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包含着一个民族所经历的历史和自身文化背景,包含着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整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赖、共生共长的.语言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自身也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使用了很多中国古典名句,他的用典表达独具特色,充满力量,其力量源泉是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和久久为功的长期积累.人民日报评论部于2015年和2018年分别编辑出版了二辑《习近平用典》,共计列举各类典故283则,并对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过的典故名句的出处和释义进行了全面解读,对这二辑《习近平用典》进行学习、研读、分析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典故范围广、个性明显、寓意深刻.
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价值出发点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此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深刻体现了厚重的为民情怀、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廉洁自律的品格修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鲜明群众观、民生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和宗旨意识.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甘共苦、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跨不过去的坎.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旗帜鲜明的表达了人民立场,始终能够体现事事有人民、处处有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名言警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疾苦挂在心中,对人民的不幸和疾苦要有同情之心.如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西汉刘向《说苑·政理》中的名句“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2]5这体现和寄托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深厚情谊.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东汉王充《论衡·书解》中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11告诫党员干部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群众既是命题人,又是监考员,还是打分人,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打开大门、依靠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偏、不倚,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努力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实在、更公平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执政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才能激流勇进、所向披靡.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天地之大,黎元为先”[2]15;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引用东汉王充的名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礼记·大学》中的经典名句“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2]17这一系列用典完美诠释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的中心词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求真务实和实干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的最明显特征,1990年刚上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习近平就首次提到“马上就办”,并在福州主政期间多次倡导这种精神.2011年3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专门做了《关键在于落实》的重要讲话.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求实、唯实、务实的实干精神,只有通过实干才能铸就辉煌.古人言:“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习近平总书记的各种讲话中也体现了实干精神.如习近平引述荀子的名言“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2]97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求真务实、用于担当的实干精神.
面对未来,在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更需要全国人民积极焕发劳动热情、激发出无穷的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古典名句鼓励人民埋头实干,朝夕奋斗.如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2]101引导人民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正确价值导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楚辞·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109勉励全体党员同志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引用《荀子·儒效》中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2]115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修身是一生的必修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需要党员干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和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和好干部标准要求自己.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领袖,非常注重品格修养,在谈到自己在梁家河的知青经历时讲到: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教育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如引用《论语·雍也》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59告诫党员干部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用权的价值所向,党员干部要心怀群众,一己暖则思天下寒,一己足则思百姓饥.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征程,领导干部要德才兼备,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于党员干部,党性是最大的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多次告诫党员干部要加强品德修养.如在全国党性工作会议上引用《资治通鉴》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2]85指出了德与才的关系,才能是德行的基础,德行是才能的统领.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引用《潜夫论·务本》中“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2]87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真实就是生命、事实就是本源,不断提高新闻素养,践行真实性原则,加强媒体的公信力和生命力.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引用《史记·商君列传第八》中“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2]81对党员干部提出了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要敢于正视,并且主动改正,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善于用典,而且恰如其分,往往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倡要大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不断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他使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充满了语言魅力,他的用典不仅尊重传统,推陈出新,而且还寓意深刻,感染力强,同时也生动活泼,充满智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标识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和讲话中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更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他的用典,我们可以追溯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泉,也可以在他恰如其分的典故使用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善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比如,他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引用《管子·形势》中“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2]263表达了一种历史总是在回顾和反思中呈现出深刻的价值,以此来告知国人要以史为鉴、奋发图强,激发民族自尊心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也引用了《宋皇佑平蛮碑歌》和《诗经》两篇文章中“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2]267用最简单纯朴的语言表达了人类社会亘古未变的对于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凝聚了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共同精神信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三国志·吴书》中“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2]269表达了“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告诫我们要“知道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要以史为鉴,走向美好的明天.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引用《诗经·大雅》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2]297强调任何事情开始易而善终难,揭示出坚持到底的难能可贵,也进一步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振奋,但是成功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代人为之不懈努力.
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可以发现他的用典不是随便引用,而是经过了深入地思考和一定的逻辑铺垫,所以他的讲话感染力极强.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引用《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2]285说明文章和语言想要感染人、打动人、教育人,不仅仅要语言优美、文辞典雅,而且要言简意赅,同时要具备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感情性.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世说新语·排调》中的名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2]289警示领导干部们懂得抬头看路才能把握大势和方向,否则就有可能头撞南墙,最后导致失败,同时也告诫领导干部们要守纪律、讲规矩,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向”问题.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东汉王充《论衡》中“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2]121表达了水有深浅,物有异殊思想,希望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辨别,善于总结,从千千万万看似平常的事件中发现和总结出社会、国家发展大势,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有“发现”的眼光和智慧,给新闻工作者带来更多的触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荀子·王制》中“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2]33表达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理念,更表达了从国家层面要不断重视和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说明国家将更加重视新的生态文明建设.
语言的吸引力在于生动形象,平易近人,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善用修辞、形象生动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大语言特点.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感染力还来源于他的语言中包含真理和至高道义,能够“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充满智慧.比如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他引用葛洪《抱朴子·外篇》中的“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2]37表达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的哲学思想,所以我们要时刻应对变化了的现实,思想观念要同时代俱进,在工作方法上要不断革新,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以此来告诫党员干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锐意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这样我们才能顺势而为,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贾谊的《过秦论》中:“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2]31表达了“变化因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治国理政方法,强调我们既要尊重国情和传统,又不囿于历史而故步自封,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搬照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做任何事情、做任何决断都要按照实际决定工作的方针,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引用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中“凡菱笋、鱼虾,从水中采得,过半个时辰,则色味俱变;其为菱笋、鱼虾之形质,依然尚在,而其天则已失矣.谚云:‘死蛟龙,不若活老鼠’.”[2]313强调时效性对于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新闻工作者要先人一步才能先声夺人,所以要从早从快赢得主动,遇到热点问题主流媒体要第一时间发声,要把“鲜菱笋”和“活鱼虾”第一时间奉献给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往往能将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看,他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和谐健康发展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显示了卓越的世界眼光和伟大的领袖风范.习近平总书记以博大的胸怀思考“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等事关人类命运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比如,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第一次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随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正日益凸显其时代价值,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也显示出他高瞻远瞩、纵横捭阖的领袖气质.
在巴西国会演讲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157来形容中巴关系,更表达了中巴关系“如同长江和亚马逊河一样奔流不息、一往无前”.在越南国会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王勃《八卦大演论》中“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2]247用来说明中越两国应该守望相助、登高望远,共同为开创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亚洲和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的联合欢迎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鬼谷子·决篇》中“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2]273提倡中美两国应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正确判断彼此的战略意图,坚定不移推进合作共赢,妥善有效管控分歧,广泛培植人民友谊,一步一个脚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三国志·魏书》中“和羹之美,在于合异”[2]153说明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不同文明需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要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3]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中国古代典籍的名言名句,达到用中国经典讲述中国经验,用中国传统道理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通俗易懂,贴近群众思维理解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他本人尊重传统、推陈出新的用典,通过传统用典体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精髓,传递为政为人的思考,无疑是增强中华传统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