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2-03-18 01:33果威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境外审计中心
环球市场 2022年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影响质量

果威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境外审计中心

一、探索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意义

CIA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内部审计活动已从传统的财务账簿审计不断向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转型,审计质量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演变与延伸。当前企业对审计质量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对审计结果质量方面的要求,而是更多将全流程的审计管理活动视为审计质量管理的对象。审计质量管理对于降低审计风险、实现既定的审计目标、发挥“审计免疫”功能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性分析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发挥“审计免疫”功能,进而更好地推动依法依规科学治企。

二、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通常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确保审计过程和审计行为符合内部制定的审计工作管理制度及流程、审计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措施。根据2014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要求,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以《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我国现行《内部审计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年8月修订发布,包括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和内部审计指南,具体框架如表1所示。

三、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内部审计一方面是对国家审计力量的必要补充,另一方面是企业受托责任关系实现的必要保证。本文从作用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出发,将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多方面因素区分为审计环境因素、审计客体因素和审计主体因素。

(一)审计环境因素

1.宏观环境

企业内部审计宏观环境即企业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对未来的审计工作的目标和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目标的实现和作用发挥的前提是高质量的审计成果。作为国家审计力量的延伸,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尤为关键。此外,国际上的一些黑天鹅事件的冲击也会影响作用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特别对主营业务与国际市场依存度较高的企业影响会更为严重。如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使内部审计人员难以跨地区跨境开展审计项目,即便有信息化技术的加持和助力,但远程审计的局限性和其产生的额外风险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微观环境

企业内部审计微观环境即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主要包括管理层对审计价值的认同、公司治理结构和体系、审计制度体系等。通常而言,管理层对审计价值越认同,审计环境越有利,审计实践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越小;公司治理结构和体系越科学,审计的独立性越能够得到保证;审计制度体系越完善,审计工作监督越能够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审计工作标准和规范越有据可依,审计人员越能够客观公正做出专业判断。上述体制机制主要通过影响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审计机构的组织及人员结构、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审计工作水平,进而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二)审计客体因素

审计客体因素主要为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配合程度,任何一项具体审计项目过程的本质是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双向的沟通交流活动。在审计项目中被审计单位能否正确看待内部审计监督的价值和意义,积极主动配合企业背景调查、及时满足审计组资料需求、实事求是与审计组交流审计发现问题与争议,全力推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都将直接影响到审计项目的质量。鉴于企业内部审计中,被审计单位多为企业内部单位,除上述在审计微观环境因素中分析过的管理层对审计价值的认同因素会影响到被审计单位的配合程度外,本文在审计工作实践中会发现,被审计单位自身的一些特性因素,如业务专业化程度等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配合。

(三)审计主体因素

1.审计队伍的专业能力

在影响审计质量的众多因素中,审计队伍的专业能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主要包括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审计工作有着相对较强的实践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每一个审计项目均有着独特的优势,每一项审计发现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面对同样的审计线索,不同的审计人员依据审计经验可能会有着不同的职业判断,得到不同的审计结论和意见,审计质量也会千差万别。此外,审计人员能否在审计过程中遵循必要的廉洁规范也会影响到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进而影响审计质量。

2.审计项目的过程控制

审计项目的过程控制是对审前准备、现场检查、报告阶段、审理阶段、审计结果交流阶段、整改阶段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审计项目的质量和审计工作的质量。审前准备的深入细致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审计监督的范围和审计活动的深度,决定现场检查阶段是否能够聚焦风险和问题,影响查证质量;现场检查阶段,检查的方式、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方式将影响到审计证据采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而影响最终审计成果的质量;审理是对审计发现问题合理性、合规性的进一步检验,是对审计监督的指导,能否切实执行多级审理制度,将极大地影响最终审计判断和审计评价的质量。审计成果交流和整改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审计功能作用的发挥的质量。

3.审计手段和方法

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在信息技术和数据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传统翻阅纸质原始资料和会计凭证的方法已难以适应信息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审计信息化一方面保证了审计证据采集的独立性,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扩大了审计覆盖面,从深度上保障审计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提升了审计信息的时效性,有利于前移审计监督职能,提升审计工作的前瞻性,推动审计方式从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从广度上保障审计工作质量。但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熟悉不同被审单位使用的信息系统、获取的非标准化数据进行清洗等工作耗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数据孤岛、数据建模等手段难以满足个性化的审计项目需求等问题依然阻碍着审计信息技术的引领和转型,如何高效利用好审计信息化为高质量审计发展服务有待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审计主体是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审计师自身的能力素质及其独立性、审计组织及审计方法至关重要;审计环境和审计客体作用于审计主体,即企业内外部环境及被审计单位的配合情况会间接影响到审计师的执业能力,进而影响到审计质量。

四、提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建议

(一)加大审计文化建设和宣传

企业内部审计应加强审计文化和理念的宣传,推动建立防微杜渐、共谋发展的和谐审计氛围。审计不仅具备治病救企的能力,还有能治未病、强企健企的能力。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充分利用审计工作“接触面广、熟悉制度”等优势,与被审计单位分享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价值。此外,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要充分区分“三个区分开来”,辩证地看到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充分客观挖掘问题和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责任界定。

(二)科学审计项目计划和过程管理

内部审计机构一是要制定科学的年度工作计划,综合考虑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情况、历史审计情况以及审计资源情况,合理安排审计项目时间。在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执行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增加突发性的、临时性的审计项目安排。如遇到确需增加的审计项目安排的情况时,应对现有的审计资源进行评估后开展或对相应的审计项目计划安排进行调整,避免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任务不得不压缩审计项目时间、缩减审计程序,或出现审计人员的叠加使用的情况,从而影响审计质量;二是根据审计项目特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推进和尝试跨层级、跨专业、跨部门的审计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充足的审计资源配备,同时要加强与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和发挥监督合力;三是强化审计全流程质量管理,坚持从源头入手,抓好审前阶段审计方案的编写、指导和把关,确保方案重点突出、线索明晰、方法得当、措施可行,避免审计方案流于形式,使其成为现场审计真正抓手;审计现场建立及时汇报和研讨的审计组内部及审计组与派出审计机构之间的沟通机制,确保现场审计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得到最为妥善的解决,对发现的审计问题追本溯源,深入剖析,力争从体制机制堵塞管理漏洞;通过实行多层级审理,确保审计结论公正客观,责任清晰,审计建议切实可行。

(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一支优秀而又专业的审计队伍既是企业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发挥监督作用的基石,更是对开展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的根本保障。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坚决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践行审计全覆盖,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一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对于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深入领会这些要求的内涵和实质,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和企业发展理念,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实践。二是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切实通过审计理论研究推动审计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同时总结实践经验、强化审计成果利用,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站位视角以及丰富的审计经验,最大限度在审计实操过程中兼顾客观公正与质量效率,尽可能地规避和降低审计风险;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提升专业知识背景和科技手段,在拓宽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发挥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职业操守过硬,不会被一己私利所左右和影响,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发表审计意见和建议。

(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审计转型

企业内部审计要强化审计信息化建设,坚持科技强审,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优化审计流程,推动信息技术转化为审计能力。一方面,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深入挖掘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审计业务、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和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升级。在审计项目过程中要转变审计视角,从单点离散向多点连续转变,从事后向事中事前结合转变,从微观局部向宏观整体转变。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要研究建立信息技术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程和规范,探索如何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审计信息资源,有效运用审计所产生的信息和数据,推动构建增值型审计。此外,企业内部审计在充分利用审计信息化的前提下,也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五)探索建立适应企业的综合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在企业内部审计活动中,内部控制制度是审计的依据和准绳。对于审计质量控制而言,明晰的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是审计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石和保障。审计机构要建立健全审计项目工作标准和规范,细化审计项目组织全流程每个节点的具体要求,提高标准和规范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提升内部审计水平,防范审计风险。同时建立配套的审计项目考评制度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审计质量控制流于形式、责任不清,切实保证审计项目质量。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影响质量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质量”知识巩固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