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秀月小学
作为校长,在提出了正确的办学理念之后,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教师团队,只有拥有一支自我发展型教师团队,学校的办学理念才会得到充分、有效的落实。
自我发展型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自我发展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要素是具有主动发展的意识,培养自我发展型教师首先就应具备强烈的主动发展的愿望,这也是其成长的恒久动力。
作为校长,必须高度重视并花大力气加强对自我发展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在操作实践中,我着重凭借高起点定位引领、个性化成功示范、优势学科领跑三大校本策略,下功夫解决思想意识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在培养自我发展型教师方面收到了一定的实效。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引领。学校拥有一支比较过硬的校名师骨干教师团队,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也都具有相当的水平。应该说这些骨干教师均具备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潜质。他们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巨大的引领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的同时,同样面临着更大的问题,即成长中高原期难以突破的问题。这样的一支团队,需要为他们引进教师所信服的高手进行引领。通过高起点定位,名师牵动、高效培训策略,用高质量的培训方式助推教师成长。学校先后两次邀请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到校,针对学校管理和研究型教师培养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张化万老师还深入课堂,把脉课堂,指导课题研究,结合新课标,围绕课堂转型,先后进行了高段习作教学、低中段生活作文的指导,“大阅读”课型的尝试等相关讲座及互动交流。教师们从理念到实践,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式,都接受了全新的培训。此外,我们还邀请区名师工作室导师及团队成员开放活动现场,对全体教师进行个人成长规划及校本化的小课题、微课题研究相关问题的系列培训,极大地促进了一线教师在理论方面的提升。
眼界决定一个人的境界,教师的成长固然离不开个人的奋斗与努力,但外力的因素仍不可小视。创造机会,经常让教师聆听窗外声音,得到大师的引领,对教师的成长大有裨益。可以说,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折”点,而学校的高起点定位,名师引领高端培训策略,对教师产生的深远影响正是其“折”点所在。对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的高度认同,必将转化为对校本研修的高度期待、积极参与与全身心投入,而这个过程,正是成长的过程。
朱永新教授曾经在他的《新教育之梦》一书中写道:理想的校长应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位教师走向成功的校长。的确,为教师搭建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体验成功,从而最终培养出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是校长的重要使命,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培养自我发展型教师队伍的进程中,我非常重视教师个体的“个性化成功”。身边可看可感的榜样的成功,对教师的触动和影响是巨大的。我校的王老师,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就是在课堂转型的过程中,在学校对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校内的课例研讨、小课题研究、读书论坛、习惯养成经验汇报交流等。每一次教师承担任务,我都和教师一起亲力亲为,既给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又给教师切实的帮助和指导。使名不见经传的教师成为教学的领头羊,成为公认的数学学科的小专家,得到了区域领导、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在培养研究型教师的过程中,我还带领班子团队深入课堂,给教师以适时的指导。着重培养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通过跟进式自我诊断,反思课堂,专业提升。在操作形式上,采用跟进式,每一次改进与上次不同之处用红色醒目标示出来,使教师在不断地比较和变化中完善教学设计,形成有特色的智慧教学。
管理者的引领,教师的成功,带动了许多怀揣梦想、渴望成长的年轻教师,同时也激起了校内“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利用这样的契机,适时地提供一种全新的心智模式和认识框架,鼓励教师有新的梦想和假设,帮助教师设定一个新的目标,为其描绘美好愿景。这样,学校在不知不觉中就成功营造了有利于教师成长和研究的浓厚氛围。学校有一名去年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由于所学专业不对口,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没找到感觉,非常苦恼。但我从来没放弃与这位教师一起寻找适合其成长的最佳路径,结合所学专业让这位教师承担起为教师培训的重任,灵动的培训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的培训内容,使其大放异彩,让所有教师刮目相看,成功的喜悦促使她在微博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成长感言: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让自己沉淀下来,学着发现很湿的雪,努力寻找很长的坡。
一所生机勃勃的学校,其治校的基本原理,就是鼓励一切个体,在一切可能的方向探索。教师发展说到底是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师发展的责任必须主要由教师个人来承担。学校要做的就是提供给教师个性化机会,不断搭建平台帮助更多的教师实现人生价值,以获得更高水平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当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时候,就能促进自己更好地成长,他们会更加主动,更加勤奋;他们会更愿意承受工作压力,而不是将压力视为一种负担。一个个“个性化成功”的榜样会激励和唤醒身边人。这种个体的成功,将很快演变成新的学校文化,即:学会学习、主动发展、追求卓越,每个人都有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教师成长,离不开课堂。教育史上任何形式的变革,如果不触及或发生在课堂,那么这种变革就不会彻底。对于教师成长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自我发展型教师培养,必须立足课堂实践,根植于课堂实践,教师的成长应始于课堂并最终回归于课堂。通过优势学科、典型课例的导引,能够将研究放在一个特定的教学问题情境中,为教师们提供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诠释教学现象,把握教学理论的机会和方式,促进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
结合本校特点,我们确定了转型研究的优势学科和典型教师;查找出学科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研究专题;明确了以“学情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当堂检测”等几个关键环节为切入点;提出了“课例主导—示范引领—提炼建模—跟踪评价—推广应用—理性回归”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优势学科率先领跑,名师骨干课例引领,关键问题合作探究,提炼建模即时推广”的基本策略。从决策层到执行层逐级理顺思路。管理层精心设计行动方案,带领名师骨干进行核心问题的攻关;教研组在学校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年级本学科改进目标,每个学科组至少从一个维度,任选一种教学改进措施,通过实践研究,改进课堂教学。这种螺旋上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让教师在他们最擅长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专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极大地激发了内驱力,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发展。
当然,培养一支自我发展型教师队伍不在一朝一夕,更不在一招一式,队伍的建设需要在办学理念大方向的引领下,不断摸索和前行,寻找最佳的培养方式和培训路径。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个体的发展,自我发展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一定是在与之匹配的学校文化支撑下才能实施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温馨支持的组织及舆论氛围、成功的愿景描绘、个人与学校目标的高度一致等都是教师是否愿意主动成长的基石,是构建自我发展型教师团队的强有力保障。在实践中,时时能感受到学校文化这股无形的力量在决定每一步工作的走向。应该说,文化的力量大于人,高于制度。形成一种文化需要很长时间,要改造它也十分艰难。可是,作为一个关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校长,理应在这方面倾注自己的心力,最终实现用文化引领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