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机制创新与路径实现研究

2022-03-17 23:38:55哈尔滨剑桥学院孙洪梅
成才 2022年3期
关键词:立德思政学科

■ 哈尔滨剑桥学院 孙洪梅

1 高校课程思政中的主要内涵论述

在当下社会快速的发展环境中,国家的高校已经顺应教育部门的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各个学科的学习上,通过学科的学习向学生不断进行良好的熏陶。通常课程思政主要由两个不同的概念组成,就是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重要的内容。其中课程指的是,高校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涉及的所有学科。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社会中的群体通过一些正确的思想观点以及政治观点等,对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成员在这种环境下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由此可见,高校中的课程思政,就是以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为主,并通过各个学科不同的熏陶在学习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而学生就可以形成符合当下社会中的发展需求的思想品德,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机制的创新必然性的分析

2.1 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目前,国家的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和以往的形态形成了很大的区别。高校的所有课程在教育工作中都可以起到育人的功能,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熏陶,而不能将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只是当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他学科都需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随着国家全新的时代来到,高校要想继续在社会中发展下去,就需要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并要求高校在工作中可以跟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指导的地位,守好课堂教学这一方领土,然后全面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机制,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进而逐渐实现优秀型人才的目标。

2.2 改革和创新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要想高校的课程思政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教育中必须做到因事而化,并且在工作中一定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高校课程思政的指导工作中的位置,将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相互融合在一起,从而就可以不断对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部化解,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正式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将高校课程思政和世道的发展进程相互结合,然后在高校的课堂中将课程思政全部运用在其中,形成全课程的思政局面。另外,在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来对世界进行全新的认知。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通过不同学科的特点将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不断提升,并实现新的突破。

2.3 积极贯彻并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

在我国的高校教育工作中,主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来发展的,并且“立德树人”也是国家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在当下的背景当中,应该在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中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全部融合在一起,并不断促进高校课程的教学成效,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更好的教育。最终教师则会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并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3 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的有效方法

3.1 积极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的制度化创建

在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并且可以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当下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尽快成完成的工作就是将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更新,不断提升教学的成效,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接受更多的知识熏陶,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同时,教师还应该尽快落实制度化的创设,使高校课程思政课堂可以更加规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教学模式使思政课程可以有序进展,从而达到教学成果。

3.2 不断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创新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接受知识的熏陶,并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创新是一个时代的发展源泉,也是国家民族昌盛兴旺的核心。因此,教师在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进程。然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在各个学科之中深入挖掘学科中的思政教学资源,将创新的内容全部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这样的做法,可以拉近高校教育中各个学科和课程思政之间的距离感,使课程思政可以更好地融入学科中,为学生继续传播教学的熏陶。

3.3 需要不断探索高校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

根据对国家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情况了解,在当下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思政教学的保障机制,才可以建立出长期有效的机制,使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更加规范。进而,这是高校在制度保障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工作。此外,在组织保障工作中,需要强化高校中的党组织文化,并将党组织的作用全部发挥在教育工作中。最后,在人才的保障环节中,需要不断发现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优秀教师,对这类教师在工作中实行一些物质鼓励,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满热情,不断提高课堂中的思政教学城下,使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可以得到优化。只有这样,才可以在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中组建成一支高校的教师团队,然后在教学中将课程和思政全部更好的结合,使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可以顺利构建出来。

3.4 时刻牢记党在高校课程思政中的地位

如今的高校教育主要是用来不断加强国家的教育方针,同时也是建设“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主要平台。其中,党和领导是这项工作中的基本保障。因此,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发展必须要始终牢记党的地位,并加强党在课程中的引领作用,使高校的教师队伍可以得到有效的强化,来为学生传授更高质量的教学。另外,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还需要突出党的作用,来提高教师队伍中的组织能力,来保证高校的课程思政可以具备一个坚固的根基。

3.5 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在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中

在国家高校的课程思政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所以需要教师的作用全部发挥在课程中,才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且,高校还应该不断激发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对教学的热情,从而可以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就可以为学生制订出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促进自身的思想政治理念。另外,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在人生中可以树立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并可以将科学理念和现实的社会进行有效的融合,做一名良好优秀的学生。

3.6 加强各个学科中的教学,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具备的标准。在高校的课程思政过程中,应该要坚持将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互实行融合,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在全新的环境中,教师要想不断促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就应该在教学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向学生讲解,帮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逐渐对自己的价值观实行优化,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学习中健康的成长,最终形成优秀的人才。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各个学科之中的作用发挥出来,并通过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不断丰富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在教学中时刻遵守“立德树人”的教学观点,将学生引导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中。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前景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可以在社会中立足。

4 结论

最近几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种全新的环境中,国家的教育相关部门在工作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全国的高校在教育工作中需要结合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做出有效的奠定。并且课程思政使未来教育事业中必然发展的趋势,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大量的好处。因此,当下国家高校在发展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快将高校各个学科和课程思政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熏陶,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念,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立德思政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超学科”来啦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