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大连财经学院 党政办公室,辽宁 大连 116600)
自媒体(We Media)基于现代化、电子化的数字技术和网络设备传播和生产信息,各方面共同决定了自媒体传播生态的复杂化,传播主体和平台都突破了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话语权独霸,信息涉及元素更加广泛,传播内容更加多元化,政治参与、思想沟通、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无法独善其身。自媒体平民化的特征,能够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输出式”为主的弱势方面。2020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要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自媒体传递信息的“非规范性”,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极大变量因素,“师者权威”日渐式微,“内容为王”的内构力逐渐弱化,“把关式”教育与浅层化认知短板愈加明显[1]。人文关怀教育与自媒体特征相呼应,顺理成章成为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成为网络思想政教育新阵地中的理论支撑之一,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以人为本”思想、自由、全面和个性等特征,赋予高校思政教育新功能,其实现路径由此成为推动网络思政教育的有力推手。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新的形势,人文关怀隐性思政教育表现出巨大生机,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实现其育人性,以及重塑其公共性的必要力量,彰显出人文关怀本身的时代价值。
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作为自媒体的庞大用户群体,思想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求在教育领域为自我发声。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集中统一的单向灌输,着力于限制甚至改变学生的正常需要,极易造成学生独立人格与尊严的缺失,从而导致教育目标偏离思政教育的本来面目。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价值与实然效果之间的差距由此凸显。人文关怀作为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倾向于不动声色地开展教育,或者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当然,这是基于高校学生主体意识觉醒的速度加快,日益排斥单向灌输、频繁说教、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尤其排斥此教育方式带给思政教育的枯燥乏味。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能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衍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将思政教育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使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思政教育,产生心理认同感,昭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人文关怀教育价值。而这种心理认同感正是人文关怀与思政教育效果的内在逻辑。深层次而言,自媒体使得社会价值体系变得多元化,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愈加丰富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加大,新时期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等,更加需要思政教育范式以更加自觉的方式向“人学”转换,而人文关怀教育正是在满足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学科发展需求和高校学生内在需求的前提下,以实现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目标[2]。换言之,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是保证其实效性提升的根本手段之一。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同时还具有现实必然性。理论依据方面,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启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即具有社会性”的原理,决定了思政教育应深入、全面了解和关注人的状况,体现人文关怀。“现实中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需要”,又决定思政教育应关注教育对象的物质、精神、社会秩序和道德信念等需要,体现人文关怀。“人具有主体性”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决定思政教育应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始终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实践依据方面,我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人文关怀问题,且我国长期的改革实践始终践行人文关怀理念。毛泽东思想强调思政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邓小平加强探索思政教育的实践,充分肯定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强调思政教育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人格尊严,还应重视感情联络;江泽民强调“要引导群众自己教育自己”,是对受教育者地位的肯定;十六大以来的领导人以此为基础,明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观点。现实必然性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人们的主体意识在自媒体时代被空前激发,前所未有的“自我”促进素质普遍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培养、塑造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注重人文关怀成为其本质要求,能够助力思政教育文化育人功能、促进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客观需要的实现[3],无疑是高校思政教育育人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作为一种动态属性,随着自媒体大众传媒和网络信息交流技术的革新,其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的公共性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革新,而人文关怀恰恰是能够弥补思政教育话语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即公共性实现的必要因素和前提。具体而言,人文关怀重塑思政教育主体的公共性。针对“思政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调控者”,一般情况下将此主体狭隘地替换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而人文关怀的视角将其全面替换为国家、社会群体组织、民众等能够履行、承担、组织和实施思政教育职能的人。相对于思政教育主体,客体主要由人构成,是具有主体性的教育对象,在某一阶段又会成为主体,因此具有复杂性。而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对客体公共性的重塑作用就体现在,当教育对象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时,能够通过对公共生活保持关注与热情、,能够有序参与公共生活,以及自觉选择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等方式,表现出自我教育的公共性。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作为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一般包括思政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人文关怀能够通过培养教育主客体的公共精神和媒介素养,重塑教育内容相关的思想、理论、目标、观点等,彰显内容的公共性。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能够区分思政教育的方法和载体,尤其肯定载体的从属地位,具有承载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功能,以此保证介体公共性的实现。同时,思政教育环体,即教育环境,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要素都有着重要影响,人文关怀能够通过适应、利用和改造等方式重塑其公共性[4]。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一个新课题和趋势,却由于理念认识不到位、主客体协调力不足、方法创新力不足,以及执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面临发展困境,导致思政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实践能力和体系等亟需改革。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透露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对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发挥方向性的指引作用,意味着高校思政教育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本,要加大对学生思想观念教育的力度。然而,大多数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时依旧践行传统观念,且忽视对人文关怀新理念的学习和理解,更遑论对学生进行新思想观念的专门教学,而是直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对自媒体媒介和平台的使用频率也极低,主要围绕教材,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德、法律法规和日常行为约束等方面的理论教学,其中的案例由于未能够及时更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需求相差较远,导致学生无法在理论学习中产生共鸣,想法和感受也无法及时表达,学习兴趣降低。缺乏人文关怀相关概念和正确理念的指导,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高校等教学主体对学生情感认知和需求的重视程度愈加降低,出现教学方向性的错误,距离关注、关心和关怀学生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远,“因材施教”成为形式主义的载体[5],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正确三观的塑造。
自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主体范围较大,可概括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主要包括专职教师、辅导员,而教育课题主要指高校学生群体。现阶段,教育主体后续发展发力,成为阻碍人文关怀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专职教师队伍活力不足,虽然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是职称等级较低的教师,整体在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方面的活跃值偏低,而这部分教师大多数在35岁以下,对未来高校思政教育,尤其是人文关怀教育的影响力较大,直接影响教师队伍后续发力。同时,在市场经济下,高校思政教师的工资收入与职称密切挂钩,于是这部分教师与职称较高教师的工资差距十分明显,又引发情感方面的不满和对工资制度公平性的质疑,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职业认同;而且,我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国情决定高校行政职务的重要性,而部分思政专职教师兼任行政职务的补贴较高,进一步拉大内部收入差距,对行业内部的公平性提出较大的考验。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意志与信念整体较为薄弱,虽然其职业认同较高,但是由于对未来职业发展信心不足[6],占用大量业余时间考博或者转岗,而学生心理和情感问题也同样需要占用大量时间进行疏导和管理,造成个人规划和本职工作之间矛盾凸显的结果,加大后续发展隐忧。很显然,主体队伍各自发力不足,导致其合作能力不足,面对需求不同、规划不同的多样化教育客体,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冲击,传统面对面“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被动转变为以虚拟技术为媒介的“双向式”教学方法,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和优势的难度加大,且学生面对海量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分辨能力不足的弊端凸显,思想认识极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引导和虚假消息的干扰,十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媒体教育平台持排斥态度,无形中又削弱了师生整体的创新实践能力,限制了创新教育方法的推广。从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整体情况来看,高校和教师明显依旧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即使国家倡导人文关怀教育改革,高校所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有限,且缺乏新颖的形式,对学生探索性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毫无悬念和启发作用,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实践积极性[7]。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高校和教师对时代发展需求和思政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反应较为迟钝,因此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对人文关怀的影响力不足,阻碍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升华,依旧属于“背多分”群体。这种缺乏实践性的思政教育与人文关怀背道而驰,不仅不利于学生自我成长,而且降低思政教育综合效果[8]。
自媒体时代,健全的人文关怀机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保障。然而,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机制在管理、服务、评价环节都不够完善,原因在于并未根据具体高校的教育特点建立相应的反馈、考核机制,大多数高校依旧以一般的经济效益、任务指标为评估标准,未能从管理、服务等角度去健全机制。管理制度方面,首先是手段不够先进,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政教育自媒体线上平台处于缺位状态,拉大智慧化管理差距;其次,高校主要以来学校法规进行管理,遇到特殊教育问题时,才意识到法律约束力的重要性,但是未能够及时配合立法部门提前完善法律机制,可见其预防能力不足,影响教育管理效果。服务制度方面,现行的高校思政人文关怀服务还是以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的单向性服务为主,或者部分高校并未灌输服务意识,依然以权威性教育为主,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党员、干部与其他学生之间并未形成人文关怀服务关系,这部分缺失直接影响服务机制的健全。评价机制是长期以来较为缺失的环节,人文关怀评价机制更是缺乏协调、科学的评价目标与评价标准[9]。如此,高校思政人文关怀教育改革执行力不足是必然结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需要立足于自媒体环境,从思想观念更新、相关教育主体能力强化、智能教育手段多元化、管理服务机制完善等方面进行,赋予思政人文关怀教育以创新性、实践性、可持续性等特征。
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标识,核心在于肯定人的价值。随着自媒体时代对群体性、个性化的强调,人文关怀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更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被认为是一种充满爱和情感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对个体生命生存状况、精神需要、人格尊严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关怀。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尤其要意识到自身在理念更新和宣传方面的使命,意识到自媒体对思政教育的积极助推作用,透彻理解人文关怀的新内涵,尤其“强调被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平等性、柔和性、亲近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要”[10]。高校应重视自媒体媒介、网络教育工具运用技能的培训,将思政教育人文关怀与社会热点话题和热门社交媒体等相联结,且结合学校和学生特征,构建“线上+线下”自媒体思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和发扬渠道,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主动性,无形中将“自媒体+人文关怀”的理念传达给学生。在践行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科学性的同时,更要发挥其艺术性,尤其注重学生的情感,将真情实感、思想和意志融入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感召力、说服力和亲切感。归根结底,人文关怀是人道主义的表现之一,而沟通时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运行机制之一,将政治原则、政治理念、道德思想、精神文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内核等通过与学生的情感表达来推动人文关怀的实现,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契合点[11]。以正确理念为指导,践行此契合点,以弘扬学生主体性,可被视为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这一点是自媒体时代无法改变的真理。高校思政理论课专职教师和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具体承担者和主要载体,面对主体发力不足的问题,更应该以人文关怀主导思政教育中政治文化、政治素质等的教育。教师应从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入手,采用“互联网+思政教师”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综合考虑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社会需求,以此开展教学。教师还应从自身出发将人文关怀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不断提高自身对融合程度的认知水平,开展思政人文性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心理状况,运用自媒体教育平台和技术提升关注每位学生价值观念、情感变化、心理健康等差异的效率,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总结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变化规律,以此重构师生和谐氛围。当然,思政教育专职教师还可以与高校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众多课程教师合作,将思政普适性知识融入到其他专业学科教学中,在多方面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同时,加强学生践行思政理念和人文关怀理念的自觉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平板、多媒体等自媒体手段,在特定时间带领学生听取全国人大等会议领导人讲话,学习国家关于人文关怀理念的解读和历史演变,保证学生学习的实效性[12]。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培训,引导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科学定位,必要时设立“职业终身制”,并合理调整薪酬制度,以保证公平性,解决教育工作者后顾之忧,更彰显人文关怀要素。
高校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其实践性,这一点也是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归宿。扬长教育理念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在创新中扬长,以优势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在自媒体时代,将扬长教育运用于人文关怀教育中,应立足于学生不同成长期待的需要,立足于学生个体多元智能的发展需要,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以此作为其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需要的软实力。具体而言,高校运用自媒体技术,构建智能化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且分别设置思政人文关怀教育作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教学平台,以供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真正将思政教育作为一种平民化、人性化的教育。高校还可以建立思政教育课余活动体系,加快社团多样化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文学社、艺术团、话剧团等不同的社团活动中,体现个性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以此进行人文关怀教育[13]。同时,高校和教师还应将思政教育人文关怀与经济市场化改革相联系,了解学生面对就业形势的心理压力,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并在学校组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人文关怀类的社会实践任务,比如去福利院照顾儿童、老人,或者去服务型机构当志愿者等,从众学习与不同人群交往的技能,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深刻体会人文关怀的实践价值[14]。
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中所发挥的正面或者负面功能,取决于教学主体、手段、方法和机制。机制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人文关怀教育的影响都较大,高校应首先完善管理体制,配合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从根本上规范自媒体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宣传环境,学校根据社会现实和学生情况,完善学校法规,因“校”制宜,构建全方位的法律屏障,为思政人文关怀教育把好关。高校还应该运用适当的行政手段和措施规范学生行为,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借助自媒体技术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提升学生自主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净化自媒体思政教育环境。同时,高校还应建构舆情监督机构,并发挥学生干部、党员的主体垂范作用,委派学生干部、党员在机构任职,及时与教师和学生沟通,提升其管理和服务能力。以此为前提,高校可综合教学情况,构建学生组织,作为思政教育人文关怀服务机制完善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的自主强化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其判断水平和实践经验[15]。这些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人文关怀教育的实际案例,尤其丰富其评价标准和具体细则,完善评价机制。不同机制和环节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共同推进高校思政人文关怀教育在自媒体环境中实现常态化和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