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李冰整理:陈兴中,向晏平
各位同行:2020年我国“两会”期间,若干人大代表提议清理教育乱象,遏制违背育人规律的行为,规范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叫停教育无序竞争,发出“不要让商业化绑架教育”“不要让浅近功利害了孩子”的呼声,引发人们强烈共鸣。此后,国家出台的“双减”“五项管理”等政策和新规,及时回应了民众的呼声。今天,关于“拔苗助长乱象观察、审思与突围”的话题,旨在聚焦教育乱象的典型表现,审视其弊端和危害,交流“治乱”思考,为优化育人生态环境亮观点、谈对策。请各位嘉宾围绕话题开展讨论。
当下,人们嘲讽和诟病教育拔苗助长,是因为它违规律、反常道。孟子讲“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意思是说,天下没有人不想让幼苗长得更快一点,所以,想让苗长得快是人之常情。但是,有的却把握不住分寸,最终适得其反。《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拔苗助长违背的是自然之道。将此现象用于揭示当前教育弊端,真是一针见血。因此,拔苗助长当休矣。
此次争鸣指向教育“乱象”,而不是现象,其倾向性是很明确的。既然是乱象,我们希望把它压下去,怎么压?最根本的在于教育各主体须站在“人”的发展立场做教育,花大力气调整教育行为。“君子务本,化成天下”。整个教育,应“大道不器”,教育培养的不是器物,是培养人,是按人的成长规律去培养人。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才会不做拔苗助长之类的蠢事,而明确如何在教育中反思、前行。
“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比喻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现在的学校教育,不可谓不贴切。
作为有18年教龄的教师,每天都会真真实实地看见拔苗助长的现象。还有一些时候,自己也深陷其中,做拔苗助长的“元凶”。据我观察,学校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作业负担过重,学生不堪重负。语数外史地生政,哪一科都不甘示弱。各科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加在一起,满满一黑板。学生不停地写,写完数学写英语,写完英语写历史。写到头昏眼花,写到手指磨出老茧,甚至写出白发。有学生晚自习下课还没写完,回寝室或回家继续挑灯夜战,直到深夜。
占用课余时间,补差或是拔高。很多老师为了学生考高分,肆意占用学生课余时间。下课了,不让学生出去活动;眼保健操或是跑操时间,不让学生做眼保健操和跑操;中午,不让学生回寝室午休……更有甚者,占用他们眼中的“豆芽科”——音体美上课时间,一些学校到最后一个月,常常只剩考试科目。他们把这些时间统统占用,给差生补习基础或给优生拓展一些高难度题。老师们的本意是很好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苦不堪言。
评价太过单一,不利于学生成长。“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为何如此在乎分数,因为分数几乎是评价他们的唯一标准。一个学生,哪怕其他方面不太好,只要成绩好,就能“一美遮百丑”。另一个学生,待人接物有礼有节,且多才多艺,但因为成绩平平,评优评先与他无缘。
拔苗助长的学校乱象还有很多,无法全面列举……
教育的拔苗助长,是逆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的浮躁行为,它产生于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教育政绩观和办学业绩观偏差等对现实利益的过度追逐。这种浮躁心绪广泛地渗透于各个层面。
家长的浮躁,主要是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支配下,送孩子接受校外培训的你追我赶;学校的浮躁,主要是在“育分”比“育人”重要、“考分就是硬道理”的意识支配下,硬灌刷题乐此不疲;政府和教育管理层面的浮躁,主要是在“赏罚分明”制度下的以升学率为依据的论功行赏——你的学生有多少考上“清北”和其他重点高校,我就给你多少奖励……各层面浮躁的结果是,孩子的一切活动都被成人精心设计,没有了心智成长中自主发展的韧性和个性。孩子的双休日没有了,学校的艺体课没有了,分分秒秒的时间都用在了“育分”上,别说是孩子没有玩的时间,就是给他们时间,很多孩子也不会玩,也不知道真正怎么去玩。
育人阵地的“水土流失”,动摇了生命成长的根基。更为严重的是,名目繁多的社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乘势而入,加剧了过度竞争,升级了拔苗助长,教育主客体陷入内卷的漩涡而难以自拔。
拔苗助长乱象之所以发生,原因很复杂。有市场需求才会有拔苗助长,有“风”才会有“跟风”。
“风”从哪里来?主要是从某些名校来。名校的招生考试或者入学分班考试需要“拔苗”才能应对,社会和家长当然就会顺势而为,争相“拔苗”。如果没有一所学校考超前超纲的知识,家长何需“拔苗”?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只要重罚违规违纪、超前超纲考试的学校,没有一所学校敢违规违纪、超前超纲,“拔苗”就再无用武之地了,这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乱象。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源头上治理,那只能导致乱象从“地面”转为“地下”,从光明正大转为偷偷摸摸。
还有一个问题——老百姓在跟谁的“风”?社会上一直有这样的议论:“教育局领导的孩子都在补……”“校长的孩子都在补……”因为,不补就不能顺利应对考试内容。同时,有的领导还在大会上侧面宣扬“唯分数”“唯升学”论,导向如此,乱象怎能遏制?
综上,我认为拔苗助长的乱象,还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教师和家长。只有教育行政部门敢于对拔苗助长执法,敢于知行合一,才能从根本上将其遏制,还教育一片净土。
教育应具备双重功能——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从人的发展视角看,教育是助力人成长的过程,正如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长”。而当前教育是否很好地发挥了这些功能?从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观点看,教育发展人的功能正在受到干扰。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艺多不压身,早点学习肯定没有坏处”“宁可笨鸟先飞,也不能悔不当初”……这些观点和认识,导致“过早教育(超前教育)”和“过度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拔苗助长。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拔苗助长乱象产生的原因。
经济发展优先。人们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寄希望于教育。美国前总统蒙代尔的说法很有代表性:教育是国家最有效的投资,在教育上每花一美元,就会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六美元。在这种观念下,教育更多地被当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工具,而非人的发展这一目的。
知行二律背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超前教育”进行了调查,在2000 名的受访者中,60.5%的受访者认为幼儿园“小学化”违背孩子成长和教育规律,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51.8%的受访者认为会限制幼儿想象力,影响其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仍然看到有很多家长(包括受访者),还是很性急地在孩子应好好玩的时候选择了送各种早教班。资本市场的过度营销,中国早教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张:2009年达550 亿元,2017年达1900 亿元,2018年达3000 亿元;《中国早教蓝皮书》预测,到2025年,我国早教市场将破4500 亿元。
资源分配不均。如果社会上只有10%的人可以过上还算不错的生活,那么家长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子女挤进这10%的人群。如果社会上70%的人都可以过上还算不错的生活,那么学龄儿童的竞争自然就会缓和。
教育评价单一。过于单一的评价,把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逼”上了一条不得不走的道路——不断地去上各种辅导班,不断地参加补习,不断地通过刷题来提高分数。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那么任何减负文件都不会生效。
教育均衡化的异化。教育均衡化是教育公平的表现,但是不少人简单地把均衡理解成平均,于是产生了一种畸形现象:学习能力表现优秀的人并没有被提供超前学习资源,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被强行拉到他自身难以达到的高度。
基于上述分析,破局拔苗助长,需要促进教育的综合治理。我们要从政策体系设计、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教育管理创新、教育文化培育等多方面协同作战,创造一个坚守价值、适应时代、前瞻未来、以人为本的育人新生态。
我在注意一个现象,小学的孩子显得生机勃勃,富于想象,而初中的孩子开始死气沉沉,到了高中或上大学以后,状态就更不乐观了,很无奈。
现在的孩子,学习是奔着标准答案和考试去的,并且总是离不开“拐棍”,都想向老师要“拐棍”。平时上课时,我嫌学生不喜欢提问。开学不久的一天,一个新生兴致勃勃提出想要跟我探讨的问题,当我正高兴终于出现了一位好问的学生时,结果他问的是:“老师,以后考试怎么考?”听到这个问题,真的很无语。这与教育揠苗助长不能说没有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与时代性问题的交集。就是说“揠助”式的教育传统与当前功利至上的世俗风气对接,形成了揠苗助长牢固的社会根基。所以,杜绝教育揠苗助长,真还不能只从消除现象入手,而应从治理源头入手。
长期以来,“幼儿园小学化”是学前教育领域始终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困扰儿童健康茁壮成长和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更是对儿童拔苗助长的典型体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在2021年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并且首次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要求,明确了幼儿园和小学各自的主要任务。这对逐步解决“幼儿园小学化”问题,从根本上破除学前教育阶段存在的拔苗助长难题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当然,能否取得理想成效,关键还是要看能否把文件落实到位。具体要怎么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正搞清楚“幼儿园小学化”的具体内涵和主要体现。现在不少人对这个概念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认识,在幼儿园教育中,一涉及汉语拼音、识字、计算等内容的活动,就马上判定是“小学化”,认为是在对幼儿拔苗助长,这种停留在浅层次上的认识很不科学。幼儿园“小学化”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点上:教授小学课程内容、采用“小学化”教育方式和营造“小学化”教育环境。这样就违背了儿童的自然身心发展规律,偏离了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园教师需要系统性地认真研究“小学化”现象产生的真正根源、鲜明的现实体现以及有效的解决对策,在牢牢把握幼儿园教学活动实践导向之外,还要让科学的育儿观念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儿童的成长规律。
二是在政府主导下切实做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幼儿园出现“小学化”现象的重要社会原因之一,是家长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成长期望和幼儿园不符合规律的教育所造成的。如果幼儿园没有开展知识化的教学,家长就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园,为了迎合家长这种不科学的现实需求,在大班阶段生搬硬套地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以往幼儿园“小学化”问题难以解决的症结之一,还在于小学的主体缺位,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之间的衔接出现了“断裂”。因此,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就要持续发力,主动作为,分片区、建机制,牵头搭建幼小衔接的桥梁和平台,让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呈现一体化、链接式的发展态势,打造幼儿园和小学教学共同体,从学校教育层面有效解决拔苗助长问题。
三是建立健全涵盖整个儿童成长期的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现在,我们在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育阶段,对儿童成长的教育效果评价没有很好地进行一体化建设,往往都是各自独立。幼儿园阶段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提出的各种具体指标,和小学阶段的评价指标没有很好衔接起来,倘若一些幼儿园错误地开展“小学化”教学活动,会把本来就没有衔接在一起的教育效果评价指标完全打乱,在教学实践中出现年龄段和教育段的目标错位。小学低年级的内容在幼儿园教了,孩子到了小学就要重复性地再学一遍;何况,不太熟悉小学教育的幼儿园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不一定精准,极易造成孩子在“被助长”的同时不仅丧失学习兴趣,而且还会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产生混乱,影响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现在加强幼小衔接工作,就是要从顶层设计、落地实施和持续整改等环节,构建“以儿童健康成长为中心”的一体化的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让每个教育阶段的主体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及明晰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应该实现什么样的成长目标。如果是这样,家长就会放心,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学校教育也会减轻社会压力,拔苗助长现象就会逐步消解。
拔苗助长的教育乱象,从表面看是教育问题,实际上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问题的是家庭、学校、培训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等多主体。现仅从家长的因素讨论。
家长是教育乱象制造的参与者。生物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强化了家长的竞争意识。他们希望通过加强教育,确保孩子的生存竞争能力。这无可非议。但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以极具煽动性的宣传,一些名校、强校拔高生源选拔标准,加剧了家长的焦虑恐慌,以盲目让孩子加入补课培训大军而获得内心的踏实感、安全感。然而,家长的安全感却建立在了孩子成长的危机之上,那些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惨案就是沉痛的代价。
尽管如此,在未尝到苦果的广大家长心目中,学生学业考试的分数依然占据绝对领先地位,提高考分,升入好学校,改变命运,成为家长们拔苗助长的硬道理。
站在家长的角度论,告别拔苗助长有赖于育人智慧的觉醒。首先,学校、媒体须加强对家长的正确引导,帮助其摆脱单一分数的纠结,懂得虽然考分是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也是最公正的举措,但在当下既要关注分数的一时之得,更要从人的一生成长目标出发,思考如何将孩子培养成既有健全的人格,又有创造幸福生活能力的人。其次,需要国家层面、教育管理层面通过制度、机制的改革与完善,通过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优化育人大环境;均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缓减家长焦虑,以孩子的自主拔节取代拔苗助长。
代教授从家长层面论述了拔苗助长的教育乱象,在此,我要为家长辩解一下。其实,好多家长不是不明白拔苗助长的危害,要让大多数家长都接受正确的教育思想,成本太高。如果现在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操作方式不改,那么所有乱象的存在还是有根基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可能剥夺焦虑恐慌的家长让孩子去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的权利。
见多了孩子们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慢慢地多了一份理解,发现我们原来倡导的那些东西太理想化了。为什么?你不去,别人去了,以后考试分数就比你高一些。奥数的火热就是这个原因。你怎么办?结果你就跟风了,这就是“剧场效应”。我坐在这儿舒舒服服地看戏,前面一个人站起来挡着我了,我当然要站起来,结果大家都站起来了。站起来的人中有矮个子还是看不到,他就站到椅子上去了。从总的来说,这无疑是增加了看戏的成本,没有谁得到好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如何化解矛盾?过去很多培训机构都是在搞提升难度的超前教育,因为有的名校或实验班选拔学生要用教材以外的题来考你。所以,有家长困惑于自己的孩子刚进入初一,就发现很多孩子连初二的内容都学过了。当我们指责校外培训机构时,是不是应该先将那些名校的超前教育问题解决了?
今天我们在这儿批评拔苗助长,是因为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因拔苗助长而中断了养分的供给,他的核心素养发展就中止了,这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我们批评拔苗助长的根本原因。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最根本的,还在于教育评价要有一个结构性的改革,在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合格人才,什么是优秀人才的价值判断上,应该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有说服力的、易于操作的评价体系。若无对违规的教育行为明察秋毫和重拳出击,拔苗助长之风仍将盛行。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信息技术、互联网和资本的进入,所形成的中国教育历史性跨越式的发展生态,能使教育模式和方式发生革命性改变,教育均衡发展能更好地实现。但从实际情况看,教育的基本矛盾,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由以往基于学校的、标准化的、班级的、供给驱动的基本需求,转向对灵活的、优质的、个性化的、面向未来的、终身的、完整人格教育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与此同时,快速变化的社会形势,成年人的社会压力和焦虑,如海水般倒灌于教育领域。当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畸形期待,“金字塔式”“漏斗式”的所谓优质教育的选拔与评价,让家长和学校坐立不安,不公平的教育竞争和“内卷”愈演愈烈,拔苗助长乱象丛生。
消除教育乱象,需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明确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教育技术日渐发达的当下,须清晰认识教育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人,人何以成为人。二是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如何在当前的教育生态环境中保持理性和淡定,避免焦虑的传递和蔓延。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人的心智潜能,塑造美好人格,促进其全面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育不是追求简单的分数和一纸文凭,是让人能够更好地创造美好生活,服务社会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对未来怀有梦想,都拥有明天的太阳,眼中看得到闪亮的光,脚下走着踏实的路。
拔苗助长是不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的,因为它只能使成长中的生命之苗枯萎衰亡。所以,当务之急是抓本质、谋长远,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各层面共建拔苗助长的“防火墙”,告别急功近利、无序竞争,走向坚守教育本质,走向教育目标的育人生态营造。在这方面,很多学校都有提振精神的理念和美好愿景,这还不够,还应以解决当下问题和实践纠偏为逻辑起点,以生命健康成长为最终目标,以切实的行动引导家长、社会努力改变,花大力气、下深功夫践行对生命的呵护、对社会的承诺。
拔苗助长乱象,乱在何处?
乱在监管加码仍难“退烧”。近年来,教育管理层面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整顿力度不断加码,但校外培训行业高热不减,我行我素地为家长们“排忧解难”。看来,校外培训真正“退烧”并非易事。
乱在贩卖焦虑不择手段。校外培训机构利用“剧场效应”升温“教育内卷”,贩卖教育焦虑,“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催生攀比心理;超前、超时、超标教学,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资本按下“快进键”,在线教育忙“圈地”。
乱在家长焦虑难以排解。“鸡娃”成凤、天才少年不断刷屏,家长们挥金如土,买不起天价学区房,那就奔波于高价培训班,打着鸡血为孩子安排各种学习和活动,让孩子不断拼搏,让自己陪读跟进,“娃累妈更累”。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教师在学生教育中的让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错位,是为自己未来挖深坑。
乱在生命无价值感。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乱象,导致学生学习情感的冷却和学习力的消减。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无动力,厌学情绪浓;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断网就闹自残、自杀;社交无能力,宁可跟机器人动感情;生命无价值感,枯竭感过早到来。
针对拔苗助长之乱,究竟如何治?迫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正视问题的存在,寻找科学的方法,消除拔苗之乱,排减助长之忧。
治乱一:引导理性认识,树立正确成才观。人的成长需要等待,教育子女需要学会留白。引导全社会给孩子成长留白,需要国家改变教育的导向。家长更要认识到,人生是一场长跑,人生是一场旅行。既然是长跑,那谁敢说起跑慢的就一定会输呢?
治乱二:加强教育治理,改善校外培训生态。要建立预防警示机制,增强过程性监督,形成常态化检查。同时要建立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加大违规违法处罚力度,将家、校、社力量整合起来,行政职能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的引导,齐抓共管,出实招、见实效,方可形成有效合力。
治乱三:深化教育改革,增加优质教育供给。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与时俱进,着力于政策系统集成、举措破立结合、改革协同推进,缩小教育发展差距,满足更加公平的教育需求。
在当前,“提升教育质量”成为高频词。在这一语境下,业内流行语比比皆是,诸如“办令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办家门口的好学校”“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等,不一而足。在大家对教育信心满满、成功在握之际,我们来讨论拔苗助长乱象,这看似有些不合时宜,但实则并非多余。
理性审视教育主流价值追求中出现的拔苗助长乱象,进而联系与此相关的悲剧案例,推想其可能引发的后患,我们还真不能掉以轻心。我在此最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教育偏差,但作为教育实践者,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即教育治乱先克己。
在很多时候,拔苗助长与高度负责很难分界。为了学生好,一不小心就会性急,就会没有耐心,赶着学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就是所谓的拔苗助长。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是否有耐心施以适应学生发展周期的教育?是否真正促进了个性潜能发展?当然,要理性克制拔苗助长,一方面须增强教育理解,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学生观;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专业修炼,以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和过程提升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质量。在学生培养上,虽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现实意义上的近期成功,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超越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情感丰富、人格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才能让家长对学校教育充满认同感、信任感,从而不再为了提高孩子学业成绩而争先恐后地送他们上这样班那样班。
综上,教育治乱先克己,就是在教学实践中走正道、守底线、循规律,防止单纯的分数质量观、业绩观,让自己的眼光越变越窄,境界越变越低,盲目地去做拔苗助长之事。
对教育领域“拔苗助长”的乱象须共同反思:其根源到底在哪里?从时代大背景来看此乱象,其实可称之为“世纪大焦虑在教育领域的折射”。这种焦虑是教育内外部多主体共同催生的。其中,教育培训机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不断制造和提供泡沫式“刚需”,一些名校也在这方面发挥了协同作用。还有家长、社会与媒体,对“教育决定阶层流动”的简单认知大肆渲染,造成群体恐慌。拔苗助长如何才能退出现实舞台?教育上下内外各主体可以如何作为?
第一,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做什么?坚持教育正确导向,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动用机制和评价的杠杆,引领教育实践坚守本质、遵循规律,不仅有“政治正确”的发号施令,更有“生效实践”的强力作为,防止教育乱象恣肆蔓延。
第二,学校可以做什么?学校是教育的土壤,从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在育人环境优化与育人方式变革上努力探索20年,但面临新时期新情况,改革愈走愈艰难,愈演愈烈的拔苗助长现象乱了办学方寸。办学主体须坚持课改方向不变,守持本真,正道行走,在改革的应作为和能作为之处“深层动土”,改善育人环境。
第三,教师可以做什么?教师大有可为。改变观念、修炼专业、增强责任、做实课堂、变革教与学方式,落点于教学质量提升,在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培养和核心素养发展上下足功夫,尤其是对学生的发展高度负责,让学生有获得感、家长有踏实感,不再因为不放心学校而将孩子学业发展寄希望于各类培训机构,不再饥不择食地将孩子送进这样班那样班。
第四,媒体可以做什么?各类媒体坚守良知,对教育的情势动态正确把握、客观宣传,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要传播主流声音。摒弃扯人眼球、放大焦虑的新闻热点制造,不为教育的无序竞争推波助澜。
第五,家长可以做什么?缓解焦虑,慎行无止境的攀比竞争。根据孩子实际,提供个性化的适合孩子长远发展的教育,不过早为孩子的职业走向一厢情愿地设计和铺路,重在打好基础、全面发展、培养能力,为孩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自创幸福人生增强后劲。
拔苗助长现象并不新鲜,在教育界盛行已久,然而它对教育生态的破坏、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危害,却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拔苗助长乱象表面上看起来是教育出了问题,其实是教育、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合力形成的顽疾,具体包括教育资源、教育公平、教育评价、人才选拔、社会竞争、家长焦虑以及科举文化的影响等。
我们看到,国家层面作出了重大的教育决策,重拳出击,力图破解拔苗助长的困局,让教育回归正道,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治理教育乱象,消除拔苗助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打好“组合拳”,共同发力,长期作为。作为施教主体和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针对拔苗助长的问题,可在“坚持三个转变”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转变教育观念。思想指挥行动,观念决定行为。处于教育最前线的教师的观念直接作用于学生。长期以来,很多时候我们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落在分数上,育人变成了育分,导致教师形成了教育的全部(或唯一)是分数的狭隘教育观。教师应该高举立德树人的大旗,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充分意识到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生的成长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让学生获得了高分的“虚胖”,牺牲掉了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教师的思想观念纯正了,行动就不容易出现偏差,才能避免南辕北辙,向真正的教育靠拢。
二是坚持改进教育实践。拔苗助长似的教育通常采取题海战术,鼓励学生大量刷题,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提高解题技能的目的。破除拔苗助长,必须摒弃“考什么,教什么”的套路,破除“不考的学科,就不教”的魔咒。学校要开设、开齐、开足每一门学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一门学科都是学生全面“发展链”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挤占音体美等学科,切实落实劳动教育,真正实施“五育并举”。注重育人结果,更要注重育人过程。教育即生长,生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学生的生长是慢热型的、渐进式的,不能期待一口吃成大胖子,而要精心栽培,悉心呵护,静待花开。
三是坚持改变评价方式。尽管当下仍有很多教育评价唯分数,有的学校、教师、学生评价都在分数上打转。教师如果能够看淡名利,淡化功利思维,就不会死死盯着分数。教师眼里有学生,心里装着人,用多把尺子去评价,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可爱之处,都是可造之才。我们应弱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作用,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国家“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为一线教师,应切切实实告别拔苗助长,减轻学生负担。
其一,精选练习,减少题量。练习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挑选,告别海量;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避免单一枯燥;注重方法总结、知识归纳。
其二,提高效率,关注素养。好好研读课程标准,弄清每一阶段学生要达到的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有方。同时,做好单元整合、考点分析、思维训练,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其三,去除功利,多元评价。教育不是“育分”,而是“育人”,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要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找到自信,不断成长。
总之,教育是最不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我们要用最大的耐心和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心灵,陪伴他们成长,慢慢地他们就会绽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丽!
在当前,按教育规律办学颇有难度。前不久,我对集团内学校提出不要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要保护成绩有差距的学生的自尊心。然而就这么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初、高中学校做起来却非常难。前面大家讨论到的拔苗助长问题,解决起来自然会更难。但是,我们应该有突破的勇气和决心。现在大家都“站起来看戏”,看不到就站在凳子上,站不稳从凳子上摔下来,跌得头破血流。这样的情况谁也不愿意看到。
攻破问题堡垒,疗治教育顽疾,须从内部入手。从教师的思想认识上加强引导,提升眼界,开阔心胸,明确方向,知教育何为何不为。我们从“立事达”教育集团之名入手,把过去“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调整为“立事立德立家国,达己达人达天下”,并且将“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作为校训。就这么一句话,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有劲头有盼头。我们将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学生的自信放进去,形成教育的价值追求,提升教育格局,培养教育文化。这看似在喊口号,但这样的口号却能激励学生。办学不能止步于升学率的提升,更不能以学霸和高考状元支撑学校门面。
当前,没有针对教育灰色举措的明文规范,对负面做法缺乏干预力度,包括对有违教育规律的培训机构的整治,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五育并举”方针的执行阻力重重,大家都感到无奈。好在不少人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国家层面也在加强拨乱反正。今天组织大家讨论,将拔苗助长的问题摆上桌面,让大家把对拔苗助长说“不”的声音表达出来,并通过杂志传出去,就是对教育精神的提振和价值引领。尽管,我们的声音还很微弱,行动还不顺利,但是有国家层面的教育导向,有研究层面的理性引领,有实践层面的反思变革和守住底线,有媒体发挥正能量,相信一定会逐渐唤醒家长和全社会的意识,改变拔苗助长乱象滋生的大环境。
伯先老师将拔苗助长归因于“历史性问题与时代性问题的交集”……因此解决起来很不容易。这的确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解决。正如前面有老师所言,需要从家长引导做起。现代世俗风气裹挟了学生家长,许多家长担忧和焦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考出高分数、考上好学校”一窝蜂地抢跑。而学生也顺从和适应了这种抢跑,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自己如果不抢跑,就不会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就不会有好的人生。所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明白欲速则不达,过早地给孩子施加压力,以望子成龙之心和为拒绝平庸而拔苗助长,损害孩子身心健康。在历史性问题的触动上,须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科举考试文化由来已久,应试情绪根深蒂固。这需要从政府管理层面、教育研究层面、教育实践层面和社会层面,通过教育价值坚守、教育理念传播、教育改革探索,回归应有的教育本质。无论是对家长的引导,或者是文化的培育,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循着这个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才能不断破解拔苗助长的困局。
什么是“影子教育”?影子教育一般是指在常规教育以外,针对K12 学生在校所修科目的收费补充教育。它伴随主流教育,存在于以选拔考试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当主流教育的课程发生改变时,“影子课程”亦与之同步变化。在当下,学生之间和社会阶层间的竞争,促成了影子教育的流行和扩张。影子教育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个人的影响都是弊大于利的,它与拔苗助长乱象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于社会而言,影子教育加剧了不良的社会竞争,造成教育焦虑,使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于学生而言,增加了学业负担,影响全面发展;于学校而言,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安排、教学节奏造成不利影响。
与超前教育一样,影子教育虽然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长远影响来看,是弊大于利的。对影子教育的简单治理,从现阶段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对学生身心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因此,我认为对于影子教育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全面禁止,而非简单治理。
目前,如果仅仅将教育拔苗助长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这是一种简单思维。其实,拔苗助长乱象产生,是因为有着难以破局的利益链条,学校教育也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
每当看到孩子们5 天在学校里上课,周末到外面去上课,5+2,7 天,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我们觉得很痛心。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该为叫停拔苗助长做些什么?我们学校自创办以来,就注意到如何加强“育”,规避“拔”。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通过每一名学生个体发展体现的。我们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学业发展,制订了一生一案。比如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了解学困原因。发现成绩差、知识掌握不到位,只是结果,伴随的是学习能力、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就需要明确自己如何作为,就是在理清问题后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明确“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之后,就制订针对个体的培养计划,并在课堂上注意对孩子实施个性化的指导,或者分层教学。比如在学习要求、训练方式和学业评价上有所区别,包括在学习空间的转换、学生座位的调换、学习小组的建立与活动方式上,都尽可能考虑学生的感受与实际。建立起这种意识,我们就不会一味地按统一标准,对这部分孩子强行“拔长”,从而以每一个孩子的真实变化求得家长的踏实与放心。这就是我们用“37℃”的教育化解家长焦虑的尝试。
拔苗助长乱象主要始于社会群体性焦虑。时代发展太快,社会转型、教育转型不确定因素太多,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教育成本增高,社会就业竞争加剧,社会福利和保险不够健全等诸多因素,导致群体性教育焦虑。这种焦虑又在家长和学生群体中相互渗透、相互“传染”。
治理教育乱象,解决拔苗助长之困,客观讲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人一校、一时一策能实现的,须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长期作为。现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谈谈学校如何作为。
扎实务本。学校是实施主流教育的最大主体,须站好位、尽好责,提高办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素养,让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放心满意。教育质量提升了,校际差异缩小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诉求基本能得到实现,对教育的焦虑就会自然减小。
守正创新。随着社会开放发展,多元价值观影响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以及人工智能的兴起,教育面临发展机遇与挑战,倒逼教育在复杂形势下守正创新,坚持教育正确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变革育人模式,改革教与学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家长、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敢于发声。现在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为了各自利益各出奇招,通过制造和贩卖焦虑,宣传鼓动家长参与非理性竞争,促使其误入拔苗助长歧途。学校要很好地利用自身教育主阵地的地位,抓住一切机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正面宣传,引领家长,用响亮的声音去警醒家长终止非理性竞争。
关于拔苗助长现代版寓言的话题,既敏感又沉重。
此乱象源于经济社会物质财富占有差距拉大,“阶层向上流动”通道狭窄,家长群体焦虑、恐慌,以及教育主体稳不住阵脚而被潮流裹挟,共同投入无序竞争。
拔苗助长归因易,遏制难,说它是一道教育的世纪性难题并不为过。当下群体的生存生活恐慌,既与历史性的科举文化心理结构有关,也与现实社会营造了应试教育的生存土壤和强大磁场有关。良莠不齐的校外培训机构蜂拥而上,制造“刚需”,“应试教育”体面地“活着”,拔苗助长愈演愈烈。温水煮青蛙,人们渐渐容忍和习惯了教育的剧场效应,有那么多学生家长甚至媒体名人点赞“衡水模式”,给人感觉“好教育就是这样子”的。看来,拔苗助长已经不是价值观念偏差下的误作为,而是利益博弈下的对标行动。清醒着做糊涂事,好心剥夺童年,扼杀学生的创新意愿与精神,这才是最可怕的。
拔苗助长的实质是违背规律,最终是会付出代价的。据网载,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2015年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 国家24.5%的均值。记者随机以“长大后想做什么”调查身边的8 个孩子。除了1 个从小学习乐高课程的一年级孩子表示愿意当工程师外,其他的则希望成为明星、企业家、设计师、咖啡师等。这个结果令人深思,加上其他在现实中所发生的负面案例,加重了社会转型期的教育阵痛!
拔苗助长的现代版寓言如何翻页?现从“做”的层面表达对教育内外部作为的期待。
期待一,守持本分,让家长、社会放心。学校站好位,教师尽好责,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守牢课堂主阵地,施足底肥。为此,教师需要加强研究、提高业务能力,打好专业底子。我特别感慨由李华平老师领衔的正道语文研究QQ 群,在全国分那么多个区,仅一个区就有上千人,群内老师每周一晚上八点自觉参与主题教研,做得很纯粹,组织人员没任何报酬,完全是自愿付出。
期待二,尊重个性,维护潜能。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应注意让生命长成自己的样子。生命成长有周期,学生发展有差异,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不是刷题刷出来的。抗压力较强或甘愿自我加压的学生,他有去趟“衡水”争取改变命运的自由,但须百倍警惕“衡水”泛滥,给不适水性者带来灾难。毕竟,那不是教育应有的样子。
期待三,提高质量,优质均衡,缓解大众择校之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增强每一所学校办学实力,激发每一所学校办学活力,不让教育质量差距那么大,促进学校在差异化竞争中强化优势,办出令老百姓满意的样子,不再挂牌名校安抚百姓,不再让大众在摇号排位中经历赌博式的欣喜与失落。
期待四,拓展资源,增加学位,减轻高中录取率“50%”的恐慌。城市扩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当在学位攻坚上强力作为,缓解受众资源短缺的恐慌。同时,加大投入,发展职高,破解“职高歧视”难题,在职高办学条件、效果和出口上升位提质,让职高给学子带来希望,成为“香饽饽”,而不是有些人眼中的“中考落榜生的收容所”。从现实意义上讲,办好职高利国利民,也是缓解群体恐慌的良策。
期待五,“教”警出场,维护秩序,让大家都坐着看戏。教育主体凭本能良知在做出种种或许看不见的努力,管理评价如何对其关注和真心示好,如何让“衡水”跨区域的扩张式办学悄然退场,如何让形形色色的野蛮励志销声匿迹,还期待教育真治理、“教”警真出场,让广大教育主客体觉得“坐着看戏真好”。
主持人:今天,大家从“双减”政策的视角,基于教育拔苗助长的乱象观察,多角度地表达了治乱思考。从乱象归因来看,有以下几个直接因素导致教育乱象产生。
第一是极端功利趋向。主要反映为“三利”:一是物利,就是物质利益,包括票子;二是名利;三是权利。功利并非不好,有功利追求,社会才有进步,但是教育极端功利化,就成为大问题了。极端功利化把各方面都引入了灾难的深渊,无论是地方政府的GDP 情结,还是学校的升学率情结,还有老师的分数情结,都是在围绕“三利”转圈圈。极端功利化,必然会导致恶性竞争,而恶性竞争,必然引发社会各个方面的乱象。乱象不止,必然加大社会的恶性循环。国之大者,不可不察。
第二是价值紊乱。价值紊乱是一个大问题。所谓价值紊乱,就是国家理性与市民理性的对冲,国家倡导的价值观与市民崇尚的价值观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比如,你说要搞素质教育,老百姓喜欢的却是应试教育;你说不要以分数为主,他们说这个分数是最公正的,最能分辨出娃娃成绩的优劣。因此,国家的很多政策执行起来很困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有要求下有迷惑,其实是两种价值观的不同,相互冲突所致。
第三是理论紊乱。现在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很多的教育家,以及非教育界的各种名人和社会贤达,都有各自的教育理论,各说各的,把一线的老师都说乱了。所以,理论的超载和紊乱,导致某些政策的紊乱。政策的紊乱,主要表现在政策的逻辑悖论上。举个例子,我们的政策还是主张考试的,但这与人才选拔制度和培养制度发生的严重冲突,一时没有更好的解决法子。选拔人才是通过考试来执行的,但培养制度提倡不要单纯追求分数,要搞“五育并举”,其实最后还是要落到考试上。我们提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考试却考不出这些东西来。
分析拔苗助长产生的原因,感觉真正解决起来很困难。有些问题不是教育研究和实践层面所能解决的,需要综合治理和打“持久战”。尽管问题解决难,但在座诸位还是以饱满的热情、理性的态度、负责的精神,就乱象之治直率发声、智慧建言。
我们看到,国家关于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教育五项管理的文件和“双减”政策的相继出台,这不仅在宏观上明确了教育导向,而且在教育乱象的遏制上正在作出科学规范;同时,在教育环境的优化上作出了制度性安排。这是一些很好的信号。相信,在国家导向下,只要教师、家长及社会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科学寻策,理性作为,拔苗助长乱象必将淡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