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述礼
(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6021)
在“安史之乱”爆发,国家面临危亡的大背景下,天宝十五载 (756)七月十二日,大唐皇位合法继承人皇太子李亨,“遵‘马嵬之命’”,即皇帝位于灵武 (灵武郡,简称灵武,即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古城),成为大唐王朝第七位皇帝——唐肃宗 (711—762)。唐肃宗即位,扛起了领导全国军民平叛靖乱大旗,谋大唐王朝之中兴,挽救大唐免于灭亡,唐代“诗圣”杜甫诗赞唐肃宗为“中兴之主”。
《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天宝十五载 (756)六月“丁酉 (十五日)”,“马嵬兵谏”,玄宗分兵,南逃幸蜀,命太子李亨北上朔方主持平叛。太子李亨从马嵬驿动身,“自奉天 (今陕西乾县)而北”。六月“辛丑 (十九日),至平凉郡” (平凉郡,即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上行至丰宁南”“回军趋灵武”。“七月辛酉 (九日),上至灵武”,“是月甲子 (七月十二日),即皇帝位于灵武。”“大赦天下,改元至德。”[1]
六月二十七日,太子李亨自固原再出发,继续北上,先到今固原北境的萧关县城即故白草军城驻跸。《新唐书·肃宗本纪》记载太子李亨至丰宁南日期:太子李亨,“庚戌,次丰宁”[2]。六月庚戌,是六月二十八日,到达丰宁县黄河南岸 (今宁夏中宁县)。《资治通鉴》记载:“辛丑 (十九日),太子至乌氏,彭原太守李遵出迎,献衣及糗粮。至彭原,募士,得数百人。是日 (十九日),至平凉,阅监牧马,得数万匹,又募士,得五百馀人,军势稍振。”[3]太子李亨到原州驻跸,随扈人员有张良娣、广平王李豫、南阳王李係、建宁王李倓等诸王子、监察御史李勉、大将管崇嗣、御史大夫裴冕、彭原太守李遵等文武官员及李辅国等宦官、随扈将士等。唐朝有三个皇帝曾驻跸固原:唐肃宗皇帝、唐代宗皇帝、唐朝承天皇帝。
太子李亨在固原驻跸几日?唐史没有明确记载,《旧唐书·肃宗本纪》有“上在平凉,数日之间未知所适”、《资治通鉴》有“太子至平凉数日”;又据《新唐书》载,六月二十八日至丰宁南,笔者大致计算日期为六月十九日至二十七日,约为九天。
太子李亨即唐肃宗驻跸固原的九天,完成了三件大事:第一,取得朔方军全力拥戴和支持;第二,“阅监牧马”:翻越六盘山到陇右监牧地检阅马牧得数万匹、募得士兵五百余人,以振军威;第三,接见法律禅师裴冕等,得到佛教僧侣、百姓、文臣武将全国军民的拥戴和支持。如果灵武即位比作太子李亨扛起平叛大旗指挥的一部挽救大唐命运交响乐的话,那么即位前驻跸固原的九日,就是其指挥这部全国平叛、谋求中兴、挽救大唐命运交响乐的前奏。
唐书记载的太子李亨北上灵武驻跸九天的平凉,是平凉郡,即原州。唐代平凉郡在什么地方呢?《唐肃宗皇帝传》《唐肃宗评传》及《甘肃通史·隋唐五代卷》《平凉市志》《平凉日报》《兰州晨报》以及许多甘肃历史文化爱好者的文章,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历史地名错误:把唐肃宗灵武即位前北上驻跸的平凉郡 (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误认为是今甘肃省平凉市。
《唐肃宗皇帝传》写道:“李亨又率众折向西行,第五天 (六月十九日),到达平凉郡 (治今甘肃平凉)。”[4]把唐代平凉郡郡治误解为今甘肃平凉市。《唐肃宗评传》一方面承认:“平凉所在的原州 (治今宁夏固原)已与灵州相邻”;另一方面又写道:“当李亨到达平凉 (今属甘肃)时”,宁夏、甘肃,互相矛盾。[5]
《甘肃通史·隋唐五代卷》:一方面,该书接受宁夏学者关于汉唐古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的新观点,对太子李亨所至灵武加注为今宁夏吴忠市,“李亨到达灵武 (今宁夏吴忠市北)”。另一方面,该书对太子李亨所至平凉郡,在三处仅用模糊的“平凉”二字,回避使用“平凉郡”或“原州”,采取了模糊的“平凉”的表述,让读者误以为太子李亨到达的平凉,就是今甘肃平凉市:“李亨到达平凉后”“李亨在平凉盘桓数日”“当时平凉的河西行军司马裴冕”。而在第二章“二、地方军政区划”中,唐代平凉县只提今崆峒区,未提唐平凉县属平凉郡原州今宁夏固原市。[6]
《平凉市志》:一方面,该志承认:“唐初,平凉郡治平高 (今固原)”[7],明确肯定唐朝平凉郡郡治平高县,在今宁夏固原市,并非今甘肃平凉市;另一方面,在“名人轶事”中,明知唐平凉郡是今固原的情况下,又写道:“李亨与灵隐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 (755),安史之乱,玄宗逃往四川,李亨率军路经平凉,夜宿龙尾山兴教寺,后去灵武即皇帝位,称唐肃宗,兴教寺遂更名为龙隐寺。”[8]把唐初太子李亨驻跸的“平凉郡,原州”,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含糊地写为“经平凉”“夜宿”龙隐寺。
类似以上误解唐平凉郡为今甘肃平凉市的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兰州晨报》文章说:“据《平凉市志》载,龙隐寺原名兴教寺。‘安史之乱’时大唐太子李亨西上平凉郡,夜宿寺中,第二年称帝于灵武,该寺便改名为龙隐寺。”[9]《兰州晨报》又信口开河,说什么:“唐肃宗信奉道教,唐肃宗的‘肃宗’和‘至德’年号,也是他在崆峒山问道和鸡头山祭天时,听了崆峒山道士的建议,取陇右之‘肃’为‘肃宗’,取‘至道至德’中的‘至德’为年号,改天宝十五年为至德元年。”[10]上述《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天宝十五载 (756年),“七月甲子 (十二日),即皇帝位于灵武”“可大赦天下,改元曰至德。”可见,唐肃宗灵武即位时,才定年号为“至德”。至于“肃宗”,是李亨逝世后继位者祭祀尊奉他的庙号。因此,不可能是即位前,在崆峒山听什么道士的话就已确定!再说肃州,唐朝的陇右道的确有肃州,但这个肃州即今甘肃省西北部酒泉市,与太子李亨灵武即位,死后庙号为肃宗,风马牛不相及,扯不上关系。唐史文献记载在世的唐肃宗,只用“上”或“皇帝”,不用“唐肃宗”。再说“广成道人”为何人?广成即广成子,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相传活了一千二百岁,曾居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黄帝闻听,曾造访广成子。用黄帝时代传说中的神话故事,让神仙给太子李亨提出建议,只能是传说,不是信史。
笔者发现,两位甘肃庆阳市籍专家,能够实事求是。一位是甘肃庆阳人刘晓华,在《唐肃宗驻跸之地龙隐寺》一文中,虽然也宣传唐肃宗曾在平凉市龙隐寺的传说故事,但是,能实事求是地承认:“关于唐肃宗驻跸龙隐寺,正史中没有记载,仅见地方志有记载,寺改名与此有关”;“唐肃宗”“是否在龙隐寺驻晔没有确切的记载。”证明依据正史没有确切记载撰写的唐肃宗驻跸今甘肃平凉市的文章,都只能是民间传说而已,不足为信。另一位甘肃庆阳人北方民族大学张多勇教授,2022年论文《历史时期军事重镇平凉治所变迁研究》,肯定唐平凉郡即原州,在今宁夏固原市:“唐代的原州 (今固原) ,在隋及唐天宝年间曾改名平凉郡。”确认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为北周、隋、唐平凉郡原州 (今固原)所属的平凉县:“隋代的原州 (一度更名平凉郡) 治所在今固原,平凉县治所在哪里?”“北周平凉县、隋代平凉县、唐代平凉县均在今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11]
1.唐代现代,三个平凉
某些唐史专家和历史爱好者以及众多的文章作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唐代和现代有三个平凉:第一个平凉,唐代平凉郡,即唐代原州,今宁夏固原市;第二个平凉,是唐代平凉郡即原州属县平凉县,在今甘肃平凉市市区崆峒区;第三个平凉,是现代平凉,是今甘肃省平凉市。
《平凉市志》已承认:“唐初,平凉郡治平高 (今固原)”,证明平凉市史志办学者熟悉历史。然而,唐肃宗驻跸的唐代平凉是平凉郡即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却多被误解为现代甘肃平凉市。《新唐书·肃宗本纪》记载:“辛丑,次平凉郡,得牧马牛羊,兵始振。”[12]请注意,是“次平凉郡”,即原州。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天宝十五载 (756)六月,“辛丑 (十九日)”“太子至乌氏”“是日,至平凉。”胡三省注:“平凉郡,原州。”[13]唐平凉郡是原州今宁夏固原市,不是今甘肃平凉市。
唐代著名历史地理学专家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原州,平凉 (郡)”,“管四县:平高、平凉、百泉、萧关。”原州平凉郡管四县,四县包括平凉县今甘肃平凉市。首县是平高县,说明原州治所是平高县,原州与平高县同城。“平高县,本汉高平县地,属安定郡。”“隋开皇三年”“以县属原州”,“大业三年 (607),以原州为平凉郡。武德元年 (618),重为原州。”[14]《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校勘 (十六)记载:“旧唐志叙原州沿革云:隋平凉郡,武德元年 (618)置原州,天宝元年 (742)改为平凉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原州。”[15]。《元和郡县图志》又记载:平凉郡四县之一的“平凉县”“隋开皇三年 (583),属原州,皇朝因之。”[16]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说明,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在唐朝是平凉郡即原州的平凉县,是属于今固原市管辖的一个县。《新唐书·地理志》还特别记载:“原州平凉郡”“治平高”“平高,望,有崆峒山。西南有木峡关。”[17]说明,唐代的崆峒山还曾划在平凉郡治平高县 (今固原市原州区)境内。
《宁夏历史地名考》一书考证:“原州,治平高 (今固原市原州区城关)”“平高县,治今固原市原州区城关。”[18]。上述唐朝地理专家李吉甫说的唐代“原州,平凉 (郡)”是“天宝元年 (742)改为平凉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原州。”唐肃宗李亨在即位前为太子时,北上治兵,是天宝十五载 (756)正属于李吉甫说的原州改为平凉郡的天宝元年 (742)至乾元元年 (758)的16年州改郡时期,所以叫平凉郡,简称平凉。当时,灵州也改为灵武郡,简称灵武,唐书记载唐肃宗“即皇帝位于灵武”,而唐肃宗《即位大赦文》记载“即皇帝位于灵州”[19],唐书的灵武,是灵武郡,即灵州,今宁夏吴忠市。
因此,唐书上记载的平凉郡,简称平凉,是原州。平凉郡即原州,不是今甘肃省平凉市,而是今宁夏固原市。《唐肃宗皇帝传》、《唐肃宗评传》、《甘肃通史 (隋唐五代卷)》、《兰州晨报》以及其他许多网文,“名人轶事”、报纸和文章等,把唐肃宗北上的平凉郡原州今宁夏固原市,误写为途经今甘肃平凉市,都是没有史书记载依据的历史地理错误。
2.墓志佐证,平凉固原
宁夏固原市南郊出土的隋唐史氏家族6盒墓志铭,是唐代平凉郡在今宁夏固原市的无可辩驳的铁证。
1982年至1987年,宁夏固原市南郊出土隋唐时期史氏家族墓的墓志铭6盒,墓主人分别是:大隋正议大夫右领军骠骑将军史射勿,大唐故左亲卫史道洛墓,大唐故朝请大夫平凉郡都尉史索岩与夫人安娘,唐游击将军虢州刺史直中书省史诃耽,唐咸亨元年 ( 670)唐司驭寺右十七监史铁棒,唐给事郎兰池正监史道德。[20]
其中,《唐故平凉郡都尉史公 (索岩)墓志铭并序》记载,大唐平凉郡都尉骠骑将军史索岩于唐高宗李治“显庆元年 (656)五月十三日”“春秋七十有八”“薨于原州万福里第”“三年 (658)十二月,迁神窆于原州城南高平之原。”《唐故游击将军、虢州刺史、直中书省史公墓志铭并序》记载,大唐游击将军、虢州刺史、直中书省史诃耽,“君讳诃耽,字说,原州平高县人。”“以总章二年九月二十三日遘疾,终于原州平高县劝善里舍” “享年八十有六” “咸亨元年十一月廿七日合葬于原州之平高县城南百达岭。”[21]
墓志明确记载,大唐平凉郡都尉骠骑将军史索岩,是驻守平凉郡城的守将平凉郡都尉,七十八岁,死于原州即平凉郡万福里的家中,葬于原州城南;大唐游击将军、虢州刺史、直中书省史诃耽,是大唐将军、朝廷重臣,八十六岁高龄,死于原州平高县,葬于原州平高县。而墓葬都在今宁夏固原市城南出土,由此证明,史氏家族大唐将军、重臣,死于原州,葬于原州,今墓葬和墓志铭出土在固原,毫无疑问,唐代原州,就是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平高县就是今固原原州区。
墓志铭所载原州就是平凉郡。《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原州中都督府 ,隋平凉郡。武德元年 (618),平薛仁杲,置原州。”“天宝元年 (742),改为平凉郡。乾元元年 (757),复为原州。”[22]因此,固原出土唐代原州史氏家族墓志铭,是唐代平凉郡即原州城在今固原市的确凿无误的铁证。
太子李亨为什么“按军平凉,未知所适”“上在平凉,数日之间不知所适”?“不知所适”,说明太子李亨驻跸固原是在继续观望、继续犹豫、继续期待。观望什么?犹豫什么?期待什么?太子李亨驻跸固原,观望朔方军的态度,犹豫北上灵武能不能得到朔方军的全力支持,期待朔方军明确坚定支持的表态。当时唐朝军镇,十大节度使,安禄山为河朔三镇节度使已经叛变,余下军镇,郭子仪为节度使的朔方军镇势力最强,太子李亨北上领导平叛,最主要急需解决的第一件头等大事,就是要取得朔方军的全力支持。早在马嵬分兵,建宁王李倓就已建议:太子殿下原是朔方节度大使,应北上获得朔方军的支持。《资治通鉴》记载:
殿下昔尝为朔方节度大使,将吏岁时致启,倓略识其姓名。今河西、陇右之众皆败降贼,父兄子弟多在贼中,或生异图。朔方道近,士马全盛,裴冕衣冠名族,必无贰心。贼入长安方虏掠,未暇徇地,乘此速往就之,徐图大举,此上策也。[23]
随扈太子的人都同意建宁王李倓的建议,太子李亨于是北上灵州。但是,安史之乱,天下兵荒马乱,太子李亨随同唐玄宗逃出长安,慌慌张张,一路逃来,加之唐朝信息远不如今天,战乱时间,信息不灵,尚来不及与朔方军直接联系,不清楚朔方军究竟对太子李亨是什么态度?朔方的军力以及物资储备情况怎么样?于是,在平凉郡派人去灵州与朔方军联系,朔方留后将领推选唐宗室李涵,到固原向太子李亨表朔方军对太子李亨的忠心,全力支持太子李亨,让太子李亨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上大悦”:
上在平凉,数日之间未知所适,会朔方留后杜鸿渐、魏少游、崔漪等遣判官李涵奉笺迎上,备陈兵马招集之势,仓储库甲之数,上大悦。[24]
《旧唐书·杜鸿渐传》也记载“肃宗大悦”:
肃宗北幸,至平凉,未知所适。鸿渐与六城水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关内盐池判官李涵谋曰:“今胡羯乱常,二京陷没,主上南幸于巴蜀,皇太子理兵于平凉。然平凉散地,非聚兵之处,必欲制胜,非朔方不可。若奉殿下,旬日之间,西收河、陇,回纥方强,与国通好,北征劲骑,南集诸城,大兵一举,可复二京。雪社稷之耻,上报明主,下安苍生,亦臣子之用心,国家之大计也。”鸿渐即日草笺具陈兵马招集之势,录军资、器械、仓储、库物之数,令李涵赍赴平凉,肃宗大悦。[25]
《资治通鉴》也记载“太子大悦”:
太子至平凉数日,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盐池判官李涵相与谋曰:‘平凉散地,非屯兵之所,灵武兵食完富,若迎太子至此,北收诸城兵,西发河、陇劲骑,南向以定中原,此万世一时也。’乃使涵奉笺于太子,且籍朔方士马、甲兵、谷帛、军须之数以献之。涵至平凉,太子大悦。[26]
为什么朔方留后杜鸿渐等,先派李涵到平凉郡今固原奉笺迎上?因为杜鸿渐等只是朔方留守,是郭子仪的副手,在灵州,只有李涵 (?-784)出身唐朝宗室,是唐初永安王左卫大将军李孝基之曾孙。大唐李氏宗室之人,易于接近太子李亨,加之李涵为人简朴忠谨,有俊才之称,时任关内道盐池判官。李涵至平凉郡今固原拜谒、奉笺,让太子李亨喜出望外,灵武即位后,唐肃宗立即拜李涵为左司员外郎,后迁宗正少卿的从四品官。唐代宗时再升李涵为河北宣慰使,任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等职。《新唐书·宗室》记载:
肃宗至平凉,未知所从。朔方留后杜鸿渐等条士马仓廥,使涵奉笺驰谒肃宗。涵既见,敷奏明辩,肃宗悦,除左司员外郎,再迁宗正少卿。[27]
唐史文献记载证明,太子李亨在平凉郡,朔方留后杜鸿渐等派李涵奉笺赴平凉郡谒见太子,实际上,李涵作为朔方军的全权特使,代表全体朔方军将士,向太子李亨表忠心:朔方军的兵权,包括军队兵马名册和军需物资,包括军粮、军资、器械、仓储、库物、甲兵、谷帛、军须之数等,“以献之”,全部都奉献给太子,由太子李亨随意掌控、调遣。这样,太子李亨在到达灵武之前站的固原,就已经确定得到朔方军全军将士的全力拥戴和支持,“太子大悦”,意义十分重大,这是事关太子李亨领导平叛大计成败的关键。太子李亨灵武七月十二日即位,不久,即命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以及李光弼率军灵武勤王,八月一日,灵武大阅兵,唐肃宗检阅郭子仪率领的朔方军五万大军,正是太子李亨在固原前站九日,打下了朔方军拥戴唐肃宗的基础。此后,领导平叛的进程,也证明,朔方军在平叛战争中发挥了最大的关键性作用。《新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帝 (唐肃宗)唯依朔方军为根本”[28]。诗圣杜甫《送灵州李判官》的著名诗句:“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29]唐肃宗在位七年,平叛七年,基本上平定了安史之乱,唯一主要依靠的正是郭子仪、李光弼为首的“神兵”朔方军的支持。
太子李亨,在固原得到宗室李涵全权代表朔方军奉笺,拥戴和支持。约于六月二十七日,太子李亨一行,沿清水河北行180里,来到平凉郡北今固原北平凉郡萧关县 (故白草军城)驻跸。当杜鸿渐等派李涵“奉笺迎上”拜谒太子,得知太子李亨即将从平凉郡动身时,立即决定安排陆少游,在灵武为迎驾太子李亨积极做准备,杜鸿渐与崔漪率数千人朔方步骑将士,启程南下,赶到太子到达之前,提前来到平凉郡今固原北境萧关县城 (故白草军城)屯驻,恭迎太子李亨大驾,再次当面亲表朔方军将士对太子李亨的拥戴和忠心和支持,慰劳随从太子的“诸使即兵士”。太子在萧关县城即故白草军城驻跸一夜,第二天,杜鸿渐再次劝进太子李亨赴朔方,并亲自陪同、护送太子李亨至灵武。《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
鸿渐又发朔方步骑数千人于白草,顿,奉迎。[30]
朔方留后杜鸿渐和崔漪,亲自率领朔方军的数千人步兵和骑兵,随扈太子李亨,浩浩荡荡从萧关县城出发,沿着清水河西岸的官道,一路北上,这是多么宏大壮观的盛举!杜、崔率数千朔方军萧关县城迎驾、随扈至灵武,对犹豫、观望中的太子李亨,北上朔方治兵,领导平叛,又是一次极大的鼓舞,更是体现朔方军最大的拥戴和支持。
太子李亨见到杜鸿渐,特别高兴。唐肃宗把朔方军驻地时为灵武郡即灵州,比作汉唐盛世中心——关中。把杜鸿渐,比作辅佐汉高祖的汉朝开国功臣丞相——萧何。《旧唐书·杜鸿渐传》记载:
鸿渐知肃宗发平凉,于北界白草,顿,迎谒,因劳诸使及兵士,进言曰:“朔方天下劲兵,灵州用武之处。今回纥请和,吐蕃内附,天下郡邑,人皆坚守,以待制命。其中虽为贼所据,亦望不日收复,殿下整理军戎,长驱一举,则逆胡不足灭也。”肃宗然之。[31]
《资治通鉴》记载:
鸿渐、漪使少游居后,葺次舍,庀资储,自迎太子于平凉北境,说太子曰:‘朔方,天下劲兵处也。今吐蕃请和,回纥内附,四方郡县大抵坚守拒贼以俟兴复。殿下今理兵灵武,按辔长驱,移檄四方,收揽忠义,则逆贼不足屠也。’少游盛治宫室,帷帐皆仿禁中,饮膳备水陆。[32]
唐朝宰相元载撰《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特别记载:
公乘疾西上,奏谒于白草,顿,请借前箸,以图安危。灵州四临,兵车之会,长安新破,人心正摇。奸豪窃窥,杂种圜目,众情一呼而可溃,危机视景而斯发。北辕未改,舍此奚之?丰安僻界西陲,北临沙漠,候吏不至,疲兵径渡。傥军门晏关,回舟未具,苍皇朔裔,蹈据无所,非策之上也。因条列市租计入,幕府文书,攻守便宜,山川要害。肃宗抚公背曰:“灵武即我之关中河内,卿亦吾之萧何、寇恂。虏在目中,凶仇不足殄也。[33]
《新唐书·杜鸿渐传》也特别记载:
而鸿渐与漪至白草,顿,迎谒,说曰:“朔方天下劲兵,灵州用武地。今回纥请和,吐蕃结附,天下列城坚守,以待王命。纵为贼据,日夜望官军,以图收复。殿下治兵长驱,逆胡不足灭也。”太子喜曰:“灵武我之关中,卿乃吾萧何也。”[34]
萧何是辅佐汉高祖刘邦起义、建国的西汉著名开国功臣,后担任相国;寇恂是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的开国功臣、担任类似萧何的相国。太子李亨把灵武比作唐朝建国基地关中,把杜鸿渐比作辅佐刘邦称帝建立汉朝的萧何,足见唐肃宗对杜鸿渐等朔方军将领白草迎驾,喜出望外、格外重视。
古文无标点,研读、出版、引用古文,首先必须认真准确断句、标点,才能准确理解古文的真实含义。太子李亨从平凉郡出发,北上灵武,杜鸿渐等率军在固原以北的故白草军城,即唐萧关县城,迎谒太子。唐史文献,有的不记具体地名:如《新唐书·肃宗本纪》只记“迎太子治兵于朔方。”[35]《资治通鉴》只记“自迎太子于平凉北境”[36]: 老一辈史学家如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 (上):“太子北上,至平凉, (即原州,见第一章第三节),朔方留后杜鸿渐使来迎。”[37]牛之功著《安禄山史思明评传》:“李亨在平凉停留数日后,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等人,迎接李亨于平凉北境”。[38]刘文瑞著《唐玄宗传》记:“杜鸿渐亲自去平凉迎接”。[39]
唐史文献至少有四部,出版者标点欠妥,迎驾地点似乎变成“白草顿”。《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鸿渐又发朔方步骑数千人于白草顿奉迎。”[40]《旧唐书·杜鸿渐传》:“鸿渐知肃宗发平凉于北界白草顿迎谒因劳诸使及兵士”。[41]《新唐书·杜鸿渐传》:“而鸿渐与漪至白草顿迎谒,说曰”。[42]唐元载撰《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公乘疾西上。奏谒於白草顿。请借前箸。以图安危。”[43]
笔者发现:经过后代学者标点的上述四则唐史文献,以及现代几乎所有的唐史专家学者著作,包括笔者不久前出版的专著《唐肃宗灵武即位》,几乎都把“白草顿”三字,误认为是一个地名。
如今,笔者重新查阅唐代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两唐书地理志、《资治通鉴》,发现只有“白草”“白草军”“白草军城”“萧关县”,一概都找不到“白草顿”这个地名。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原州,管县四:平高、平凉、百泉、萧关。”“萧关县, (中,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隋他楼县,大业元年置,神龙三年废,别立萧关县,以去州阔远,御史中丞侯全德奏于故白草军城置,因取萧关为名。”[44]《旧唐书·地理志》载:“原州,萧关,贞观六年 (632),置缘州,领突厥降户,寄治于平高县界他楼城。高宗时,于萧关置他楼县。神龙元年,废他楼县,置萧关县。大中五年,置武州。”[45]《新唐书·地理志》武州萧关县下记:“贞观六年 (632)以突厥降户置缘州,治平高之他楼城。高宗置他楼县,隶原州,神龙元年省,更置萧关县。”[46]《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6)记载:“八月壬午,吐蕃寇白草、安人等军”。胡三省注:“白草军在蔚茹水之西,蔚茹水在原州萧关县”。[47]
蔚茹水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白草”“白草军”,即故白草军城,为唐代所置平凉郡原州所属的萧关县,在原州今固原以北180里。是武则天和唐中宗神龙三年 (707),御史中丞侯全德上奏,在白草军城的故城,设置了唐代原州平凉郡的属县萧关县。“白草”“白草军”,是“白草军城”的简称,省略了“军城”二字,亦即萧关县。类似于唐史记载的唐肃宗“即皇帝位于灵武”,此灵武,也是灵武郡城的简称。查唐史文献,一概都找不到叫“白草顿”的地名。甚至,笔者搜索今天我国北方乃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县、市、区名称,全国几乎都找不到一个尾字为“顿”的县、市、区地名。倒是发现外国有不少尾字译为“顿”字的城市地名,如美国华盛顿、温布尔顿,加拿大埃德蒙顿,德国德累斯顿,等等。
近期,笔者与宁夏文史专家杨森翔先生讨论意见:古人惜字如金,唐史文献中仅用一个“顿”字,包含停留、屯驻乃至屈膝跪拜、叩头的意思,应为动词。“白草”“白草军”“白草军城”是地名,即指唐原州平凉郡的萧关县。把“白草顿”作为地名,应该全都是搞错了! 杜鸿渐率朔方军迎驾太子,朔方军必须先赶到故白草军城“顿”,即停顿、屯驻,以便列队等候迎驾,不可能让太子先到达白草军城即萧关县城等候,朔方军才姗姗来迟再来迎驾。因此,需要重新标点以上唐史文献为:“于白草 (白草军城,简称白草),顿,奉迎。”“于北界白草 (白草军城,简称白草),顿,迎谒。”“至白草 (白草军城,简称白草),顿,奉迎。”“公乘疾西上,奏谒于白草,顿,请借前箸,以图安危。” 唐史文献文字释文为:“杜鸿渐、崔漪率数千朔方步骑,事先来到平凉北180里地的白草军城驻屯安营,迎驾,迎接太子,恭请太子接见,劝进太子朔方治兵。”《神道碑》释文则表述为:“杜鸿渐公急忙赶到驿站,于白草 (白草军城)屯驻,列队迎驾太子,奏请太子接见,屈膝跪拜,用筷子比喻,向太子讲述天下形势,国家安危。”
中华书局标点《旧唐书·太宗本纪》还有一个类似“于白草顿”的“次泾阳顿”标点错误:同是泾阳,“大业末”“八月”“师次于泾阳,胜兵九万,破胡贼刘鹞子,并其众。”而“贞观二十年”,变成“秋八月”“庚午,次泾阳顿。”《诗经》里有:“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战国末设县。古今中国只有泾阳,没有“泾阳顿”这个地名呀!“次泾阳顿”也是错标点了地名之误!应标点为“次泾阳,顿。”唐太宗在泾阳停顿、驻跸,宴请铁勒朝贡使者,“诏遣会灵州”。
故白草军城即唐原州平凉郡萧关县城,在今天什么地方呢?鲁人勇考证,“白草军及萧关县似应在今宁夏固原市北海原县李旺堡清水河西岸。但究竟在何处,尚待进一步考证。”[48]海原学者李进兴考证:“根据历史学者的考证,白草军城的位置,就在今海原县七营镇北5公里北嘴子村。”[49]方位都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元和郡县图志》载萧关县即白草军成至原州为180里,唐代平凉郡原州今固原至李旺镇为90.1公里。据此,鲁人勇考证似较近《元和郡县图志》记载。
写到此,笔者联想到诗圣杜甫赠好友严武《八哀诗:赠左仆射严国公严公武》诗句有:“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50]。诗句大意为:严武在普安郡 (治剑阁),接受唐玄宗的皇命;到萧关城,拜谒了时为太子的唐肃宗。据此,太子李亨短暂驻跸萧关县城 (白草军城)时,除杜鸿渐、崔漪率领数千朔方军步骑迎谒外,或应该还有杜甫好友、著名将领严武拜谒、拥戴。不过,史载:唐玄宗到剑阁是七月,太子李亨到萧关是六月,时间似有颠倒,但是,诗词不是历史,不一定要求完全按时间顺序。但是,可以肯定杜甫熟知唐肃宗北上灵武曾驻跸固原北萧关城的历史,以及唐书记载“ (严)武仗节赴行在”追随、支持肃宗的经历。唐史记载,中唐著名将领阁老左仆射严武 (726—765),天宝十五载 (756)任侍御史,随玄宗入蜀,升谏议大夫。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即位“兴师靖难”,严武“仗节赴行在”,随至灵武,“迁给侍中”。随肃宗南下凤翔。收复长安升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杜甫诗证明,严武或在萧关便追随太子李亨,北上灵武,拥戴、支持唐肃宗。[51]
太子李亨在平凉郡犹豫、观望之际,李涵拜谒代表朔方军全力拥戴和支持,信心满满,唐玄宗新授御史中丞裴冕正巧也到平凉,向太子李亨陈述天下形势,拥戴和支持,极力劝进太子北上灵武。《旧唐书·裴冕传》记载:
玄宗幸蜀,至益昌郡,遥诏太子充天下兵马元帅,以冕为御史中丞兼左庶子,为之副。是时,冕为河西行军司马,授御史中丞,诏赴朝廷。遇太子于平凉,具陈事势,劝之朔方,亟入灵武。[52]
《资治通鉴》记载:
会河西司马裴冕,入为御史中丞,至平凉见太子,亦劝太子之朔方,太子从之。[53]
裴冕 (703-770)门荫入仕,唐玄宗时为渭南县尉,迁监察御史。时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行军司马,唐玄宗新授裴冕为御史中丞,按《旧唐书》记载,天宝十五载 (756)七月十五日,是太子李亨灵武即位七月十二日的第四天,而唐玄宗身在四川不知情,又诏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裴冕为副帅、御史中丞。因太子已即位,元帅、副帅任命无实际意义,但是,裴冕被任命天下兵马元帅李亨的副帅这件事本身,足见唐玄宗对裴冕视为朝廷重臣。御史中丞一职仅次于宰相与尚书同列的高官,有弹劾百官的权利。裴冕进谏太子北上治兵灵武,代表了大唐朝臣,拥戴和支持太子,意味着大唐朝臣们对太子李亨拥戴和支持,意义重大。太子李亨也看重裴冕。太子李亨灵武即位为唐肃宗,立即封裴冕为肃宗灵武朝廷任命的第一个宰相。
王思礼 (?-761),高丽人,是始终效忠大唐的著名少数民族将领。先后随河东节度使王忠嗣和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参与石堡之战。安史乱,随哥舒翰守潼关。据《资治通鉴》记载,王思礼应在金城、平凉两地,有两次谒见太子李亨的机会却不见记载:
天宝十五载,六月十四日,夜将半,乃至金城……王思礼自潼关至,始知哥舒翰被擒;以思礼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即令赴镇,收合散卒,以俟东讨。[54]
王思礼天宝十四载 (755)六月被任命为金城 (今陕西兴平县)太守,六月十四日赶到金城。“始知哥舒翰被擒”应包括唐玄宗和太子李亨都始知。玄宗任命王思礼为陇右河西节度使,收拾散卒,徐图东讨。《唐史演义》记载:“思礼退见陈玄礼,密与语道:‘杨氏误国致乱,奈何尚在君侧?我早劝哥舒翰表诛国忠,渠不见从,遂致受擒,将军何不为国除奸呢?’玄礼点首。思礼遂辞玄宗,仍然东去。”[55]是否与太子李亨金城见了面,只字未提。《资治通鉴》又记载:
六月,丙午 (二十五日),王思礼至平凉,闻河西诸胡乱,还,诣行在。……以思礼为行在都知兵马使。[56]
《资治通鉴》记载太子六月十九日到平凉郡,六月二十八日至丰宁南。其中,六月二十五日是太子李亨在固原的第七天,王思礼到平凉郡,太子应该还在固原,理应见到太子李亨并应表拥戴和支持,但是,未见记载,或是故意隐去漏记了?
笔者分析,王思礼曾是王忠嗣部下,而王忠嗣与太子李亨是好友,天宝六年 (747)遭李林甫诬陷“佣兵以尊奉太子”,几乎丧命。再则,王思礼与哥舒翰守潼关,曾建议哥舒翰诛杀杨国忠,并自告奋勇要求带领三十名骑兵去长安把杨国忠抓到潼关处决,只是忠于唐玄宗的哥舒翰,没有同意。因此,王思礼必然效忠太子李亨,太子也一定熟悉并器重王思礼。另方面,又因先后随哥舒翰,哥舒翰兵败潼关,被俘遇害,史书或回避不记王思礼事迹。
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肩负着领导全国平叛的重任。在固原,完成头等大事朔方军全力拥戴、吃定心丸后,在原州平凉郡今固原完成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仿效贞观二十年 (646)唐太宗幸灵州演绎民族团结盛会,登原州今固原六盘山“瓦亭观牧”,太子李亨也登六盘山到陇右监牧驻地“阅监牧马”。《资治通鉴》记载:
天宝十五载,六月,辛丑 (十九日),是日,至平凉。胡三省注:平凉郡,原州。阅监牧马,得数万匹,又募士,得五百余人,军势稍振。[57]
《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
己亥 (十七),至安定郡,斩新平太守薛羽、保定太守徐瑴,以其弃郡也。庚子,至乌氏驿,彭原太守李遵谒见,率兵士奉迎,仍进衣服粮糗。辛丑 (十九日),至平凉郡,蒐阅监牧公私马,得数万疋,官军益振。[58]
六月十九日,太子李亨到平凉郡期间,翻阅六盘山,检阅了平凉郡监牧的军马,太子李亨亲眼看到数万匹战马作唐朝大军的后盾,增强了太子平叛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振奋了军心,为领导平叛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唐代平凉郡,是唐朝专门管理军用马牧的领导机构——监牧使的驻地,是军马基地,马牧业发达。贞观年间,原州刺史,同时就是监牧的最高长官——都监牧使,管四使,五十监,总共有军马31.9387万匹,课马13.3598匹。《元和郡县图志》记载:
监牧,贞观中,自京师东赤岸泽移马牧于秦、渭二州之北,会州之南,兰州狄道县之西,置监牧使以掌其事,仍以原州刺史为都监牧使,以管四使。南使在原州西南一百八十里,西使在临洮军西二百二十里,北使寄理原州城内,东宫使寄理原州城内。天宝中诸使共有五十监,南使管十八监,西使管十六监,北使管七监,东宫使管九监。
监牧地东西约六百里,南北约四百里,天宝十二年,诸监见在马总三十一万九千三百八十七匹,内一十三万三千五百九十八匹课马。[59]
《唐会要》:唐代马政始于贞观时的张万岁。[60]请读者注意,四使中的“东宫使寄理原州城内”“东宫使管九监”。东宫使是东宫太子府所属,太子李亨到固原,就到了东宫太子府管理着九监的东宫的监牧使马牧领地,等于到了自己的太子府。
《旧唐书》记载:
天宝十三载 (754)正月,其月, (安禄山)又请为闲厩、陇右群牧等都使,奏吉温为武部侍郎、兼中丞,为其副,又请知总监事。既为闲厩、群牧等使,上筋脚马,皆阴选择之,夺得楼烦监牧及夺张文俨马牧。人言反者,玄宗必大怒,缚送与之。上筋脚马,皆阴选择之。[61]
《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也记载:
既总闲牧,因择良马内范阳,又夺张文俨马牧,反状明白。[62]
两段史料一个共同的主题:安禄山向唐玄宗索取闲厩、陇右群牧使的目的,是掠取监牧的上等优良马匹。“上筋脚马,皆阴选择之”“因择良马内范阳”,把陇右监牧最好的良马,安禄山都选送到范阳,为反叛武装壮大骑兵做准备。
天宝十五载 (756)六月十九日,太子李亨到平凉郡原州今固原市原州区,曾阅监牧马,官军益振。《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
天宝十五载,六月,辛丑 (十九日),至平凉郡,蒐阅监牧公私马,得数万疋,官军益振。[63]
《资治通鉴》也记载:
至德元年丙申, (公元七五六年),六月,辛丑 (十九日)是日,至平凉 (郡),阅监牧马,得数万匹,又募士,得五百余人,军势稍振。[64]
《新唐书·肃宗本纪》则又记载:
六月,辛丑 (十九日),次平凉郡,得牧马牛羊,兵始振。[65]
太子李亨在固原,一方面得到朔方军全力拥戴、支持,平叛有了最关键的保证,吃了一颗领导平叛胜券在握的定心丸;另方面,阅监马牧,看到固原监牧有数万匹马,作为平叛大军骑兵的后盾,太子李亨又一次吃了一颗领导平叛胜券在握的定心丸。
太子李亨在平凉郡今固原得到朔方军全力拥戴和支持以及检阅军马数万匹,军势大震,太子李亨也得到非常振奋的三辅百姓的人心和军心。《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
时贼据长安,知上治兵河西。三辅百姓皆曰:‘吾太子大军即至!’贼望西北尘起,有时奔走。 (六月)戊申 (二十七日),扶风人康景龙杀贼宣慰使薛总等二百余人,陈仓令薛景仙率众收扶风郡守之。由是关辅豪右皆谋杀贼,贼故不敢侵轶。”[66]
唐代宰相杨炎撰《灵武受命宫颂》记载:太子李亨北上朔方驻跸平凉郡时:“皇帝方游崆峒,以求至道。”[67]顺道游平凉郡崆峒山以求至道。杨炎是唐肃宗同时代人,其记载应该可信。
安史之乱给全民包括佛教僧人带来极大伤害,因此,唐肃宗灵武即位领导平叛,得到许多百姓包括佛教僧人拥戴和支持,包括高僧辩才 、神僧无漏、不空法师、灵武元皎、高僧含光、武僧道平等,众多佛僧拥戴和支持唐肃宗灵武即位,领导平叛,此种历史场面,早在固原,就已开始出现佛僧拥戴和支持的前奏。考古出土文物,有佐证。据《大唐法律禅师墓志》记载,平凉郡有一位佛教高僧——法律禅师,曾经是最早拥戴、支持太子李亨北上治兵领导全国平叛的佛教高僧。每个高僧都有众多信徒,佛教高僧拥戴支持唐肃宗李亨,代表了全国百姓的民意,这是太子李亨在固原完成的第三件大事。
法律禅师 (698-770),河南人,俗姓姚,名常一。曾祖父姚绰是隋朝内大夫、忻州刺史,曾任朔方节度使,说明姚氏家族早与灵州结缘。祖父姚信秦州成纪县令。父亲姚恭任陇右南使飞驎监。法律和尚就是陇右南使飞驎监姚恭之子。上元 (760-761)中,曾奉敕于笔者的故乡——陕西三原县的化城寺修功德。化城寺出现灵芝生于廊柱,从未及脯,渐长数倍。唐肃宗诏曰: “莲宫效异,芝菌发祥。岂唯图牒可披,固是神明所祐。”
1980年,西安市出土《大唐荷恩寺故大德敕谥号法津禅师墓志铭并序》,为法津禅师从孙前太常博士姚骥撰文并书写。《大唐荷恩寺故大德法津禅师塔铭并序》,为门人供奉谈论大德沙门锐璨述,弟子荷恩寺大德沙门法开建立。墓志铭记载:
曾祖绰,隋中散大夫、忻 州刺史; 祖奔信,皇任秦/州成纪令; 父恭,皇任成州刺史。……
天宝中,玉真公主因访古□山,仰其业艺,屈膝邀请,闻于/玄宗,乘传去□□荣俞其德,一从入侍,纲纪于兹,居安虑/危,幸无他故。及肃宗抚军北巡,大德平凉扈跸,累/进衣马,襄助王师,虽非手执干戈,岂异躬卫社稷,又奉/诏所修功德,皆应祯祥,屡降丝纶,图诸史册。[68]
《塔铭》记载:
曾祖绰,朔方节度; 祖信,秦州成纪县令; 考恭,陇右南使飞驎监。和上即监之仲/子也。……
至/天宝中,采药崆峒。遇逢天使,道与时会,名称/上闻,征入京师,住宝台寺。
自卫神榇,至于陇阴。遇/肃宗皇帝巡狩朔裔,师次平凉。吾师独出州城,远迎法驾。/肃宗一见,命曰宗师,仍令招慰州县官吏。河洛既清,飞锡上国,权/住荷恩寺。
至德中,为/肃宗皇帝设斋,庆云晨见。诏曰: “卿云在天,纷郁呈瑞。允符/降诞之日,更启光宅之时。表师之精诚也,赐绢一百匹、香一合。师/为朕精诚,广修功德。所至之处,必有祯祥。更此设斋,尤加惬愿。”[69]
天宝十五载 (756)六月十九日,当太子李亨北上将至平凉郡时,法律禅师立即“独出州城,远迎法驾”,法律禅师,出得固原城,老远地上前热情迎驾太子李亨,并一路扈跸太子李亨殿下至固原行在,给与太子李亨心里极大的欣喜和安慰,“肃宗一见,命曰宗师”。
太子李亨在固原,法津禅师“累进衣马 襄助王师”。法律禅师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姚恭,成州刺史,同时,出任牧职,是陇右南使飞驎监,大唐监牧五十监、南使十五监之一的陇右南使飞驎监的长官,相当后世的军马场的场长。在负责掌管本监国家军需大量蓄养马匹群的同时,有着自己的私马群。因此,其子法律禅师,熟悉平凉牧马业。证明法律禅师有进贡马匹的来源。
兰州大学赵青山副教授指出:法律禅师家人“皆仕于秦陇一带,本来已经树大根深,是完全可能拥有私人马场的 (这在当时是很普的) ,而姚恭又任牧职,掌握大量马匹 ,天宝时每监养马数,不计其隐瞒,平均数达六千匹之多 即应是法津所进马匹的主要来源”。[70]
太子李亨在固原,任命法律禅师为“宗师”,交给法律禅师一项任务:“令招慰州县官吏”。这是一项朝廷官方无法替代的特殊使命,让法律禅师利用佛教高僧的身份,向原州今固原市和各县官员信徒们,进行招慰,安抚州县官吏,拥戴、支持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即位,平息叛军。唐代官民,一致拥戴和支持唐肃宗,与法律宗师的招慰分不开。
为什么墓志和塔志都记载,法律禅师“支持王师”?这是因为李亨是太子,是储君、皇位合法继承人,事先,玄宗又有三次传位旨意,太子北上,是受命即位,顺天应人,肩负领导平叛、收复二京,中兴唐室重任。每一个高僧后面都有众多信徒追随,众多高僧支持肃宗,意味着成千上万百姓的支持,代表唐朝民意支持肃宗。[71]不但得到众多高僧支持,更在第一时间得到郭子仪、李光弼、杜甫、元结、颜真卿、杨炎、郭湜、裴冕、杜鸿渐、张巡、许远等等玄肃两代文武大臣,特别是军队,以及众多高僧、百姓,一致支持。因此笔者提议,以唐朝同时代人杜甫等及唐史论唐肃宗即位为标准。对某些“异议”,如宋范祖禹“叛父自立说”、明王夫之“自立欺父说”,晚唐志怪神话小说《潇湘录》“自立不孝说”,予以批驳。宣传杜甫为代表的唐肃宗灵武即位,是挽救唐朝于危亡的“中兴主”的客观评价。
笔者发现,太子李亨在固原的九日,有一大历史无解悬案:太子李亨到平凉郡原州今固原,曾阅监陇右马牧,可是,平凉郡太守兼陇右监牧副使,不知为什么却未见露面?
太子李亨北上朔方灵武即位,总共到过五个郡:新平郡、安定郡、彭原郡、平凉郡、灵武郡。四个郡的郡守《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都有记载,唯独太子李亨驻跸九天“阅监马牧”的平凉郡,史书没有平凉郡太守、陇右监牧副使记载。而平凉郡太守、监牧副使竟然都没有露面,没有陪同?成为太子李亨在固原的历史之谜。
太子李亨北上驻跸平凉郡时,陇右群牧使和陇右群牧副使,平凉郡太守是谁呢?唐玄宗任命的陇右群牧使是安禄山,陇右监牧副使是吉温。《旧唐书·吉温传》记载:
十三年正月,禄山入朝,拜左仆射,充闲厩使,因奏加温武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充闲厩、苑内、营田、五坊等副使。时杨国忠与禄山嫌隙已成,温转厚于禄山,国忠又忌之。[72]
吉温遭杨国忠不满,吉温坐脏东窗事发,“温又坐赃七千匹及夺人口马奸秽事发”,吉温坐赃七千匹马,哪里来的?监牧副使管理官马同时,贪污大批马匹为私马。吉温遭贬,安禄山不得不更换副使,安禄山就又急忙推荐郑遵意,为陇右监牧副使平凉太守,派判官张通儒“就群牧交点”。《唐会要》记载:
十五载 (754)六月一日,陇右群牧使奏:“臣差判官殿中侍御史张通儒。群牧副使平原太守 (应为平凉太守)郑遵意等。就群牧交点。”[73]
安禄山为什么选郑遵意为陇右群牧副使替代吉温?因为天宝十载,郑遵意就曾为安禄山所用。《旧唐书·甄济传》记载,天宝十载 (751)曾帮安禄山谒见唐玄宗任命的左拾遗甄济劝为其幕僚掌书记、为安禄山效力,到山中劝甄济出山的就是时任卫州太守的郑遵意:
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安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事安禄山,授范阳掌书记。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居府中,论议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74]
甄济传记载中左拾遗甄济与卫州刺史郑遵意,对待安禄山的态度截然不同:甄济为人正直,发现安禄山有反意,不愿跟随安禄山,用羊血假装呕血,拒绝为安禄山掌书记。安禄山反叛后,再以“断其头”威逼,甄济仍然不从。唐书列入“忠义传”。相反,时任卫州太守的郑遵意,却听信安禄山使唤,到山中谒见甄济劝其出山为安禄山效命,成为安禄山威逼正直的贤臣甄济的帮凶。安禄山自然看重郑遵意,天宝十三载 (754)正月,郑遵意就被安禄山举荐为陇右群牧副使、平凉郡太守,为安禄山继续效力,为叛乱搜罗大批优良战马。
查史书,正是这个郑遵意,在太子李亨到达固原的前两年,天宝十三载 (754)六月,安禄山已经举荐郑遵意,为平凉据你太守兼安禄山的监牧副使,直接掌管陇右监牧的牧马场,为安禄山叛乱搜刮、偷运大批优良战马到范阳。
太子李亨在固原先后驻跸约为九日,史书只字未提平凉郡太守、陇右监牧副使郑遵意。既没有出面迎驾,也没有汇报监牧状况,更没有陪同阅监。
究竟为什么平凉郡太守没有出现迎驾、接待,太子李亨在平凉郡“阅监马牧”、陇右监牧使副使,也没有陪同隨扈。这是目前无法解释的历史之谜。但是,可以肯定,安禄山之所以兼任陇右监牧使,其目的正是史书记载的“上筋脚马,皆阴选择之”“因择良马内范阳”,掠取固原陇右监牧基地的上等优良马匹”,作为陇右监牧使安禄山的陇右监牧副使的郑遵意,必然是具体负责掠取固原的大批良马,成为安禄山准备叛乱的帮凶。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对唐肃宗灵武即位领导平叛重大意义做出了经典评价:“唐朝以唐肃宗为首,展开了统一与割据间斗争的新局面。”[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