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引领:中小学校本主题研修持续推进的关键

2022-03-17 19:48朱许强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校长

郭 红,朱许强

(宁夏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宁夏 固原 756099)

校本主题研修是基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难题开展的全校性、系列性的研修活动。校本主题研修因其能够激发教师自主性,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而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范式。纵观已有研究,学者主要聚焦于校本主题研修的理论层面,在校本主题的确定、研修的阶段、模式、现状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应然的思考,但缺乏从学校实践层面实然的反思,尤其忽视了校本主题研修持续推进中校长的引领作用。校长作为校本主题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其专业素养、理念对研修活动的组织、管理、保障以及氛围的创设都至关重要。

一、中小学校本主题研修中存在的问题

2004年,第49届国际教育教学大会将“中国特色校本研修喻为秉承中华民族‘知行合一’认识论的血与脉。”[1]但校本主题研修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在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积极性低、主题设置随意、缺乏持续改进等问题。

(一)准备阶段:教师积极性低

教师是校本主题研修的主体,其积极性的高低将影响研修的效果。只有积极参与研修,主动发现问题,才能提升校本主题研修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研修意愿并不高、参与度低、缺乏主动研修意识。究其原因,首先,教师对校本主题研修的内涵、作用认识不够;教师没有意识到校本主题研修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区别,认为校本研修只是自上而下开展的形式化活动,并不能够促进自身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开展自主研修的意愿较低。中小学校本主题研修活动的开展,往往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其研修方案、研修制度等均由学校统一制定、统一管理,教师被动参与,严重削弱了教师参与研修的主动性。最后,中小学教师日常事务繁杂,非教学性工作量大,开展校本主题研修活动的时间有限,不利于校本主题研修的持续推进。

(二)实施阶段:主题设置随意

主题是研修活动的切入点与抓手,是顺利开展校本主题研修的关键。只有明确主题,才能凝聚教师集体的力量,才能使研修具有针对性与方向性。其一,教师不知道如何选择好的主题。对于学校教师而言,研修主题不是照搬其他学校或国家教育政策中的主题,而是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来确定。“如果教师不明白校本研修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行动也是没有意义的。”[2]其二,研修主题不具有可行性。校本主题研修旨在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如果主题范围过于宽泛,或概念界定模糊、或超出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如“构建倾听对话课堂” “五育并举” “高效课堂”“互联网+”等类似大而空的问题,在实际研究中,教师往往难以找到开展研究的切入点,可操作性差。其三,主题缺乏连续性。中小学教师在主题的选择方面往往具有应付心理,确定的主题往往是 “一次性”或“临时性”的,与学校整体规划、系统推进的安排相背离。

(三)后续阶段:缺乏实践改进

校本主题研修是一个系列化的研修活动,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生成性等特点。“这意味着校本主题研修的议题应从教学实践中来,也必将回到教学实践中验证。”[3]对于部分学校而言,开展校本主题研修的目的不是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在研修活动开展初期,学校没有明确的研修规划;在研修过程中,未制定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与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研修结束后,缺乏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对教师集体开展的研修以及教师个人的研修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能促使教师明确,在此次研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修中的生成点,为下一次研修提供借鉴。对于教师而言,在研修活动开展初期,研修主题选择随意;在研修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指导与管理;在研修结束后,缺乏对研修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对研修资料的整理、总结与反思,一方面可为研修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性建议;另一方面,回顾研修成果的不足之处,可为后续的研修活动提供经验参考。

二、校长引领:何以关键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提出“校长要注重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领导力,健全校本教研制度。”[4]校长处于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的最高层级,在规划学校发展、引领教师成长、促进课堂教学变革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校本主题研修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范式,同样离不开校长的引领,因为 “教育改革成功与否,校长起着核心作用,校本研修这一改革行为的深入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校长有效的领导行为。”[5]

(一)校长是研修理念的引领者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到:“学校改革需要三年,最大的难处是校长。如果校长对学校改革持消极态度,那么就算用了三年,最终也是徒劳。反过来,如果校长持积极态度,这个三年计划无论在哪个学校都是行得通的。”[6]校长观念像旗帜在引领教师,为学校发展提供明确方向,凝聚全校力量为共同目标而努力。正如上海一位小学特级校长直言“校长在学校就像是一盏大红灯笼,照到哪里哪里亮,校长若重视校本研修,就会做得好。”[7]在校本主题研修活动对象由原先的“骨干先行”转变为“群众运动”的过程中,校长自身观念的转变能提升教师对校本主题研修内涵的理解,使全体教师自觉参与到研修活动中。“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校长首先是思想的引领,其次是行政的引领。”[8]而思想引领的关键在于“共同探索”,也就是说,校长需要和教师一同参与校本主题研修,将自身的观念渗透在活动之中,让教师深切的感受到它的价值。同时,校长的参与能够拉近与教师的距离,更深入了解教师内心的需求与想法,并及时调整研修活动安排,才能扭转校本研修中校长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局面。

(二)校长是研修主题的指导者

有价值、适切可行的主题是提高研修活动质量的基础与前提。校长作为指导者,首先,要掌握当前的政策文件与教育理论发展前沿,具有科学研究的敏感度,并能综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发展目标等多重因素,确立研修规划与目标。其次,校长需要掌握学校现有师资的水平、硬软件设施、学生水平等基本状况,对主题的确立进行系统的思考,明确研修主题的可行性与针对性。比如,主题是否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相容,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题是否具有典型性,能让学科组全体教师参与;主题能否找到合适的研究切入点等。再次,为提高主题研修的实效性,校长可通过邀请教育专家参与论证、与不同学科教研组教师集体讨论等形式,厘清研修问题的核心概念、明确研修的内容与方法,指导教师能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概括,并能依据教育理论总结、凝练。因为研修主题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教师相互学习、思想碰撞的结果。

(三)校长是研修活动的组织者

校长合理、有序的组织是校本主题研修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首先,校长要依据教育政策、学校办学理念、教师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听取多方意见,从整体上规划、制定校本主题研修方案,确保研修活动有章可循。好的研修方案至少包括研修目标、研修主题、活动安排、制度保障、管理措施五大模块。其次,校长要组织管理校本主题研修活动的过程。具体而言,一是校长对研修方案目标及要求的解读,以及开展研修活动之于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意义;二是研修主题的来源及选题依据;三是开展研修活动的具体安排,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氛围的创设,活动中人员的参与、时间管理、考评与奖励制度,活动后的总结反馈与提升等。最后,校长要组织专家对研修活动的质量进行多元评价。具体而言,一是看研修成果是否真正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二是看在研修活动过程中,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是否发生了转变,实践能力与反思能力得到了提升;三是通过组织教师分享研修成果、研修总结及研修反思,评价教师是否具有变革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预估后续研修活动的成效等。

三、校长引领:何以实现

作为校长,在校本主题研修中扮演着引领者、指导者以及组织者的角色。校长要在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后续阶段对校本主题研修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校长如何引领,对研修活动的开展起关键作用。具体来说,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研修能动性;明确主题,优化研修活动方案;加强管理,注重实践改进是校长引领校本主题研修有效开展的三大策略。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研修能动性

教师是校本主题研修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核心主体,其能动性决定着研修活动的成效与质量。首先,校长要充分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在心理学中,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前提,有需要就会有内驱力,并进而促进其相关行为的发生。因此,校长要在保证教师的实际需求基础上,采取多种策略激发教师参与主题研修的能动性,鼓励教师制定符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真正激发教师研修的愿景。其次,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使校本主题研修任务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应保持在中等难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中等难度的任务更有利于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具体而言,一是在研修活动准备阶段,校长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对主题研修进行解读,使教师明确校本主题研修价值、熟悉具体的操作流程以及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二是在实施过程中,校长应邀请对校本主题研修有建树的校外专家对研修活动操作要点、具体行动方法以及对教师的疑难困惑进行指导与解答。再次,校长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并采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自我发展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将研修活动考核与教师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培养、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同时,能给教师提供对外展示自己的平台,增强教师的成就感。最后,校长要保证教师充分的研修时间,校本主题研修的开展,是学校品牌建设的“突破项目”,对教师教学、教研、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校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教师参与主题研修意愿不高往往与时间缺乏有关,因此,避免日常事务抢占教师专业发展时间,使教师可以安心研修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一问题解决方面,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如“调整日常工作表、利用校园集会腾出时间、利用家长或者志愿者以及减少全体员工会议的次数”[9]等方式。

(二)明确主题,优化研修活动方案

校本研修主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研修活动的成效。因此,校长对研修主题的引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校长应引领教师确定“好的主题”,主题,即教学中有待解决的某一具体问题,但每一具体问题并不必然地成为一个主题。好的主题往往是教师个人、学科组或教师群体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共同难题。在教师围绕这一难题展开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大家一致认为该问题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且研究内容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则这一问题才可确定为研修主题。其次,主题应具有针对性,如某小学校长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实施方案》为政策依据,针对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信息技术能力不高的实际情况,将学校的研修方案确定为“互联网+”,不同年级组、学科组可依托此背景确定本组研修主题,共同促进研修目标的达成。最后,校长要引领教师,保证研修主题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校长任期制的推行与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导致校本主题研修不能持续推进的主因,由于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实行校长任期制,校长更愿意将工作重心放在立竿见影的活动上,而对校本主题研修不够重视。换言之,要保证主题研修活动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一是校长要高度重视校本主题研修计划与方案的审定,“明确计划设计以破解主题为指向”[10],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并存,其中包括:班主任主题研修计划、学期主题研修计划、学年主题研修计划等。同时,校长在制定计划时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与需求,充分考虑计划的适切性,注重研修目标、研修主题、研修形式、研修管理与评价的一致性。对校本主题研修进行合理计划与常规化管理是校本主题走向持续发展的关键。正如一个教研室主任提到的:“区里做得好的几所学校都是区里有方案要求的。”[11]二是校长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为研修计划的及时调整留有余地。问题的产生源于教学实践,解决了老问题,教师又会面临更多的新问题,而新问题的产生是促成校本主题研修连续且持续推进的根本动因。研修活动只有不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加强管理,注重实践改进

后续阶段的总结既是本次研修活动的收尾,又是下一次研修活动的开端。对研修成果的总结与反思,有助于提高研修的效度,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并为后续研修活动积累了实践改进的经验,同时,也是教师再一次学习以及修正实践过程的关键一步。为此,校长应加强管理,促进研修成果的转化与系列化。具体来说,首先,校长要向教师说明校本主题研修的阶段性、系列性。一般来说,校本主题研修活动具有 “设计——实施——反思——生成——再设计”的流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校长循序渐进地对不同阶段的规划,其目的在于促进研修有效、可持续的推进。其次,校长要加强对校本主题研修过程的管理,注重引领教师的行动改进。顾泠沅提出“行动改进”具有四个要素,即确定行为责任人、维持研修小组热情、将想法变为行动、评估与交流。因此,在研修活动初期,要选好主题研修的负责人;在研修过程中,要充分激发研修小组的热情;在研修结束后,要注重对研修活动的评估、交流与分享,使研修成果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进一步促成课堂教学的变革。最后,校长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在研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激励与评价制度。因为制度是规范与约束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活动,是活动得以持续、有效开展的保障。从激励角度来看,要注重三结合,即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外因激励与内因激励的结合,管理激励与赋能相结合。从完善评价制度的视角来看,一是要建立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校教研领导小组评价等多主体评价体系。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在研修活动中,不仅关注教师的出勤率、准备情况、小组讨论、研修成果展示,如课例、报告、书面总结等过程性表现,也要关注主题研修对于提升教师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校长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