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琼,彭习梅
(楚雄师范学院 图书馆,云南 楚雄 675000;楚雄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曾经在贫瘠的山野乡村,绚丽的彝族服饰是一道风景,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彝族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体现。但由于民族文化赖以生长和存活的农耕文化土壤及其相关环境的变迁,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其特色消退速度也在加快。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楚雄彝族服饰保护和传承不仅有必要,而且对推动乡村振兴有积极作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楚雄彝族服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彝族服饰从款式到配饰,从色彩到纹饰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彝族的民间信仰,折射出彝族文化结构中最深沉的心理沉淀,装点刺绣在衣物上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图案代表着彝族人民最原始的思想和情感诉求,鲜明地表达出彝族人民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楚雄彝族服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求新变革,深深地打上了楚雄彝族的地域特色烙印,它是本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历史的见证。
楚雄州地处滇池与洱海之间,东接乌蒙,北依金沙,南临哀牢,是古代各部彝族辗转迁徙之地,为彝语几大方言的交汇地带,因此楚雄州的文化特征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其发展呈现出丰富性与开放性、单一性与封闭性的双重特征。在山区各少数民族地区,因与外界相对隔绝,较好地保留了彝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汉族和彝族长期生活在楚雄这块土地上,他们的文化相互交融和影响,从而形成了楚雄州多元一体的地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楚雄彝族服饰呈现出了纷繁多彩的面貌。彝族支系繁多,仅在楚雄州境内就有13 个支系,由于各支系所处的地域、自然环境、生产条件等差异,其服饰也呈现出既有共性又异彩纷呈的特点。现在楚雄彝族的服饰款式多是清代至民国时期彝族与满族、汉族和其他民族相融合的样式,服装作为反映彝族文化的载体,是彝族人民无字的史书,无声却有形地描绘古老的历史岁月。
楚雄彝族服饰不仅是其各个支系的外在标识,它还是彝族文化的载体,彝族服饰诠释了“族别”“贫富”“等级”“职业”“年龄”“婚否”等社会功能。①赵璞:《楚雄彝族服饰的社会功能》,《文史艺术》2014年第7期。楚雄彝族服饰作为展现本民族发展史,它所潜藏的文化内涵以及对当下社会生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究,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现在一套全手工的彝族刺绣女装价格不菲,已不是普通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当人们在博物馆或是文化馆里,看到那大山里的彝家妇女一针一线的手工裁剪、刺绣呈现出来的彝族服装的精美和绚丽色彩,穿越历史带着原始古朴、热烈奔放的图案和色彩打动着当下人们的爱美审美之心。
楚雄彝族服饰不仅讲求实用性,同时还具备与他们所处的地域风光和所传承的文化相适应的色彩和图案特点,漫长岁月中日常习俗积淀了黑、红、黄三种传统色彩的喜好。彝族传统服饰在色彩应用上一般以黑或近黑的青蓝色为主,衬以红、黄等色,这与彝族长期历史文化所沉淀的尚黑、喜红黄的审美意识有直接关系。彝族认为,黑色象征刚强坚韧,红色象征崇拜的火,黄色象征善良和友谊。彝族服饰尤为注重红、黄、黑三色的搭配和图案的选择,单纯中显现出丰富,特别是彝族妇女的服装最为考究。楚雄彝族完整保留了这一尚黑传统,如女性的头帕,男性服装多为黑色和蓝色,女子多为黑色方巾镶绣上红、黄等花边或流苏。
衣服也是黑色为底色,衬以色彩艳丽的花纹或花布(一般红色和黄色用得较多),形成稳重而不呆板的典雅风格。②杨甫旺:《共生·共融:楚雄彝族历史文化漫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6页。如今,服饰仍然是区别楚雄彝族不同支系与不同居住区域的重要标识。不同的支系服饰不一,即使同一支系,也因居住地域不同,受其周边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其服饰具有居住区域的特点,因此服饰也成了判断彝族居住区域的标志。
楚雄彝族服饰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深远而广泛的,凡是生活中有的,或是生活中没有的,真实的或是虚幻的,只要是他们内心所向往和追求的,都能在服饰上得以体现,找到或鲜明或隐晦的痕迹。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和彝人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在漫长的发展中,楚雄彝族服饰在原料、款式、色彩、纹饰、内涵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的符号系统。如崇拜老虎、马樱花、黑色、火塘、羊神等。以黑色为美为贵,主要体现了历史上形成的等级观念。以羊皮褂、披毡为代表的彝族服饰文化符号具有典型的代表性。③金永峰:《清代至民国楚雄州彝族服饰考释》,《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9期。公鸡帽、马缨花布背心、彩虹包头、太阳领口等服饰特征均表达了民间信仰对彝族服饰的影响,或具有祖先崇拜的寓意,或赋予驱魔除邪、祈福的美好愿望。无论是自然崇拜、动物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生殖崇拜,彝族人民都赋予各种图腾物无比的力量,认为穿戴有图腾物的服饰,会受到图腾的保护,直观地反映了彝族的民族心理和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也为研究彝族宗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④郝云华:《楚雄彝族服饰的种类与文化内涵》,《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正是造型、题材、内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楚雄彝族刺绣生动的艺术风格。⑤彭泽洋,邓可卉:《影响云南楚雄彝族刺绣纹样风格的因素探析》,《丝绸》2019年第9期
楚雄彝族服饰从款式到配饰,从色彩到纹饰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是鲜明和独特的。楚雄彝族服饰共同具备的一个特点是:都爱绣红艳艳的马樱花、山茶花,衣服上花团锦簇、错落有致,带来强烈浓郁的色彩视觉,让人过目不忘。这显示了彝族人民尽管生活在连绵的大山深处,自然条件相对封闭落后,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面对大自然中美的景物心生欢喜,因此自然而然地把自然界中最美的东西绣在衣服上,穿戴在身上,自我祈福、自我欣赏的同时,也向外人展示了彝族妇女的审美情趣,代代相传的传统刺绣工艺直至今天成为彝族服饰鲜明的特点。彝族传统服饰用黑、青布面料作为基调,以黑为贵为美,这不仅因黑色布料具有吸热、保暖、耐脏的自然特性,也反映了彝族族称的自我尊严。从楚雄彝族服饰的色彩和纹饰可以感知到这个古老民族对天地、自然、万物生长的崇拜和敬畏,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的独特信仰和崇拜。
彝族服饰的内容由服装和饰物两部分组成,在服装部分,包括帽子、包头、衣裤、背心、裙子、围腰、腰带、兜肚、鞋子、背布、挎包等;在饰物部分,具有繁多的种类,有银耳环、银戒指、银项圈、吊串、羽毛、兽骨兽牙等,风格原始粗犷,极具民族风情。从色彩来看,其基本的特征是尚黑,装饰艳丽的色彩和植物、动物、日月天地等形态各异的图案为主调。彝族形成了一整套的穿衣礼仪规范,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其特定的服饰。按着装场合分为婚礼服、丧服、盛装;按身份分为毕摩服、武士服、土司官服,其中毕摩服装因其独特的宗教仪式最具神秘色彩。楚雄彝族服饰就其款式大致可分为右衽衣、对襟衣、袍衣、贯头衣,但由于支系的不同,各地服装的款式、图案和选色上又都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色,表现出纷繁多样的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时至清代受满族、汉族文化的影响,彝族服饰的样式亦逐步发生了改变,为适应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便于农业生产劳作,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已成为当今女装的基本款式。但是“不分男女俱披羊皮”“衣火草衣”,而穿贯头衣、着裙等古老习俗,在边远山区的彝族聚居地仍保留至今,由此可见民族文化、生活习俗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彝绣技艺一般沿袭着家族、村邻相传相授的传统方式,彝族妇女将衣料当画布,针线当画笔,把眼里看到的美好、心里憧憬的愿望,通过一针一线,刺绣出绚丽的图案,戴在头上、穿在身上、系在腰间、穿在脚上。伴随着原生态的生产生活状态的改变,以往农忙后,大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织布、刺绣、做衣服、做鞋等制作生活用品的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以一手好绣工,绣得一幅好绣品为傲的观念也逐渐淡化。在距离楚雄市区100 多公里的新村,居住在高山深箐的彝族妇女擅长刺绣,新村彝族针绣法有桂花针、散桂花针、双桂花针、麦穗针、竹节针等。工艺之美就隐藏在绣法之中,“桂花针”工艺以针为梭,织线呈经纬交错,细细的绣花针穿走于经纬之间,起承转合,编织出美丽的图案,兼具纺织技巧,工艺繁复,构图、数线、编制、下针,不断重复。这样复杂的工艺,就是由普通的彝家妇女,在农活结束后用饱经沧桑的双手在烛光篱舍间一针一线绣出精致的图案。如今“桂花”刺绣技法已经濒临失传,堪称彝绣中的“缂丝”。诸如新村这样传统彝绣技艺如果不再进行挖掘和保护,将面临古老技艺慢慢退化消失的境地。
当前在重视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精神下,民族传统节日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关注,近年来比较有社会关注度和热点的,诸如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举行的赛装节、大姚县昙华乡举办的插花节、大姚县三台乡举办的赛装节、双柏县举行的虎文化节,以及楚雄市的火把节等。在这些盛大的民俗节日上,彝家男女老少身着彝族盛装载歌载舞,展示彝家妇女的勤劳、聪慧灵巧,可以毫不夸张地形容,每一个会刺绣的彝族姑娘就是一个服装设计师,在节日平台的推动下,古老的民族民间工艺为更多的世人所关注,并走上了国内和国际的舞台。在北京、上海、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舞台上进行了彝绣魅力的服饰展演,绚丽的色彩、夸张的艺术造型,加之精湛的精美绝伦的彝族刺绣工艺,浓郁的民族风情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折服了世人挑剔爱美的眼光,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和回应,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对彝族这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彝族服饰有了走出山村乡野的市场空间和经济价值,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改变,加之彝族服饰制作工艺复杂、穿戴繁琐和清洗不方便等因素,如今很多山区彝族妇女已不把传统的民族服饰作为日常穿戴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基本以穿汉族服饰为主。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彝族服饰大多是机器批量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重复雷同的款式和图案、纹饰,产品档次和格调不高,追求产量和销量,是目前彝绣服饰市场所呈现出来的典型局面。
机绣的服饰在视觉感官和艺术审美上和手工的绣品是无法比拟的,同时面临的一个现状是由于生产商之间相互模仿抄袭,对彝族文化的精髓缺乏足够的尊重和认知,造成了目前市场上彝族服饰产品种类单一,价格低廉、审美低俗、档次不高的现象,散失了传统彝绣服饰的本真和文化底蕴,脱离了美感兼具实用的根基,造成了这种千篇一律的机绣产品的市场空间狭窄,产品档次难以提升的现状。而以“服饰公司+绣女”经营模式生产的彝绣服饰产品定位大多是高级定制式的产品,产品兼具民族特色和传统工艺色彩,艺术品位高,但又由于手工的彝绣技法授艺方式的培养周期长,一件全手工的绣品耗时长、成本价格高,使得手工的彝绣市场化进程难以推进。
楚雄彝族服饰于2014 年11 月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政府政策扶持下,楚雄州文化馆不断加大彝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发展并培养有彝族刺绣技艺,热爱并有推动彝绣技艺能力的彝族妇女为非遗传承人,在资金和培训上加以扶持,使得彝绣这一技艺能够持续传承和发展。这些传承人分布在楚雄州的各个县(市)乡(镇),如武定县猫街的普玉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国家级传承人,2014 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办了雄冠彝绣厂,为了让武定地区的彝绣技艺传承下去,普玉珍把所有的精力、财力都投入到了彝绣事业上,培训的绣娘多达上万人,既增加了彝族妇女的收入,又使得彝绣技艺在民间得以普及和发展。这样的传承人还有来自大姚三台乡的李长征、禄丰中村乡的张兰、牟定县的鲁翠芹、王玉萍等,她们分布在楚雄州的各个县(市)乡(镇),将古老的彝族刺绣技艺“活态”相传,对彝绣技艺的传承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真正起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和最终落脚点是要回到民族民间,回到民众生活,实现活态的传承。①黄淑萍:《谁保护 谁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主体之辨》,《福建艺术》2018年第4期。
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彝族元素文创公司,针对乡村彝族妇女不定期地进行彝绣针法技艺等培训,助推扶贫。楚雄市妇女彝族协会和楚雄索玉文创公司合作,针对楚雄各个乡镇的彝家妇女开办的“彝赏悦绣”培训班到2019 年已成功举办了三期,对帮扶贫困山区的绣娘脱贫致富,保护和传承彝绣针线技法起到了实际作用。其次,在武定县妇联的帮助下,经过长时间的筹备,武定县成立了彝绣协会,建立了彝绣扶贫工厂,帮助她们在淘宝开设网店,为绣娘们的绣品增加了一个销售和推广渠道。诸如这样的彝绣项目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下,在楚雄州的各个县(市)有着不同程度的开展,既助推扶贫攻坚,又促进彝绣事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在楚雄市的彝人古镇、牟定县的彝和园、永仁县的彝绣街以及大姚、武定等县,有不同规模出售彝族服饰的商店,商家们进行彝族服装的设计生产、批发零售,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和效应。现如今彝族服饰不仅仅局限于彝族穿戴,普通的大众人群在表演文艺节目,跳广场舞的时候也会选择穿戴彝族服饰。其次,用彝族元素的图案点缀装饰衍生出来的产品,诸如项链、耳环、手袋、挎包、钥匙包等,深受外地游客的喜爱,成为旅游纪念品或馈赠佳品,也有不错的市场前景。此外,有文化内涵并兼具艺术品位的用纯手工刺绣出来的服装、绣品(诸如绣片、虎头帽、绣花鞋、围腰)等也被对古老民间传统技艺喜爱的人群购买收藏。因此,需要商家提升彝族服饰加工生产的质量和档次,保持彝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和本真,在稳定现有的受众人群上,形成一定的口碑,才能有利于促进彝族服饰的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楚雄州博物馆,楚雄各个县(市)的文化馆在进行着彝族服饰的收藏和保护工作,收藏比较系统和精品的主要集中在楚雄州博物馆和大姚县文化馆,此外一些民间人士出于热爱彝绣的初衷,对散落在山野乡村的彝绣服饰和绣品进行收集收藏。永仁县的彝绣“收藏家”李如秀30 多年凭一己之力收藏彝族服饰5000余件,将其大部分的收入用于收集散落在彝乡民间的独特服饰,她收集的目的和初衷是把永仁县直苴地区要失传的、要丢掉的、会被遗忘的老服饰全部收集起来,让后代能够看到直苴地区祖辈相传、手工制作的民族服饰,让民族文化精髓能够代代相传和延续。在她收集的老服饰中,年代久远的有上百年历史,短的也有几十年,这些衣服图案花纹的构思取材于自然生活,全靠手工挑花和刺绣,每一件初看上去大红大绿的相似,细看又都有着各自的不同,颇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势。这种本是寻常彝家妇女的日常服饰,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在如今成为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品,这也就是彝绣的精髓和魅力所在,这是扎根于深厚历史土壤中产生的彝族传统文化,具备民族文化认同感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从而具有需要保护和传承的现实意义。在政府政策扶持、专家学者的倡导呼吁和民间有识之士多方力量的参与下,楚雄彝绣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持续渐进的推动和发展之中,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