识引子,开启了日后的密切交往。

笔者因整理《钱泳集》,从雅昌艺术网辑得林则徐与钱泳往来手札五通③,包括钱泳四通、林则徐一通,钱泳《履园文集》与《林则徐全集·信札集》俱失载;来新夏先生《林则徐年谱长编》亦未述及。此外,林氏《信札集》另收录一通致钱泳手札,则已知信札计六通,涉及水利、漕运、吏治等事项,为清代有关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文献参考。兹按时序,抄录六札如下,并略加考释。

林则徐札一

岁除,承以法书屏联见惠,珍荷良深,因冗次未肃谢笺,仅借使附将微意,度已早荷察存。新正四日奉展瑶华,辱叨注饰殷拳,曷胜铭戢。即谂梅溪先生履綦康胜,潭福懋轃,咫尺元亭,欣符心祝。

承寄《言子》上、下篇石刻数纸,虽尚未成全璧,而神采焕发,已可颉颃汉碑。言子开南方文学之源,兹得阁下辑录成编,以椽笔寿之贞石,诚吴中应有之盛举。惟现值漕务吃紧之际,且圣意严切,未敢少有因循,自郡守以下诸君终日讲求征兑事宜,尘俗纷然,一时尚未暇及此。兹将墨拓数纸存留,其副本二册暂还清閟,俟大局确定,自当代为商榷,以副雅怀。先此泐复鸣谢,顺颂新禧,并候安祉。敬完谦柬,不宣。愚弟林则徐顿首。[3]119

札中“《言子》上、下篇石刻”,钱泳《履园文集·新辑言子并刻石记》述及:“爰有言子七十五代孙,前任湖北襄阳府知府言如泗等辑《言子文学录》为上、中、下三篇,所录《论》《孟》《礼经》《家语》诸书略备,而《史记》列传及《论语摘辅象》、刘向《说苑》所载《言子》之文不与焉。兹并录之,分上、下篇,仿后汉《熹平石经》体书为六册,刻石苏州府学,以补陈、王诸家著录之阙,亦以仰遵我国家圣圣相承,稽古右文之至意云。道光十五年,岁在乙未春王正月,儒林郎、需次布政司经历、国子诸生邑人钱泳谨书。”[4]由此可知,钱泳是年正月在苏州度岁,并完成《言子》辑本刻石,锤拓之后即送林则徐,以寻求资助该书刊印。

札中“惟现值漕务吃紧之际”云云,据林则徐道光十四年日记,十月十二日至十二月二十四日,他在镇江催督漕运,防备和弹压粮船水手寻衅滋事,以保障漕运畅通与安全[5]196-202。道光十五年春,又“在江苏究心于改革漕务,已历时三年,未获实效”[1]227。另,来新夏先生引毛应观《钱币刍言续刻序》述及林则徐改革漕务事:“江南漕务,患于银米日加,而实由于帮丁之勒索。当漕兑未开,帮费动以十数万计,脱有一误,州县参革随之,无已,则多取百姓而民生困,挪移库项而国计绌,此漕务所由坏也。当林少穆制军抚江苏时,洞悉其弊,力欲除之,立之章程,公其收兑,刊刻条规,名其书曰《力挽颓风》。自甲午冬至乙未春,无日不究心于此。当是时,在官以为漕船可速开矣,在民以为赋未可渐减矣,孰知旗丁诡谲,迁延至三月而不行,恐渡淮期误以干重咎,不得已仍由旧章而始兑始开,岂非积习之难返,众势之难回乎?然而制军为国为民兴利除弊之实心则苏省之官民所共见也,天下之官民所共谅也。事虽不行,亦何伤于大臣之道哉!”[1]228这些记载与札中“吃紧”云云互为补充,揭示出林则徐在江苏改革漕务中遭遇“积习之难返,众势之难回”的困顿与无奈。

钱泳札一

泳顿首上中丞大人阁下。

敬启者:月前专遣小仆上省诣辕叩安,适值钧驾出巡海上,未蒙赐以德音。所有去冬公请示禁之稿,至今未见,务求抄示,以便上石,常、昭两邑牙户小民所感激不尽者也。闻大人新立公田积谷一事,真所谓思患预防,有利无害,是不特胜于常平、社仓,而实有合于古者井田之法,可否求大人再分付各州县照例行之。在乡村富户,定能踊跃争先,既无劝捐赈恤之烦,而省吏役虚靡之费。不遇歉岁,日积日多,百姓沾恩,上下蒙福,是万世之良法也。泳春时在芜湖晤宫保黄左田先生,说及县治西偏亦立有丰备仓,曾制文以纪之。尚乞大人将新立公田储积之事作记一篇,大书深刻,传之无穷,岂非盛事耶?泳当为公以隶古书丹,以附骥尾也。谨泐。再请崇禧,伏望玉音。不宣。泳顿首再拜。六月十四日。

札中“月前专遣小仆上省诣辕叩安”之“月前”,在道光十五年四月。是月初四,林则徐赴镇江向漕运总督朱为弼交付粮船。四月初七,交付完毕,十五至十八日,返回苏州官署[5]214-217。所谓“钧驾出巡海上”,指督送粮船之事;“海上”即运河之上。

札中所言“新立公田积谷”,指林则徐为赈灾而修建丰备仓事。道光十五年,“正月初十日,林则徐在抚署后整修‘丰备仓’,储粮救灾。二月二十九日建成,即日进粮”。而来新夏先生引毛应观《钱币刍言续刻序》述及林则徐倡议建仓事:“又如癸巳岁,少穆制军议各县建丰备仓,苏省积谷至数万石,各州县奉饬有行有不行。时观宰娄邑,不避嫌怨,独力奉行,敦劝三载,建仓廒二十有四,积谷几及万石。然去任之后,则其收贮散放之宜,经理出入之要,有不可知者矣。一邑如此,况天下乎?”[1]227序中“癸巳岁”即道光十三年(1833)。

札中“泳春时在芜湖晤宫保黄左田先生,说及县治西偏亦立有丰备仓,曾制文以纪之”云云,指黄钺在芜湖倡建丰备仓事④。黄富民《黄勤敏公年谱》道光十四年载:“芜湖频年饥馑,任恤难周,大人命少民谋诸邑之有田而好义者十四家,计亩纳谷,岁得六百余石。大人复请于有司,先出己资买县丞旧署,公同开创建丰备义仓十二座。仍命少民昼夜督工,于九月落成。本年,幸得中稔,登谷如数外,愿附纳者,复得数家,约足千石焉。大人为文记之。”[6]由于丰备仓之法有利于备粮助赈,陶澍任两江总督时,尝会同林则徐专折奏请在江宁设立丰备仓,以备荒歉,并于道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获圣旨允准⑤[7]。

此札述及钱泳行迹,亦将林则徐与黄钺在两地设置丰备仓事联系起来,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利济天下的士大夫情怀,使得这些私人信札被赋予了积极的历史文献价值。

钱泳札二

泳顿首上中丞大人少穆先生台座。泳自四月间叩谒铃辕之后,遂反虞山。闻钧驾枉顾,有失迎迓,守寓乏人,至今抱歉,容俟秋凉,再当谢步也。

乡间田稻,幸前六月初陆续得雨,亦陆续插秧,见在光景,就常、昭近地而论,田禾尚好。惟天无雨泽应时,而枝河浜港,到处干涸,如小儿乏乳,长养难期,再四思维,实无计策。泳尝论之,大江以南,七府一州,为天下财赋重地,岂可令其荒瘠难稔?其病在不通水利,不能蓄泄,故一旱则赤地千里,一水则泛滥无涯。又如人之一身,血脉未和,鲜有不病者。若欲治之,道在开通枝河浜港。若欲开通枝河浜港,其权在地方大吏。泳拟先作《劝农十则》,其开浚之说,当另立章程,非一言可喻,非熟筹不能,尚求大人经济鸿才,拯救斯民于涂炭之中,不特大江以南七府一州之幸,亦天下苍生之幸也。泳乡愚无知,而颇悉种田之法,故敢冒昧渎陈,未识有当否?伏乞电鉴。顺请崇禧。不宣。泳顿首再拜。闰月廿二日。

林则徐札二

梅溪先生阁下:夏初晤别,瞬已三见蟾圆,历鹿尘踪,笺缯偶阙,盈盈带水,回溯方殷。倾奉瑶华,藉谂履綦康胜,潭祉懋轃,引睇风前,欣符心祝。

今夏亢旱,东南各省皆然。吴中自六月以来,虽亦叠次得雨,而底水既小,兼以酷暑旱干,官河俱浅涩难行,港汊更成涸辙,农田艰于车戽,即已种者,亦将有枯槁之虞。承示水道亟须开浚情形,实为此间要务。即如昭文之白茆河,若仍听其壅塞,则上年蛟水与今年之旱,该处皆首受其害,今闻该处之民不知有旱,明效可睹矣。惟是开浚,首需筹费,而官为督办者,只能从事于干河大支。若浜港则须就各乡情形,善为劝导,果皆各浚田头,即已可期集事矣。常熟山田多于昭文数倍,而浚河之举,人人惮于捐资,如福山港已成平陆,叠饬该县劝捐,据云总无肯应者,不识此事果可成否。阁下必悉其详,尚希有以教之。专此泐复,顺候时祺。诸惟朗照。不次。弟林则徐顿首。

钱泳札三

泳顿首中丞大人阁下。日前有书请安,辱蒙赐答,拜读循环,敬悉种种。

前月廿八九日内,枝河干涸,农民束手,至于昼伏夜行,人情汹汹,争此一水,状殊可悯。幸于月之二日,大雨一昼夜,则向之枯者皆青,涸者皆盈,似今岁秋收,虽不能必其大熟,然而可无忧矣。开通枝河一说,非眼前之所能,亦非一言之可决,总求大人与藩宪先定章程,熟为筹划,事无不可行者。

至所论福山港,是商货出海往来大道,谁肯慨捐私囊以行其济之心?若浚河汊港,是业佃自利其田,必能踊跃从事。且经今年干涸之状,人人知所警惕,自不得不思患预防。然农民习懒性成,一遇便了,故尤当设法晓谕,既非劝捐之所能应,亦非请帑之所能办也。当俟秋禾成熟之后,晋谒铃辕,面聆矩诲耳。谨泐。恭请钧安,伏惟垂鉴。不备。泳顿首再拜。七月十日谨冲。

钱泳札四

再启者。近日大小衙内书差之弊,千态万状,俱在洞鉴之中。而关吏之苛暴,尤为可恶。至如眼前一事,敝邻有曹姓者,是孤儿寡妇,以摇船为业,因在郡中往来,顺带些食物,事诚有之,并非贩卖,亦非客商,皆是居乡小户托带之物。敝乡在常熟西南,距郡城七十里,已立四重关栅:齐门外有关主阁,陆墓西蠡口栅,再西数十里有羊尖栅,又有王庄栅。所以然者,是防江阴、无锡偷漏。而于常、昭两邑,路不由关,例所不禁也。

今关吏中有朱文者,披索尤苛,甚于盗贼。曹姓船于前六月廿四泊羊尖栅,而被朱文获住,忤诈其大钱七千文。闰月廿六日,过蠡口栅,又被其拦住,忤诈其大钱十六千文,并将曹姓船提解大关管押数日,直到本月初五日放行,俱是朱文经手,有票而不书明钱数。此种忤诈之钱,皆关吏与守差私窃剖分,而与天家正税毫无干涉者。至曹姓寡妇,计穷力竭,欲投河,欲自刭,几至酿成命案。榷关大人岂知之邪?今但据曹姓一小舟而言,而三旬之间已被忤两次,窃思关栅尚多,又有名红船、白赖船者,不计其数,日夜巡逻,稽查非理,到处荆棘。如朱文辈之贪暴者,自亦不少,民船一经拦住,则百般被索,至于男啼女哭,一时无处伸冤,虽抢地呼天,亦莫之应,必饱其欲而后已。呜呼!小民无罪,而至被若辈戕贼如此,岂非有加于盗贼一等哉!若不经地方官早为惩治,将来必生事端。

闻臬宪廉明,似可将此事送之臬宪,严为查办,举一警百,亦在贪污之列。是否可行?伏乞电鉴。

综上四札俱撰于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闰六月”至“七月”间。其中,《钱泳札一》末署“闰月廿二日”,提供了重要的系年线索。一是道光“十二年”与“十五年”均置“闰”,分别为“闰九月”与“闰六月”。如系“闰九月”,已是季秋,不当有“容俟秋凉,再当谢步”之语。因此,札中“幸前六月初陆续得雨”之“前六月”,应是就稍后“闰六月”而言的,与《钱泳札四》“前六月廿四”“闰六月廿八”表述相近。由此可断,札中“闰月”指“闰六月”而非“闰九月”,即撰于道光十五年。此外,林则徐《〈娄水文征〉序》“如甲午秋之大雨、乙未夏之亢旱”云云[8]406,亦可证钱、林往来信札俱撰于道光十五年。

二是《钱泳札二》所述行迹同道光十二年相关史实不合。林则徐本应于道光十二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因新任河东河道总督未至,仍驻济宁总督河道运署。直至当年六月初八日,方赴苏州接江苏巡抚任篆[1]161,170。而钱泳其时尚在江苏,不可能“四月间叩谒铃辕”。另,据《梅溪先生年谱》“(道光十二年)二月,自清江返棹虞山。四月,往嘉善”的记载,也与札中“(四月)遂反虞山”相左。凡此种种,亦可证札中所云钱与林相晤时间当在道光十五年。

林则徐复札未署月日,当在闰六月廿二日至七月十日间。他就钱氏关于江南水利“若欲治之,道在开通枝河浜港。若欲开通枝河浜港,其权在地方大吏”的看法,亦抒己见,以为疏浚干河大支为要务,“首需筹费,而官为督办者”;若枝河港汊,“则须就各乡情形,善为劝导”,由“各乡”“各浚田头”即可。若“官为督办”,则以“人人惮于捐资”,将使“官”陷入困境。

林则徐莅任江苏巡抚后,对兴修水利等事项尤为重视。来新夏先生《林则徐年谱长编》有云:“(道光十四年)正月,林则徐仍在苏抚任,致力于疏浚河道、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工作。首先着手筹议刘河、白茆河的挑浚,并根据司道各官调查筹议的意见,上《筹挑刘河白茆河以工代赈折》,指出:‘年来河道愈形淤塞,农田连遭积歉,更宜亟修地利,以期补助天时’,而兴挑经费则‘刘河借项兴挑,分年摊征归款;白茆河归于官民捐办’。”[1]204经过艰难的筹款准备,三月初一日至三十日,白茆河修浚完毕,刘河则于四月底完工[1]208。两河修浚之后,即在雨季“发挥了调节雨量的成效”[1]218,也使“该处之民不知有旱,明效可睹矣”(《林则徐札二》)。这说明,林则徐从实际出发,以修浚干河大支为要务,遂有“明效可睹”。

而钱泳以为,干河大支之外,也要疏浚枝河浜港,由官府“设法晓谕”,重点不在于“劝捐”“请帑”,而在于改变“农民习懒性成”,钱氏为此欲拟“劝农”种种规则(《钱泳札二》)。当然,钱泳之建议也有其合理之处,既注重干河大支修浚,也不忽视支河浜港的建设。若无法形成“水利”配套,则难以实现旱时能引水、涝时能排泄。钱泳的治水思想渊源有自,他尝辑刻族祖钱中谐《三吴水利条议》六篇,又纂辑《水学赘言》。其《履园丛话》卷四《水学》论述了江南水利建设问题,其中《枝河》一节有云:“大凡浚治水利者,往往于大工告成之后,力疲心懈,不复议及善后经久之计,每置枝河于不问,辄曰且俟异日,而不知前功尽弃矣。必使各枝河得利业户照田论工,先后并举,各治己田,水远路遥,一时尚难周遍,况漠然置之哉!浚干河时,凡干河诸水,悉决诸枝河,而后大工可就。浚枝河时,凡枝河之水,悉归诸干河,而后小工易成。此不易之论也。”[9]95这些议论与钱氏札二、札三中的观点一致。钱泳与林则徐关于兴修水利的三通手札,反映了当时的有关理论与实践,值得后人认真总结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钱泳札四》当是前札写毕后,欲有所补充,故云“再启者”,应与“札三”同时寄出。札中言及运河各闸、各栅关吏敲诈勒索的恶劣行径,希望林则徐转致臬司严肃查办。虽着墨不多,却坦率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吏治败坏的黑暗现实。

从六札可知,林则徐奉命“巡抚”或“总督”地方事务时,以治水备灾,关心民瘼,勤政务实,而成为那个时代著名的“循吏”,而且,他在处理中西关系方面也表现出超迈时人的远见卓识,敢作敢为。同时,他还礼贤下士,对于钱泳提出的治水建议,虽持看法不尽一致,仍能虚怀若谷,平等讨论。而钱泳作为一介未具功名的秀才,却敢于就水利、吏治等项问题向长官建言献策,表现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儒家胸怀,令人感佩。

要之,林则徐与钱泳于道光十五年中的往来书札六通,字数不过二千余,却为深入了解当时的水利、漕运及运河关闸官吏贪腐问题,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亦可补充或纠正《林则徐全集》《林则徐年谱长编》等存在的若干不足或失误,颇具文献价值。特别是辑自互联网的林、钱五札文本,反映了高新科技的发展已极大拓宽了文献信息的来源,如能引起重视,善加利用,则有助于学术研究更加深入地发展。

注释:

① 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六〇,清道光二十年两淮淮北士民刻本。另。王焕錪《陶文毅公年谱》卷下“道光十二年”亦录此诗,民国油印本。

② 来新夏《林则徐年谱长编》将《题钱梅溪泳梅花溪上图》重复隶于道光十四年、十五年,理由不充分。见该书第225、239页。

③ 雅昌艺术品拍卖网:江苏沧海拍卖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一)”专场第0141号。网址:https://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5018210141/.

④ 黄钺(1750-1841),字左田,号一斋,安徽当涂人。乾隆五十三年举人,五十五年进士,仕至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卒谥勤敏。道光六年致仕,归居芜湖。

⑤ 陶澍撰:《陶文毅公全集》卷六《会同苏抚筹设江宁省城丰备义仓折子》,折后附道光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陶澍等奏筹设义仓以防荒歉一折。江南省连年被水,抚赈兼施,兹据该督等奏,于江宁省会地方筹设丰备义仓,积贮谷石,以防荒歉,共计捐谷三万六千三百余石,业已收有成效。此项建仓备贮,系官民捐输承办,著免其造册报销。该部知道。钦此。”清道光二十年两淮淮北士民刻本。

猜你喜欢
林则徐道光
《林则徐》
雕塑(2022年4期)2022-09-15 07:10:18
一道光
情怀:照亮忧伤的一道光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林则徐禁烟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22
联墨双馨
对联(2016年11期)2016-05-29 09:46:13
极光——不只是极美的一道光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Coco薇(2015年7期)2015-08-13 22:55:11
白成一道光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