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音乐老师如何做到“提质增效”

2022-03-18 00:54吴玮江西省南昌市珠市学校
成功密码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减人文素养

◎吴玮(江西省南昌市珠市学校)

《礼记》中提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意思是擅长唱歌人可以让别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擅长教学的人可以让人继承他的志向、理想、价值观。我们的艺术教育要让每个孩子首先成为善歌者,同时也要努力让每个孩子既要“继其声”也要“继其志”。

2021 年7 月24 日,“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双减”政策指的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乍一看,“双减”似乎和音乐学科没什么关系,但细想一下,我相信大家就会发现其实“双减”政策对音乐学科和音乐教师的未来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在这场教育变革中,作为音乐老师,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上提质增效呢?

2022 年3 月,江西省教研室“送教下乡,助力双减”主题教研活动在上饶市横峰县举行,省音乐教研员杨文立老师以“老师要在‘教会’上下功夫”为主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讲座,杨老师在讲座中提出她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应该具备三大素养:即音乐素养、人文素养和教学素养。这个观点的提出让我很有触动,使我马上联想到自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江西省音乐优秀教学课例现场展示活动的观课感悟。因此,本文围绕杨老师提出的这个观点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笃行不怠,夯实专业技能

音乐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学科。在娓娓动听的歌声中,在余音缭绕的旋律中,学生感受美、享受美。这美的演绎是以一定水平的音乐专业技能和丰富的音乐知识作为支撑和基础的,所以音乐教师拥有扎实的音乐专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课例交流展示活动聚焦“班级合唱教学”,所有课例都以教材中的双声部合唱歌曲为教学内容,以自然建班制方式进行教学。歌唱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形式”,演唱者通过歌声将个人对作品的情感体验进行外化呈现。在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都乐于多示范、多范唱。作为歌唱课,老师现场示范不仅能更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歌曲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虽然现代化教育科学技术不断丰富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毋庸置疑的是学生们更喜欢“身临其境”,喜欢更为亲切的教师范唱。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在优美的歌声中,学生也心向往之,随之模仿。“自然挺胸、眉开眼笑、气息稳定”“以气带声,连贯、清晰”“声音要像睿智的长者,气息下沉”……在展示的每节课例中我们都能看到教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解歌唱技术要领,声情并茂地示范演唱。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模仿中逐步将唱歌技术要点、技能训练都以明确的要求,依托丰富的教学形式一一落实。

在歌唱课中,音乐教师就是学生歌唱的启蒙者,也是学生声音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声音的开发者。在教学当中反复地聆听录音不如教师的一遍亲身示范,作为技术型的歌唱,我们还是更倾向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师要明白自己就是训练学生声音和教会其唱歌的师傅。因此,音乐老师要不断夯实自身音乐专业技能,才能做学生的好师傅,有了好师傅才会有好徒弟!

在合唱教学中,除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学生的音准是所有执教教师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自然建班制的学生音乐素养参差不齐,这也导致自然建班制合唱教学和学校合唱艺术团的教学是完全不同的。在自然建班制合唱教学中,教师们要以作品审美为核心,渗透多声部的概念,丰富学生的和声听觉,引导学生表现多声部歌曲的和声美。它和学校合唱艺术团的教学相比,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淡化。但是“淡化”不是“忽略”。音乐学科的知识技能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没有音乐知识技能训练的积累,学生难以达到音乐审美的层面。

所以这次展示课例中,教师们都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稳定音准,感受和声美感。他们以两个声部旋律、音区特点为依据,有的用深沉的大提琴和明亮的陶笛来分别演奏两个声部旋律,有的用木琴、铝片琴现场演奏旋律骨干音,还有的采用现代电子设备现场录制学生演唱的分声部旋律,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去感受和声效果。

所以想做一名“好师傅”不仅要唱得好,还要学会“借东风”来帮助徒弟们更高效地学习。

二、博观约取,涵养人文素养

《踏雪寻梅》《西风的话》这两首歌,在童年时我就已会唱,但学唱的时候总有一些不理解的内容,比如:“雪霁是什么?” “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它在哪里?” “西风的话,为什么是西风,不是东风、南风、北风?”犹记得孩提的我边唱着这些歌,边对这些歌曲内容充满了疑惑。所以,观课前我就思考:现在的学生们会和我有着一样的疑惑吗?如果有的话,老师该用什么方式来答疑解惑呢?

我看到一位来自抚州的方老师,以吟诵古诗“等闲识得东风面”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西风”就是秋风,以“晓日西风转,秋天万里明”感悟西风的明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感受西风的悲凉。这一切又很自然地与歌曲创作背景融合,帮助学生体会歌曲所蕴含的深层情感。

有很多人曾这样描述音乐教师的教学:“音乐老师不就是带着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嘛!”我想这些人把音乐学科理解得太狭隘了。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音乐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它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演出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文化进展脉络和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展现,具有非常鲜明而深刻的人文属性,所以“人文性”处于音乐学科性质中的首位。

人文性是音乐教育中最深层次的特性。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及音乐学科自身的特殊性,音乐教育一直处于较为表层的阶段,缺乏深刻的人文内涵。在教育的视域下,需要音乐教师们重新理解音乐教育与人文性的本质含义,探讨“音乐”“音乐教育”与“人”的关系,阐释音乐教育人文性的体现,分析音乐教育中发挥其人文内涵的改进策略,达到丰富学生情感,健全学生人格,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

但是音乐中的人文教育不是脱离音乐作品的知识堆砌,而是带领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音乐要素的表达效果,结合相关人文内容理解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独特的表现作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加动心动情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导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所以音乐教师要多阅读,对人类文化各个领域都应有所涉猎,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更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它处于教师整体素养中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三、掇菁撷华,提升教学素养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能力是生命物体对自然探索、认知、改造水平的度量。

传授知识和能力是教师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教学素养中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所教授课程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把这种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教师把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同时要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学生才可能在随后的时间中不断完善自己,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学素养是考察一名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那么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达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这就考验教师们的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这种能力不强,那么很难让学生听明白传授的知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根据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需要传授的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真正含义,这样才算是成功的传授。但成功的知识传授不等同于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在传授知识和形成能力之间,更加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为学生创设形成能力的空间和时间。用一句话来概括,合格的教师要学会备课用加法,上课用减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教学设计是备课的终端,是把教学分析、过程方法、评价手段等固化、外显的过程,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或“备忘录”。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高下,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准。

备课时首先是备教材。教师一定要了解各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要了解和把握好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体会出每节课的重点和关键,建立起知识的体系网络。其次是备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用加法备课的含义,就是在备课预设的时候,尽可能考虑到多种方案。因为在同一个教学交流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引发不同的教学态势。特别是音乐学科。音乐学科有着和其他自然学科完全不同的特性就是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这一特性就决定了学生在同一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所以音乐教师在备课时更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能进入课堂之后,完全不顾学生的直观感受只是一厢情愿地按照既定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

备课,固然越细越好。但走进课堂,则未必是越细越好。

当教师走进课堂时我们要学会放手,善于给教学做减法。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除必须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的释义:带领,启发。教学中忌讳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表达,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能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学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学会用减法的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备课所预设的,未必都需要全部在课堂上呈现。如果发现学生已经达到了某种层次,或者学生发言内容超越备课中的预设,则教学设计中的内容,当舍则舍。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知道,有舍才有得。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都是由问题开始,以实践为载体的。

教师适当的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同时在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将想法实施。教师还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音乐课堂中的减法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玩音乐。“玩”也是我们每个人身心自由的需要,是合作精神产生的源泉之一。“玩”能令人兴奋、令人鼓舞。

音乐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以“玩”的心态、 严谨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去深入了解, 开拓自我创新的音乐领域。现代音乐课堂知识是多元化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少一些牵制,多一些放手,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传授学生更多知识,培养学生更强的能力,达到更高的审美层次是音乐教学的目的。教师用加法备课是课标、教材的要求,用减法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猜你喜欢
双减人文素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