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3-18 00:40:40周一心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周一心

摘要:目的 探讨谷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至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计41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0例)与实验组(2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实验组加用谷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抗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优良率:实验组95.24%,对照组75.00%,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谷紅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采纳。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谷红注射液;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前言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长年居高不下,严重情况可导致患者死亡,经过临床治疗后多数患者仍然存在相应的后遗症,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1]。目前对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分析疗效更佳的治疗方式,本文共收治41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两组治疗,详情见下文。

一、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计41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均为急性期患者,病程在7d内,给予头颅CT检查表现为单发腔隙性脑梗死,同时将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患者排除。

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0例)与实验组(21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61-85岁,平均(73.45±2.60)岁;实验组中,男12例,女9例,年龄60-87岁,平均(73.85±2.26)岁。对比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方式,给予降颅压、改善循环、抗血小板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谷红注射液(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H22026638)治疗,将20mL的谷红注射液兑入250mL的氯化钠溶液内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14d。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大于90,病残程度0级;良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45%-89%,病残1-3级,可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18%-44%,病残程度4-6级,差表示病情无改善甚至加剧[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范围为0-42分,随着评分的递增,代表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对患者的意识、运动、语言、赶紧、眼球运动、共济运动、视野等方面进行评价,若评分≤4分,表示轻型神经功能缺损,若评分≥21分,表示严重神经功能缺损。

三、结果

(1)临床疗效

见下表1。实验组优16例,良4例,治疗优良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不良反应

见下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出现1例头晕,2例恶心,实验组1例头晕,1例恶心,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NIHSS评分

见下表3。治疗后,实验组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

四、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长年居高不下,对广大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大,许多患者治疗后仍然存在后遗症,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的影响,需给予积极合理的临床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

五、体会

谷红注射液主要由红花、乙酰谷酰胺组成,其中红花可对抗血小板聚集,将自由基有效清除,达到舒张脑血管的效果,乙酰谷酰胺可将血脑屏障穿透,将脑神经功能进一步改善,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功能,并改善神经细胞代谢情况等[3]。谷红注射液成分中的乙酰谷酰胺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后,在星型胶质细胞内分解为γ-氨基丁酸(GABA)与谷氨酸,其中GABA从胶质细胞中转运释放出后与神经元GABA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兴奋性氨基酸(EAA)的释放,对抗EAA兴奋毒性,保护患者的神经。GABA将葡萄糖磷酸酯化酶活性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葡萄糖代谢活动,GABA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维持患者神经应激的能力,将血氨降低,改善患者脑功能。许多学者研究指出,谷氨酸可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达到抗氧化损伤的效果,对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脑缺血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达到良好的神经保护效果。

综上可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谷红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谷红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谷红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1):1665-1670.

[2] 王松,朱春丽,张小红,等. 谷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纤溶系统等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4):1065-1069.

[3] 盛飞. 谷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0):11-13.

3673500589253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4:34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07:47:08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