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军 黄冈师范学院
王晓温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教育观念转变等因素的推动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青少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暴露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仍有不足之处。按照生态系统理论,个体心理与行为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由单一因素所决定,而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更多指向学校情境对个体的影响,而较少关注到逐步偏差的育人目标、持续高温的校外培训、不断内卷的教育焦虑等社会性诱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正常生态的压抑。在此背景下,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出“应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该政策意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为当下解决基础教育积累问题的一剂猛药,也是重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的营养剂。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实践路径、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如朱小同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系统包括家庭环境、学校层面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社区等;中间系统包括家校、家社的良好合作等;外层系统包括如父母的职业、亲戚、朋友等;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综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及有关学者的划分标准,本文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系统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及宏系统四个部分,其中,微系统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中系统主要是指家校共育;外系统主要包括父母职业、学校的组织管理、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支持等;宏系统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等。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需要置于实际所处的生态环境中。在“双减”政策发布之前,我们对中部地区H市8所中学及415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初步调研中发现:当前,学校、家庭及社会等主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生态系统失衡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本次调查中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微系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支持不足。大多数家长在青少年心育过程中常处于“缺位”状态,忽略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而从教师层面来看,普通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水平还比较低,仅33.7%的学生认为能从“其他学科”“校园环境、活动”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的普通教师仍普遍缺乏主动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从同伴群体来看,本应发挥的防御支持、心理互助、心理预警等功能显现不明,同伴群体对青少年心育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不够充分。二是微系统中的重要他人对青少年所需的情感支持不够充分,成为影响青少年心育的“双刃剑”。对于青少年而言,微观系统中的重要他人是满足情感性支持的最主要来源,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护性因素。但对中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调查显示,家庭因素占比达36.9%、同伴因素占比31.3%,是青少年主要的压力源,且青少年感受到的教师支持较为一般,仅三成左右的学生表示可以从教师处获得经济和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安慰和关心等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共育目标在于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而在实际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共育主要还存在积极性、一致性不高等问题。一方面,家校双方缺乏科学的共育理念,合作内容主要围绕学业成绩、升学选择等展开,且家长认为主要是学校之责,学校认为家长对于心理辅导的作用微弱,因而双方较少开展相关合作,家校共育的积极性亟待提升。另一方面,家校共育过程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不高,当学校和家庭等微系统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或要求不一致且缺乏有效沟通时,易使青少年对二者的要求感到迷茫。
外系统是指学生不直接参与但会对其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其中,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其组织管理体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多数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仍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不够完备。虽然大部分学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机构,但制度未能细化、健全。二是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课程“边缘化”倾向明显。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知,许多学校仅向学生发放心育读本,并未组织开设相应的课程,有的学校虽有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但一般是由非专业的教师任课或是直接合并于德育活动中,课程开展频率低、效果不佳。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 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配比不足,心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四是心理辅导室“孤立化”倾向明显。心理咨询室与学校的各个部门相脱节,教育目的缺乏统一,常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
此外,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提高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实际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水平还有待提升。一是监督检查倾向于“外部指标”的考评,而忽略了学校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活动效果、教师能力等内部指标,督导检查易流于表面。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保障不足。当前许多学校缺乏稳定、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保障,主要依靠自筹。
宏系统主要指社会文化价值观、习俗及法律等因素。宏系统通过影响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意蕴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既包括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又包括对个别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中,学校、家庭、社会往往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剂特效“治疗药”,认为只有心理异常的学生才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个别心理异常学生的矫治,而忽视了全体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重治疗功能轻发展功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意蕴认识不足。二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补充,常游离于人才培养的主干道之外,多为学校教育过程中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当前,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是提升社会文化素质的普惠机制,更是拓宽社会阶层上升机会的强大工具,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被逐渐放大,而“工具理性”效果不够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容易被忽视。一方面,家长更加重视子女的学业成绩和升学考试,无暇顾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教师忙于追求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另一方面,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我国许多家庭甚至是学校中仍未全面展开。家长、教师由于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念、知识的缺乏,较少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心育工作是专职教师之责,与自身无关。
除此之外,在过度竞争的背景下,他人的情感支持作用难以发挥,也容易加深青少年的心理负担。当前,家长对于子女升学、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所引发的教育焦虑成为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面临的挑战,并裹挟子女卷入其中。另外,从教师角度来看,师生关系的质量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亲密型师生关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最高,而冲突型师生关系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为明显。当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最关键的指标时,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问题,师生情感联结日益薄弱。从同伴群体层面来看,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而受教育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同辈群体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强调过度竞争引发同伴负面效应。个体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得不在学习上进行更多投入,高压学习或是因竞争失败而导致的“沮丧”效应都容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家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意识较为薄弱,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家校对于教育应有之义认识的窄化。教育对人的培养本应是全面的,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学校与家庭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目标,日常的家校联系中主要围绕学业成绩问题展开,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人格等方面的教育。二是家校冲突的扩大化加剧了彼此的不信任。一方面,家校对于利益共同体的认识不清,部分家长未意识到家长的参与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这类专业问题理应由学校全权负责,而当学生一旦出现问题,便认为是学校之过。而教师出于对家长专业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信任,让家长参与共育抱有消极态度,彼此缺乏沟通且充满戒备。另一方面,家长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加之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家长对于目标的达成期望不高,家校双方情感上彼此缺乏信任,教育理念难以达成一致。
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情况下,功利主义教育的思想裹挟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管理层,形成科层化的教育政绩考核制度,表现为尤其关注各级各类学校的“升学率”。尤其是高考的“重本”“一本”率多成为评价学校优劣与否、地方教育发展成效的最主要指标。这种筛选压力层层加码至微系统中的教师、家长、学生,影响微系统中的教育思想与行为。按照生态系统的相生相克原理,某一系统都有某种利导因子主导其发展,也有某种因子抑制其发展。因而,当管理层过度关注学科考试指标时,一定程度上难以顾及心理健康教育。因此,虽然近年来不论是学校或是地方政府都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但在实际运行中,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
近年来,受校外教育培训宣传、大众媒体渲染、人才筛选机制的裹挟,基础教育育人的目标逐渐偏离原本的路径,过度追求功利取向,强调高度竞争。功利性教育价值观过分追逐短期功效和利益,使中小学生不得不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自我增负,自我加压。“升学至上”的教育观念使个体内的各系统都追逐工具理性,压抑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系统,同时影响了微系统、中系统及外系统的选择,表现为各系统或多或少地忽视甚至于轻视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个体健全人格、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将专业知识学习完全凌驾于心理健康发展之上,忽略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宏系统中的相关因素会传导至外系统、微系统,并通过微系统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考察,无法脱离时代社会的背景。因此,需认识到减负与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平衡二者间的密切关系。当前,“双减”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是最好的呼应与助力,有助于重塑良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
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乎家庭和国家的未来,家长及学校应摒弃“唯分数论”的落后观念,避免牺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过度追求学业成绩,应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引导及情感支持力度。首先,家长应转变观念,积极响应“双减”政策,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形成减负共识,缓解教育焦虑,避免出现学校减压、家庭增压的恶性循环。同时,家长应不断提高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提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能力和情感支持作用。有研究表明,父母作为倾听者、监管者可以了解子女的心理、行为反应,青少年在学校遇到的学业、心理问题可借由家庭渠道解决,帮助疏解其压力,父母和子女的互动对子女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利用闲暇时间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升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作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从学校层面来看,一方面,应提高普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高教师自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加强教师的培训与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日常管理、班主任工作、文体活动等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同时,注意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榜样示范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动关心学生心理问题,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基于同伴群体的正负效应,应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强调团体合作。同时,利用同伴的情感支持、心理互助、心理预警等功能,可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同伴心理互助群体,助力学生心理健康。
首先,家校需重塑双方的合作取向和信任。“双减”政策中提出,“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家校双方需要确立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摆脱以往只“追求学业”成绩的单一目标,理性看待教育价值,降低功利性价值取向的消极影响,提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共同致力于服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核心目标。其次,增进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其提供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双减”背景下,家长需转变以往的“一概不管”或“大包大揽”的错误认知,积极主动加强与学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学校也应注意制定家校合作的相关细则,明确家校双方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与边界。同时,学校可联合社会心理机构、高校等,主动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讲座、培训活动等,利用公众号、家校联系册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进行宣传,帮助家长及教师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升双方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学校需不断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制度化的支持保障体系。首先,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利用课后服务开设适合学校实际与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多种形式,如团体辅导、角色扮演、心理剧等,避免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的倾向,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其次,增强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关键一环,应着力解决当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定位和发展问题;同时,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中,建立适宜的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再次,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应发挥阵地作用,主动作为,改变以往被动等待学生上门咨询的做法,应在平日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同时,完善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立由分管领导、心理咨询教师、班主任、家长委员会、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多级服务体系,改变以往“独立化”的倾向,寻求多方协同合作,以真正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功能。另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需聚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提出“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对于改善以往唯分数、唯升学、教师负担重等顽疾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这一评价指标将成为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失衡问题的重要风向标。
雅斯贝尔塔提到,“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当下,过度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对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恶劣的,并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教育应溯本清源,回归本真要义。一是厘清教育的评价标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提到,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旨在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我们应认识到心理素质同样是衡量人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任务。二是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厘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塑造健全的人格,发展心理潜能,同时注重对心理健康状况异常学生的关注与干预,坚持以发展性模式为根本、以治疗性模式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