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间文学融入语文课堂的策略

2022-03-17 16:02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连五学区马顺天
天津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人教版语文课堂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连五学区 马顺天

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异常重要,而民间文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忽视了民间文学的作用,造成民间文学无法在课堂中发挥应有的价值。民间文学是经历史积淀的语言艺术,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产物,民间文学作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之一。民间文学作品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能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想的前提。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提升表达能力、想象力,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民间文学作品的审美熏陶作用能帮助学生养成具有一定水平高度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民间文学在语文课堂中的价值

(一)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学生通过对民间文学的学习,能够在更深层面加强对民族的了解,探知中国人民的社会历史,认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劳动成果。多数民间文学包含惩恶扬善、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文成公主进藏》——一篇以史实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的文学作品。该作品以盛唐为背景,讲述了大唐周边众多俯首称臣的小国中,有一吐蕃国国王希望与唐朝交好,向唐王提出了联姻请求。这桩联姻展现了唐朝的气度,也展现了吐蕃国的诚心,体现了双方友好往来的美好。故事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张弛有度的叙述,让学生在学习时了解了民族历史和文成公主为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民间文学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聚集了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在学习民间文学时能够有效刺激想象。民间文学作为充满活力的文学,其流传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作,这一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民间文学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女娲补天》中,讲述了天突然塌下来,女娲为拯救人类,炼就五彩石将天上的窟窿补好的故事。这则故事弘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精神与甘于奉献的品质,在教学时让学生仔细体味神话的奇妙,并通过教师的描述让学生自行想象人类在当时水深火热中煎熬的场景,引导学生逐渐沉浸在课文中,丰富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课文中女娲费尽磨难寻找五彩石,教师可按下结果不表,给予学生时间思考和想象,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女娲在这一过程可能面临什么危险?女娲是如何解决的?”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民间文学多是口头创作,并通过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因此民间文学的语言多为通俗易懂,内容与生活贴近,即便搬上书面也同样韵味不减、广为流传。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语言水平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民间文学的同时也是在学习经典语言,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这一课文,文学语言与口语接近,特别是“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一段话朗朗上口,学生易于接受,从而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聚焦故事情节,激励学生对故事进行概括;抑或是教师创设讲故事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故事内容,练习朗诵文本,在讲述故事时要求讲出韵律感,培养学生把握语言节奏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口语表达,提升学生的表达效果。

(四)培养学生民间文化的审美感受力

审美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和感受,于人与世界的无功利关系中建立,是人主观与客观认识世界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民间文学可以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审美价值,提升审美和鉴赏能力。民间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也反映人民的审美意趣,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因此也有着独特的审美。通过对民间文学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学生审美感受力的提升也能由浅入深。多数民间文学作品可以在多元的视角上发挥审美作用,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这一课文,讲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伯牙最后因子期早亡而破琴绝弦的故事。全文语言凝练典雅,学生可以从中体会语言之美,故事之生动震撼。教师通过引导,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现象,感知字音的含义,从而发挥传统文化的审美熏陶作用,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体验。

二、民间文学在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呈现

民间文学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基本文本,叙事散文类的民间传说相对较多,接着是民间寓言、神话等。民间文学作品中多数为中国作品,但也不乏《乌鸦喝水》等寓言性质的外国作品。民间文学作品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呈现,以课文的形式作为教材内容的主题,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和主要途径,其中也不乏除课文外的拓展性知识,如《渔父的故事》这篇附有介绍性知识,《文成公主进藏》中包含历史背景等隐性知识。

三、促进民间文学融入语文课堂的策略

(一)立足作品主题,进行关联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根据教学主题将主题类似的作品相关联,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切记不可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生硬搬运。教师要对民间文学作品有足够了解,明确其价值理念与文化,对作品进行深入挖掘与整合,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民间文学的认同。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夸父追日》这一我国古代神话,讲述了夸父为追赶太阳不惜长眠虞渊的故事。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教学着力点,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或让学生与父母交流,搜集类似的神话传说,以此加强学生对神话体系的认识。教师可通过对比《夸父追日》和《普罗米修斯》这两篇文学作品,挖掘其关联性,让学生思考二者的共同点。

(二)合作学习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学习的内容,在了解学习目标与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寻找同学合作,实现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学习目标,这一过程由于教师不作干预,因此称为自由合作。相比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跟在教师的节奏后展开,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容易出现思维片面的情况,合作学习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合作学习运用于民间文学教学中,学生通过自由式合作,在课前进行自由交流和探讨,完成对作品的预习,这有利于正式教学的开展。例如,在《猴王出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合作完成课前预习,厘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猴王的勇敢与无畏精神,在课堂中教师便有足够的时间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猴王的形象。又如,《西游记》这样的名著,教材中只能穿插一小部分故事,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讲述大篇幅的内容,这种情况下自由合作可使学生提前了解这段故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本,避免出现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引导为主,学生思考为辅,通过师生交流达成教学目标。比如,《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学生在理解和朗读上都有较大困难,缺乏对文言文赏析的能力,师生交流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朗读技巧,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文学魅力。合作学习不同于个体学习,是一种具有交互性特点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借助讨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互动兴趣

情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借助工具或外界环境创设情景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情绪色彩和形象,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教材上的课文,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情景教学中需要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控,对课文中的内容及人物进行形象化重建。学生在阅读背诵课文时,可以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借此体会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所呈现的精神寓意。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通过情景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故事原本的情节进行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教师应避免在民间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一味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情况,应懂得寓教于乐,凭借多媒体技术和工具创设教学情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将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种形式,将语文课堂看作教与学之间的动态过程,以此构建平等且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分析文章的意义,在师生对话中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民间文学作品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学习活动增加互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交互效果。在对话互动的教学中,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言,给予学生反馈,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助推力。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提升表达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各种回答中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实现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民间文学时,教师需要发现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关联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采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后,需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与能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必要时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通过创设故事情景实现深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强化民间文学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融入,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民间文学的魅力,借助师生互动领略作品的特点。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人教版语文课堂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论民间文学的时间存在形式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