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2-03-17 23:32宁红英常竞文
科海故事博览 2022年19期
关键词:城口县职业院校学院

宁红英 常竞文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电子商务学院,重庆 401331)

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其中明确了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地区培养农业人才。乡村振兴战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找准职业教育的新定位,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脱贫攻坚时期,职业教育开展多种实践,“赋能”三农,助力决胜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职业教育如何更好“赋能”乡村振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1 高职院校参与乡村振兴现状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近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区域经济的力度不断提升,2021 年,学校被确定为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在2021 年开展了内部组织机构的调整与优化,形成了六大专业群,包括财务金融、工商管理、电商物流、餐饮旅游、出版传媒、信息技术。其中电商物流、餐饮旅游属于重庆市双高建设专业,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不断地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近几年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开展电商扶贫送培下乡、电商创业技能培训,助力精准扶贫。作为重庆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双高”立项建设单位,在服务乡村振兴实施上应起到带头引领作用,目前,学校积极对接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学院领导班子专门到城口县进行调研,积极为城口县电商、餐饮、民宿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帮扶对象是城口县咸宜镇,位于城口县南部,辖区面积131 平方公里,辖7个村,1 个社区,总人口12700 人。近年来咸宜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效益产业,比如茶叶、畜牧、长毛兔、中药材等,重点打造“崖柏之乡”“万亩茶乡”“中药材基地”“长毛兔小区”等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咸宜与雪宝山生态景区和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一脉相承,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和生态景观,发展生态旅游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2 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困境分析

2.1 常态化精准服务观念未形成

教育部在2018 年出台指导性文件《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经过5 年的时间,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果,但大部分学校将乡村振兴作为一项规定任务来完成,特别是非涉农学校,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未将乡村振兴统一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没有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贯彻落实。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以及科研院等相比,存在资源缺乏、科研基础薄弱、成果转化困难等多方面的差距,从客观上制约了职业院校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也让职业院校师生从主观上不自信,影响到常态化精准服务观念的形成。另外,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愿意留在城市就业,绝大多数农村学生都有“跳龙门”的想法,离开农村,到大城市的生活目标也长期禁锢着广大高校师生的思想,削弱了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也阻碍了人才向乡村流动的驱动力的形成[1]。

2.2 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

扶贫时期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开展的,但乡村振兴不是一个短期的,对象单一的帮扶任务,而是面向广大农村,对所有的农民开展关于一切农业活动的提升活动。且职业院校在扶贫时期基本上是单个主体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及行政引领下开展完成的,一般情况只有学校与帮扶对象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基本没有引入其他主体,未形成固化的体制机制。迈入乡村振兴时期,由于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实现乡振兴的宏伟目标,需要动员多主体参与,由政府、学校、市场和社会力量形成协同主体,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自下而上地推进,从独立走向协同[2]。因此,构建健全的体制机制在新时期尤为重要,由学校作为“桥梁”,建立常态化的服务中心或者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协调多方主体参与,统一理念,形成合力,探索一条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帮扶之路。

2.3 帮扶模式未及时转变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吸纳了大量的农村人才,包括生源地是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进城务工的青壮劳动力等,使农业农村的发展面临人才缺失等严峻局面。在精准扶贫时期,职业教育扶贫的关注重点在于个体。帮扶方式以“物质”直接帮扶为主,采购当地农产品、赠送慰问金及慰问品是最主要的帮扶措施,属于“输入式”的帮扶模式,不能调动被扶持对象的主观创造性,无法提升农业现代化程度,在产业、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难以实现实质性的提高。当下必须及时转变帮扶模式,尽快形成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指向新目标的全新的帮扶模式,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3]。

2.4 与教学过程未深度融合

目前我国对于职业院校的用人需求还是集中在城市及城郊工业园地带,农村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极少,因此,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的实际教学大多都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基础,对面向农村的人才需求考虑甚少,特别是非涉农学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覆盖面太窄,非涉农学校在理论课程设置及实训基地实践活动中很少有专门针对乡村振兴的内容,难以培养学生到广大农村去就业的就业观念。学生家长的思想目前难以改变,对于大学生就业期待很高,认为大学毕业生再回农村去工作生活不能接受。因此,职业院校要从家校联系、课程设置、校外活动等方面加强乡村振兴的学习、植入与沟通,提高与教学的结合度,从根源上改变家长及学生的就业观念,让职业院校毕业生愿意去农村,解决乡村振兴的人才问题,实质性地推动乡村发展。

2.5 产教融合赋能度不高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主要场域在城市及城郊园区地带,在农村场域的产教融合涉及太少。农村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留不住,企业数量少,且有较大的专业局限性,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制约了职业院校在农村场域的产教融合改革[4]。结合职业院校专业优势,借助产教融合平台,帮助帮扶地区挖掘农产品特色,打造品牌,开发乡村旅游等提升其对企业的吸引力,引入一批相关企业到农村扎根,吸引人才到乡村就业,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再由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乡村基层服务人员的需求等提升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赋能度,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升乡村地区就业率。

3 高职院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是未来职业教育扶贫的时代背景。该阶段的农村问题凸显出多种维度的特征,扶持事业面临新的主体,扶持政策及方式会发生大的转变[5]。探寻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路径,对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夯实基础。

3.1 培养常态化精准服务观念

当前部分职业院校对于乡村振兴的认识还停留在脱贫攻坚时期,认为其是阶段性的、对象单一的、可临时抓起来的工作。思想观念引领着行动,如果思想观念不转变,乡村振兴的宏图大业难以实现。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进行思想观念的改造,形成常态化精准服务的观念,指导长期的乡村振兴服务。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开展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会,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学校帮扶措施、帮扶对象等,激发全体教师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二是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让各级党组织走向农村大地,职业院校党组织建立与乡村党组织的帮扶纽带,定期进行交流帮扶,形成常态化帮扶组织,培养党员同志乡村振兴的常态化服务观念,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学校非党员。三是下沉到学生组织、各个班级。各类学生组织、学生团队,各班级定期开展乡村振兴活动,让所有学生有机会接触参与其中,特别是来自乡村的学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帮助学生树立为家乡服务,愿意返乡就业创业的信念。

3.2 健全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职业院校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多方主体积极参与,比如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来统一指挥、协调各方行动。构建“集团+学院+平台”的乡村振兴服务机制。一是充分发挥集团办学优势。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作为重庆市现代商务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可借助集团内各方资源,如学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与各单位通力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建立乡村振兴学院。职业院校与帮扶对象的基层职教中心共同组建乡村振兴学院,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机构。乡村振兴学院目前是体制机制建设的一种实践创新,运用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打破院系、专业束缚,为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三是整合平台资源。依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由乡村振兴学院牵头,挖掘乡村的特色产品、旅游资源、乡村文化等,与各平台优势链接,点对点进行帮扶指导。

3.3 建立“输入-产出”的帮扶模式

在精准扶贫时期,采取的帮扶措施涉及范围窄,以“输入”模式为主,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从农业农村各个方面发力,缩小城乡差距,这就需要转变帮扶模式,建立“输入-产出”的帮扶模式。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人才是“产出”的源头。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教学过程及各项学生活动中融入乡村振兴后能够为乡村人才的产出奠定较好的基础。大学毕业生到广大的农村去就业创业,既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解决城市就业岗位供应与需求不协调的矛盾。另外,职业教育针对乡村开展的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能够催生出大量的农村就业机会,如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直播运营,农村物流,乡村旅游等,打造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改变传统的农业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促进“输入-产出”,重“产出”的帮扶模式的构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基本保障。

3.4 将乡村振兴融入日常教学

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要求参与主体多元化,其中师生是一股重要力量,特别是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梳理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专业特色以及帮扶对象城口县的产业情况,建立“专业-产业”的“帮扶式教学”。学院的电商物流专业群与城口县的茶叶产品、中药材产品、长毛兔肉加工产品、长毛兔兔毛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建立教学帮扶链接,餐饮旅游专业群与城口的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对接,烹饪专业与长毛兔兔肉菜品、兔肉加工等形成帮扶。一是优化教学内容。将乡村振兴有机地融入课程设计中,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二是打造乡村实习实训基地。如学校与城口县相关部门及乡镇、企业建立城口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训课程上能够参与到实际业务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转变就业观念[6]。三是利用产业学院资源。2022 年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已立项建立,学校可利用该平台作为桥梁,将学校相关专业与城口县农业资源整合,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效果。

3.5 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乡村振兴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必须要有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收入的引擎力量,这个重任必须由企业来承担,企业可以将广袤的农村与城市连接。但企业是营利性组织,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不完善、人才供给不足等因素将许多有返乡创业想法的企业拒之门外。如何提高企业的积极性,给乡村振兴的大业抚育沃土,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各项鼓励政策来拉动企业的积极性。如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改变企业在农村地区的投资环境等[7];另一方面,由产教融合的实际生产运行的项目作为支点来撬动,企业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才能产生内在源动力,继而夯实多方的长效共赢路径。

猜你喜欢
城口县职业院校学院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新闻就在基层群众中
城口县完成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田间测产市级验收工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对城口县旅游发展情况的几点研究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第五届中国大巴山消夏节在重庆城口举行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