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角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透视与反思

2022-03-17 20:14于冰洁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科文学

于冰洁

(安徽开放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2018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号召,“新文科”的概念被首次提出。2019 年 4 月,教育部等单位启动“六卓越一拔尖”2.0 计划,把“新文科”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基础学科,对于提升学生语言文字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批判性思维与审美修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然而,在社会大变革的视角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人才供给质量低、课程设置不科学等,消解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在作用,因而,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推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成为高校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现状透视

在“互联网+”“新文科”建设的时空场域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发生嬗变,一些问题逐渐暴露,不容忽视。

首先,研究型课程体系的掣肘。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就业“内卷化”程度日益加大,对于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其与“双一流”抑或“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在学术上相比略输一筹,与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技能上相比也处于竞争劣势。大部分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无论是学术能力提升抑或是理论向实践转化,都存在路径窄化的困境,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依然固守传统研究型学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2]在“新文科”建设、经济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背景下,跨界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并对语言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具备单向语言文字能力显然已不再匹配市场的人才需求,市场需要汉语言文学人才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文学功底、专业知识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合作能力等。然而,以研究型课程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导致大学生岗位能力弱、理论修养低、就业竞争处于弱势。

其次,职业能力训练缺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工科人才培养不同,工科专业基本都设有实训室,让学生在专业训练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文科与实训无关”却成为高校文科类人才培养根深蒂固的观念,缺乏系统训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缺乏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会议策划、文案编辑、语言礼仪、文字编辑等系统化职业能力,以致在就业竞聘中为应聘单位所诟病。

最后,人才培养方向错位。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忽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忽视学生职业技能提升需求,片面依照“双一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而定,既缺乏本校特色,又缺乏竞争力。事实上,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的方向已不再是为一二线城市培养复合型人才,从就业的视角来看,由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基层一线、中小企业、乡村教师等已然成为其就业的重要领域。因此,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顺势而变、顺势而为,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方能提升人才就业的匹配度和精准度。

二、“新文科”视角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目标定位:理念明确,面向社会

国家层面提出“新文科”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处于新科技革命、历史交汇点、进入新时代以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下,内在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要明确新使命,走向融合化、中国化和国际化。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同样体现出相应的使命和担当,面向社会人才需求,培养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底色。[3]如此,必须要针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错位,立足本地,因地制宜,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从整体性视角出发考量不同行业、领域对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三大维度,以匹配社会的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必须看到,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一带一路”倡议等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培养人才的专业知识、学术意识之外,还必须要强化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变化。

(二)课程设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

“新文科”建设处于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而言,在人才培养目标清晰之后,就要从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课程设定出发,制定与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当然,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创新,并不是对原有课程结构的颠覆,更不是动摇专业基础,而是在谋求文理结合、文信结合、文医结合、文体结合、文农结合层面的跨界融通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扩充和调整,以回应社会需求。[4]首先,设置社会需要课程。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传统学科,其就业口径较宽,包括教师、事业单位人员、文化专员、文案策划、出版、新闻传播等,高校应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结合本校办学特色,除专业基础课程外,应根据学生就业需求设置自然科学与技术教育、计算机语言、文化创意等课程。其次,设置地方特色课程。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在“新文科”建设中国化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要突出地方特色,针对地方的文学、风俗和历史开发校本教材,与地方文化机构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最后,开发知识融合课程。在学科“大融合”背景下,传统“学科分治”的局面必然会被“学科融合”所打破,对于某一行业的人才而言,仅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掌握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和能力。

(三)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开拓思维

在“新文科”视角下,基于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必须要作出相应调整。首先,要推动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在“互联网+”时空场域下,汉语言文学课堂必须要突破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桎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嵌入课堂教学中,打造线下、线上、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教学模式,突出微课、慕课等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作用,把课堂教学的主体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汉语言文学的相应知识和能力,实现知识的交融创新及应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复合型人才。[5]其次,要打造多元化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式、小组式、实践式、行动导向式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学中思、在学中说、在学中写,以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多元化能力。

(四)师资素质:转变观念,资源共享

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力量的短板较为明显,表现为学识素养和思想转变层面,如未能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致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对此,必须要突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即要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双职称”兼具以及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兼备。同时,汉语言文学师资队伍建设应突出跨界融合思维,强化团队协作、资源共享,把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相关联的不同学科教师请进课堂,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如将美术学院书法课教师请进来开展教学。此外,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开阔研究视野,积极投身跨界融通的新文科建设,向学生传递多元、开放、创新的学习理念,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

三、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学生,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从目标定位、课程设定、教学模式、师资素质建设等层面出发,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相衔接,构建以人文修养为基础、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科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