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的意蕴及其“破”“立”之道

2022-03-17 23:21:32刘亚兰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科学科建设

亢 升,刘亚兰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文科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在中国通常将它称为哲学社会科学。邓小平曾经强调说:“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0—181页。改革开放后经过多年的“补课”,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形成了门类基本齐全、布局相对合理、体系比较完善的格局。尽管中国的文科取得了历史性的恢复和发展,但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今天,文科也应紧扣时代脉搏,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为此,2019年4 月,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再发力,教育部、科技部等13 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提出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和新农科建设,加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将2019 年定为新文科建设启动年。新文科“新”在哪里?与传统文科是什么关系?如何建设等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一、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要义

学术研究始于概念界定和术语明晰。“新”依据现代汉语是指刚出现或刚经验得到的、性质上改变的、更好的人或事。“文科”是指以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对文学、语言、哲学、历史、经济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统称。新文科是在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包含诸多要素的新概念。在中国,部分学者认为新文科是由美国希拉姆学院在2017年率先提出,缘于近年来欧美国家文科发展式微,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始提新文科;③吴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转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另有学者则认为新文科的出现与传统文科式微无直接联系,与希拉姆学院所倡导的新文科也有迥异之处,概念来源于2018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的“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要求。①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2期。虽然对“新文科”这个术语的来源见仁见智,但将新文科建设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则是一种共识。

目前,学界对新文科概念的界定基于三种视角:一是从形式上把新文科建设视作一场由外而内倒逼、由被动应变到主动求变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行动,②周杰,林伟川:《地方院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掣肘及路径》,《教育评论》2019年第8期。是一个系统化的指导理念、实施标准和执行体系,是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高度综合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一种文科知识生产与再生产新形态,也是文科知识规训的新模式和新手段;③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二是从时空上将传统文科与新文科联系起来,认为新文科是破解了传统文科壁垒并能为当前人类生活重大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提供新的思想源头、分析框架和逻辑路径的文科,④马骁,李雪,孙晓东:《新文科建设:瓶颈问题与破解之策》,《中国大学教学》2021年第Z1期。是传统文科与理工科交融碰撞中产生的“第三种文化”;⑤石云里:《“第三种文化”视野中的新文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三是从育人功能上重点关注新文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变化,认为新文科以现有文科专业为基础,赋予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容,并在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跨学科和专业的突破。⑥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第6期。在借鉴学者们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新文科”是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科为了适应新科技、新经济和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的冲击,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现实服务能力,在教育理念和方法论上进行的深刻变革。它是一种理念,更是一场行动。

就新文科建设的取向来说,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倡导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就是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全局出发,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科研究视野过窄的状况进行反思,摒弃封闭的研究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并进行跨学科研究,运用新理念探索文科学术研究的新范式,与理工医科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⑦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二是强调新文科视野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由于传统文科教育只注重基础性和知识性内容,忽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育,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新经济发展和新产业布局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脱节,因此必须调适和转变育人模式。比如,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可以从深化交叉融通、建立技术思维、接轨实践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四个维度进行探索;⑧强月新,孔钰钦:《新文科视野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国编辑》2020年第10期。新教育学的建构要以改变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为依托,以复合型文科人才为培养目标。

尽管学界对新文科的内涵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新文科建设的路径取向也有了相当深入的探索,但也存在认识不足的领域。例如,在新文科出现的背景上只关注到科技革命、国家的战略需求和高等教育现实改革需求等外部动因,对文科自身迫切求变和寻求内生发展动力的动因重视不够;在新文科建设内容上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但对学科交叉融合所需的条件关注不够,缺少对文科主体地位的强调。

二、新文科建设之“破”的着力点

“破”是指破坏性,即冲突对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立”指冲突潜藏的、积极的“社会生产力”,即建设性。⑨谭爽,李晖:《“中国式”邻避冲突如何由“破”到“立”?——基于多案例的扎根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习近平指出,继续推进改革,既要勇于“破”,又要善于“立”。“破”是为了消除体制弊端,对负能量做减法;“立”是为了发挥制度优势,对正能量做加法。大刀阔斧地“破”,彰显改革的决心和魄力;统筹谋划地“立”,彰显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只有在“破”与“立”中整体推进改革,才能有效打破已过时的平衡、重建一种新的并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平衡。①金策:《勇破善立 深化改革》,《经济日报》2015年8月10日,第1版。如何坚持“破”“立”统一、以“立”带“破”,以“破”促“立”,是深化改革的基本思维,也是新文科建设的思想遵循。就新文科建设而言,“破”就要打破惯性思维和原有路径依赖的束缚,大胆摒弃那些不适应、不匹配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立”就是要树立与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承继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建立新文科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破文科无用之思想藩篱

新文科建设首要的是从思想上破除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文科的误解和偏见,为新文科建设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其中破除“文科无用论”尤为关键。“文科无用论”是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关联。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在那个经济还落后的中国,相对于吃饱穿暖,提高人文素养显然不那么紧迫,而能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的技术类人才需求量剧增是必然。直到今天,“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人生箴言”仍广为流传,难掩人们对理工科的偏爱和对文科的偏见。当然,过去重视经济建设、轻人文素养提升是现实使然,现在破除人们对文科的误解和偏见也是时代诉求。学科是为现实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方位、新矛盾、新目标要求文科要作为重要的创新要素和文化资本参与到国家发展之中,新文科必须扛起重塑人们价值观念和思维体系的责任,助推科技和人文的融通发展,反对失去人文约束的科学主义和以科学主义之名而造成的功利主义,②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应该做好新文科建设的宣介工作,让人们意识到,文科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是发挥作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二)破学科划分之壁垒

精细的学科划分是工业时代的必然要求,使各领域呈现出纵深化的发展态势,推动了专业技术的变革,培养了大批高精尖人才。而且,在较长时期内,按专业体系运行的知识生产模式对人类知识的进步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各学科坚守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做法窄化了文科的研究视野,使文科人才的知识体系落后于市场需求,且加剧了文科的“孤岛化”。在传统意义上专业是与某种社会岗位相对应的,但是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冲击,智能化和信息化时代到来,职业类型发生巨大变化,即使存留下来的职业,其内容和要求也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新媒体需要从业者具备“网感”、熟悉信息搜集和数据分析、强素材和资源整合能力、突出的网络文字能力等,这与传统纸质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大不相同,已经超越了传统学科专业划分的范围。应对这一变化,需要我们用跨学科视角推动传统文科培养方式转型,加强文科的实践性和服务性建设,关注知识的效用问题。需要擦除课程间的绝对界线,因为“课程之间的界线不是一条非常清晰的线型范畴,而是逐渐渗透并交会融合的‘晕化’型的课程体系”。③欧阳忠明:《边界的跨越和知识的整合:学科互涉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由于学科之间密切关联,绝对界线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更不利于实现新兴学科的教育目标。新文科建设更应该破除学科划分的壁垒,倡导学科交叉与融合,对长久以来形成的知识过于专业化的学科分布进行反正。

(三)破传统文科外推式发展老路

受时代局限、自身社会价值隐蔽性和延后性约束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科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外力推动式的发展路径,消解了文科发展的主体性活力。从源头看,现代文科大部分是引进和学习国外的结果,受国外价值和方法的影响明显。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原生概念和理论相对匮乏,学习借鉴西方的做法比较普遍。①朱光磊,宋林霖,王转运:《成就、问题与期许:中国三十年来人文社科事业的发展》,《江淮论坛》2013年第1期。这使得中国的理论建构受制于国外的学术发展,具有较强的学术依附性,也导致文科话语权丧失、缺乏自创性。加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国文科的发展受教育主管部门政策制约和压力型考评机制的影响,导致作为文科培育重要基地的高校拥有较少的自主权,分解到研究团体和学者个人则少之又少,造就了文科被动发展和自主创新不足的局面。总之,历史和政治的双重因素消解了文科发展的主体性,使其逐渐适应被动的发展路径,且相关制度日显僵化。新文科建设只有真正破除传统文科发展的主体性局限,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找准定位,重新唤起和整合多元文化资源,建立起促进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发展模式转化,才能形成健康持久的发展新路。

三、新文科建设之“立”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这一概念首先来源于物理学,后来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本质是驱使特定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一种综合性作用机制。新文科建设之“立”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新文科建设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精神因素、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探索新文科建设这一动力机制,有助于我们在总结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新文科建设的动力系统,为加快新文科建设的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树立“文科有用”的强大自信心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科自信则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所谓“自”,是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地位和所担负责任的一种肯定和认同;而“信”即是信心、信念和信仰,是一种内在的、饱满的热情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文科自信就是文科教育者、文科学习者乃至整个社会对文科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肯定,对文科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培养文科自信,要发现和发掘文科知识的有用性。在精神层面,文科是丰富人性和实现人生完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认知层面,文科有助于培养人的“三观”、价值判断和思辨能力;在实践层面,文科能够规范和引导人们对自身与社会作深入探索,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急剧变化的当代,我们更需要发挥文科的功用,帮助引领社会坚持正确的方向,使人们在充裕的物质世界中找到平衡。同时,要培养文科人才的创造力。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泰勒(C.W.Taylor)曾指出,创造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世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能够最大可能地发现、发展和鼓励人们潜在创造力的国家,就能在世界上处于重要位置和立于不败之地。②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清华大学面向21 世纪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大学教育必须改变只教授现成知识的模式,要树立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思想。因此,能否树立“文科有用”的强大自信心,关键要看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造力,能否在新时代有所作为。

(二)确立学科融合的新模式

从哲学层面来看,纯粹的单一是贫乏而苍白的,缺少内蕴。黑格尔曾指出,整体是多样性的统一。的确,新文科所倡导的融合东西方智慧、融合学科内外知识的理念,对于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深义。然而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学科拼凑或叠加,不是将文科工科化,或对工科原理和方法的简单套用,而是基于社会、经济、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在那些以往看似“毫不相干”的学科之间显现出逻辑关联的时候,以学科之间共通、共融的契合点为中介,促使这些学科在知识、理论和方法上相互渗透与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新文科建设应充分考量学科融合内在的规定和要求,规避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跨学科不能为了“跨”而“跨”,因为异质学科的交叉,不是随意的多元混杂,必须是最终走向有机统一的合并,需要建立融生机制。融生表现为以共融性的发展为过程,以契机性的发现为起点,寻找学科间的共同生长点或互补契合点。①金薇吟:《学科交叉机制:分解与整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9期。同时,新生专业的设置不能为了“新”而“新”。学科之间通过有机融合最终被设置成为一门新的专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学科内容变更的充分考量、对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的科学评估基础之上的,不是牵强拼凑。学科融合还要避免喧宾夺主,因为引进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是为了促进本学科更好地发展,不是主次不分或置本学科于不顾,以至于影响到学科融合本有的价值和意义。

(三)加强主体能力建设

传统文科发展的外部促动机制的实施,虽然有利于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但也形成了文科发展严重依赖外部的惯性,阻碍了市场选择机制作用的发挥,导致了文科发展资源来源渠道狭隘、资源类型单一和数量有限的局面。更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政策资源输入极易陷入“精英俘获”②“精英俘获”原指具有参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治实践机会的地方精英,在地区发展或反贫困项目中将本该惠及穷人的资源,利用自身智力权力等优势所获取的现象。本文这里用“精英俘获”,意在强调政府和教育部门所下放的项目、资金、政策资源等被少数具有优势地位的群体或组织所占有,造成文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文科领域内部的资源分配失衡,偏离了项目或资源设置最初的目标。的困局,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造成了浪费和分配不均,消解了文科的主体性活力。为了破解当前文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体制机制弊病,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推动文科的主体能力建设。所谓主体能力的建设,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为现代科学技术与政策需求引领下的业绩迎合,而更强调主体价值观念的塑造、组织能力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因此,文科工作者应深度挖掘新文科建设在当代和未来的功用,配合以媒体正面宣传,提高新文科的社会影响力。高校作为新文科建设最基本的单位,在专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学科师资队伍的构建方面有着一定的主导权,理应承担起培育新文科发展主体能力的责任。在具体措施上除了注重文科的通识教育功能,提高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外,要深度发掘文化资本生产力的潜在价值,通过整合各种有利因素,搭建跨学科平台,促进高校内外发展要素的双向流动。同时,推动中国新文科走出校门、走向世界。另外,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保障文科主体性的相关政策,从政策引导、资源供给、权力下放等多方面入手,给新文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保障新文科主体能力的有效发挥。

四、新文科建设的推进之道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实现文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新文科建设成为文科发展的新契机,要进一步探寻新文科建设的路径和着力点。

(一)发掘内源性动力

正是传统文科长期发展不足的窘境和文科自身孕育的蓬勃力量之间的矛盾催生了新文科的出现,而科技革命和时代需求恰好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外部环境,文科求变的内生动力是新文科出现的根本原因。新文科建设指向应对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需要,提升综合国力、培养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等目标,但不可忽视它也是一场由内而外的内部变革。目前,尽管新文科建设是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推动的,其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通过具体行为拉动、运行机制发动、环境优化促动等一系列政策手段为新文科建设释放信号和引领力,但新文科发展的持久动力还在学科内部。学界应该发挥思想创新优势,切实履行责任并提供智力资源。可是,截至2021年3月26日,在中国知网以“新工科”为主题进行搜索,共计有13 402条结果,搜索“新文科”则仅有642条。这与新文科提出的时间短有关,但与学界对新文科的关注不够也有关系,以至于目前对新文科的内涵及其建设的内容亦存在认知差异,导致有效发掘新文科发展动力的努力也受到掣肘。因此,从框定新文科建设的畛域和内容为切入点,进而探寻新文科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是新文科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汲取传统文科营养

新文科建设以未来为导向,但也需要秉承中国传统文科的优秀品质和价值,核心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长期发展、不断进步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撑,其中的思想文化是核心,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所在。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彻底改变,价值观念也逐渐多元化,但在有关人性的基本问题上未曾改变。在当前功利化、庸俗化和效率至上的文化生态中,尤其是在人文精神急剧变迁甚至失落的社会大背景下,倡导回归传统有着特殊意义。新文科建设需要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内容,并立足于当前实践,不断创新。当然,还要选取有效的学习和承继方式,避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流于形式甚至貌合神离。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面对传播由书写符号向图像符号的转向,新文科建设需要在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利用现代传播工具之间实现匹配,达到相得益彰,尽可能地避免对传统文化的歪曲和臆断、简单粗暴和贫乏空洞的理解,人为地造成传统文科与新文科之间的对立,影响新文科建设中的承继与创新。

(三)立足于全球视野

新文科建设不仅立足于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而且是为了满足世界转型期国际社会对真理、道义和价值的需要,这需要秉持“世界的中国”而非“世界与中国”的理念。①刘康:《什么是文科?——现代知识的型塑与体系》,《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要破除对西方的迷信,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中西方差异,仔细甄别和借鉴国外有价值、先进的文科建设理念,并非不加区别地全面“拿来”。要培养世界级的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新文科专家,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更要能够用中国理论诠释中国实践,运用中国智慧解决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将中国的智慧和远见分享给世界。要构建立足于全球和面向世界、顺应时代潮流和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蕴含中国精神力量的新文科知识体系,这样的新文科才能在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

(四)重视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给予人才的不仅是视野和多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是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新文科建设重视通识教育是因为我们有专业化、精细化教育的思想传统,而现代教育所要培育的应是高素质的公民,能适时调整和知识跟进,很好地融合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近年来,中国一些高校对狭隘的专业教育进行“反正”并探索通识教育之路,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一起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但是,国内的通识教育还在摸索之中,相对于美国的通识教育仍有差距。比如作为通识教育典范的哈佛大学,其通识教育历史可追溯到1945 年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计划,期间经历了数次课程改革,最新一轮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于2016 年发起,其“通识教育必修”模块是精髓。②谢鑫,王世岳,张红霞:《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历史、现状与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21 年第3 期。新文科之“新”包含着通识教育一贯秉持的融合交叉理念和对生命意义与人生真谛的理解与坚守,提出新文科建设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时代方向,而对通识教育的强化也助推了新文科建设。

(五)倡导多元发展模式

新文科建设的多元发展模式可以从主体多元化、学科知识多元化以及评价方式多元化着手。在主体方面,新文科建设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企业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甚至包括国外的类似主体。这既可汇聚资源力量,增强文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文科研究成果的孵化率,又可以充分发挥人文科学在引领社会价值观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的作用。在学科知识方面,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就是基于现有文科基础进行学科和专业课程的重组,以满足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不仅需要多学科整合,更需要理工科的融合。文科跟理工科知识体系的融合能促进两类学科之间的了解,还能弥合两类知识分子认知上的裂痕。在评价方式层面,新文科建设应该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类型的多元化、构成的多元化以及层级的多元化,真正地实现以评促建的效果。

(六)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评价是新文科建设管理闭环的重要构成,对科学调控新文科建设进程,合理布局新文科建设路径,准确把握新文科发展态势等至关重要。要构建科学的新文科建设评价体系,应充分把握新文科建设学科融合的特点,建立充分体现交叉学科特色、指标体系分类合理且细化、能够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不用“一刀切”的方式评价新兴学科,注重新文科建设的过程性评价。在新文科建设的成果评价方面,应建立健全囊括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育等多领域的成果评价体系,且对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作分别评价,在保障新文科建设成果的质量和效益的同时,兼顾人员考核激励机制,以此激发社会各界对新文科建设的关注和参与热情。

总之,中国的文科建设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代也要尊重文科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在探索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未知的困境与挑战,最重要的是抓住新文科建设的“根”与“魂”,紧紧围绕学科发展问题,突破过去和表象,突破文科自身的禁锢,尽力协调好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的关系,凝练内核并形成共识,不断拓宽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将中国的新文科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文科学科建设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22 02:09:20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