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雅
(天津师范大学 欧洲文明研究院,天津 300387)
关于中英鸦片贸易与战争,学术界早有研究①国外研究成果主要参见:Michael Greenberg,British Trade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1800-1842,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51.Arthur Waley,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Chang Hsin-pao:Commissioner Lin and the Opium War,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70.Peter Ward Fay,Opium War1840-1842,North Carolina: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8. Frederick Storrs Turner, British Opium Policy and Its Result to India and China,California:BiblioBazaar,2009.Julia Lovell,The Opium War:Drugs,Dreams and the Making of China.Hampshire:Picador,2011.国内研究成果主要参见:陈胜粦《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关世杰《英国大众反对政府进行鸦片战争》,《世界历史》1990年第4期;萧致治《鸦片战争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吴义雄《鸦片战争前鸦片贸易再研究》,《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吴义雄《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对华战争舆论的形成》,《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王宏斌《从英国议会文件看英国外交官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密谋活动》,《世界历史》2010年第3期。,这些研究已经大体还原了中英冲突的始末,不过这些论著多侧重于宏观叙事,考察冲突原因、过程和历史影响。一是较少从英国视角分析英国国内民众对这场冲突的认知;二是史料多以官方记录为主,虽然也有采用报纸的报道,但是多以全国发行的报纸为主,对地方发行的报纸少有涉及,尚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英国民众的言论进行整理与分析,显示了当时民众对鸦片贸易与战争给予的高度关注与今日民众的淡忘的强烈反差,同时再次揭示了英国在这段历史中的真实面目。
报刊作为舆论的阵地之一,是民众了解政府政策和谈论国家大事的重要渠道,且新闻稿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献资料。本文选取了三份报纸,首先是全国报纸《泰晤士报》,该报对中英鸦片贸易与战争的关注持续时间长、报道数量多、受众面广,较完整地展现议员、商人、医生等的观点;其次是地方报纸《北极星报》,该报主要代表工人阶级的观点,考察工人阶级如何看待这场冲突及其原因;最后,选择了一份图文并茂式的报纸——《伦敦新闻画报》,这份报纸的受众多为中下层民众,受教育程度有限。本文将视野扩至更广泛的群体,以此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不同阶层人士的观点与态度。
《泰晤士报》1785年由印刷商约翰·沃尔特创办于伦敦,他秉持“报纸应当成为时代的记录和各种消息的忠实记录者”的原则②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致力于详尽而迅速地报道国内外新闻。他的办报理念是“给杰出的撰稿人以高薪,通过他们赢得众多读者,由此提高广告价格,并保证这份报纸相对于国家政权的独立性,取得这种独立性后它又可以赢得新的忠实读者,这些读者又可以汇集更多的广告……《泰晤士报》以热点事件为报道重点”①让-诺埃尔·让纳内著,段慧敏译:《西方媒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以此逐步确立报纸的独立性。1803年,沃尔特的次子小沃尔特接办该报,在原有国内通讯社、记者网的基础上,《泰晤士报》建立了国外的通讯社与记者网,以广泛了解和及时报道国际新闻,自此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鸦片贸易与战争期间,《泰晤士报》派遣了大批记者前往中国发回现场报道,同时刊登读者来信、政府对华政策等内容,对鸦片贸易与战争给予了持续且深入的报道。英国前首相迪斯雷利(1804—1881)评价《泰晤士报》:“英国在各国首都有两名大使,一名是英国女皇派遣的,另一名是《泰晤士报》派遣的驻外首席记者。”②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由此可见《泰晤士报》之实力和影响力。从发言群体来看,官员、商人、医生等都在《泰晤士报》撰写文章,在他们的讨论中,客观陈述与对华偏见共存,具体来看,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戳穿鸦片为药用之说
在《泰晤士报》的报道中,针对鸦片为药用的观点做过专业的解释。一位英国官员对清政府在鸦片贸易中采取的禁止政策感到不公平。他认为,鸦片只是自然药物,并且没有副作用,鸦片运往广州是为了药用。他请求清政府拿出诚意来继续保持现状,这才是正确和正义的举动。③"Opium Trade",Times,9 September 1839,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http://tinyurl.galegroup.com/tinyurl.这样的说法遭到专业人士的否认。《泰晤士报》刊登了希尔医生(Dr.Hill)的一篇日记,他是一名外科医生,曾经到过中国海口,他写道:“有一个年约24岁的年轻人,当他吸食第二口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幸福感,同时他的脸色开始发红,呼吸加快并变得沉重起来,整个人看上去兴奋极了。当他吸到第7口时,他的脉搏非常快,心跳达到了每分钟120 下。我们很轻易地联想到,鸦片的瘾,至少是中国人的这种瘾,可比烈酒厉害多了,危害大多了。”④"Opium Smoking In China",Times,3 December 1841,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http://tinyurl.galegroup.com/tinyurl.从一位专业人士的口中,不难知道鸦片毒害之大已超出药用的范围。既然危害甚大,清政府采取禁烟等政策,是符合本国利益之举。
2.揭开自由贸易之伪饰
在各种观点当中,从自由贸易角度讨论的最多。一位读者说:“我们生产的糖、酒以及其他各种商品都不及鸦片,它能占据一个外国市场……鸦片不仅为了医用,更为了贸易。从1799年到1816年,进口到中国的鸦片有三千多箱,到1839年,达到了三万箱。自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优势被取消之后,商人可以直接前往广州进行贸易……对于这项政策,无论中国政府的动机是什么,也不论是否关乎道德,也不考虑经济与政治因素,鸦片贸易应该受到英国政府的尊重,中国人也应如此。”⑤"The Opium Trade",Times,16 December 1842,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http://tinyurl.galegroup.com/tinyurl.这个观点揭示了当时中英贸易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英国销往中国的产品,除了鸦片,其他的几乎打不开中国市场。二是中英贸易应该在自由贸易的规则下进行。如果无法解决这两点,冲突自然不可避免。
另外一种观点对此进行了反驳。“中国人难道对我们的工业品毫无所知且一点儿不感兴趣吗?从各种书籍中可以得到证实,我们的货物早已大量出现于中国市场了,中国人也对我们的工业品求之若渴。既然如此,为何我们的产品如今在中国无人问津、毫无利润?我想原因应该归咎于我们的鸦片贸易。中国政府和中国人在用他们认为正义的手段对付和制裁我们,而且他们将参与走私的人全都关进了监狱,是因为我们违反了他们的法律,毒害其人民,腐化其官员,这样他们还能友好地对待我们吗?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他们的政策有失合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拒绝了我们的贸易要求,就是因为鸦片贸易惹恼了对方。”⑥"Iniquities of the Opium Trade with China",Times,15 August 1839,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http://tinyurl.galegroup.com/tinyurl.鸦片的毒品性质决定了它不应该作为合法商品流通。而且,正如学者谭中指出的:鸦片战争以前的中英关系,完全不同于中国和纳贡邻邦间的关系。⑦Chung Tan, China and the Brave New World: A Study of the Origins of the Opium War (1840-1842), New Delhi: Allied Publishers,1978,p.20.中国并没有藐视贸易,在18、19世纪已经真正有兴趣发展对外贸易。实际上,广州贸易制度是“一种与外国在中国领土上的贸易安排”①Chung Tan, China and the Brave New World: A Study of the Origins of the Opium War (1840-1842), New Delhi: Allied Publishers,1978,pp.25-30.。由此可见,部分英国民众知道鸦片贸易是打着“自由贸易”的幌子,事实上是违反清政府的贸易政策的行为。
1.站在民族立场的支持之声
在《泰晤士报》的一篇报道里,记述了一次会议上几位英国人针对鸦片贸易与战争的讨论。其中一位罗伯逊先生(Mr.Robertson)说:“现在还没开战,即使最后开战也不要以鸦片的名义开战。”②"Opium War With China",Times,25 April 1840,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http://tinyurl.galegroup.com/tinyurl.此番言语已暗示出,如果以鸦片贸易为借口对华开战,英国政府保护非法毒品贸易的真相便昭然若揭,这显然不是合理合法的开战理由。换句话说,英国民众明白鸦片贸易是非法贸易,但英国政府、商人还在支持和从事这项贸易,甚至不惜对华以武力相加。
随着中英矛盾的加重,《泰晤士报》刊载了越来越多清政府执法行为的报道,这些报道传递给部分民众这样一种印象——清政府、清朝官员是蛮横无理的。在一篇报道里,林则徐的禁烟活动被指是“暴力行为”,“清政府的官员是罪恶的”③"China",Times,24 June 1842,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http://tinyurl.galegroup.com/tinyurl.。对商人因鸦片损失利益表示同情的声音充斥报端,因为报道把鸦片归为财产利益,这种含糊说词极大地误导了民众对贸易冲突真相的认知。种种类似的描述引起部分英国人的“不满”。他们从保障通商、维护国家尊严的立场出发,认为:“这一切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公众的安全以及大不列颠的荣誉……两个世纪以来,我们低声下气、忍受侮辱,直到我们认为自身已足以与其抗衡。受其凌辱,我们大胆地复仇,一雪前耻,让他们为其自大付出代价。在外交上,我们已经证明了我们是正义的……”④"The Opium Trade",Times,6 December 1842,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http://tinyurl.galegroup.com/tinyurl.这样的报道并不能掩盖冲突的所有事实。另一篇报道写道:“清政府官员不是‘偏见的奴隶’,他们有能力,且以独立的判断思考自身制度的变化。”⑤"Opium Trade",Times,9 September 1839,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http://tinyurl.galegroup.com/tinyurl.但是这样的声音在整个舆论中是少数的,几乎难以产生影响。
2.站在道德立场的反对之声
在围绕鸦片功能、贸易交往谈论之外,还有读者从道德层面审视这场贸易。一位读者写道:“从一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最近与中国进行的鸦片贸易,是一个涵盖了道德、贸易、政治走向以及对利润的极大追逐的重要议题。”⑥"From the Details Which Have Lately Transpired Respecting Certain Recent Transactions in China",Times,21 August 1839,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http://tinyurl.galegroup.com/tinyurl.作者引用蒙特高梅利·马丁(Montgomery Martin)的《殖民主义统计》一书中的数据,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鸦片走私数量在15年间增长了36倍。他因此肯定地指出,鸦片的生产就是针对中国市场。最后,他说道:“从道德立场出发,我应该说我们的考虑欠妥。”⑦"From the Details Which Have Lately Transpired Respecting Certain Recent Transactions in China",Times,21 August,1839,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http://tinyurl.galegroup.com/tinyurl.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英国民众对鸦片贸易是有整体且清晰的认识的,他们意识到这场贸易早已超出贸易本身。为什么针对中国市场出售鸦片,支持鸦片贸易的背后力量是什么,鸦片贸易与政治之间有何联系等思考,足以说明英国民众对鸦片贸易与战争的关注度之高,并且对冲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综上所述,在内容的选择上,《泰晤士报》刊登的关于鸦片贸易与战争的报道一直呈现出支持与反对的交锋,英国民众从药用、贸易、民族尊严、道德层面等不同角度对鸦片贸易与战争进行了争论,反映出这一冲突吸引了英国民众的公共讨论,这些讨论通过报纸得以广泛传播,这与今日英国对这段历史的淡忘记忆形成了强烈反差。
英国宪章派在1840至1842年共发行报纸、期刊32种,其中以持续出版15年之久的《北极星报》最负盛名。《北极星报》是19 世纪英国工人宪章派的机关报,最初全称为《北极星和利兹普通广告商报》(The Northern Star and Leeds General Advertiser),创刊于英国北方城市利兹(约克郡),于1837年11月18日首次发行。该报有关欧洲各国革命运动的宣传报道,特别是揭露俄国沙皇统治集团欺压波兰人民、反对英国吞并爱尔兰、支持1848年巴黎二月革命的宣传报道,表现了鲜明的国际主义立场与态度。观点明确、文字易懂、立场鲜明的特点为《北极星报》赢得大量读者,最高销数达十万余份,比《泰晤士报》的销售量(1847年日销三万份)还高得多。①支庭荣、邱一江:《外国新闻传播》,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81页。《北极星报》是英国近代无产阶级政治报纸的卓越代表。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称它是“真正民主的”“没有民族的和宗教的偏见”的报纸,以及“在各方面都成了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8、668页。。针对中英冲突,其报道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
《北极星报》报道了受到鸦片毒害的中国人的真实情况。“鸦片使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遭受极其严重的损害。”③The Northern Star,16 January 1839.对于清政府的禁烟等政策,该报认为:“中国皇帝多年以来,一直劝阻鸦片走私贸易,因为这不仅侮辱了皇帝本人,毒害了他的臣民,而且对鸦片走私商也是耻辱。可是,鸦片走私商们不仅对中国皇帝的规劝置若罔闻,而且一年比一年更加肆无忌惮。直到最后,中国皇帝以无可指责的义愤,下令收缴所有企图走私入境的鸦片。我们认为,被收缴的价值多达三百万英镑的鸦片,被奉命销毁是完全正确的。”④The Northern Star,16 November 1839.针对1840年3月19日英国内政大臣约翰·罗素在下议院的发言,《北极星报》同样立即进行了反驳。罗素说:“首先,是要为女王陛下的商务监督和臣民所受中国政府的侮辱和损害取得赔偿;其次,是要为在华贸易的英国商人所受的财产损失取得赔偿,这一损失是中国政府所派的人用暴力威胁造成的;最后,是要取得安全条件,以保证在华贸易商人的生命财产从此免遭侵害。”⑤J.B.Eames:The English in China,London:Curzon Press reprint,1974,p.445.《北极星报》驳斥道:“罗素宣称要为英国商人所受财产损失取得赔偿,这就直接招认了鸦片问题是中英争端的起因,而这场战争无论就其意图或目的来看,完全是一场‘鸦片战争’。”⑥The Northern Star,4 April 1840.
《北极星报》也对林则徐的禁烟活动进行了报道评论。“对于任何头脑正常的人,只要略读一读钦差大人林则徐写给女王的信,就不能不赞美信中所体现的高尚情操,就会为邪恶的店小二给英国这个基督教国家犯下的罪行感到羞耻。”⑦The Northern Star,18 January 1840.“店小二”指的是鸦片贩子。宪章派不仅将问题的矛头指向鸦片贩子,认为是他们无视清政府的法律政策,而且报纸继续说道,“把我们对中国的关系带到目前这种境地,正是现有整个社会制度的作用和结果”⑧The Northern Star,18 January 1840.,这无异将冲突的责任指向现行制度层面。
工人阶级在1841年6月英国大选期间,发表反对战争的言论。莱斯特·托马斯·库珀说:“如果有一个国家,不顾禁止走私贸易的法令,决心向我们英国输入毒品,而政府却无动于衷,不将这些违禁品没收,不把它投入海中,难道你们不会因此把政府当作卖国贼吗?中国政府没有犯以上的错误。反观辉格党政府对于一个忠实保卫自己道德的国家进行了一场罪恶的战争,在世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丑名。”⑨The Northern Star,10 July 1841.这固然有打击辉格党政府的政治目的,但不可否认,工人阶级广泛地利用报纸、集会等多种形式,号召人们在反战请愿书上签名,在这场冲突中以实际行动表达着反对态度。
在《北极星报》发表的一系列报道中,显示出工人阶级对中英鸦片贸易与战争的立场,他们坚决反对政府对华开战的决议,并在战争中开展集会请愿、发表演说等活动,反对之声从未停止。可以说,他们是英国民众中最坚定的反对者。然而,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无权地位,使其对政府的最终决议无法发挥作用。
在大众信息传播领域,相较于文字的抽象,图像具有清晰直观表达的特点。《伦敦新闻画报》(以下或简称《画报》)以图像的方式报道新闻的办刊特色,使其成为当时颇具“眼球效应”的媒体。民众通过《画报》外派画家兼记者发回的图片和文字报道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并获得之前无法目睹的视觉体验。
《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以图片为主报道新闻的周刊,创刊于1842年,正值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结束之时。《画报》派往中国的画家兼记者更像是游历旅行者,他们的文字和速写有时像旅行日记,有时又像战地日记,甚至可以当作书信来看。创刊之初的《画报》,其受众群体大部分是文化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社会中下层人民,图片而非文字的新颖报道形式赢得了他们的青睐与支持。
《画报》向读者介绍了鸦片贸易的来龙去脉。在一篇名为《鸦片贸易》的文章里,作者介绍说,印度鸦片分为两种,一种是孟加拉鸦片,一种是马尔瓦鸦片。前者是东印度公司种植并生产的,在出售时会在包装上打印公司的标记“UEIC”——这几个字母表示联合东印度公司(United East India Company)。东印度公司的鸦片是由政府当局主持向商人们公开拍卖的。后者是在印度殖民地各州种植的。①"The Opium Trade",《伦敦新闻画报》第3卷,第65号,1843年7月8日。转引自沈弘《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21页。文章承认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和其他私营商船都参与了鸦片走私。因为逐渐意识到吸食鸦片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清政府不仅对鸦片贸易采取完全禁止的措施,而且会对抽鸦片的人采取严厉的惩罚。但这丝毫阻止不了鸦片走私。②"The Opium Trade",《伦敦新闻画报》第3卷,第65号,1843年7月8日。转引自沈弘《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21页。《画报》的另一篇文章指出,正如中国人要求英国商人要用白银来换取中国商品一样,英国的商人通过鸦片贸易将白银又拿了回来。随着鸦片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东印度公司便以垄断的方式将鸦片的所有生产过程“收入囊中”。在东印度公司的经营之下,印度殖民地的农民们只能将田地用来种植鸦片,并以半成品的状态交给公司。仅这一环节,便有不少敲诈、作弊的事件发生。③"China",《伦敦新闻画报》第1卷,第9号,1842年7月9日。转引自沈弘《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47页。报纸最后评论道,这一整套制度从头到尾充满了邪恶。对于鸦片输入中国造成的危害,引发了政府的反感,林则徐没收了20882箱鸦片,这是无可非议的做法。但是,就算英国政府通过反对鸦片贸易的法案,鸦片走私仍有可能继续存在。④"China",《伦敦新闻画报》第1卷,第9号,1842年7月9日。转引自沈弘《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47页。报道通过介绍鸦片贸易的来龙去脉,使英国中下层民众也可以了解到鸦片带给中国的利益损失,以及对中国人的身体危害,虽然清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鸦片贸易依然继续,并最终导致英国对华开战。
《画报》的报道里也不乏支持英国对华开战的言论。“英国人不太理解鸦片贸易,不过,这也许能成为上帝把福音送到中国并且改变那个国家黑暗状况的一种方式。对于孟加拉与中国之间进行的鸦片贸易,应该注意的是无论人们如何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对它加以反对,但认为它是引发战争的原因,并对它进行各种辱骂是完全没有来由的。战争的真正原因可以轻而易举地追溯到在东印度公司特许贸易期间英国长期受到的侮辱,以及后来中国政府对于律劳卑勋爵的无礼的置之不理。多亏了林则徐大人给了我们一个洗清耻辱的机会。他之所以毫无顾忌地肆意妄为,是因为当他回顾历史时,看到的只是英国的旗帜长期匍匐在地球上最虚弱和最傲慢的政府面前,以表示臣服,而且英国曾经有两次以朝贡的方式,试图用昂贵的礼物去讨好天子陛下。英国贸易的一个巨大市场即将被打开,而由此获得的好处绝不能因为一个错误的政策而让其丧失。”①"Taou Kwang,the Emperor of China",《伦敦新闻画报》第1卷,第4号,1842年6月4日。转引自沈弘:《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46页。这位作者的观点代表了部分英国人,他们认为鸦片贸易的问题源自中国贸易体制的封闭,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中国民族文化的“自大”,所以,英国的举动都是出于“正义”。
《画报》的报道、图片和读者的来稿等,显示了鸦片对人身心的危害、战争的残酷、贸易的真相,特别是《画报》将饱受鸦片之苦的中国人的真实状态记录下来,其带来的冲击力是文字无法比拟的。但这些报道并未阻止鸦片贸易与战争的继续。英国国内普通民众从报纸上了解到这场冲突,有的报之以观望与同情,有的站在商业、民族尊严的立场支持对华开战等,更多的是将这场冲突作为一种谈资。
总体来看,作为主流媒体的《泰晤士报》,其对鸦片贸易与战争的报道全面详尽,不论是官员、传教士、医生还是普通群众,争锋相对的言词经常见诸报端。除了刊登读者观点以外,来自议会的信息、从中国发回的报道、摘取的中国报纸的信息等都构成了《泰晤士报》的报道内容。这其中无法避免会有选择,所以,我们看到《泰晤士报》既有反对鸦片战争的声音,也看到它对清政府、清朝官员的偏见报道,有意或无意地引导了舆论的方向。与之相比,《北极星报》的观点与立场更为明确。这份来自地方的媒体,将工人阶级的态度传递给英国的许多工厂,工人阶级还举行集会示威、递交请愿书等活动表明自己的反对立场。不同于前两份报纸,《伦敦新闻画报》的风格和定位更偏向中下层民众,其报道直观、通俗,更多的是向英国民众展现鸦片给中国带来的苦难,使广大民众能够迅速了解这场冲突的发展情况。
综上所言,一方面,这些争论报道反映了英国公共讨论的自由程度,也可以看到公共生活中道德观念的力量,另一方面,争论本身已说明鸦片所引发的问题之复杂,已到举国讨论的程度。而进入21 世纪,《经济学人》的一篇推介鸦片战争的文章里却感叹道,这个主题“英国学童基本上不知道”②"The Opium Wars",The Economist,Oct 29th 2011,https://www.economist.com/books-and-arts/2011/10/29/be-careful-whatyou-wish-for.,其中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
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碰撞的开始,也成为中国了解西方的标志性起点。③侯建新、郑阳:《国内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百年历程》,《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0日。对于中国而言,“鸦片战争一直存在,潜伏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④"The Opium Wars",The Economist,Oct 29th 2011,https://www.economist.com/books-and-arts/2011/10/29/be-careful-whatyou-wish-for.,其历史影响依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反观英国,“不论是故意地还是只因为太懒——已经忘记其鸦片贸易的历史”⑤蓝诗玲著,刘悦斌译:《鸦片战争》,新星出版社2020年版,第21页。,“对鸦片和为鸦片打的那两场战争只字不提”⑥蓝诗玲著,刘悦斌译:《鸦片战争》,新星出版社2020年版,第21页。。然而,不论报道是出于新闻独立性的呈现,还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的目的引导,当时英国报纸的争论报道,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英国民众对中英鸦片贸易与战争的公共辩论,其源头还是因为鸦片贸易的非法、鸦片战争的非正义,否则没有讨论的必要。甚至可以说,英国自己的报刊资料和民众辩论意见,本身便是英国公然违背法律、正义的历史证据。
正如蓝诗玲所说:“……中国普通民众和英国普通民众之间对这场战争理解上的巨大分歧,我想要提醒健忘的英国读者,我们国家过去曾经从事过鸦片贸易。”⑦蓝诗玲著,刘悦斌译:《鸦片战争》,新星出版社2020年版,第17页。这段历史引发的争议并未完全消解,只有正视鸦片贸易的罪恶,承认以此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才能弥合分歧,才是对历史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