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忠,罗雅文
“师,镜,秤”——红六军团西进贵州至木黄会师的历史维度考察
徐明忠,罗雅文
(中共铜仁市委党史研究室,贵州 铜仁 554300 )
红三军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了贵州革命史上的新纪元,而红六军团西征进入贵州,又将贵州人民革命运动推向一个高潮。基于红军长征视野,红六军团从西征出发到甘溪遭遇战、从困牛山战斗到与红三军会师木黄,广大指战员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历经磨难而不改初心使命,呈现出坚持以民为师的政治逻辑、以民为镜的思想逻辑和以民为秤的价值逻辑,不仅为红二方面军主力的孕育奠定了基础,而且为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创造了条件。以困牛山英烈为代表的红军英雄群体,给予我们以榜样的感召、信念的指引和精神的滋养。
红六军团;贵州石阡;木黄会师; 困牛山战斗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的学习、宣传和研究,要求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他深入江西、湖南、贵州、陕西、河北等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以民为师、以民为镜、以民为秤,勤恳为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1]100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以民为师、以民为镜、以民为秤”(本文简称“师,镜,秤”),短短12个字,所体现的历史内涵和实践意蕴极为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获取动力源泉、寻找方法策略、反思得失差距、增强意义价值的主体意识和奋斗色彩,成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方法和制胜秘诀。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来看,“师,镜,秤”凝结着良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军民关系的红色基因,反映了党在苏区局部执政时期的基本规律。一般来说,在革命斗争形势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对于“师、镜、秤”所包含的原则、方法及经验,人们对它的倡导、坚持和运用符合常理,在敌人围追堵截、尖锐复杂阶级矛盾和殊死较量的战略转移征途中,实践证明,同样必须坚持和运用,坚持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创造历史的立场和观点丝毫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书写的长征革命史,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红六军团,在任弼时(中央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主席)、萧克(军团长)、王震(军团政委)率领下,1934年8月初从湘赣革命根据地出发,挺进贵州过程中,在黔东石阡县甘溪遭到湘桂黔三省敌军的重兵包围被截成三段。同年10月中旬,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二团为掩护军团主力突围,在龙塘镇川岩坝的困牛山一带与敌人展开了激战,虽然红军付出了重大牺牲,但为军团主力成功突围,并在印江县木黄与红三军会师(会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创造了条件。从“师,镜,秤”三个维度来看,红六军团西征进入贵州至木黄会师的战斗历史,不仅反映了中国革命事业内在的政治逻辑、思想逻辑和价值逻辑,而且还展现了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所型塑的革命政治生态和军民鱼水关系。这些光荣的革命传统,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师,古代是指教授为人之道、治国之道的人。后来引申为具有专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在历史长河中,由于统治阶级对文化的长期垄断,广大劳动群众受教育权利基本被剥夺,虽然掌握劳动技能,但是在社会层面并没有话语权。历史上尽管曾有提出“民贵君轻”之说,然而老百姓被奴役、压迫和剥削的地位始终未有改变。直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区域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得以凸显,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第一次真正享受了政治民主和人生自由,从而成为我们党革命的力量源泉和忠实依靠。
1.以民为师奠定民主团结的政治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前,绝大多数的“民”,是战争中受害最大、损失最重和影响最深的对象,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自身被奴役、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在红三军到达黔东之前,黔东的“民”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神兵”斗争一度掀起高潮。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由各阶层穷苦大众组成的革命武装,他们与人民群众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党和红军依靠的对象和革命力量的源泉。为此,以民为师,首先是要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思想和情感上真正接近群众,真正为民谋利益,与民休戚与共。1932年秋,贺龙、夏曦、关向应率红三军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出发,转战数千里,于1934年5月进入了黔东,在贵州大地上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黔东穷苦之“民”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通过土地革命,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农具等生产生活资料;通过革命斗争,限制雇佣资本的盘剥,提高了工人报酬,如沿河县淇滩挑水工人工资每挑由50文增至100文。经济状况的改善,大大促进了社会其他方面发展和变革。坚持以民为师,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组织革命斗争,将群众从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将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红军高举的苏维埃革命旗帜之下。1934年9月红六军团从湘赣革命根据地转战进入贵州境内后,通过开展广泛的革命宣传,进行武装工农、开仓济贫等革命活动,从而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支持和爱戴。
2.以民为师练就克敌制胜的政治法宝
红六军团从江西遂川出发到与红三军会师于贵州木黄,转战数省,以民为师无疑成为克敌制胜的政治法宝。为了扼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国民党中央与地方反动势力进行联合“围剿”,其一个方面是妄图通过反动宣传来孤立红军,削弱革命力量和革命影响。因而,放手发动群众,维护民众利益,获取民众支持,成为了党和工农红军夺取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关键。1934年10月中旬,红六军团主力在石阡当地老猎户的引导下,从一条人迹罕至的夹沟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和堵截。若干年后,萧克同志回忆说:“这是一个极端紧张而又关系到六军团大局的战斗行动,直到现在,一经忆起,心胆为之震惊,精神为之震(振)奋。”[2]56在艰苦的革命中,补充兵员、筹集粮款、开辟新区,哪一样不需要群众,哪一样不是做群众工作的结果?甘溪遭遇战中,当地群众自发为红军带路;困牛山战斗后,当地百姓冒险救治红军伤员。显然,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残酷的斗争中,人民群众参军带路,救治伤员,不仅反映了对党的政策和主张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体现了党和红军“以民为师”的革命精神和鱼水情深。
3.以民为师彰显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
革命为了人民,革命依靠人民,人民至上是党和红军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因此,坚持以民为师,彰显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既是我们党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目的,又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怀。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第一次确立了“民”的主体地位,而且正确发挥了“民”的革命力量。坚持以民为师,红军不扰民、不掠民,不弃民,从根本上清除了反动统治者以民为役所给老百姓心理上造成的阴影。人民群众与红军共同战斗,共建苏区,他们对党政治上依靠,红军对群众利益给予保护。甘溪战役中的“困牛山战斗”,起初是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地方民团的军事较量,继而变成敌我双方在政治、军事、道德乃至精神上的综合较量。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所能给予人民的只能是压迫和剥削,工农红军作为由穷苦大众组成的革命队伍和人民子弟兵,需要时刻以民为镜。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群众所关注的热点、所触动的痛点、所要解决的难点中,总结和反思革命政策,改进和完善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红六军团西征计划是到湖南中部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与红三军会合,沿途根据中革军委指示线路行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此时,红六军团广大指战员团结坚定,意志坚强,战术灵活,坚定地贯彻中央指示,克服重重困难进入了贵州石阡。但贵州及石阡却是红六军团需要认识的新区域,尤其要充分认识和深刻感知贵州革命的群众基础、革命条件以及人民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等现实状况。
1.以民为镜架构军民密切关系
贵州穷苦群众被称为身无分文的“干人”,这一经济社会地位决定他们的革命愿望最强烈、斗争精神最勇敢、革命意志最坚强、革命信念最坚定。1934年6月,红三军进军沙子坡、枫香溪一带,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召开了枫香溪会议,作出了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决策。红三军随后派出工作队,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谋利于民,进而诞生了以各族各界代表组成的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红六军团挺进贵州,相比熟悉的湘赣苏区来说,这里“群众没有受过我党和大革命的多少影响,对我们不大了解……除了群众不了解我们和山路难走外,地形也不熟。”[2]55本地群众第一次接触红军,对红军有一定戒备,需要启发革命觉悟,创设革命空间,建立广泛的革命联系。红军也曾经因地形不熟、民情陌生、作战不利而陷入被动。红六军团进入石阡境内活动初期,出现红军战士被敌杀害、战斗流散较多的情况,这与红军以民为镜架构良好军民关系的局面尚未形成有较大关系。
2.以民为镜厚植革命情怀
在国民党诸如“共产共妻”等妖魔化反动宣传下,部分人产生心理恐慌和精神压力,不敢主动接触红军。如1934年6月贺龙率红三军进军沿河时,邮政局长戴德初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人们从恐慌外出躲避到“人心归附、如水下倾”的思想转变,深刻说明了党和红军以民为镜、厚植为民情怀的社会影响。随后,黔东苏区颁布了《没收土地和分配土地条例》《农村工人保护条例》《关于工农武装问题决议》《关于苗族问题决议》等政策、法令,更是深合民意,深得民心。红六军团进入贵州后,坚决执行党的苏区民族政策。如1934年9月,红六军团在镇远扣留了瑞士传教士薄复礼(即勃沙特),在随红军革命行动的一年多时间里,他逐渐改变对红军的认识,并积极帮助红军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红军也多次在教堂召开会议和举办革命活动,通过对信教群众宣传教育,提高了信教群众的思想,争取了信教群众对革命的支持。这种以民为镜厚植革命情怀,大大夯实了革命的群众基础。
3.以民为镜凝结军民骨肉情
红军与人民群众的革命同盟关系凝结了军民骨肉情。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中的“打土豪分田地”,既是激发贫苦群众参加革命最鼓舞人心的斗争口号,也是党提出的最切合群众需求的革命主张;参加红军“有饭吃有衣穿”,从根本上满足了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生活保障需求。这些都是坚持以民为镜的具体举措。红六军团西进途中,进行打给养分浮财、开粮仓济贫困等行动,比如,在天柱、三穗、剑河等县侗族地区及黄平等苗族地区,看到贫苦农民,就送给他们盐巴、衣服,对农民群众饲养的家畜家禽、食物、家具,秋毫无犯。[3]127在红六军团石阡突围的艰难日子里,“这里的人民群众给了红军以有力的支援,即使在白色恐怖下,不少群众仍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带路,引导红军突围,掩护红军伤员,细心为红军伤病员治伤治病,帮助掉队的红军战士寻找部队,有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的屠刀下抢救红军战士脱险”[4]281甘溪遭遇战、困牛山战斗之后,部分红军战士流散于石阡、思南等地,得到当地群众掩护和救治,后来回到部队或回到家乡。红五十二团跳崖幸存者之一的司号员何步荣,因陈国善担保而从敌人的屠刀下活了下来,改名陈世荣,并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生活终老。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坚持“以民为秤”,就是以人民高兴与否、赞成与否、满意与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试金石。红军长征既是我党革命战略转移的一次重大行动,又是解放民众的一次革命播种。舍生取义、敢于牺牲、向死而生是红军日常生活的重要理念和价值选择。红六军团坚持革命斗争,以拯救穷苦人民于水火为己任,以中国革命胜利为目标,西征途中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革命内涵。
1.以民为秤宣示为民谋利的价值立场
红六军团西征的目标是到湖南中部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并与红三军建立可靠的联系,使江西、四川、湖南三地苏区联结一片。长征开始了中国革命中心由南向北的转移,红六军团西征除了为中央红军探路外,又是扩大革命影响、扩展苏维埃区域的一个创举,通过开辟新的苏维埃区域,从而将中华苏维埃革命事业推向前进。红六军团按照中革军委提示的行军路线转战,大力宣传党和红军的宗旨与主张,尝试创建稳固的根据地。1934年10月初,在得知红三军活动区域的谍报信息后,立即掉头向黔东石阡、江口、印江一带进发,以最快的速度与红三军进行汇合,在石阡及其周边县域掀起革命高潮。从黔东南到黔东,积极开展革命斗争,保护工农利益,帮助汉、苗、侗、土家等各族群众提高革命认识,展示了党和红军为民谋利的价值立场。
2.以民为秤铸牢忠诚为民的价值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说,“忠诚,造就了人民军队对党的赤胆忠心,造就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鱼水情意,造就了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冲锋陷阵的坚定意志。”[1]168-169革命火种不熄,人民解放就有希望。战争是战略与策略、物质与精神、意志与体魄的综合较量。在战斗中敌人深刻认识到红军的长处:“如服从命令,拥护首领,达到任务,动作迅速,种种是不能不公认的。比如遇到国军,该匪因避战之故,马上前卫变作侧卫或后卫。其最大目标,突然隐匿不见,如遇有死守阵地之敌兵,虽极少数,抵死顽抗,非有上官命令,决不撤退。”[5]270他们所看到的“服从命令,拥护首领”就是忠诚。从甘溪到困牛山再到木黄,红六军团、红三军各部是如此。1934年10月15日,红十八师五十二团在思南县板桥突破敌军的阻击后,从前卫变成后卫,主动引诱敌人,为掩护军团主力脱险转移而陷入困牛山绝境,大大彰显了红军指战员的忠诚品质。
3.以民为秤催生无私无畏的价值担当
从红六军团西征无数战事看,进入石阡发生的“甘溪战斗失利,部队损失惨重”[6]34,在军团被截成数段情况下,以军团主力突围为主线,甘溪战事延续到木黄会师前,分为几个阶段。甘溪遭遇战是敌我双方第一阶段的较量,红军受到许多不利和危险因素制约,仓促之中以弱决强、以少搏众,敌人暂时取得军事优势和预谋效果。困牛山战斗则是敌我双方第二阶段的较量,红军各部确保军团主力突围是关键,敌人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手法,企图将红军扼杀在崇山峻岭中。红十八师五十二团由前卫变为后卫,死死咬住敌人不放,几经冲杀,从800余人锐减至400余人。在川岩坝的作战过程中,尽管红军明显处于弱势,但仍“顽强抵抗,冲锋十余次,全用肉搏。”以致“伤亡逃散及投河者近千人”[5]271。他们以重大牺牲保证了军团主力成功突围。战斗至最后的红军战士,宁死不做俘虏,宁死不伤群众,折断枪支跳崖。红军成为老百姓心中一座英雄丰碑。
“师,镜,秤”蕴涵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人民军队的任务和纪律、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它必然贯穿在红军长征的全过程,内化为广大指战员的行动理念和价值准则。坚持以民为师,就是要牢记江山是如何来的;坚持以民为镜,就是要牢记打江山为了谁;坚持以民为秤,就是要牢记守江山守什么。因此,“师,镜,秤”三个字,承载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红六军团从1934年8月初西征出发到9月下旬进入贵州;从10月初石阡甘溪遭遇战到10月中旬困牛山战斗;从10月下旬的木黄会师到共同进军湘西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历尽艰辛,工农红军与贵州人民共同进行了以下方面的革命塑造。
红三军于1934年7月成功开辟了贵州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红六军团于1934年9月第一次进入贵州,均极大地冲击了贵州反动统治堡垒,削弱了反动势力对人民政治、军事上的压迫,为随后中央红军转战贵州,以及红二、红六军团于1936年1月长征进入贵州开展革命活动,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红六军团西征探知了沿途数省情况,既为中央红军长征探了路,也初步考察了贵州革命形势,他们根据地情、敌情、民情选择战略转移方向,研判建立根据地的时机和条件。根据中央指示,在以任弼时(中央代表)为主席的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红六军团灵活机动地战略突击,实施阶段任务,布置地方工作,党内军内的政治生态好,不断冲破强敌的围追堵截,充分显示了“牺牲决胜勇当长征先遣队、浩气长存信是中华好男儿”(萧克语)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由于红军征战中基本处于过境而不是扎根的状况,对敌作战或布置后续任务,就特别需要当地民众的支持,传播革命火种,保证薪火不灭。红六军团基于中革军委前期那种“地图式”机械指挥所给部队带来的失误和损失,以及甘溪突围中携带大量辎重行军不便等征战教训,据实向中革军委作了报告;尤其是红六军团与红三军会师后关于统一行动以形成一个战略突击单位的建议,坚持实事求是,据理力争,最终得到中央同意,显示了领导人的政治勇气和决策智慧,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左”的错误表达不同意见,这对于恢复党内良好政治生态所起的作用是建设性的。
红六军团由湘赣苏区和湘鄂赣苏区的红军组编而成,有严密的组织指挥和战斗体系,是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部队。1934年9月26日,红六军团在黔东南剑河县的大广坳血战中,包括红十八师五十四团团长赵雄在内的大部分红军壮烈牺牲,被迫取消建制[7]48,其他部分人员编入五十二团,红军虽然人数减少了,但仍然保持统一的战斗部署及指挥系统。在甘溪遭遇战中,红六军团被敌人截为三段,各部寻机突围,最终汇聚木黄,这充分体现了红军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不仅红六军团内部如此,红三军南下接应红六军团也是做了严密组织和精心部署。红六军团参谋长李达率400余人的先头部队突围到达沿河县水田坝,贺龙、关向应听取汇报后,亲率红三军主力从根据地南下寻找接应,这无不体现了红军赤诚的阶级友爱和高度的忠诚团结;之后接应部队与郭鹏、彭栋才(后改名彭林)所部在江口县木根坡会合;木黄会师后,红三军与红六军团为实施统一行动而对组织体系进行了优化,在调整、重组的过程中,两军互相支援,互派干部,升职或降职,按照组织原则,都毫无二言。军团主力东进后,中共黔东特委领导重组的黔东独立师,开展以梵净山区域为中心的游击战,实现红军战时组织力的又一次提升。
红六军团坚决执行中革军委的行动指令,既创造了革命果实又积累经验、汲取教训,曾经因活动范围指定,行军时间限定,造成部队自主权少、机动性差,更因情报之误而在甘溪战役中陷入敌人的包围圈。由于石阡区域、梵净山区“悬岩绝壁,人烟稀少,给养困难,大兵团行动十分困难。”[5]96在陌生环境和险恶条件中,广大指战员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和战斗意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执行群众纪律,没有发生一丝一毫伤民损民之事,多次化险为夷。红军转战历程即是一个寻民、亲民、助民的融合过程,全体指战员经受着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的双重考验,实现了军民关系的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1]143红三军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证明了这个真理。黔东地域是红六军团西征转战之地,在即将会师的“最后一公里”,却又遭受强敌的“围剿”,他们经受了重大考验,战斗精神赢得了民众的认同。在爱民护民原则问题上,他们思想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事迹特别感人,红军与人民群众建立了命运与共、生死与共的军民关系。
红六军团传承着井冈山红色基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保持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西征中始终与沿途各族人民群众建立良好关系。这种作风形象塑造,是长征中军民关系的大融合、大展示、大提升。从西征出发到木黄会师,经历无数苦战恶战,冲破强敌的围堵,生动体现了“听党指挥、服从大局的绝对忠诚,不畏艰难、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牢记宗旨、人民至上的爱民情怀”[8]等优良品质,其纪律作风令老百姓崇敬,战斗作风使敌人胆颤。红六军团高举着旗帜,打出了军威,赢得了民心;红三军顾全大局,迎难而进,赢得了战略先机;木黄会师更是红军将士精诚团结,同仇敌忾的战斗写照。
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红六军团征战数千里,尽管遇到许多困难,尤其是甘溪遭遇战及困牛山战斗遭受重大损失,但始终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乐观的革命意志,最终实现与红三军的木黄会师,并使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目标任务向前推进,在黔东大地上树立了一座长征丰碑。显然,在革命斗争中,红军不仅进行着政治、组织、作风等方面的塑造,而且传承着先辈那种“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9]的崇高精神,给予我们今天以榜样的感召、信念的指引、精神的滋养”。从这一时期党和红军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来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师,镜,秤”,分别对应着民本、民情和民心。从“以民为师”中,可以看到红军坚持什么、依靠什么;从“以民为镜”中,可以看到红军倡导什么、发扬什么;从“以民为秤”中,可以看到红军锻造什么、涵养什么。坚持和践行“师,镜,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与长征的红军战士,有相当部分尚未成年,然而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他们能够做到以民为师,为中国革命事业开创新局面。在战斗中,他们跟随老战士冲锋陷阵,毫不胆怯、绝不退缩。战斗之余,他们除在红军学校强化军事知识和实战技术学习之外,还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和军队历史学习。“榜样的感召”已成为红军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食粮。这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1]108因此,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须从英雄群体和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获得启迪,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红六军团先遣任务之所以能够完成,主要依靠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依靠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依靠军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既彰显了红军指战员在重大关头和重大考验面前,坚持人民至上、革命至上所焕发的英勇牺牲和不屈斗争精神,又揭示了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巨大热情和行动,党和红军从而“把分散的民众转化为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1]115。长征途中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任务非常艰巨,执著革命信念、坚定革命目标,团结民众,砥砺奋进,成为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长征精神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是党和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反映,既有革命的坚定性、政治的自觉性,又有纪律的严肃性、作风的朴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由于有了建立在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革命纪律,将士们哪怕冻饿交加,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哪怕烈火焚身,也岿然不动,直至付出生命;哪怕身陷绝境,也坚守战位,慷慨赴死。”[1]171长征中发生的血染湘江、大广坳激战、甘溪遭遇战、困牛山战斗等,是工农红军坚守战位、慷慨赴死的悲壮之役,凝结着坚定理想信念、优良革命传统、顽强战斗作风,是伟大长征精神的生动体现,历史和人民会永远铭记。
[1]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回忆史料:1 [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
[3] 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4]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7.
[5] 董有刚,孙日锟.编.红二、六军团、红七军、红八军在贵州革命活动史料选辑[M].贵阳:贵州省博物馆,1984.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红军长征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
[7]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红二、红六军团转战贵州与长征胜利[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8.
[8] 戚建国,叶小文.困牛山英烈千古壮举[N].解放军报,2022-05-20.
[9] 谌贻琴来到困牛山战斗遗址:缅怀革命先烈带头学习党史[N].贵州日报,2021-03-17.
"Teacher, Mirror and Scale": Taking the 6thRed Army Corp's Westward March into Guizhou and Joining Forces in Muhuang as an Investigation Dimension
XU Mingzhong, LUO Yawen
( Study Office of Party History in Tongre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volutionary base in eastern Guizhou by the 3rdRed Army Corp starts a new era in Guizhou's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the westward march of the 6thRed Army Corp into Guizhou pushes Guizhou people's revolutionary movement to a climax. Based on the vision of the Red Army's Long March, the 6thRed Army Corp starts from the westward march to encountering in Ganxi, fighting in Kunniu Mountain and joining forces with the 3rdRed Army Corp in Muhuang. All commanders carry forward the party's fine style and the glorious tradition of the people's army, go through hardships without changing their original mission, and show the political logic of taking the people as teachers, the ideological logic of taking the people as a mirror and the value logic of taking the people as a scale. which not onl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birth of the main force of the 2ndRed Army Corp, but also creates conditions for coordinating the strategic shift of the Central Red Army. The heroic group of the Red Army, represented by the heroes trapped in Kunniu Mountain, has inspired us by example, guided us by faith and nourished our spirit.
6th Red Army Corp, Guizhou Shiqian, joining forces in Muhuang, fight in Kunniu Mountain
D642/D231
A
1673-9639 (2022) 03-0046-07
2022-04-11
徐明忠(1968-),男,土家族,贵州思南人,中共铜仁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地方党史。
罗雅文(1994-),女,贵州万山人,中共铜仁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 薛 娇)(责任校对 李昌礼)(英文编辑 田兴斌)