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教育价值

2022-03-17 17:57:57马志芹王蓉蓉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

马志芹,王蓉蓉

(喀什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新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新疆喀什 84400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谱写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伟大开篇。伟大建党精神是共产党人在百年披荆斩棘中造就的宝贵思想结晶,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当前我国正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因此必须抓好广大青年学子的精神教育,而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精神谱系的根与魂,为教育新时代青年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资源,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其所具有的重要教育价值,帮助新时代青年立鸿鹄志、做奋进者。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三十二个字的建党精神不仅囊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事件、人物及其所产生的精神的深刻感悟及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视程度。深入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提炼其精髓要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理论精华,更好地传承它。

(一)理想信念是伟大建党精神之基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品格方面的追求,也是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展现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的特质。坚持真理,就是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是中国人民和历史做出的正确选择,它从思想上唤醒了迷茫中的中国人民。“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正是一个个英雄先驱誓死坚持真理,高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熊熊火炬,才将科学社会主义这面大旗在中国高高竖起。真理是我们党为救亡图存在经历无数次探索中获得并坚持的,理想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的结合中逐步形成并坚守的。坚守理想,就是要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就是因为始终坚守这一理想并将其与不断变化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探求新模式、解锁新密码,运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解决党在前进路上遇到的风险挑战。因此,理想信念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石。

(二)初心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标识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取得胜利的强大政治优势,展现了共产党人永葆初衷的特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标识。百年来,不管面临的挑战有多艰险,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我们党都初心如磐,秉持“树高千尺不忘根”的深厚情怀,始终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政治方面,党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在经济方面,党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中协调了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保障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经济权益;在社会方面,党更加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带领人民消除绝对贫困;不仅如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洪涝等灾害,我党始终秉持着不放弃任何一名群众的原则,保障了人民的生存及发展权利。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深入人心,实现了各族人民同心向党,使初心使命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标识。

(三)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法宝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也是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展现了共产党人顽强拼搏的特质。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体现在“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语之中,书写在用鲜血和生命铺成的长征途中。“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孕育于伟大斗争。”[3]自建党之日起,我党就为实现两大历史任务栉风沐雨、奔走呼啸,带领广大中国人民进行了无数的战争和抗争,这种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当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的任务挑战更加艰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现乡村振兴、反腐败斗争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但我党“发扬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抒发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3],始终保持“惊涛骇浪从容渡”的英雄姿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获得了人民的高度赞誉和世界的普遍好评。

(四)忠党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本色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党性品格和政治本色,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政治优势,展现了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特质。正是因为有不计其数像夏明翰、张太雷、杨开慧等共产党员忠于党和人民、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的人民情怀,才有了革命的胜利,有了我们党的不断繁荣壮大,正是有了今天庞大的党员群体,我们才更加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作用的发挥。从其本质上来讲,对党忠诚与对人民忠诚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核心,关键在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便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才得以成功,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没有任何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在疫情期间,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我国公民在国外遇到生命威胁时,我们国家会立刻采取果断行动将他们接回祖国。这一件件“为民造福”的实事,反映的正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情怀。对党忠诚的本质要求就是不负人民,不负人民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人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才使党的政策得以落实,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特征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特质的全面概括和升华,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精神谱系的源头,它充分彰显了党在建立时期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促进党的建设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这就决定了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的维度会呈现不同的特征。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是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宗旨、精神力量、血脉之基的集中体现,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因此,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特征。一方面,党性是一个政党本质属性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党性的修养。为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自我教育,针对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党保持高压态势,重拳出击,严惩不贷。对“四大危险”问题早早明确,力争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党性修养的提升是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关键。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4]每一次在国家和人民遇到危机时,都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回顾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付出的艰辛汗水,如为脱贫攻坚事业付出生命的党员黄文秀、为救人不慎掉入冰湖中的共产党员拉齐尼·巴依卡,他们的所作所为正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的体现,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特征也要求我们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更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伟大建党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形成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理论性。同时,伟大建党精神植根于党领导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具有能动的实践性。因此,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凸显出鲜明的科学理论指导性。另一方面,伟大精神来源于伟大实践。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是对实践的一种反映,并作用于实践。如果缺少实践支撑和人民群众的支持,精神便只会是一种理论,缺乏生动性、实效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也要求我们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时应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让人民群众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伟大建党精神得到继承和发展。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党的历史演进过程的概括和梳理,也是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因此,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特征。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不是对某一人物的品格或某一事件体现精神的简单概括,而是对整个历史时期前后相承的精神共性进行总结概括,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基本立场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贯穿中国精神谱系的一条主线。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在今后要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伟大建党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精神体现,如老西藏精神、白求恩精神等等,随着我国的国情不断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发展道路上必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理论更加符合现实需要,解决现实问题。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特征要求我们在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时应将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因为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扬,才能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使伟大建党精神永葆生机活力。

三、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青年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伟大精神产生于伟大的社会实践,同时又指导社会实践。伟大建党精神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大成就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应深入挖掘其衍生出的教育价值,对新时代青年进行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从而激发青年学子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进之力。

(一)补足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之钙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展现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的意志品质,具有补足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之钙的教育价值。理想信念是帮助青年树立正确“三观”的“总开关”,是决定青年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的过程,无数革命先烈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不惧敌人的威逼利诱,在白色恐怖下依旧顽强拼搏,为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伟大建党精神为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当前,部分高学历人才犯罪现象被频频爆出,这也凸显了我们教育中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缺失。“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5]在青年学生中宣传伟大建党精神,能够让学生了解建党100 年来“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重温百年来革命先烈披荆斩棘的力量之源,自觉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得偿所愿。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发挥其补足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之钙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6],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转化为前行的动力,而且为教育工作者做好“四有”好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源。广大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通过伟大建党精神帮助青年学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做出更加优秀的成绩,同时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指引新时代青年明确政治目标

伟大建党精神目标明确,体现了共产党人知行合一的优良品格,具有指引新时代青年明确政治目标的教育价值。初心使命是党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标识,是青年学生接续奋斗的政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1]党的百年,是为了永葆初心、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完成使命的百年,是与人民心连心、共创美好家园的百年。在青年学生中宣传伟大建党精神,能够让学生通过历史观照未来,坚定政治方向,明确学习目的,明白无论未来的路走的多远,都应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发挥其指引新时代青年明确政治目标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从共产党人为保初心进行的自我革命与自我提升中受到启发,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中完善自身,在守初心、担使命中奋发有为,也有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守住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去除功利化教学,心系学生,保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可贵品质。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伟大建党精神做好引路工作,指引青年学生传承党的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在未来不断变化的局势中永葆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激励新时代青年增强斗争本领

伟大建党精神不断赓续,彰显了共产党人矢志奋斗的无畏气概,具有激励新时代青年增强斗争本领的教育价值。增强斗争意识、传承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应对各种长期复杂的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新事物要通过斗争的方式才能赢得自己的诞生和发展”[7],这是由新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所决定的。我们党便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8]的。当前,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广泛重视,正是由于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问题无法正确处理,最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青年学生中宣传伟大建党精神,讲述人民英雄在面临艰难险阻时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斗争故事,阐明激励一代代青年拼搏奋进的精神力量,能够让学生感悟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艰辛,塑造坚强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积极主动作为,勇于开拓创新,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发挥其激励新时代青年增强斗争本领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遇到困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品格,增强其斗争本领,而且有利于激发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探索精神,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交流,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学生将人生奋斗方向与时代发展需求保持一致,让其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斗争本领,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勇于攻坚克难,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四)助力新时代青年提高奉献意识

伟大建党精神根植人民,表达了共产党人忠党为民的质朴情感,具有助力新时代青年提高奉献意识的教育价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立志建立一个为民服务的政党。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造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例如“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大山,创办了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即使重病缠身,也依旧敬职敬责。这些伟大鲜活的案例正是青年学生“活的教科书”,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正是他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楷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变得复杂,先公后私的集体主义教育受到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给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严重挑战。在青年学生中宣传伟大建党精神,能够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让学生从英雄、楷模的鲜活案例中找到共鸣,形成正确的利益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互助互爱、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发挥其帮助新时代青年提高奉献意识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在国家遇难之时挺身而出,自觉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奉献,而且有利于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为中心,敬业奉献,以身作则,以切实行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学好伟大建党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教育的“四个服务”,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为人民,干为人民,从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人人都有“强国必有我”的意识,同各族人民一道持续奋斗,交出一张张尽显担当的优秀答卷。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9]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之时的信仰、初心、作风和情怀,是中国共产党特质的生动写照。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增强斗争本领、提高奉献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使广大的青年学生在实现现代化强国梦、中国梦的号角中,汇聚起青年学子“强国必有我”的磅礴力量,从而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之中,用强国梦、中国梦激扬青年学子的青春梦。

猜你喜欢
建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建党百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 03:12:10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