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秀丽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新任务[1],一方面是顺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提高全社会网络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开放性信息环境下,随着人们对网络热点参与度越来越高,网络“不文明”现象频频发生,“键盘侠”群体也应运而生。“键盘侠”一词最早出现于2014年6月人民日报一篇名为《激励见义勇为不能靠“键盘侠”》的时评中,“指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在网络上却喜欢占据道德制高点肆意评论社会事件和个体的一类人”[2],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断章取义人云亦云是他们的典型特征。青少年作为今后网络主力军,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成长的一代,“刷微博、看热搜”成为他们的普遍日常。2020年9月,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32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高达99.2%,而网民群体中在线教育用户占比达40.5%”[3]。相较前几次调查,青少年群体的比例在增加。作为彰显个性且热衷网络的青少年群体,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花样繁多的网络信息冲击,受从众心理驱导,他们当中无疑存在着一些“键盘侠”,该现象成为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语言现象的背后往往反映出来的是社会的发展。针对“键盘侠”的出现,学界也围绕该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以冯方[2]为代表,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现象的特征与表现、原因与对策维度,总体从内外两方面来阐述。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部分研究缺少问题意识,针对表现没有深入发掘其背后原因,尤其是对新生代网民青少年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有待加强,较少学者涉及到该角度的论述,且以该视角贯穿全文的研究有待深化。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切入,以思想政治课为探讨网络教育问题的主要阵地,综合运用价值导航、观念更新、道德培养、心理疏导等方式来分析与解决问题,更能贴合青少年教育实际,更具普遍性地引导青少年理性对待网络,对助力网络文明建设亦具有重要意义。
在网络语境中,“键盘侠”无疑是一个负面代号。“侠”自古以来与英雄气概相连,但与“键盘”一词相遇,是否真的一无是处呢?学习辨证法可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键盘侠们本身充满打抱不平的正义感,外在却表现为毫不掩饰的情绪宣泄,在批判这种低智的价值观绑架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样的做法并非毫无道理”[4]。一方面,利于提高事件关注度。“键盘侠”群体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事件评论过分激烈,易扩大讨论氛围,促使事件二次发酵,能够提高事件关注度。试想如果人人都持冷漠态度,对社会问题不加关注,那么社会问题也将难以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利于相关部门科学决策。该群体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广泛热议,在涉及群体利益的社会事件上能够起到一定监督作用,给政府决策带来一定压力,利于政府科学决策。因此,理应对“键盘侠”群体积极引导,助其融入社会之声的主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但是,谈及“键盘侠”,人们更多谈论的是其负面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是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场域,他们置身于信息化之中。面对快节奏的日常生活,青少年更倾向于通过网络释放压力舒缓情绪,往往在尚未理性思考和判断的情况下便盲目跟风,在困惑迷茫中玩笑现实、无视历史,不负责任地嘲弄评论,加入活跃在网络空间的“键盘侠”群体。而网络媒体的发展为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契机。青少年由于知识积累欠缺、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感性与冲动等特征,在跟风过程中价值观容易被误导。其一,网络社会思潮肆起,扰乱主流价值观。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大肆兴起。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为例,它主张反理性与反本质,以怀疑与否定为特征,反对权威、否定理想信念,倡导“重估一切价值”等理念。此外,不乏部分西方国家凭借技术优势,潜移默化中试图推行文化霸权,渗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理念,从而逐步消解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致使其价值观扭曲。其二,网络环境良莠不齐,“有心人”误导价值观。在网络“键盘侠”群体中,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自由、民主等旗号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想方设法迎合青少年心理,把华丽的“普世价值”观灌输给年轻一代。实质上“普世价值”的背后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旨在让青少年相信马克思主义早已经“过时”,无形中让青少年认同、亲近与信任西方文化,影响其价值判断,弱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的认同,解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网络空间道德实质是网络主体虚拟交往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在增强个体网络行为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过程中建构起的良性的网络社会人际关系”[5]。网络平台提供了一种人际交往虚拟沟通,屏幕前的交往“只观其言,不见其身”,正如吉斯登在《社会学》中的一句话:“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真正了解其他人的真实面貌,知道他们的性别,或者目前的生活是怎样的”[6]。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身份隐匿性等特征,使得部分青少年产生“自由”的错觉,认为无须承担责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通过网络高谈阔论,无视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一方面断章取义,随意发声。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为屏幕背后的“键盘侠”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尚不明确媒介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打着“维护正义”的旗号盲目参与热点讨论,在网络上对事件主人公恶语相向乃至“人肉搜索”。“键盘侠”似乎都热衷于以人肉搜索为手段参与事件进程,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实则是一种满足自身猎奇与发泄心理的网络暴力。另一方面,更有甚者在网络运用娱乐形式抹黑、嘲讽、消费英雄人物和道德楷模,曾有十九岁网民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把民族伤痛当作娱乐,以出格言行博出名,以挑战民族尊严博眼球。更有“辣笔小球”等网民利用各种热点抹黑英雄人物、任意疯狂乱喷、点赞恶行,把悲痛的公共事件当作娱乐的谈资、消遣的素材,冲击网络道德风尚。
2019年10月31日,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键盘侠”行为是影响网络空间秩序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是催生网络暴力。“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社会蓝皮书: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报告显示,在上网过程中,28.89%的青少年曾遇到过暴力辱骂”[7]。青少年容易被引导,也最容易直接表达情绪,加之网络虚拟性致使网络暴力成本低下、网络管理缺失等原因,青少年正面临陷入和参与网络暴力的双重境遇。“键盘侠”为了博人眼球、追求点击率,在非理性心理机制驱使下,热点事件的舆论导向也会朝着非理性方向发展,致使网络谣言肆起,乃至人肉搜索,触及法律法规及道德底线,催生网络暴力。二是破坏网络秩序与法治。一方面易导致舆论反转,扰乱空间秩序。微博等平台开放性强、准入门槛低,网友针对热点事件都可发表言论,但“键盘侠”群体往往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随意发声。例如成都49中事件,许多网民盲目跟风带节奏,经过数次反转,发现此前对学校的质疑是捕风捉影,该事件是典型的舆论反转现象。新媒体视域下,眼见不一定为实,舆论反转导致事件沸沸扬扬,传播虚假言论,严重破坏网络秩序。另一方面触及法律底线,网络虽给公众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但并非法外之地。一些网络“键盘侠”通过网络贬低英雄形象来发泄情绪,如污蔑江姐为叛徒,编造“雷锋日记造假”等,诋毁英雄变成愤世嫉俗的标榜,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资本的运作和西方价值的渗透[8]。这种弃法律道德于不顾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实则触犯了国家法律,理应接受法律制裁。
“屏社交”一词体现出大部分人的社交状态,“键盘侠”群体更是热衷于在网络上指点江山,现实中未必发声,这一特点表现在心性尚未健全的青少年身上极易助长双重人格。由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与匿名性,这种交往方式屏蔽了来自外貌、身份等带来的压力,创造了一种“自由”的交往环境。青少年正处于“拔节育穗期”,独立感增强,各方面阅历却不成熟,这一环境为青少年“键盘侠”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发泄情绪、排解压力提供了场所。于是,人机对话逐渐代替了面对面交流、心灵与情感的碰撞。以符号化的方式来对待现实的社会与个体,造就了青少年网络健谈人设,也导致青少年交往的异化。然而,网络是虚拟的,却不是虚无,行动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若长期沉迷网络虚拟人际交往,会导致直接面对人群交流机会的减少,在现实社会交往中面对特定的交往环境与社会角色,反而不适应与父母、老师、同学等相处,产生强烈的人格反差,造成人际交往虚拟性与现实性脱节。长此以往,极易出现人际关系冷漠、情感焦虑等心理问题。此外,若青少年长期在网络中交往,容易自己塑造出一种假想的表象与情境,如盲目的网恋就是该现象的一种结果。这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极易形成双重人格。
产生青少年“键盘侠”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就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而言,在新媒体语境下,与价值观教育导航不力不无关联,与媒介素养教育薄弱关系密切,与自制理性辅导不足密不可分,与多方教育衔接断层息息相关。
学校课堂无疑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坚持发挥课堂教育的显性功能,对青少年价值观进行教育与引导,但价值观引导通常只是简单地把现实生活中思想教育经验移植过来,效果不强。首先,学生自主性接受与价值观主导性教育矛盾处理不当。伴随新媒体交互性特征,青少年越来越自发性地参与到信息的发布与接受中,而传统价值观教育多以单向式传达为主,忽视了主体间共在、对话与交往的关系。中小学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把价值观当作纯知识来讲授,而忽视对具体内涵、选择判断等问题的深入开发。于是,过于理论化的课堂讲授不能满足信息多样化的需求,以致价值观教育感召力缺乏。其次,价值观讲授内容缺乏针对性。针对各种社会非主流价值观盛行,当前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及普世价值观等思想对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带来的巨大冲击,学校教育尚未把其纳入专门课程体系,缺乏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及引导。而作为思想活跃的青少年网民,在与网络信息频繁接触中,伴随各种观念碰撞,稍有不慎就会被错误思潮、价值观所误导。最后,价值观实践引导有待提高。价值观应该是在实践互动的过程与情景中建构,并不是预先设定,需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实践密切相连。由于受过去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学校教育普遍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价值引导,或者只是进行理论讲授,而忽视引导青少年践行价值观的判断力。当真正遇到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时,青少年缺乏经验容易盲目跟风,成为“键盘侠”。
“网络媒介素养”是在公众了解网络的前提下,认识、参与和理性运用网络的素质与修养。网络匿名性、虚拟性交往弱化了道德力量的约束力,而青少年适应全媒体环境能力不足,处境较为被动。从目前网络生态来看,网络谣言、暴力频出,此次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关于疫情扩散、盲目购药等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网民媒介素养依然薄弱。一方面,媒介素养专门教育缺失。纵观大学生群体,有数据显示,“仅9.8%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方面开设过有关课程,有67.8%表示没有系统学习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7]。相较之下,中小学迫于升学压力,教师及家长都把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媒介素养教育更是捉襟见肘。由此,伴随着信息传播呈现圈层化、裂变式扩散等特点,加之媒介素养辅导不足、道德价值标准难以分辨,青少年尚未形成有效的价值观判断力。在媒体铺天盖地的信息化冲击下,难以辨别真伪,产生情绪化表达、娱乐化取向,进而催生群体极化甚至道德失范行为。另一方面,媒体课程的课程思政未及时跟进。习近平曾强调,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当下媒体课程多为实操性研究,过分强调其工具性,将网络当作一种教学手段。有关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涉及尚浅,使得青少年充分放飞自我意识,盲目以为实现了网络“自由”。这种虚拟性人际交往缺少实际监督及规范,极大地削弱了道德约束力,媒体课程与课程思政尚未有效融合。因此,网络言行失范现象屡见不鲜。
青少年在人格与心理发展方面正处于过渡阶段,渴望独立表达自我意见。但基于冲动性等特征,理性认知力不强,易受感性情绪驱动,该方面的教育仍存在不足。其一,反向情绪引导不力。当下青少年面对较大的课内学业压力,外加周末补习班,正逐步陷入学业“内卷”状态,丧失自由时间,其正常网络需求受到限制,从而产生反向情绪。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来看,人的本质是劳动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网络正是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产物,与当前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密不可分。而学校教育活动性课程却未及时跟进、有效疏导,仍存在占课等行为。因此,面对学校与家庭双重压力,网络平台准入门槛低、受众范围广,成为广受青少年青睐的情感宣泄路径。其二,缺乏有效心理疏导。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培育出平和理性的健康心态,要“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9]。当前学校心理疏导工作尚待加强。一方面,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艺术,在运用方式、受众方面仍存在问题。例如,关注个别问题学生,忽视多数健康学生。“当下,由于‘消极心理学’思维制约导致个别教师工作重心偏移,大量的人财物用在了极个别的有‘心理问题’的问题学生身上,丢掉了绝大多数健康的学生”[10]。并不是只有出现了心理障碍才需要疏导,生活中的情感情绪同样需要心理疏导,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另一方面,心理疏导硬件设施有待改进。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提出“三全育人”要求,包含“十大育人体系”,其中心理育人在青少年心理疏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心理咨询师是心理育人的主要责任主体,但当前心理咨询师的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需要,更谈不上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且大多数学校心理健康课程较少,心理健康中心形同虚设,定期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设计也不合理,很多学生不愿表达真实想法,一些性格内向、恐惧社交的青少年多利用上网评论来排解情绪、博取关注。
青少年品德心性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其所处环境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目前三大主体教育仍存在问题。其一,家庭氛围缺失。大部分家庭心理学家都认为“孩子四分之三的举止受父母的影响,孩子好或不好的习惯也源于对父母的学习”[11]。当前,在现代化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缺乏现代教养能力,在家庭中扮演着“低头族”的角色,甚至父母本身就是“键盘侠”,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使用氛围。其二,课堂“重教书,轻育人”。课堂教学要求传授知识与培育品德、价值观相融合,但目前来看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佛系教师”数量也与日俱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避开教育观问题不谈,至少从简单化、便捷性考虑,传授知识省心省力易出成绩,传授道德费心费力难见效果”[12]。因此,教师育人没有满足青少年德育成长诉求。其三,社会长效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媒体社会责任缺失。作为信息传播重要渠道,信息发布应秉持正确的价值导航,但不乏存在部分媒体重商业、轻道德的现象。为博取关注追求利益,“网络垃圾信息”源源不断,大肆渲染舆论氛围,忽略本身价值导航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网络法规仍不健全。立法领域覆盖面不高、部分法律无法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时代需要,像“辣笔小球”等无视网络法治者尚有人在。由此,青少年的心理道德教育并未实现合作共育,成长的主要场域不能满足其成长诉求。青少年面对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很容易加入“键盘侠”群体。
以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介的大肆发展,对传统教育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青少年群体在如何理性对待网络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就网络“键盘侠”现象产生的影响来看,应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可从价值引导、课程拓展、平台搭建、诉求关注等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所谓价值引导,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键盘侠”现象中透露出的心理与行为,折射出来的是青少年未来的成长问题。“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3]首先,运用价值观商谈方式,增加师生互动。价值观教育同样应秉持主体间性原则,即教师与学生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主体改造客体,而是主体间的共在。但传统课堂教师的主导地位压抑了学生主动性,导致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较被动。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运用商谈的方式参与其中。通过开展课堂价值辨析、辩论赛等活动,营造一个提供真实信息和开放自由的辩论空间;运用音、色、画等设计植入引导性思想,变枯燥为乐趣、变抽象为具体,准确而深刻地进行价值观导航,进而在网络中实现由“自说自话”到“理性对话”的转变。其次,更新教育内容,增强针对性。针对当前非主流价值观,理应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社会思潮等专门课程,增强青少年对错误价值观的免疫力和鉴别力。只有从根本上认识错误价值观,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自觉抵制网络恶意评论,远离“键盘侠”。最后,重视实践价值引导,以行动人。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参与中得以形成与发展。“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3]学校要在重视文化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组织考察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主动探究真相,增强理想信念之基,提高甄别与选择信息的能力。如此面对网络评论才能控制言行理性对待。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青少年理论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拓展就是要利用好此平台,将薄弱模块媒介素养教育贯融其中。自媒体语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学校等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并积极探索培养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方法。首先,推进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的认识论、方法论及实践论对提高学生对各种网络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和使用能力有重要作用”[14]。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章节,从宏观认识论层面把握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是“网络强国”必然举措;从中观价值认同层面讲授好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内容,是甄别信息的有力武器;从微观践行层面培育好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是远离“键盘侠”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要运用趣味放松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以当前网络热点问题为例呈现教育内容,针对微博等热门话题开展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分辩网络中的虚假信息,促使学生辨证思考网络问题。其次,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有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媒体使用技术,更应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及时更新观念,熟练使用微博、微信等程序,主动了解“微平台”,及时关注学生动态,开展线上答疑解惑。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理性对待网络事件。
打通情感理性教育的“交会点”是要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发展阶段特征,针对其特点关注其情感需求,引导青少年情感拿捏有度。青少年是网络媒体的重要参与者,但伴随青少年的往往是感性与冲动情绪,对青少年加以多渠道、全方位的引导,对其理性的看待网络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引导学生做理性的主人。一个人的心态左右其看世界的基调,更决定其在网络发声的情绪。教师要与学生达成“共情”,理解该时期学生面对的压力与需求。通过开展“寻找身边感动人物”“最美班级人选”主题比赛以及温暖宿舍评选等活动,采取说理、辩论、感化等形式引导学生,激发青少年善良与正念,以美的视角参与网络,激发正能量。二是注重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合理释放压力。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摒弃“消极心理思维”关注每一位学生,通过谈心聊天的方式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暖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学校要完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定期发放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热线”,或引导他们写匿名信件谈心、主动走向操场参加趣味活动等方式排解压力,缓解感性冲动情绪,尽量避免网络情绪化宣泄。
勾画三方协同教育的“同心圆”就是家庭、学校与社会要打好配合,有效衔接,关注青少年的成长诉求。青少年的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工程,学校、家庭与社会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域,更应秉持全员育人号召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首先,营造家庭教育日常生活氛围。家庭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具有不可代替的一面,家长要注意自己的网络言行举止,端正上网态度,绿色健康上网,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生活中举办家庭教育沙龙,共同制定固定阅读、游戏、谈心时间段,共同营造“爱的氛围”。一起参加夏令营、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引导孩子接触与了解社会,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次,落实学校育人新机制。青少年正值“拔节育穂期”,离不开悉精心引导与栽培。学校应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不仅以理论演绎知识体系,更需要以温暖的关爱引导学生。一方面教师要掌握育人方法。以坚定的政治方向、深厚的情怀、创新的思维、广阔的视野、正直的人格引导学生,实现“育德”与“育智”相结合。创新话语转换、关注社会热点、贴合学生需求,有意识地发掘整理每门课程中的品德及价值观教育,循循善诱。另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开设“第二课堂”,举办“网络茶话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校园网络与活动相结合,共同制定文明上网公约,运用朋辈群体互相监督,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最后,完善社会调控机制。社会相关法制部门、研学实践教育部门等大力开展法制主题讲座、网络文明知识竞赛,不断增强青少年思维成熟性、独立判断力和情绪掌控力,培养青少年理性使用网络的素养,坚决不做“键盘侠”。此外,社会媒体要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及时求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不发布虚假信息、不恶意渲染舆论环境。网络语境下,坚持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辅相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新时代网络空间治理已成为一项重点工程,放眼国内和国际,立足历史与现实,网络空间治理事关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更是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然要求。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伴随着网民热点参与度的攀升,“键盘侠”现象频频发生。青少年正值人生关键时期,该现象对青少年价值观养成、网络空间道德、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何赢得青年网民人心,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文明要求,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需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通过“价值引导、课程拓展、平台搭建、诉求关注”等措施,帮助青少年增强辨析能力、提升道德品质,有效应对“键盘侠”现象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有效分析“键盘侠”现象对建设网络文明空间、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青少年理性参与网络与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