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利 袁汝奎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临床对上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抗凝药物实际应用情况,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的最佳选择。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血管外科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共45例。结果:45例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療患者33例,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患者12例。结论:华法林在我院上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中使用率更广。
关键词:上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UEDVT)是指血液在上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静脉血栓栓(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一种表现形式,血栓常形成于锁骨下静脉、腋静脉及肱静脉等处,可能延伸到头臂静脉、上腔静脉或颈内静脉[1]。上肢深静脉血栓如何抗凝,目前国内指南没有明确推荐意见。2016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指南[2]推荐,除某些特定情况下,建议 UEDVT 包括腋静脉和更近端的静脉血栓患者采取单纯抗凝治疗即可。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抗凝药物的更优选择。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血管外科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共45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5-88岁,平均年龄(64.45±3.66)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的主要表现症状为上肢发硬、肿胀、疼痛、皮温升高和静脉曲张等,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超声检查确诊为上肢深静脉血栓。排除标准:单纯静脉曲张的患者或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未规律服药或未规律复诊的患者。
1.3 抗凝治疗
45例患者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患者33例,剂量为2.5-6mg,每天一次,维持INR为2-3。使用利伐沙班片(拜瑞妥)抗凝患者12例,剂量为10-20mg,每天一次。疗程为1-6个月,疗效观察时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
1.4 疗效判定
患者每日按时用药,定期复诊。通过用药后行静脉超声检查,观察血栓改变情况,分析上肢深静脉血栓再通率。疗效判定:(1)用药后复诊静脉超声提示“上肢深静脉未见明显血栓”,疗效判定为肌间静脉血栓治愈;(2)用药后复诊静脉超声仍提示“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判定为上肢深静脉血栓未治愈;
2.数据处理与分析
先用excel表统计所有数据资料,然后所有资料输入SPSS22.0统计软件包,3个治疗组间治疗结果比较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45例患者,华法林组33例,经抗凝治疗静脉超声提示未见明显血栓29例,仍有血栓4例。抗凝治疗过程出现3例不良反应,出血情况为1例皮肤瘀斑、1例眼睛疼痛、1例鼻出血。利伐沙班组12例,经抗凝治疗静脉超声提示未见明显血栓11例,仍有血栓1例。在总体有效率方面,利伐沙班组似乎更优于华法林组,但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具体情况见下表。
4.讨论
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样,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年龄>60岁)、恶性肿瘤、留置深静脉导管、输血史等[3]。上肢深静脉血栓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2.0-5.0%[4]。正如上所述,上肢深静脉血栓目前国内无明确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如何有效、规范的抗凝治疗,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本文研究使用的抗凝药分别是利伐沙班片(拜瑞妥)和华法林钠片(芬兰)。利伐沙班是一种直接Xa因子抑制剂,与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用药剂量固定,吸收起效快,无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较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等优点[5]。而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用药历史长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房颤、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等的抗凝治疗和预防,用药经验丰富,在临床上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6]。
本文研究结果看,利伐沙班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华法林组。血管的内皮细胞是凝血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内皮细胞功能下降或功能紊乱将使凝血因子、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受到影响[7]。田坤等[8]的研究表明利伐沙班对下肢动脉硬化的小鼠治疗后静脉血中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同时,利伐沙班能够改善血清中NO和ET-1的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结果提示利伐沙班可改善下肢动脉硬化小鼠血管内皮功能,利伐沙班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大于依诺肝素。Brunetti ND等[9]的研究表明对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直接口服抗凝药的疗效和复发率均优于低分子肝素,在出血事件和并发症方面具有相当的安全性。
综上研究,考虑利伐沙班在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效果,结合临床医师的用药经验选择,作者认为在明确需要抗凝治疗的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以优先选择直接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且需结合影响学检查确定抗凝时限,还要关注患者的出血风险。本研究研究例数较少,尚需大数据循证医学数据指导其规范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并减少风险。
参考文献:
[1]都丽萍,张翠莲,梅 丹.香豆素类抗凝药的临床评价与合理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08.018:576-579.
[2]田坤,孟路阳,陈世伟.利伐沙班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 p38MAPK/NF-κB通路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8,21(5):757-760.
361650190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