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赵林
痔病作为肛肠外科发病概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无论男女老幼都有发病风险。但大多数患者缺乏对这一疾病的正确认识,发病后难以启齿,在疾病早期未得到充分干预,以至于病情不断加重。随着传统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新治疗方法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痔病的治疗效果。这些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对痔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病
中医内治
中医非常重视内治法。在实际治疗中,将痔病患者分为4种不同证型,即风伤肠络型、湿热下注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气陷型,然后进行辨证治疗。对风伤肠络型患者,坚持清热、凉血、祛风的临床治疗原则,可采用凉血地黄汤加减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应用中成药槐角丸;对湿热下注型患者,坚持清热利湿、化瘀消肿的治疗原则,中药可采用五神汤加减治疗,中成药可以选择脏连丸,每天2次,每次1包,采用温水送服;对气滞血瘀型患者,坚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治疗原则,可以采用桃红四物汤或活血散瘀汤加减进行治疗,中成药可应用血府逐瘀胶囊,每天2次,每次6粒,采用温水送服;对脾虚气陷型患者,坚持益气健脾、升阳举陷的治疗原则,中药可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成药可选择补中益气丸等药物。
西医服药疗法
近些年来,以肛垫学说作为理论依据,针对痔病病理生理变化,采用相应的西药口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西药大体可以分为微循环调节剂和非特异性药物两种。其中,微循环调节剂在临床上也被称作静脉活血药物,如草木犀流浸液片,患者采用口服方式,每次4片,每日3次;还可服用地奥司明片,这也是治疗痔病的常用药物。非特异性药物主要包括三种,分别为止痛剂、大便软化剂以及止血剂。止痛剂在临床应用中主要包含洛芬待因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大便软化剂主要包括麻仁丸、聚乙二醇4000散、乳果糖口服液等;止血药主要包括云南白药、维生素K或者肾上腺色腙片等止血药物。还可采用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酚磺乙胺以及氨甲苯酸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外治疗法
外治法主要包含熏洗坐浴法、外敷法、塞药法、枯痔法以及针灸等。其中,熏洗坐浴法是通过采用熏洗合剂(苦参20 g、大黄20 g、黄柏20 g、秦艽20 g、白鲜皮20 g、冰片3 g、五倍子20 g、当归20 g、乳香20 g、芒硝30 g等)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疼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属于临床上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外敷法主要采用马应龙痔疮膏或者肛泰软膏,对患处进行外用治疗;对急性发作,水肿疼痛明显的痔疮患者,可采用硼砂散外用治疗,能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塞药法常用的栓剂主要包括普济痔疮栓、肛泰栓、太宁栓。枯痔法包括枯痔散外敷法、枯痔钉疗法和枯痔注射法,属传统中医学外治法。还可通过针灸对痔疮患者术后的尿潴留、肛门部疼痛进行有效治疗,预防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有良好的效果。
手术疗法
对久治不愈,已形成较大混合痔或环状痔的患者,应该采用手术方式治疗。通过手术摘除患者痔核,或者采用缝扎等机械手法使之栓塞或萎陷;采用电凝或激光疗法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外痔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切开治疗,取出血块。近些年来,临床上出现了一种治疗痔疮的新技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也被称作TST微创术,通过特制的肛肠镜形成不同的开环式窗口,利用吻合探头锁定痔核,针对痔核的大小、多少调节痔黏膜的切除范围,最大限度保护了肛门的正常功能。
其他特殊方法
在痔病的治疗中,也可以采用注射疗法,主要是将药物注入患者痔核内,从而起到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注射剂主要包括硬化萎缩剂、枯痔坏死脱落剂。其中,硬化剂在各期内痔患者治疗中较为适用,但容易复发。如果注射过浅,患者容易出现黏膜溃烂、脓肿;过深则容易出现组织硬化。而坏死剂在应用过程中,剂量过大会引起术后坏死性大出血或者感染性坏死,且整体治疗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肛门狭窄后遗症,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
日常生活保养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保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少食用辛辣刺激性以及油腻的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在排便时玩手机或者读书等;经常对肛门进行冲洗清洁,勤换内裤;常做提肛运动,具体做法是:保持全身放松,摒弃一切杂念,有意收缩肛门,完成提肛后放松,每次反复练习30次,每天2次。如出现轻度不适、疼痛、瘙痒以及便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痔病作为我国临床常见疾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治疗。为有效提升痔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中医以及西医的临床优势,促进患者较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